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烷直接氧化制甲醇Ⅱ.催化膜反应器(CM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微孔结构均匀的“SiO_2/陶瓷”膜和“Mo-Co-·O/SiO_2/陶瓷”催化功能膜,并用XRD、SEM和孔径测定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在常压、500~700℃的条件下,在催化膜反应器(CMR)中考察了甲烷氧化制甲醇的反应。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转化率为1.0%),用CMR(甲醇选择性11.2%)可获得较固定床反应器(甲醇选择性4.5%)高得多的甲醇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_2/陶瓷”非对称无机膜,并用该膜制备了反应气吹扫催化膜反应器(RSCMR)装置。在RSCMR上考察了甲烷一步催化氧化制甲醇反应。结果表明,在研究的范围内,增加氧气或甲烷的浓度和吹扫气的流速(即总的反应气流量)有利于提高甲醇的收率;甲醇在反应条件下的热不稳定性是影响目标反应选择性的重要原因。RSCMR较膜反应器(CMR)系统能更有效地抑制甲醇的热分解,因而可得到较CMR更高的甲醇收率。当反应温度为700℃时,甲醇的收率在CMR中为0.5g/m ̄2h,在RSCMR中可达0.9g/m ̄2h。  相似文献   

3.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陶瓷”非对称无机膜,并用该膜制备了反应气吹扫催化膜反应器(RSCMR0装置。在RSCMR上考察了甲烷一步催化氧化制甲醇反应。结果表明,在研究的范围内,增加氧气或甲烷的浓度和吹扫气的流速(即总的反应气流量)有利于提高甲醇的收率;甲醇在反应条件下的热不稳定性是影响目标反应选择性的重要原因。RSCMR较膜反应(CMR0系统能更有效地抑制甲醇的热分解,因而可得到较CMR更高  相似文献   

4.
用原位红外光谱和程序升温还原技术考察了甲醇在Rh-Mo/SiO入催化剂上的吸附和还原性能.红外结果表明,甲醇在SiO2上主要以分子形式吸附.Rh/SiO2和Rh-Mo/SiO2在室温下对甲醇分解就有活性,分解生成的CO以线式和桥式吸附态存在.在573K下用甲醇处理后,Rh/SiO2上CO线式和桥式谱带分别位于2050和1907cm-1,而Rh-Mo(1:1)/SiO2上线式CO位于2036cm-1,桥式CO强度很弱.Mo的添加有可能覆盖部分Rh金属表面的吸附中心,从而降低CO吸附谱带的强度,同时使桥式CO的形成变得困难.随Mo助剂量的增加,Rh的还原温度升高,而Mo的还原温度降低.由此推断,Rh~Mo/SiO2催化剂上的Rh可能有三种存在形式:氯化物、低温还原氧化物和高温还原氧化物.  相似文献   

5.
曹荣  陈燕馨 《分子催化》1994,8(5):365-374
在常压下,以O2作氧化剂,评价了不同MoO3/SiO2(2─15Mowt%)催化剂对甲烷选择氧化为甲醛的反应性能,发现SiO2上担载的活性组分有一个最佳值,对应最佳催化活性.分别考察了添加V、Fe、Ni、Cr、Cu氧化物对MoO3/SiO2催化剂甲烷选择氧化制甲醛的活性和选择性的调变作用.MoO3/SiO2添加体系使甲烷的转化率都有所提高,但甲醛选择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比较好的是MoO3·V2O5/SiO2催化剂,并研究了不同Mo/(Mo+V)(原子比)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发现V2O5添加量有最佳值.采用TPR、XRD、CO2─TP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关联反应性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李光进  徐奕德 《催化学报》1996,17(2):101-105
用原位红外光谱和程序升温还原技术考察了甲醇在Rh-Mo/SiO2催化剂上的吸附和还原性能。红外结果表明,甲醇在SiO2上的主要以分子形式吸附,Rh/SiO2和Rh-Mo/SiO2在室温下甲醇分解就有活性,分解生成的CO以线式和桥式吸附态存在,在573K下用甲醇处理后,Rh/SiO2上CO线式和桥式谱带分别位于2050和1907cm^-1,而Rh-Mo(1:1)/SiO2上线式CO位于2036cm^  相似文献   

7.
高健  钟顺和 《催化学报》2000,21(4):341-344
用表面反应改性法合成了MoOCl/SiO2催化剂。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钼(Ⅴ)离子夺SiO2表面以双齿配位形式与表面氧刍合;双核钼(Ⅴ)间以u-双氯基桥联。用IR,TPD,TPSR-MS和TPSR-IR研究了MoOCl/SiO2催化剂对CO2与EO(环氧乙烷)的化学吸附特性及催化合成EC(碳酸乙烯酯)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CO2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桥式吸附态,桥基配体是表面反应的活性中心;EO在催化剂表  相似文献   

8.
三羰基环戊二烯基钼负离子与1,3-二卤丙烷在一缩二乙二醇二甲醚介质中反应,生成环卡宾配合物CpMoX(CO2)CO(CH2)2CH2(X=Br.I)硅桥连双环戊二烯基三羰基钼负离子与1,3-二卤丙烷顺利地进行类似反应,生成相应的硅桥连双(环卡宾钼配合物)-E(C5H1MoX(CO)2CO(CH2)2CH2)2(E=Me2Si,Me2SiSiMe2,Me2SiOSiMe2),化合物硅氧硅桥联二茂二钼  相似文献   

9.
作为甲醇氧化制甲醛、甲醇氨氧化制HCN反应的催化剂,其活性组分钼的流失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程序升温脱附(TPD)及X-光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Mo-Fe/SiO_2催化剂及工业实际用多元复合钼催化剂中钼的流失动力学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在HCN合成过程中,水能引起活性组分钼的流失,而水又是反应产物。对工业用多元复合钼催化剂的流失情况进行了动力学考察,实验发现,催化剂中的钼是较难流失的,XRD测试结果表明,Mo-Fe/SiO_2催化剂中的钼是以Fe_2(MoO_4)_3晶体形式存在的,而反应后催化剂中Mo为MoO_3晶体状态。与其它催化剂比较,MoO_3/SiO_2催化剂中的钼难流失,而较Bi-Mo/SiO_2催化剂中的钼易流失。其中工业用催化剂是最为稳定的。根据实验结果,结合我们以前的工作,证明Mo-Fe/SiO_2催化剂中,由于钼组分和铁组分的相互作用,使得Mo-Fe/SiO_2中的Mo的流失难于单组分的MoO_3/SiO_2催化剂,此外钼流失过程中MoO_2(OH)_2与催化剂中铁组分反应生成钼酸盐的倾向也是Mo难于流失的原因之一。而Mo-Fe/SiO_2和Mo-Bi/SiO_2催化剂中钼流失速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通过η5-R~1C_5H_4(CO)_3MNa与η~5-R~2C_5H_4(CO)_3MNa(M=Mo,W)以及η~5-R~1C_5H_4(CO)_3MoNa与η~5-R~2C_5H_4(CO)_3WNa在Fe_2(SO_4)_3醋酸水溶液作用下的交叉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7个新的非对称型金属单键化合物η~5-R~1C_5H_4(CO)-3Mo─Mo(CO)_3C_5H_4R~2-η~5(R~1,R~2:C(O)Me,CO2Et),η5-R1C5N4(CO)3W─W(CO)3C5H4R2-η5(R1,R2:C(O)Me,CO2Et;H,CO2Et)和η5-R1C5H4(CO)3Mo─W(CO)3C5H4R2-η5(R1,R2:C(O)Me,H;Et,C(O)Me;C(O)Me,n-Bu;CO2Me,n-Bu).用C/N分析、IR、1HNMR和MS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并对该氧化偶联反应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用气相流动吸附法(grafting)制备复合载体,用浸渍法(impregnation)制备MoO3/(TiO2-SiO2)催化剂.应用LRS和TPR技术研究MoO3在复合载体TiO2-SiO2表面的分散状态,发现TiO2在SiO2表面的分散可增强MoO3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MoO3在载体表面的分散阈值.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在固定床中压反应装置中进行,以69%(wt)环己烷、20%(wt)的环己烯、10%(wt)的苯、1%(wt)的噻吩混合液为反应液,以噻吩、环己烯和苯的转化率作为催化剂的HDS、HYD、BHD活性指标.结果表明,经TiO2调变后,其HDS、HYD、BHD活性都较原来高,对于不同MoO3含量的MoO3/(TiO2-SiO2),HDS、HYD催化性能测试发现,当MoO3含量低于分散阈值时,其HDS、HYD活性随MoO3含量线性上升,但在高于分散阈值后,几乎保持不变.该催化剂对苯几乎没有加氢活性,显示出很高的环己烯加氢选择性.通过分散阈值与其HDS、HYD活性的关系可知,分散阈值可作为优化加氢精制催化剂配比的一个重要参数,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CuZSM-5分子筛上苯酚羟化制苯二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Na2O-SiO2-CuO-H2O体系中以15%TPABr-85%HMDA为模板剂合成了CuZSM-5分子筛,并用XRD,IR及SEM等方法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uZSM-5分子筛催化苯酚与过氧化氢的羟化活性,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n(PhOH)/n(H2O2)等对羟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Raney—Ni诱导下氯化钴羰化合成Co2(CO)8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光兴  郭京京 《分子催化》1998,12(6):458-460
采用Raney-Ni为活化剂,在30-50℃,0.1MPa条件下,由CoCl2/CO/CH2OH体系可快速高效地合成Co2(CO)8,2.5h内,氯化钴转化率可达95%,在甲醇中保存了3-5d的R-Ni仍有较高活性,经脱氢处理后的R-Ni仍对羰化反应有很好促进作用,说明R-Ni促进氯化钴转化为羰基钴,主要是由于超细R-Ni粉的作用,而不是R-Ni吸附氯的还原作用,合成产物经25%NaOH处理,转变  相似文献   

14.
CO2部分氧化乙烷制乙烯Pd—Cu/MoO3—SiO2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青  钟顺和 《应用化学》1998,15(6):49-52
用化学吸附-红外光谱、化学吸附-程序升温脱附(TPD)和微型反应技术研究了Pd-Cu/MoO3-SiO2(MoSO)催化剂对CO2和乙烷的吸附活化和部分氧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乙烷以C—H键中的H吸附于MoSO载体表面MoO键的端基氧上;Pd-Cu/MoSO催化剂对CO2有良好的化学吸附活化性能,CO2的吸附除有线式吸附态和剪式吸附态外,还有一种新的卧式吸附态;Pd-Cu/MoSO催化剂的晶格氧参与了化学反应.探讨了在Pd-Cu/MoSO催化剂上CO2的部分氧化乙烷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5.
标题化合物(Me_2SiSiMe_2)[η ̄5-(3-Me_3SiC_5H_3)Fe(CO)_2]_2/(μ-CO)_2(A)分子中的Fe-Fe键被钠汞齐还原断裂,生成相应的双铁负离子,分别与MeCOCl、PhCOCl、PhCH_2Cl、ClCH_2COOC_2H_5和Ph_3SnCl进行亲核取代反应,生成在铁原子上引入相应取代基的产物(Me_2SiSiMe_2)[η ̄5-(3-Me_3SiC_5H_3)Fe(CO)_2R]_2(R:MeCO(1),PhCO(2),PhCH_2(3),CH_2COOC_2H_5(4),Ph_3Sn(5),I(6))。A在氯仿中与碘反应,得到Fe-Fe断裂的双铁碘化物,但在苯中与过量碘反应,则得到Fe-I-Fe桥联的离子型化合物(Me_2SiSiMe_2)[η ̄5-(3-Me_3SiC_5H_3)Fe(CO)_2]_2I·I(7)。化合物6的晶体和分子结构经X射线衍射测定,6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a=1.7217(4)nm,b=0.7753(2)nm,C=1.3629(7)nm,β=103.80(3)°,V=1.767(2)nm3,Z=4,Dc=1.6299·cm-1,最终偏差因子R=0.054。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SiO2气凝胶超细粉、ZrO2-SiO2超细复合氧化物载体以及Co/ZrO2-SiO2超细粒子催化剂.考察了还原温度对Co/ZrO2-SiO2催化剂F-T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0下、H2还原的Co/ZrO2-SiO2催化剂有最佳F-T反应活性和C5+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等温理论模型,以甲烷催化氧化制合成气为模型反应,模拟非担载钙钛矿型致密透氧膜反应器的性能。分别研究了La_0.2Ba_0.8Fe_0.8Co_0.2O_(3-δ)、L30.2Sr0.8Fe0.8Co0.2O3-δ和SrFeCo0.5Ox三种透氧速率不同的膜材料、膜反应器的尺寸以及反应工艺条件对CH4转化率、CO选择性和H2/CO摩尔比的影响,对膜反应实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SiO2负载的(PPh3)2HPt(μ-CO)(μ-PPh2)M(CO)4和(dppe)Rh(μ-CO)2M(CO)3(M=Cr、Mo、W;dppe=Ph2P(CH2)2PPh2)异双核络合物催化剂催化CO2氢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两者皆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含氧化合物选择性,而前者比后者更好.  相似文献   

19.
硅基甲硫醇R^1R^2CH3SiCH2SH与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RO)2P(S)SH及甲醛可顺利地发生类Mannich缩合反应,利用此反应和硅基甲硫醇与O,O-二乙基-S(2-溴乙基)二硫代磷酸酯的取代反应合成了37种新的含硅二硫代到酯化合物(RO)2P(S)S(CH2)nSCH2SiCH3R^1R^2(n=1,2),在初筛浓度下,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杀螨活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η^5-R^1C5H4(CO)3MHa与η^5-R^2C5H4(CO)2MNa(M=Mo,W)以及η^5-R^1C5H4(CO)3MoNa与η^5-R^2C5H4(CO)3WNa在Fe2(SO4)3醋酸水溶液作用下的交叉氧化偶联反应,合成了7个新的非对称型金属单键化合物η^5-R^1C5H4(CO)3Mo-Mo(CO)3C5H4R^2-η^5(R^1,R^2:C(O)Me,CO2Et),η^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