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93篇
  免费   10714篇
  国内免费   19662篇
化学   44663篇
晶体学   2291篇
力学   3856篇
综合类   1945篇
数学   8944篇
物理学   26670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548篇
  2022年   1943篇
  2021年   2027篇
  2020年   2008篇
  2019年   2048篇
  2018年   1854篇
  2017年   2714篇
  2016年   2152篇
  2015年   2986篇
  2014年   3704篇
  2013年   4700篇
  2012年   4767篇
  2011年   5187篇
  2010年   5095篇
  2009年   5208篇
  2008年   5863篇
  2007年   5294篇
  2006年   5069篇
  2005年   4313篇
  2004年   3347篇
  2003年   2381篇
  2002年   2509篇
  2001年   2397篇
  2000年   2464篇
  1999年   1404篇
  1998年   811篇
  1997年   567篇
  1996年   532篇
  1995年   522篇
  1994年   484篇
  1993年   493篇
  1992年   431篇
  1991年   328篇
  1990年   313篇
  1989年   329篇
  1988年   204篇
  1987年   209篇
  1986年   157篇
  1985年   138篇
  1984年   144篇
  1983年   98篇
  1982年   84篇
  1981年   95篇
  1980年   62篇
  1979年   81篇
  1978年   31篇
  1977年   25篇
  1976年   21篇
  1959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采用溶胶-凝胶法并辅以超声技术制备了CaSiO3: (Pb,Mn)发光材料,对合成物运用荧光光谱、DTA-TG、XRD、FTIR、T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制备时的物料配比、超声时间及焙烧温度对样品发光强度的影响,找到了最佳的合成条件.结果表明,所得样品其荧光强度约为高温固相法样品的2倍,平均粒径则降低约300 nm.  相似文献   
992.
孙小军  董卫莉  赵卫光  李正名 《有机化学》2007,27(11):1374-1380
从2-取代-3-芳基-4-噻唑啉酮(4a4e5)合成了三个系列新型噻唑啉酮衍生物, 即5-芳基亚甲基-4-噻唑啉酮(6a6j), 4-噻唑硫酮(7a7e8)和4-氰基亚胺基噻唑烷(11a11e12). 中间体4a4e5由醛、胺和巯基乙酸缩合得到.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和1H NMR确证, 并且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方法测定了化合物4b的结构. 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部分标题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和促进黄瓜子叶生根活性.  相似文献   
993.
中草药中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GC-MS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中草药中多种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采用V(乙腈)∶V(丙酮)=3∶7混合溶剂微波辅助提取,弗罗里硅土和中性氧化铝层析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农药混标在0.01~1.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在0.5、0.1、0.05 μg/mL 3个水平添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5%~110.6%、81.2%~108.3%和72.9%~122.3%,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6%~8.3%、4.6%~9.7%和2.3%~10.7%.  相似文献   
994.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两种不对称Salen-Mn(Ⅲ)配合物催化α-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PNPP)的水解动力学.提出了相应的PNPP催化水解机理,讨论了底物浓度、体系的酸碱度、温度以及配合物结构对PNPP催化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此两种Schiff碱锰(Ⅲ)配合物在催化PNPP水解中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PNPP水解速率随着底物浓度、体系pH值的增大而增大;在15~55℃温度范围内,未观察到催化剂失活现象;其中,带有苯并氮杂-15-冠-5侧基的不对称Salen-Mn(Ⅲ)配合物比带有吗啉基的另一配合物拥有更高的催化活性,这可能主要由这两种模拟水解酶之间较大的疏水微环境差异所引起.  相似文献   
995.
This paper, for the first time, reports a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as a highly sensitive probe for singlet oxygen (^1O2) and superoxide anion (O2^-) in vitro or in vivo. FCLA(3,7-dihydro-6-{4-[2-(N‘-(5-fluoresceinyl)thioureido)ethoxy]phenyl}-2-methylimidazo{1,2-a}pyrazin-3-one sodium salt), a chemiluminescence (CL) analysis reagent, has been reported to sensitively react with ^1O2 and O2^- to emit photons with a spectral peak of 525nm. In this work,when human serum albumin (HSA) was added into FCLA solution to enhance the CL intensity,approximately 20 times, compared to that without HSA. The enhanced CL had the same 525 nm spectral peak, identical to that without HSA. By gradually reducing the molecular oxygen content in the solution, we find that the auto-oxidation of oxygen molecules dissolved in the solu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L process. Based on these experimental evidences, we propose a novel and 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method of ^1O2 and O2^- which may have a great potential in chemical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邻苯二酚与乙醇气固相单醚化反应用固体酸催化剂表面上的积炭行为,并用TG-DTA,BET,GC-MS,FT-IR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积炭物种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上有两种类型的积炭,一类属可溶性积炭,主要由二苯醚及其衍生物组成,可在低温燃烧除去;另一类属不可溶性积炭,主要为缺氢的芳烃类聚合物或类石墨碳,需在高温下才能烧除.积炭主要发生在4~8nm范围的中孔内,导致反应后的催化剂大孔范围的孔分布所占的分数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总积炭量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997.
Self-assemblies of amphiphilic molecules are proposed to play a ubiquitous role at the early stages of evolu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primitive biopolymers. [1] As regard to the significance of N-phosphoryl amino acids as a model for the co-evolution of protein and nucleic acids at the prebiotic stage, [2] amphiphilic N-phosphoryl amino acids with two hydrophobic tails were synthesized. [3]  相似文献   
998.
催化燃烧是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技术之一. 本文从催化剂活性组分、催化剂载体、有效组分颗粒大小、水蒸汽的影响及催化燃烧反应中的积碳等几个方面, 对近年来催化燃烧处理VOCs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分析表明: 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着重于选择有效的载体和双组分贵金属催化剂; 非贵金属催化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活性的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钙钛矿和尖晶石型等催化剂的研制, 还有这些活性组分粒径大小及载体对催化燃烧VOCs反应活性的影响;此外, 在实际应用中,水蒸汽和催化剂积碳失活等问题对催化燃烧VOCs的反应也有很大影响. 本文的评述将为选择合适的催化燃烧技术处理VOCs污染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99.
PU大分子单体水溶液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亲聚合物一般由亲水和亲油 2种链段构成 ,有嵌段型[1,2 ] 和接枝型[3 ] 2种 ,其中通过大分子单体法合成双亲接枝聚合物备受关注[4] 。如以亲水性大分子单体和亲油性小分子单体共聚 ,大分子单体构成共聚物主链上支链 ,具有较大活动性 ,亲水效能高。采用对氯甲基苯乙烯[5] 或甲基丙烯酰氯[6] 与聚氧化乙烯大分子的一端相反应 ,可得到亲水性大分子单体 ,但其分子量及结构变化有限。本文采用常规条件 ,合成了嵌段式水溶性聚氨酯大分子单体 ,其分子量较大 ,共聚接枝的支链较长。利用该大分子单体具有非离子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采用无皂乳…  相似文献   
1000.
制备了一系列硼掺杂的还原氧化态石墨烯催化剂并应用于蒽加氢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处理温度的升高,催化剂中有序碳结构会发生变化,硼会取代材料骨架中的碳,进而影响蒽和氢气的吸附活化。经硼改性后,催化剂对蒽加氢反应表现出了很高的加氢活性,蒽的最高转化率可达97%,深度加氢产物八氢蒽的最高选择性可达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