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化学   161篇
晶体学   9篇
力学   20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43篇
物理学   2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周小为  刘颖  徐向东  邱克强  刘正坤  洪义麟  付绍军 《物理学报》2012,61(17):174203-174203
多层介质膜光栅是高功率激光系统的关键光学元件.为了满足国内强激光系统的迫切需求, 在大口径多层介质膜光栅的研制过程中,建立了单波长自准直条件下的衍射效率测量方法及其误差分析. 结果表明误差主要由探测器的噪声和测试人员的差异产生,对衍射效率测试精度的影响是±1%. 在此基础上,将光栅衍射效率及其分布测量技术应用于光栅制作工艺中, 作为大口径光栅无损检测的一种手段,如判断光栅掩模是否能进行离子束刻蚀、 离子束刻蚀的在线监测和是否需要再刻蚀,从而实现对大口径多层介质膜光栅离子束刻蚀过程的定量、 科学控制,提高了离子束刻蚀光栅制作工艺的成功率.利用上述技术,已成功研制出多块最大尺寸为 430 mm× 350 mm、线密度1740线/mm、平均衍射效率大于95%的多层介质膜光栅.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测量快速准确,不必检测光栅微结构. 为大口径多层介质膜光栅研制的无损检测工程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赤泥中Li、Na、K、Ca等16种元素,其RSD均小于5%.方法平均回收率在91.0%-109.4%之间,本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并且多元素同时测定,可用于赤泥的分析研究中.  相似文献   
73.
A novel 2-D cosmic ray position detector has been built and studied. It is integrated from a CsI(Na) crystal pixel array, an optical fiber array, an image intensifier and an ICCD camera. The 2-D positions of one cosmic ray track is determined by the location of a fired CsI(Na) pixel. The scintillation light of these 1.0× 1.0 mm CsI(Na) pixels is delivered to the image intensifier through fibers. The light information is recorded in the ICCD camera in the form of images, from which the 2-D positions can be reconstructed. The background noise and cosmic ray images have been studied.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osmic ray detection efficiency can reach up to 11.4%, while the false accept rate is less than 1%.  相似文献   
74.
采用红外光谱和显微红外光谱,对添加两种α成核剂(TM-1、TM-3)和一种β成核剂(TMB-5)的聚丙烯(PP)的自然光氧化降解行为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成核剂前后,PP的光氧化降解产物均含有酮、羧酸、酯、醇和不饱和烃等。三种成核剂的加入并没有改变PP的光氧化降解机理和降解产物,但都对PP的光氧化反应起了一定的加速作用。各体系的光氧化速率依次为:PP/TMB-5>PP/TM-3>PP/TM-1>PP。PP与添加成核剂的PP中的光氧化程度沿深度的分布表现出相似的规律:表面处的羰基指数最高,自曝晒表面向内部,羰基指数逐渐降低,到约250 μm处减小到约为0,这个范围称之为表面氧化层。表面氧化层的厚度不随曝晒时间的不同而不同,而是由紫外光的穿透能力、氧气的扩散、尤其是加工时样品中的温度梯度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5.
感冒咳嗽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分析了4个不同厂家的11个感冒咳嗽颗粒样品、6种原药样品和1个原药混合样品,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软件及主成分分析投影判别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厂家的感冒咳嗽颗粒存在显著性差异.使用主成分分析和相似度分析能对样品进行判别,结合原药及原药混合样品色谱图对感冒咳嗽颗粒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鉴别中药质量.  相似文献   
76.
王大奇  窦建民  牛梅菊  李大成  刘颖 《化学学报》2002,60(12):2145-2152
研究了18-冠-6与NiCl·6H2O,K2dmit(dmit=4,5-dimercapto-1,3-dithiole- 2-thione,C3S5^2-)在不同溶剂中反应生成的两个标题配合物{[K(18-C-6)]2 (C2H4Cl2)}[Ni(dmit)2]2(1)和[K(18-C-6)][Ni(dmit)2](2)。通过元素分析、红 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1和2均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1的晶体学 数据:a=1.0272(2)nm,b=1.2282(3)nm,c=1.4205(3)nm,α=113.473(3)°,β=90. 609(3)°,γ=91.439(3)°,V=1.6430(6)nm^3,Z=2,F(000)=876,R1=0.0503。2的 晶体学数据:a=0.8502(2)nm,b=1.2178(4)nm,c=1.5118(4)nm,α=86.454(5)°,β =77.734(5)°,γ=85.364(5)°,V=1.5228(8)nm^3,Z=2,F(000)=774,R1=0.0565。配 合物1,2分别通过K…S,K…Cl,S…S和K…S,S…S弱相互作用形成二维、三维网状 结构。  相似文献   
77.
合成了二苯并18冠6与Pd,Pt生成的新颖配合物:[K(DI18C6)]2[Pd(SCN)4](1),(K(DB18C6)]2[Pt(SCN)4](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表征,两个配合物均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1的晶体学数据:a=087375(17)nm,b=1.1990(2)nm,C=1.3180(3)nm,α=73.56(3)°,β=99.90(3)°,γ=82.34(3)°,V=1.2986(4)nm^3,Z=1,F(000)=584,R1=0.0752ωR2=0.1660.2的晶体学数据:a=0.8553(5)nm,b=1.3127(3)nm,c=1.1819(3)nm,α=106.21(2)°,β=82.77(3)°,γ=99.72(3)°V=1.2516(8)nm^3,Z=1,F(000)=818,R1=0.0254,ωR2=0.0682.1,2均由两个[K(DB18C6)^+配离子和一个[M(SCN)4]^2+配阴离子组成。在固态、配合物两个分子的[K(DB18C6)]^+和[M(SCN)4]^2-通过K^+-π相互作用形成假一维无限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78.
18-冠-6与Na2[M(mnt)2](M=Cu,Ni)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18-冠-6分别与Na2[M(mnt)2][M=Cu,Ni;mnt=丁二腈烯二硫醇阴离子,C2S2(CN)^2^-~2]的反应,得到的配合物{[Na(18-C-6)][Na(18-C-6)(H2O)]}[Cu(mnt)2](1),[Na(18-C-6)(H2O)]2[Ni(mnt)2].(18-C-6)(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表征。两个配合物均为三斜晶系,空间群P1。1的晶体学结构数据:a=1.22697(19)nm,b=1.22780(19)nm,c=1.5665(3)nm,α=95.083(3)°,β=101.534(3)°,Υ=91.007(3)°,V=2.3016(6)nm^3,Z=2,Dcalcd=1.350g/cm^3,F(000)=976,R1=0.0726,wR2=0.1843.2的晶体学结构数据:a=1.11620(17)nm,b=1.22054(18)nm,c=1.27939(18)nm,α=111.647(2)°,β=29.792(3)°,Υ=103.201(2)°,V=2.5461(4)nm^3,Z=1,Dcalcd=1.304g/cm^3,F(000)=642,R1=0.0459,wR2=0.1003.1中的[Cu(mnt)2]^2^-通过mnt的氮原子与[Na(18-C-6)]^+中的钠原子成键,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Na(18-C-6)(H2O)]^+只起平衡电荷的作用。2中的[Ni(mnt)2]^2^-也通过配体的mnt氮原子与两个[Na(18-C-6)(H2O)]^+中的钠原子成键,形成稳定的中性配合物。  相似文献   
79.
彭世杰  刘颖  马文超  石发展  杜江峰 《物理学报》2018,67(16):167601-167601
磁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对其进行精密测量推动了许多科技领域的发展.各类测磁技术,包括霍尔传感器、超导量子干涉仪、自旋磁共振等,都致力于提升空间分辨率和灵敏度.近年来,金刚石中的氮-空位色心广受关注.这一固态单自旋体系具有许多优点,例如易于初始化和读出、可操控、具有较长相干时间等,这使得它不仅在量子信息、量子计算等领域崭露头角,而且在量子精密测量上显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基于氮-空位色心,利用动力学解耦、关联谱等技术,已实现若干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微观磁共振实验,其中包括纳米尺度乃至单分子、单自旋的核磁共振和电子顺磁共振.氮-空位色心也可以用于微波和射频信号的精密测量.本文对围绕上述主题开展的一系列研究工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0.
对比考察了Mo/CuH-ZSM-5和Mo/H-ZSM-5催化剂的甲烷无氧芳构化性能,并用XRD,XPS,ESR等多种测试手段对反应前后催化剂上的Mo物种及铜助剂的价态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Cu(Ⅱ)部分取代H-ZSM-5交换位上的H+后,抑制了活性组分MoO3的还原,而Cu物种自身被还原,进而将这种价态变化与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