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化学   368篇
晶体学   41篇
力学   56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68篇
物理学   4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光学元件激光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学者用1064 nm激光对pickoff镜进行预处理,发现损伤阈值平均提高38.8%。国内研究者用CO2激光中度抛光后,熔石英基片的损伤阈值提到了30%左右,激光波长、扫描方式等对处理效果影响也比较明显。介绍了三种公认的预处理机制,将离线与在线处理方式做了简单地比较,并对国内外激光预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动物血浆中罗匹尼罗浓度的方法。血浆经乙酸乙酯萃取后,以HPLC分离,电喷雾离子化(ESI~+)串联质谱检测。以甲醇-乙腈-0.1‰冰醋酸(36:9:55)为流动相,流速为0.2mL·min~(-1),采用Ultimate XB-C 18柱(150mm×2.1mm,3μm)分离,在三级四极杆串联质谱中经电喷雾电离源(ESI)离子化,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盐酸罗匹尼罗、盐酸苯海拉明(内标)的扫描离子对m/Z分别为261→114和m/Z 256→167。LC-MS/MS测定血浆中罗匹尼罗线性范围为0.02—40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以3个浓度水平的质量控制样品求得各浓度水平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2%。在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应用此法测定了受试兔子血浆中罗匹尼罗的浓度。该法灵敏、快速、准确,操作简便,样品处理方便,线性范围宽,该方法检测快速、专一、灵敏,可满足罗匹尼罗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药动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3.
朱遵略  张小妞  寇素华  施德恒  孙金锋 《中国物理 B》2010,19(11):113602-113602
Interaction potentials for LiCl(X 1 Σ +) are constructed by the highly accurate valence internally contracted mul-tireference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 number of large correlation-consistent basis sets,which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pectroscopic parameters (D 0,D e,R e,ω e,ω e χ e,B e and α e).The potentials obtained at the basis sets,i.e.,aug-cc-pV5Z-JKFI for Cl and cc-pV5Z for Li,are selected to study the elastic collision properties of Li and Cl atoms at the impact energies from 1.0×10 12 to 1.0×10 4 a.u.The derived total elastic cross sections are very large and almost constant at ultralow temperatures,and their shapes are mainly dominated by the s-partial wave at very low impact energies.Only one shape resonance can be found in the total elastic cross sections over the present collision energy regime,which is rather strong and obviously broadened by the overlap contributions of the abundant resonances coming from various partial waves.Abundant resonances exist for the elastic partial-wave cross sections until l=22 partial waves.The vibrational manifolds of the LiCl(X 1 Σ +) molecule,which are predicted at the present level of theory and the basis sets cc-pV5Z for Li and the aug-cc-pV5Z-JKFI for Cl,should achieve much high accuracy due to the employment of the large correlation-consistent basis sets.  相似文献   
94.
用线圈电流控制非平衡磁场,用汤森放电击穿形成深度自触发放电,用磁阱捕获放电形成的二次电子和导致漂移电流,形成了高功率非平衡磁控溅射放电。采用偏压为-100V相对磁控靶放置的圆形平面电极收集饱和离子电流;在距离磁控靶14cm的位置由Langmuir探针测量浮置电位;示波器测量磁控靶的脉冲电压、电流、浮置电位和饱和离子电流信号。装置的放电脉冲功率达到0.9MW,脉冲频率最大值为40Hz左右,空间电荷限制条件是控制电子电流和离子电流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95.
基于周边不变形理论,结合闭口薄壁杆件约束扭转的计算分析,研究了波形钢腹板箱梁在约束扭转时混凝土悬臂板上扭转剪应力的分布,并进行了计算.通过对悬臂板在约束扭转中剪力流计算公式的推导,进一步阐述了其自由扭转剪应力及翘曲扭转剪应力的分布,指出了相关文献在这部分计算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一个简支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算例,将该文方法计算结果与ANSYS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波形钢腹板箱梁截面中,主要由波形钢腹板承受扭转剪应力,其次是混凝土底板,底板剪应力最大值发生在底板中心处,其数值近似等于腹板剪应力的一半,而混凝土顶板和悬臂部分的扭转剪应力很小;该文计算的扭转剪应力结果在总体上符合有限元得到的扭转剪应力分布规律,在悬臂自由端为0,随着离开悬臂自由端距离的增大,扭转剪应力逐渐增大并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96.
考虑在加速寿命试验中,当假定的加速模型不是转化应力的线性模型时,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的近似分布。研究在一定的条件下,获得正常应力下寿命分布的p分位寿命估计的最优稳健设计方法。并通过数值例子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
介绍近二十年来对工科数学教学质量系统进行整体优化设计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98.
针对高功率激光装置内部最易产生受激布里渊散射(SBS)效应的大口径取样光栅(BSG)元件,测试了经过化学刻蚀、紫外激光清洗作用处理后,大口径光学元件BSG侧面在355 nm激光辐照下的损伤阈值、损伤形态以及产生的石英颗粒气溶胶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化学刻蚀,BSG侧面的损伤阈值提高78%,基本与通光面的损伤阈值相当,而经过紫外激光处理后的损伤阈值提升不高,仅为通光面损伤阈值的56%。侧面对比分析了相同激光能量辐照下样片侧面产生的气溶胶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紫外激光处理同样可以提高光学元件侧面产生污染物的阈值,且对光学元件性能没有影响。通过微观形貌和对通光口径影响分析表明,紫外激光清洗处理比化学刻蚀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
初步分析了在建神光-Ⅲ主机装置下装模块空间对接过程,指出"对中"和"碰撞"问题是下装模块空间对接监测的关键技术。"对中"监测技术主要是将三维问题转换为二维问题,利用机器视觉扑捉特征点下装模块进行位置和姿态的判断。"碰撞"监测技术主要是利用下装模块装校过程发生碰撞必然产生"力"的作用的原理,监测碰撞点上各个方向作用力,间接反映碰撞发生程度,并将测量数据分析后反馈至对接平台执行,及时修正下装模块空间对接运动轨迹,实现了下装模块全过程的"轻碰撞"对接。  相似文献   
100.
为满足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对激光驱动器高效三倍频能力的要求, 对离线测量晶体角度相位匹配方案进行了优化。采取的主要优化措施是:提高晶体准直技术能力;降低模拟小口径激光输出变化对测量不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对实际测量结果的系统分析,得到了晶体离线测量的不确定度:其中二倍频相位匹配角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15.94 rad,三倍频相位匹配角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为27.8 rad,达到了较高的晶体离线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