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394篇
化学   722篇
晶体学   14篇
力学   57篇
综合类   53篇
数学   169篇
物理学   4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对二维平面系统的二维系统的中心焦点区分问题 ,I l'yashenko曾建议一个算法 ,本文给出此法的详细证明 .据此 ,我们讨论了区分问题在 Arnold意义下的代数可解性与不可解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Malvern粒度仪对柴油、甲醇和水三组元乳化液的雾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对于压力雾化喷嘴来说,本文所涉及的乳化液由于粘度高于纯柴油,因此雾化效果比纯柴油差,而且喷射压力、乳化剂的粘度和乳化液的组份对乳化液的雾化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喷射压力的升高,乳化液喷雾粒径将随之减小;若乳化液中柴油的含量(柴油不少于50%)降低,乳化液的雾化粒径将随之增加;若采用高粘度的乳化剂,相应乳化液喷雾的粒径也大。  相似文献   
13.
医疗和危险废物高温洁净热处理及环境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2003年中国的突发危害公众健康的事件,分析了医疗、化学战剂及危险废物的分类、特性,比较了各种高温热处理技术的基本要求,方法分类和设备特点,包括:各类焚烧炉、热解炉和等离子体裂解装置.还对前处理工艺要求,尾气处理工艺等进行了分析讨论,讨论了防止二次污染的技术手段,特别介绍了二噁英等高危险性产物的特性.还介绍了发达国家的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管理、处置和二次污染防治等情况.  相似文献   
14.
文中探讨搜寻TeV能区γ点源的方法.讨论利用student变量t判断来自源区及背景区宇宙线事例的统计差别,并由Bayes定理与MonteCarlo模拟相结合计算源区各能段的信号数,推算蟹状星云在TeV能区的γ射线微分能谱  相似文献   
15.
针对带约束的凸多面体线性不确定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鲁棒预测控制方法,它采用离散化的不确定模型构造最小-最大优化控制问题,并在其中直接引入状态反馈机制,与其他最小-最大预测控制方法相比,这种方法等效于增加了控制序列的长度,为优化问题增加了更多的自由度,从而扩大了可行域,作为最小化目标的是离散化不确定系统在整个预测时域上二次型成本函数的最大值,而不是各预测阶段应成本项的上界之和,从而减少了与最小-最大优化相关的方程个数,有利于降低计算复杂性,文中进一步证明了不确定系统的闭环稳定性取决于优化问题在初始时刻的可行性,并将优化问题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最后,以数值仿赵例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3B1B生物光谱实验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3B1B光束线、生物光谱实验站和圆二色谱仪的基本情况。报道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同步辐射专用光期间,我们在站测量了11种手征性生物和药物样品的圆二色(CD)谱,首次在国内利用同步辐射光获取了D-苯丙氨酸等样品的CD谱和D-及L-亮氨酸对称的CD曲线。  相似文献   
17.
The nanoparticles of a spirooxazine (SPO) and its photomerocyanine (PMC) were prepared through the reprecipitation method. Two distinct features were observed. One is that the decaying lifetime for PMC nanoparticles was 600 times of that for the dispersed molecules, and the other is that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SPO nanoparticles was enhanced by 240 times of that of the dispersed monomer.  相似文献   
18.
使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合成D-苯丙氨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氨基酸不对称合成方法甚多,但是使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未见有报道。本文报道在同位素标记氨基酸不对称合成研究中,用非标记甘氨酸进行模型试验的初步结果:使用(-)-氯化-N-苄基辛可尼丁鎓作催化剂,可获得近90%光学纯度的 D-苯丙氨酸,化学产率61.6%。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s of ion implantation on ployacetylene films PA have been studied with Ar~+, Fe~+, C1~+, I~+, Na~+ and K~+ ions in the energy range of 15—30 keV. The changes of PA films in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due to chemical doping and ion implantation in relation to their structure and depth profiles of impurities, were measured through infrared (ATR/FTIK), Rutherford backscattering spectrometry (RBS) and the four probe technique. In all cases, ion implantation of active ions exhibits the same effects as chemical doping. The formation of p-n junction is observed at the interface of implanted region and chemical doped PA substrate.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process between ion beam and polymer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1,2-dicyanobenzene with NaN3 in the presence of CuCl2, 2,2′-bipyridine and H2O affords a novel dinuclear copper(II)-ditetrazolate, [Cu(bpy)- (pdtz)]2 (Hpdtz = 5,5′-1,2-phenylene-ditetrazole, bpy = 2,2′-bipyridine). The pdtz ligand is generated in situ through Sharpless 2 3 cycloaddition reaction. Its crystal structure was deter- 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method. The crystal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21/n with a = 8.2096(16), b = 18.580(4), c = 11.838(2) , β = 103.12(3)o, V = 1758.5(6) 3, Z = 2, Mr = 863.83, Dc = 1.631 g/cm3, F(000) = 876 and μ = 1.272 mm-1. In this novel dinuclear structure, the pdtz ligand adopts a peculiar μ2-η1,η2 coordination mo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