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差示脉冲极谱法研究了针刺对黄杨、石竹花等植物体中抗坏血酸的影响,以测定植物体叶片中干物质含量的方法研究了针刺对绣球花、夹竹桃和杜鹃等的影响,另外还进行了电针针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间接测定植物叶片中的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植物叶片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用酸消化使植物体中的各种硫转化成硫酸盐,利用硫酸盐与铬酸钡悬浊液反应释放出铬酸根,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溶液中游离的铬酸根,间接测定消化液中的硫酸盐。研究了试验条件对测定灵敏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该法用于植物叶片中硫含量的分析,回收率在92.5%~96.3%之间。  相似文献   

3.
硒的土壤化学及其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硒是重要的生命元素。高硒和低硒均会引起动物发生各种疾病,硒由土壤进入植物体,通过食物链控制着动物的硒营养状况,因此研究硒的土壤化学及其对生物的有效性对维护人类健康和牲畜生产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拟就土壤中硒的含量、形态、有效性影响因素,硒的保健作用和调节措施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植物样品中单宁的微波溶出快速测定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了利用微波代替一般的沸水浴处理试样的方法。对不同植物样品中单宁的浸提测定,与常规方法做了对照,并讨论了微波功率、时间、酸度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此法可大大地缩短测定时间,提高测定效率,节省人力、物力,不污染环境,便于大批量样品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1.4%,测定结果较为满意。为植物样品中单宁的测定,提供了一个快速、简便、准确的分析方法,并可借鉴于其它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土壤氟与植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氟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其丰缺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着土壤氟对生态环境的特殊意义。土壤氟(特别是土壤水溶性氟)与植物体的氟含量密切相关,从而也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不同植物对氟的富集程度不同,蔬菜(特别是叶菜)对土壤氟的富集程度很高,是造成地氟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钒和磷都是动植物体中的必需元素,在动植物体中起着十分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生理作用。土壤中的钒、磷等元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或植物体中,对动植物体都带来一定的影响。适量的钒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促进植物的固氮、固氯作用;钒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对动植物体产生一定的毒理作用。影响动植物体内酶的活性调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遗传过程。  相似文献   

7.
稀土元素超积累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概述了稀土元素的环境生态学特性及其超积累植物,并对稀土元素超积累植物研究的重要科学意义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详细综述了近年来稀土元素超积累植物的研究成果,包括其种属、空间地域分布,其体内稀土元素的分布、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其吸收富集稀土元素的生理及生化机制,并展望了稀土元素超积累植物及其修复应用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内蒙古地区沙棘果实为原料,研究了提取黄色素的工艺条件,同时对该色素的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以95%的乙醇溶液作浸提剂,提取的黄色素浓度最高,工艺流程简单易行,且无毒,无污染。对提取的黄色素进行的性质试验表明,沙棘黄色素对光、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适用于酸性或弱碱性的食品中,葡萄糖、氧化剂(H2O2)、还原剂(Na2SO3)等食品添加剂均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为这种优良天然色素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植物样品中内源性植物激素时空分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璇  段春凤  关亚风 《色谱》2019,37(8):806-814
内源性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中合成,并在整个植物生命周期内调控其生长发育、应对外界刺激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类微量或痕量有机小分子化合物。随着植物激素分析方法的发展,分析样品用量逐渐减少,不同植物组织(或器官)中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不断呈现,极大促进了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研究。近年来,植物样品中内源性植物激素的时空分布研究已成为植物激素分析的一大热点。该文总结了近五年来,内源性植物激素时空分布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分析难点、分析方法、主要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时空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讨论和总结,相关内容围绕本研究组在植物激素检测方面的工作展开。最后,展望了植物激素时空分析这一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人工纳米材料与植物的相互作用:植物毒性、吸收和传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几年来纳米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工纳米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势必导致大量纳米材料进入生态环境中,因此纳米材料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效应也受到了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对微生物、水生和陆生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定的毒性效应。植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纳米材料可能影响植物的发育与生长;另一方面,植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纳米材料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及其在食物网中的传递。但是,目前关于纳米材料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还十分匮乏,多数研究只局限于相互作用导致的表观现象,例如:毒性的研究多关注于纳米材料对植物或植物细胞的表观毒性效应,缺乏对致毒机制的探讨;纳米材料的植物吸收和传输研究也仅停留在现象观察阶段,缺乏对吸收与传输机理的深入研究。而且很多研究结论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相关的研究进展与结论做全面梳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纳米材料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从植株到植物细胞水平讨论了不同纳米材料对植物的毒性效应以及纳米材料的植物吸收和传输过程。  相似文献   

11.
镉及镉锌交互作用的植物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镉是植物生长的非必需元素,而锌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虽然它们对植物的作用截然相反,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影响关系。总结了镉对植物的生物效应,镉锌交互作用对植物的影响,包括:对元素的吸收积累,酶活性,细胞分裂等,论述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了Cd—Zn拮抗和Cd—Zn协同作用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2.
砷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植物耐砷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砷污染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综述了不同浓度砷及不同形态砷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耐砷植物及植物耐砷机理,指出了今后研究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
稀土及其化合物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医药业等生产实践中,多年的稀土生物无机化学研究表明:稀土元素能够增强植物光合作用,促进根系吸收,调节激素和氮代谢,抑制细菌繁殖等。稀土能够选择生物代谢中关键的生物分子的靶位点进行结合或取代反应,调控生物分子的功能和行为。从而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发挥了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然而,过量的稀土会对机体的生长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在生产实践中更加科学和安全地应用稀土的生物功能,稀土最适剂量的探究及其在生物体内积累效应的研究将会是下个阶段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长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介绍植物生长物质的化学结构对活性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作物上的应用以及生长调节剂的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5.
植物酯酶法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植物酯酶作为抑制剂检测有机磷农药的体系进行了研究,采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检测条件;对可能影响酶活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了7种有机磷农药对酶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利用植物酯酶检测有机磷农药的方法,并应用于蔬菜样品中有机磷残留量检测。  相似文献   

16.
镉与植物活性氧代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镉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研究证实,镉影响植物活性氧代谢,进而导致植物生理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7.
植物单宁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植物单宁化学的研究工作新进展,特别对单宁-蛋白质、单宁-金属离子、单宁-自由基反应机理等化学理论进行了论述,同时对单宁的药理和其它重要研究方向的应用价值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18.
中子活化法研究稀土矿区植物体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用仪器中子活化法测定了我国江西赣南某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生长的17种不同植物中8个稀土元素的含 研究了稀土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称土矿区植物体内的稀土元素含量较高,其中铁芒萁叶中部属然土含一可达3000μg/g以上,比其它植物叶高2-3个数量级。植物体各部位的稀土含量分布一般为根〉叶〉茎。经球粒陨石归一化后,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均与其母土基本相似。然而,在植物从土壤吸收及输送的吕,稀土元素  相似文献   

19.
植物生长激素的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分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敏  张铭光  康经武  李菊白 《色谱》1997,15(6):482-485
以高效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法对赤霉素(GA)、脱落酸(ABA)、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等植物生长激素的分离和测定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各种操作参数及有机添加剂对分离的影响,得到良好的分离结果。对各组分进行了定量测定研究,ABA、GA、IBA、IAA及NAA的最低检测浓度依次为5.0,3.0,0.58,0.15,0.14mg/L。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植物种苗对水体中锌的吸收效应,采用实验室内培养方法,选择了玉米等7种作物种苗为受试品种,研究了不同植物对锌的吸收。结果表明,除棉花外,各类作物在5 d内可使水体中锌含量明显降低,黑芝麻、玉米、水稻植物幼苗的根中分别积累了高达19.8、18.8、15.9mg.g1,地上部茎叶中积累了8.2、10.1、7.1 mg.g1的锌。提出选择具有"超量积累倾向"的作物种苗进行环境水体中锌污染的植物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