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92篇
化学   154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28篇
物理学   1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以栀子果为原料,超声辅助提取总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栀子果中总黄酮含量,用正交试验探讨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当溶剂乙醇浓度为70%,溶剂量为15mL/g,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温度为30℃时,黄酮提取率可达14.45%.  相似文献   
32.
武振华  李华  严亮星  刘炳灿  田强* 《物理学报》2013,62(9):97302-097302
本文采用分数维方法, 在讨论Al0.3Ga0.7As衬底上GaAs薄膜的分数维基础上, 计算了GaAs薄膜中的极化子结合能和有效质量. 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 极化子结合能和质量变化单调地减小. 当薄膜厚度Lw<70 Å并且衬底厚度Lb<200 Å时, 衬底厚度的变化对薄膜中极化子的结合能和质量变化的影响比较显著, 随着衬底厚度的增加, 薄膜中极化子的结合能和质量变化逐渐变大; 当薄膜厚度Lw>70 Å或者衬底厚度Lb>200 Å时, 衬底厚度的变化对薄膜中极化子的结合能和质量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研究结果为GaAs薄膜电子和光电子器件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分数维方法 GaAs薄膜 极化子 低维异质结构  相似文献   
33.
刘炳灿  李华  严亮星  孙慧  田强 《物理学报》2013,62(19):197302-197302
本文用分数维方法研究AlxGa1-xAs衬底上GaAs薄膜中的极化子特性, 提出了确定GaAs薄膜的有效量子限制长度的一个新方法, 解决了原来方法中在衬底势垒处有效量子限制长度发散的困难, 得到了AlxGa1-xAs衬底上GaAs薄膜中的极化子的维数和结合能. 关键词: 分数维方法 极化子 GaAs薄膜  相似文献   
34.
35.
基于对熔融碳酸盐体系中电化学还原CO_2所得碳材料(electrolytic-carbon,EC)的形貌、结构、组成的认识,以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法测试为基础,在稀溶液中对EC的本征电化学行为进行了考察,以揭示这类碳材料的界面电化学特性。实验发现,在典型条件(450°C、4.5 V槽压)下制备的电解碳(450°C-4.5 V-EC)的伏安行为有别于多壁碳纳米管、石墨烯、石墨、乙炔黑等常见碳材料,在负电位区表现出显著的"双电层充放电响应迟滞"现象。通过考察溶液pH值、电位扫描速率、阴阳离子种类对这一现象的影响,发现pH和电解液组成都不影响这一现象的出现;电解液浓度提高和低扫描速率时滞后现象减弱,表明迟滞充放电是这类碳材料的本征特性,与其表面含氧官能团及其对阳离子的特性吸附密切相关。实验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电解条件下制备的EC所展现的电化学特性吸附及电容性质,发现随着熔盐温度的升高,EC对电解液中阳离子的特性吸附能力降低,而相同温度不同槽压下制备的EC特性吸附能力相近,表现出相似的电容特性,这与EC的含氧量和比表面积有关。电解碳所展现的独特电容特性对其潜在的应用或可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指导。  相似文献   
36.
建立了一种短腔长复合式光纤法布里-珀罗压力传感器反射光谱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双参数椭圆拟合腔长解调算法,并对腔长为26~30μm的复合式法布里-珀罗腔的解调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双参数椭圆拟合算法进行腔长解调的最大误差仅为0.05μm。搭建了光纤法布里-珀罗传感器解调系统,在加压条件下对复合式光纤法布里-珀罗压力传感器进行了解调实验,实现了20 kHz的解调速率,验证了所提算法在解调短腔长复合式光纤法布里-珀罗压力传感器方面的可行性与实时性。  相似文献   
37.
38.
以叔丁基苯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制得了一种新化合物1-(4-叔丁基苯基)-1,1-二[4-(4-硝基苯氧基)]苯基乙烷(3),总收率61.14%,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3可溶于非极性溶剂(石油醚除外)和极性非质子溶剂。  相似文献   
39.
氨基醇是非常重要的手性砌块,广泛用于药物、天然产物、氨基酸及其手性助剂的合成.迄今为止,超过300000种含有此类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已被报道,其中包括2000多种天然产物、80多种已获批准的药物以及超过100种候选药物.鉴于β-氨基醇的重要作用,对映选择性高效合成β-氨基醇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过去几十年,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β-氨基醇高效合成方法的开发.其中,通过利用过量的胺作为胺供体直接与环氧化物进行氨解反应,是合成β-氨基醇最为实用和认可的方法之一.此外,科学家也开发了使用各种路易斯酸或在不同有机溶剂中反应的化学法来提高环氧化物氨解反应的效率.然而,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反应温度高、催化剂用量大、催化剂对水敏感以及有机溶剂危害大等缺陷.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进一步开发出了水溶液体系中不依赖催化剂的环氧化物氨解反应,用于氨基醇高效合成.但该方法仍然需要以高反应活性的环氧化物作为起始原料,导致其在选择性控制和后期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此外,环氧化物(尤其是手性环氧化物)难以制备,通常需要金属催化剂在苛刻的反应条件下进行.相比之下,以廉价易得的烯烃作为底物,通过Sharpless不对称胺羟化...  相似文献   
40.
本工作借助第一性原理和动力学演化,系统地研究了四个叔丁基-咔唑及吩噻嗪取代的硼-氮化合物(BCz-BN、2PTZ-BN、Cz-PTZ-BN和2Cz-PTZ-BN)的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的高效发光机制.结果表明上述分子T1与T2间的内转换速率远大于其它辐射与非辐射速率,同时T2到S1的反向系间窜越速率也高于T1到S1的反向系间窜越速率,因此其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过程应遵循T1→T2→S1→S0的路径.进一步动力学演化表明,T1与T2之间的内转换主要发生在演化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量逐渐由T2向S1转移,并最终在S1完成荧光发射.上述研究揭示了多共振延迟荧光的微观本质,为未来设计及合成新的多共振热激活延迟荧光分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