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固体碱在二氧化碳-甲醇法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探讨了固体碱的制备和预处理等因素对于CO2-甲醇法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影响,发现微波法所制碱性沸石等多孔材料的反应活性高于浸渍法所制样品。本文首次报道了微波辐射低压合成DMC的新方法,该法能极大地缩短反应时间并提高产物选择性。研究表明:CO2和甲醇生成DMC的反应在热力学上是几乎不能进行的,加入固体碱的实质是提供了一条耦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CO_2在Fe-Zn-M(M=Zr,Al,Ga和Cr)/HY复合催化剂上的加氢反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复合催化剂的配比、反应温度以及气体空速的考察,确定了由CO_2加氢合成异丁烷的最佳反应条件。在对反应机理研究后发现,CO_2在复合催化剂上的加氢反应是一个混合了甲醇合成和甲醇制汽油(MTG)的反应过程,而不是传统的FT反应过程。实验结果指出,反应中生成的烯烃是产生异丁烷的重要中间产物。在所有的催化剂上,异丁烷的组成在烃类中是最高的。在H2/CO2=3,5 Mpa, 3000h~(-1)及360℃的反应条件下, CO_2在Fe-Zn-Zr/HY复合催化剂上进行加氢反应时,异丁烷在烃类中的选择性高达38%,异丁烷的时空产率可达3.0 C-mol%,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由CO_2加氢合成异丁烷所得的最好结果。  相似文献   

3.
作为甲醇氧化制甲醛、甲醇氨氧化制HCN反应的催化剂,其活性组分钼的流失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本文结合程序升温脱附(TPD)及X-光衍射(XRD)等测试手段,对Mo-Fe/SiO_2催化剂及工业实际用多元复合钼催化剂中钼的流失动力学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在HCN合成过程中,水能引起活性组分钼的流失,而水又是反应产物。对工业用多元复合钼催化剂的流失情况进行了动力学考察,实验发现,催化剂中的钼是较难流失的,XRD测试结果表明,Mo-Fe/SiO_2催化剂中的钼是以Fe_2(MoO_4)_3晶体形式存在的,而反应后催化剂中Mo为MoO_3晶体状态。与其它催化剂比较,MoO_3/SiO_2催化剂中的钼难流失,而较Bi-Mo/SiO_2催化剂中的钼易流失。其中工业用催化剂是最为稳定的。根据实验结果,结合我们以前的工作,证明Mo-Fe/SiO_2催化剂中,由于钼组分和铁组分的相互作用,使得Mo-Fe/SiO_2中的Mo的流失难于单组分的MoO_3/SiO_2催化剂,此外钼流失过程中MoO_2(OH)_2与催化剂中铁组分反应生成钼酸盐的倾向也是Mo难于流失的原因之一。而Mo-Fe/SiO_2和Mo-Bi/SiO_2催化剂中钼流失速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原位"红外光谱结合XPS和XRD比较了CuCrK、CoCrK和CuCoCrK三种催化剂在2.5MPa,270℃条件下,CO_2+H_2合成醇的中间体及其演变过程;初步探讨了Cu-Co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的作用、氧化物的作用、以及甲醇合成机理和碳链增长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u是最主要的合成甲醇活性组分,Co能够导致CO_2离解吸附,而碳链增长则需要二者的协同作用。吸附在金属表面的甲酸盐是甲醇合成的中间体,CO插入表面其它基团是碳链增长的关键步骤,一定量的氧化物的存在对Cu基催化剂合成甲醇活性是必不可少的,能够起到稳定表面甲酸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提高CO2加氢合成甲醇选择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基涛  区泽棠 《分子催化》1998,12(3):189-192
在CO2加氢合成甲醇的原料气中,掺入适量的CO,能相对提高CO2加氢合成甲醇的选择性和产率,它们分别为132%和35%,TPD和TPSR-MS实验表明,CO能占据催化剂表面部分的活性位,并抑制CO2的逆水汽变换反应,从而促进甲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作者在钼原子簇合成化学研究的综合性报导,包括自兜合成和设计合成两个部分。这一部分概述了一些Mo(+3)~Mo(+6)单核化合物在Cl~-、S~(2-)、CH_3CO_2~-和(EtO)PS_2~-等配基参与下的自兜反应及其产物,总结了成簇的某些规律。包括Mo原子的价态,μ-桥基的种类,介质的酸度对所形成的簇合物的影响。反应中卤原子的交换现象,以及和RCO_2~-(EtO)_2PS_2~-两种双齿配基的配位特点。讨论了自兜合成方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用化学法制备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Ni-B和Ni-Co-B。ICP方法测得其组成分别为Ni_(93)B_7和Ni_(72)Co_(20)B_8。经XRD、DSC及TEM鉴定所制合金为非晶态。通过考察氧化处理温度对CO加氢反应的活性及反应稳定性的影响后发现,NiB的活性及稳定性均高于NiCoB。在高真空程序升温脱附及反应装置上研究了H_2和CO的反应,认为其反应机理可能为:吸附的CO解离为表面反应的控制步骤,解离态的C和原子氧分别与CO、H_2等反应生成产物CO_2、CH_4和H_2O。  相似文献   

8.
分别以清洁及氧悠Cu(100)表面作为金属态铜和部分氧化态铜的表面模拟,用键级守恒-Mores势法研究了两种表面上CO2加氢制甲醇反应的能量学,计算结果表明,在两种表面上,CO2加氢制甲醇反应的优势反应途径均为“CO2,s→HCOOs→H2COs→CH3Os→CH3OHs”与清洁铜表面上的相应基元步骤相比,在Cu(100)-p(2×2)O表面上甲醇合成反应各基元步骤具有更低的活化能;HCOOs是含  相似文献   

9.
超细Cu-ZnO-ZrO2催化剂上甲醇合成的TPSR和TPD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S-TPSR和MS-TPD技术在不同粒度的超细Cu-ZnO-ZrO2催化上考查了CO2和CO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过程和吸附活化特征。研究表明,CO2和CO都可以直接加氢合成甲醇。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微孔结构均匀的“SiO2/陶瓷”膜和“Mo-Co-O/SiO2/陶瓷”催化功能膜,并用XRD、SEM和孔径测定等技术进行了表征。在常压,500~700℃的条件下,在催化膜反应器(CMR)中考察了甲烷氧化制甲醇的反应。在相似的反应条件下(转化率为1.0%),用CMR(甲醇选择性1?.2%)可获得较固定床反应器(甲醇选择性4.5%)高得多的甲醇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Cu/NiO-MoO3/SiO2光催化CO2与CH3OH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反应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孔令丽  钟顺和  柳荫 《催化学报》2005,26(10):917-922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MoO3-SiO2复合氧化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u/NiO-MoO3/SiO2光催化剂,并用XRD, Raman, IR, TPD-MS, UV-Vis DRS和光促表面反应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化学吸附性能、吸光性能和光促CO2与CH3OH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反应性能. 结果表明, Cu和NiO的引入提高了MoO3在SiO2表面的分散度,且Cu和NiO在MoO3-SiO2表面分散均匀; 在金属Cu位和Lewis酸位Mo6+(或Ni2+)的协同作用下, CO2在催化剂表面形成活性较高的的卧式吸附态, CH3OH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分子吸附态和解离吸附态; NiO与MoO3复合后部分形成了 Mo-O-Ni 键联,提高了对光的吸收强度; 金属Cu的负载扩展了材料在可见光范围的吸收; 与热表面催化相比,光催化反应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显著进行,并提高了CH3OH的转化率,在110 ℃常压和空速300 h-1的条件下,CH3OH转化率可达13.9%,DMC选择性可达90.1%.  相似文献   

12.
铅醇盐配合物的电化学合成;电化学; 牺牲阳极;铅醇盐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化学杂志》2012,(4):476-479
Promoted catalytic reaction between methanol and CO2 for dimethyl carbonate(DMC) synthesis is conducted over K2CO3/CH3 I catalyst in the presence of ionic liquid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The effect of ionic liquids incorporated with microwave irradiation on the yield of DMC is investigated.DMC was found to form at lower temperature in a relative short time,which indicated an enhanced catalytic process by ionic liquid.Among the ionic liquids used,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chloride is the most effective promoter.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CO2 bond lengths and angles changed due to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 of ionic liquid and CO2,resulting in the activation of CO2 molecules and consequently the acceleration of reaction rate.  相似文献   

14.
吴强  余运波  贺泓 《催化学报》2006,27(11):993-998
 尽管C2H5OH和CH3OCH3是同分异构体,但在以Ag/Al2O3为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时,还原剂C2H5OH比CH3OCH3具有更高的活性.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表明, C2H5OH和CH3OCH3在还原NOx反应过程中分别遵循不同的反应机理: 在Ag/Al2O3催化C2H5OH还原剂选择性还原NOx的反应过程中,烯醇式物种(RCH=CH-O-)和NO-3物种是主要的反应中间体,二者相互反应性能很强,可以生成反应关键中间体异氰酸酯(-NCO)表面吸附物种,因此NOx的去除率很高; 而在Ag/Al2O3催化CH3OCH3还原剂选择性还原NOx的反应过程中,甲酸盐(HCOO-)物种和NO-3物种是主要的反应中间体,二者之间反应生成-NCO 的活性较弱,因而NOx的去除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有机钛化学 Ⅲ.1,5-环辛二烯的钛催化均相氢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一系列有机钛化合物(R-C_5H_4)_2TiCl_2(R=H,CH_3,C_2H_5,n-C_3H_7,CH_2-CHCH_2,CH_3CH-CHCH_2,CH_3OCH_2CH_2,C_2H_5OCH_2CH_2,cyclo-C_6H_(11)等)和还原剂((i-Bu)_3Al,LiAlH_4,i-C_3H_7MgBr)组成的低价钛催化体系对1,5-环辛二烯的均相催化氢化反应。结果表明,低价钛催化体系在温和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氢化时还同时发生异构化反应。并讨论茂环上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及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五种5,15-二(对-取代苯基)-2,8,12,18-四乙基-3,7,13,17-四甲基卟啉(Ⅱa—Ⅱe)和五种5,15-二(对-取代苯基)-2,3,7,8,12,13,17,18-八甲基卟啉(Ⅰa—Ⅰe)以及它们的铜、铁、镍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均经元素分析、UV、~1HNMR和MS鉴定。芳环上不同取代基对卟啉成环反应有一定影响,拉电子基团有利于反应。其顺序如下:NO_2>H>CH_3>OCH_3>N(CH_3)_2。  相似文献   

17.
EDTA脱水成二酐后,与多缩乙二醇或α,ω-二胺反应,分别得到了大环醚双内酯(Ⅰ—Ⅳ)和大环胺双内酰胺(Ⅴ—Ⅷ)。各产物的结构均经红外、核磁、分子量和元素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系统地研究了K2CO3/CH3I促进的CO2插入甲醇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DMC)的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固体碱碳酸钾催化剂直接参与了DMC的合成过程, DMC分子中的羰基由CO2插入甲醇后形成,两个甲基分别来源于甲醇和碘甲烷. 本文将以往文献中提出的DMC生成机理和二甲醚生成机理结合起来,并对其进行适当补充后,可以很好地解释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Shimadzu UV-24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Cu(Ⅱ)与对位取代四苯基卟啉H_2(p-X)TPP(X=NO_2, (Cl,H,CH_3,OCH_3)在二甲亚砜溶剂中的生成动力学及镉(Ⅱ)离子对该反应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 提出了反应机理, 并观察了Hg(Ⅱ)、Pb(Ⅱ)等其它金属离子对此反应的影响。发现反应速率常数及平衡常数与Hammett取代常数σ值之间呈现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