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篇
  免费   406篇
  国内免费   527篇
化学   1016篇
晶体学   56篇
力学   125篇
综合类   70篇
数学   271篇
物理学   81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水作为人类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了卷烟生产的多个环节。水在自然条件下以分子簇的形式存在,多种处理方式可以改变水分子团簇的大小。本文以17O-核磁共振法为水分子团簇的表征手段,以自来水为水源,考察了氢气、远红外辐射陶瓷球、反渗透、磁场四种处理方法对水分子簇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处理方式均能使一定量水分子由氢键结合态变为自由态,从而使水分子簇变小。不同处理方法对液态水缔合结构的影响大小排序为氢气处理>远红外陶瓷球处理>反渗透处理>磁场处理。同时,对氢气处理效果的时效性进行了考察,随着放置时间增加,部分自由态水分子再次转变为氢键结合态,水分子簇尺寸变大,但三天后仍保留了一定处理效果。本研究表明氢气处理为四种处理方式中最优的水处理方式,具有提升烟草行业生产用水品质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以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草酰氯为原料,合成得到链上含亚氨基和羰基官能团的硅氧倍半聚合物。以此聚合物为载体,通过配位吸附和还原得到银纳米粒子(平均粒径约为15 nm)高度分散于硅氧烷聚合物表面的复合物。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中银负载量(质量分数)约为13.66%,在水溶液中25℃、6 min内可将对硝基苯酚(4-NP)完全催化还原为对氨基苯酚(4-AP),且7次循环使用后依然保持95%以上的催化活性。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催化剂的最高活性达到33.0 g4-AP·gAg-1,表现出优异的催化还原性能。  相似文献   
73.
污染物甲胺为电子给体可见光下Pt/ZnIn2S4光催化制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越湘 《分子催化》2014,(5):466-473
用水热法制备了ZnIn2S4固溶体,并通过XRD和UV-vis漫反射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为给电子体,在Pt/ZnIn2S4上的可见光光催化制氢及自身的降解反应.3种甲胺都能显著提高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同时自身得到很好的降解.电子给体的放氢活性顺序为:TMADMAMMA.通过红外衰减全反射(ATR-IR)法检测电子给体在ZnIn2S4表面的吸附行为,吸附强度大小依次为MMADMATMA.光催化活性与分子结构和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行为有关.3种污染物浓度对放氢活性的影响都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讨论了可能的化学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4.
在pH 7.6的PBS介质中,且在PVA存在下,荧光桃红在其荧光发射峰555nm处的荧光强度因β-环糊精的加入而增强(荧光开),当在此体系中加入镍(Ⅱ)离子,其荧光发生猝灭(荧光关),其猝灭程度(ΔIf)与镍(Ⅱ)的质量浓度在5~30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75μg·L-1。应用此"开关"型荧光探针测定了污水和矿石样品中镍的含量,并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8.8%~106%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10)在1.2%~2.2%之间。对此荧光体系的反应机理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4,5-二氮芴-9-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新型催化剂和光电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标题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一类结构、性质特殊的化合物,提示其更广泛的性质和应用还有待人们更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6.
仪晓凤  杨环  王义  王璐璐  桑瑞利  徐立 《结构化学》2014,33(11):1697-1702
A new mixed-valence heterometal cluster Mo8VW2VIO26(C5H5N)8·2H2O has been synthesized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IR, UV-vis and XPS spectroscopy. The titl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the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 = 11.708(3), b = 12.018(4), c = 13.316(4) , a = 112.184(4), β = 97.844(4), r = 110.043(3)o, V = 1551.9(8) 3 and Z = 1 at 293(2) K. The final full-matrix least-squares refinement converged to R = 0.0414 for 4460 observed unique reflections with I 2σ(I) and w R = 0.1290 for all data(5352) and S = 1.015. In addition, its thermal stability and fluorescent property have also been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77.
采用中间体衍生化方法, 以环唑醇中间体1-(4-氯苯基)-2-环丙基丙酮作为基本骨架, 引入肟醚活性片段, 合成了32个新的1-(4-氯苯基)-2-环丙基酮肟醚类化合物, 其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等确认. 单晶X衍射分析表明, 化合物2n属于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P21/c. 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 化合物1i在200 mg/L浓度下对蚜虫的致死率为78.57%; 化合物1g在200 mg/L浓度下对红蜘蛛的致死率为69.95%; 化合物1i在200和12.5 mg/L浓度下对黏虫的致死率分别为100%和85%.  相似文献   
78.
陈湖水  江建坤  易佳  谢天尧 《色谱》2020,38(6):708-714
采用场放大进样(FASI)-毛细管电泳非接触式电导检测法(CE-C4D),结合液液萃取(LLE)的样品净化预处理技术,分离检测了酱油中人工合成甜味剂安赛蜜。酱油样品经酸化后,用乙酸乙酯作为萃取剂,成功地消除了酱油中含有的大量无机盐等复杂基体对微量安赛蜜的干扰。实验对影响LLE萃取效率和FASI-CE-C4D分离检测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讨论,特别是对样品净化前处理过程中萃取剂及用量、样品酸化pH值、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酱油中的安赛蜜可获得良好分离和灵敏检测,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5 mg/kg和0.48 mg/kg。对市售酱油样品进行安赛蜜的加标回收测定,得到加标回收率为92.3%~108.1%,相对标准偏差<8.0%。该法具有简单快速、灵敏高效、分析成本低的优点,能满足酱油中安赛蜜的分析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79.
金属-有机骨架(MOFs)是由金属离子/簇和多齿状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桥联而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MOFs材料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尺寸可调、结构易修饰、功能多样化等特点,使其在气体吸附、分离和催化等方面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到目前为止,在MOFs合成的几种常见方法中,机械化学法(即在无溶剂或极少量溶剂的情况下研磨固体反应物进行的反应)作为一种清洁、绿色、高效的合成手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机械化学合成MOFs及其复合物的典型进展,目的是为机械化学法合成MOFs及其复合材料提供一个通用而易于理解的概述。目前的研究进展表明,机械化学法是一种实用且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为低成本、宏量生产MOFs及其复合物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0.
合成了4个新的基于多胺酚配体的Dy(Ⅲ)和Zn/Ni-Dy(Ⅲ)配合物:[Dy(CH_3OCH3)L](1),[Dy2(μ-H2O)L2](2),[Zn2DyL2]ClO4·H2O(3)和[Ni2DyL2]ClO4·H2O (4)(H3L=N,N′,N″-三(3,5-二甲基-2-羟基苯酚)-1,4,7-三氮杂环壬烷)。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分别为单核和双核Dy(Ⅲ)配合物,3和4为M-Dy(Ⅲ)-M三核配合物(M=Zn (3),Ni (4))。磁性测试表明,配合物1和2具有场诱导的慢磁弛豫行为,且2具有多个磁弛豫过程,配合物3和4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慢磁弛豫行为。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1~3具有Dy(Ⅲ)离子典型的窄带特征发射,由于Ni(Ⅱ)离子的荧光猝灭作用,配合物4没有明显的荧光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