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5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363篇
化学   678篇
晶体学   60篇
力学   81篇
综合类   46篇
数学   178篇
物理学   50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21.
Based on the rough surface topography with fractal parameters and the Monte–Carlo simulation method for secondary electron emission properties, we analyze the secondary electron yield(SEY) of a metal with rough surface topography.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haracteristic length scale of the surface, G, is larger than 1 × 10-7, the surface roughnes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fractal dimension D. When the surface roughness becomes larger, it is difficult for entered electrons to escape surface. As a result, more electrons are collected and then SEY decreases. When G is less than 1 × 10-7,the effect of the surface topography can be ignored, and the SEY almost has no change as the dimension D increases. Then,the multipactor thresholds of a C-band rectangular impedance transfer and an ultrahigh-frequency-band coaxial impedance transfer are predict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Y and the fractal parameters. It is verified that for practical microwave devices, the larger the parameter G is, the higher the multipactor threshold is. Also, the larger the value of D,the higher the multipactor threshold.  相似文献   
122.
In this study,218Ac and 221Th nuclides were produced via the heavy-ion induced fusion evaporation reaction 40Ar+186W.Their decay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with the help of the gas-filled recoil spectrometer SHANS and a digita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The cross section ratio between 222Pa and 218Ac was extracted experimentally,withmeasured value 0.69(9).Two new possible α decay branches to 221Th are suggested.The valence neutron configurations for the daughter 217Ra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 hindrance factors.  相似文献   
123.
发展了一套固态亚毫米波外差干涉系统和一种基于全相位快速傅里叶变换(apFFT)的相位处理方法用 于测量 HL-2M 初始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该系统采用平面型二极管倍频技术对低频的锁相微波源进行高次倍频以 产生功率大于 0.1MW、频率 306.9GHz 的探测波。基于 apFFT 的相位处理数值算法可以从原始信号中提取相位信 息,缓解由可能的高水平密度扰动导致的相位跳变。系统的固有时间分辨率为 5μs,电子密度测量范围在 1016~1020m−3。在 HL-2M 装置首次实验期间,该系统被安装在中平面上,利用装置内壁反射实现干涉测量,成功 测量了线平均电子密度。   相似文献   
124.
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膨胀石墨/聚苯胺(EG/PANI)复合材料,将Fe_3O_4负载于EG/PANI表面,得到具有电磁吸收性能的EG/PANI/Fe_3O_4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及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等对复合材料的形貌、成分和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吸波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当掺杂浓度为0.05 mol/L,匹配厚度d=2 mm时,样品的最小反射损耗(RLmin)在8.64 GHz处达到-37 dB.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最小反射损耗峰向低频移动,对应的匹配厚度逐渐变厚.材料的介电弛豫极化、涡流损耗及λ/4模型的干涉相消现象出现的双峰,使EG/PANI/Fe_3O_4复合材料在电磁波吸收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5.
溅射法制备高温超导YBa2Cu3O7-δ(YBCO)薄膜材料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沉积速率慢,制备效率低,大面积薄膜均匀性差.本文中,设计了多工位盒型靶直流溅射镀膜系统,提高了YBCO薄膜沉积速率和制备效率,一次工艺流程可沉积六片产品,总薄膜沉积速率最高可到250nm/h.基片自转与公转相结合,提高了薄膜的面内均匀性,同时研究了公转速度与自转速度的关系以及它们对薄膜生长的关系,发现只有在基片公转速度合适的情况下才能生长出性能好的薄膜.LaAlO3(LAO)单晶基片上YBCO薄膜临界电流密度超过2.8MA/cm2(77K,500nm,0T),薄膜微波表面电阻Rs(10GHz,77K)﹤0.2mΩ,1.8英寸内薄膜面内厚度起伏小于3%,双面薄膜一致性好,能够满足微波器件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6.
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能够在长的柔性金属基带上连续、快速、均匀沉积YBa2Cu3O7-δ(YBCO)薄膜,因而极具开发价值.MOCVD制备YBCO涂层导体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于金属有机源(MO)的制备.国外化学试剂公司在以2,2,6,6-4甲基-3,5庚二酮(thd)为配体的MO源上技术较为成熟,并已实现商业化生产,但是价格昂贵,其中Ba(thd)2价格约为700元/g.另外,与Y(thd)3和Cu(thd)2相比,Ba(thd)2挥发性、稳定性差且制备困难.本文对金属有机Ba源的制备、稳定性及真空下的蒸发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引入助配体四乙烯基戊胺,该Ba源的蒸发温度比纯的Ba(thd)2更低,稳定性更高,且成本仅为30元/g,对于降低YBCO高温超导带材的制备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该Ba源制备的300nm厚YBCO薄膜的Jc达到2.0MA/cm2(77K,0T),表明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7.
Oxone/CaCl_2/TEMPO体系在温和条件下对醇的氧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xone/TEMPO/CaCl_2(TEMPO=2,2,6,6-Tetramethyl-1-piperidinyloxy)是一种稳定安全和易得的氧化催化体系,在室温条件下,可以氧化苄基或烷基醇生成醛或酮.苄基伯醇很容易被氧化成相应的醛,有较高的反应收率(90%~96%),仲醇氧化成相应的酮,收率在81%~85%之间,1,4-丁二醇环氧化生成γ-丁内酯得到了94%的收率.  相似文献   
128.
ICP-AES测定口香糖中的7种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了碱熔法和湿法消解两种不同的方法处理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口香糖中的Ti、Mn、Al、Ca、As、Pb、Cd元素。并对结果比较好的湿法消解方法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平均回收率在97.5%—102.5%之间。  相似文献   
129.
合成了一个新型双β-二酮有机配体1,3-双[3-(2-噻吩基)-3-氧代丙酰基]苯、邻菲罗啉和铕的三元配合物,并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差热分析等对配合物进行了组成确定和结构表征.荧光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612 nm处的发射光谱为中心离子Eu3+的特征红光,属5D0→7F2跃迁带,峰形尖锐,单色性...  相似文献   
130.
借助于分式积分-微分算子和关于Gel'fand三元组上分式Levy过程的随机积分,本文给出分式Levy过程的新息表示公式,此公式可将Gel'land三元组上分式Levy过程转换成更简单的Levy过程,并且可以应用在信号识别和行为金融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