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程序升温脱附程序升温表面反应及脉冲反应等化学物理技术,综合分析研究了铁系无铬型CO高温变换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及化学反应特性。研究表明,NBC-1型催化剂对H2O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易吸附CO及CO2,该催化剂上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机理为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
CuO/活性炭和Fe2O3/活性炭催化还原NO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志明  赵震 《应用化学》1996,13(4):77-79
CuO/活性炭和Fe_2O_3/活性炭催化还原NO高志明,赵震,杨向光,吴越(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活性炭,还原,NO,氧化铜,氧化铁目前,对固定源的NO处理是采用V2O5/TiO2作催化剂,NH3作还原剂的选择催化还原方...  相似文献   

3.
通过程序升温脱附(TPD)、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及脉冲反应(PSR)等化学物理技术,综合分析研究了铁系无铬(NBC-1)型CO高温变换催化剂的吸附性能及化学反应特性。研究表明,NBC-1型催化剂对H2O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易吸附CO及CO2,该催化剂上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机理为氧化-还原(redox)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4.
Cr-Ag/γ-Al_2O_3催化剂在CO氧化反应中Ag的助催化作用陈平,朱波,钟依均,罗孟飞,李少华,吴红丽(杭州大学催化研究所杭州310028)(杭州大学中心实验室杭州)关键词氧化铬,氧化银,氧化铝,负载催化剂,还原特性,一氧化碳,氧化活性催化燃烧...  相似文献   

5.
铈助催铁系乙苯脱氢催化剂的XPS,TPR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XPS、TPR-GC和XRD发现,铁系乙苯脱氢催化剂的CeO2在反应条件下会被部分还原,而且,氧化铈和氧化铁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其结果是使负电荷电铁向铈迁移并增加了氧化铁的抗还原能力。基于上述事实,讨论了铈助催化作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Cu-Cr_2O_3催化合成丙烯酰胺中铬的助催化作用李晶明,杨博,周贵林,谢筱帆,李圭甲(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130022)关键词Cu-Cr_2O_3催化剂,丙烯腈,丙烯酰胺,催化水合,反应机理在还原铜催化剂中加铬可提高丙烯腈(AN)催化水...  相似文献   

7.
通过XRD,BET和XPS表征及反应活性测定表明,CO高温变换催化剂中加入的助剂CrO3在制备及还原过程中,能进入Fe3O4晶格,使晶胞参数增大,晶粒度变小,分散度提高,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增大,孔结构改善而提高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用程序升温还原(TPR)和X-射线衍射(XRD)法研究了铁对两类典型的烃类制氢催化剂还原性能的影响。观察到单组分氧化铁的还原经过两个步骤,而氧化镍则一步还原成镍,且前者比后者难还原。若把氧化铁加进两类催化剂中,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氧化铁可促进两类催化剂的还原。其作用的机制是氧化铁先与载体发生固溶,使Ni~(2+)在高温下向载体扩散的过程受到抑制,从而减弱了氧化镍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铬铁中铬的测定——高锰酸钾氧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铬铁中铬的测定,一般采用硫酸分解试样,在硫酸或硫-磷酸的介质中利用硝酸银作催化剂,以过硫酸铵将铬氧化至高价,又采用亚硝酸钠或氯化钠还原高价锰以消除锰的干扰。但用亚硝酸钠还原锰时,因铬铁中铬的含量较高(50%以上),即使在尿素存在的条件下,也很难保证铬不被还原;若用氯化钠或盐酸来消除高价锰的干扰,则所费时间太长。因此我们对铬铁中铬的测定作了改进,采用盐酸分解铬铁试样,以加快溶样速度,然后用硫-磷混合酸赶除盐酸,在一定比例的硫磷混合酸中,用高锰酸钾氧化铬至高价,继用氯化  相似文献   

10.
以ZrO2-Al2O3为载体的Co-Mo-K耐硫水煤气变换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玉敏  耿云峰 《应用化学》2000,17(3):276-279
采用沉淀法和浸渍法分别制备了ZrO2-Al2O3复合载体和Co-Mo-K耐硫变换催化剂。研究了ZrO2对Co-Mo-K面硫变换催化剂活性及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XRD、BET、TG、XPS等手段对催化剂及其载体的结构、吸硫吸水性能和氧化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ZrO2-Al2O3代替传统的γ-Al2O3作为Co-Mo-K耐硫变换催化剂的载体,可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尤其是低温活性,并可改善催化剂的  相似文献   

11.
以甲酸钠作为羰化催化剂,未还原的铜-铬作为氢解催化剂,在383 K,初始压力为5.0MPa的条件下浆态相合成甲醇。铜-铬催化剂采用三种方法制备:A,CuO和Cr_2O_3的简单混合;B,共沉淀法:C,络合法。结果表明,采用A制得的铜-铬催化剂没有活性,络合法比共沉淀法活性高。在以络合法制备的催化剂中加入第三金属组分可改变催化剂的选择性,加入Co、Ag、La和ZrO_2后甲醇的选择性得以提高,而加入Mn、Ba和Mg,则甲酸甲酯的选择性高于甲醇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XRD,TPR和TPD/TPSR方法研究了CuO/ZnO/Al2O3/ZrO2(及还原态)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还原状况,酸碱性质及吸附状况,并与其它催化剂作了比较,XRD结果表明,此催化剂在还原臆有以晶相存在的CuO,还原后以铜晶形式存在,而Al2O3,ZnO,ZrO2在还原前后均以无定形形式存在,TPR实验发现,共沉淀法制备的铜基催化剂只有一个耗氢峰,对应CuO的一种分布状态,且催化剂中ZrO  相似文献   

13.
CuO/CeO2和CuO/Al2O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钟依均  陈平 《应用化学》1997,14(1):49-52
本文以CO氧化为模式反应考察了CeO2和Al2O3负载氧化铜催化剂的氧化活性,运用XRD和TP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物相结构,结果表明:载体性质对负载CuO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有很大影响,CuO/CeO2催化剂活性明显高于CuO/Al2O3催化剂.催化剂的还原特性随载体不同而不同.同时发现,热处理对催化剂铜物种的存在形式,晶粒大小、还原特性及其催化活性有明显影响,CuO/Al2O3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因素是生成了活性较低的CuAl2O4相,而CuO/CeO2催化剂活性下降是由于CuO和CeO2发生烧结,晶粒变大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用于消除挥发性有机物的有序多孔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有序多孔氧化铈、 氧化锰、 氧化钴、 氧化铁、 氧化铬和钙钛矿型氧化物及其负载贵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 讨论了这些催化剂对典型挥发性有机物氧化的催化性能, 并展望了新型高效消除挥发性有机物催化剂的研发前景及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铈对铁系无铬变换催化剂还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XRD,TPR,SEM,XPS为手段了含Ce铁系无铬变换催化剂的还原过程,在氧化态样品中,Ce有细化颗粒的作用,在还原过程中,Ce有表面富集现象,从而使初始还原温度降低而还原结束的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6.
二氯甲烷在担载型三氧化铬催化剂上的催化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二氯甲烷在不同的担载型CrO_3催化剂上的催化降解.实验揭示:碳纤维的单丝直径粗细,吸附能力,ZSM-5沸石中晶格外铝的含量以及Al_2O_3的形貌与物相等均明显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文中对不同的载体作了比较,还对活性组分CrO_3的铬的价态,用氢气还原与空气灼烧两种预处理对催化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不同Fe2+/Fe3+比的铁盐溶液对氧化铁晶型和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晓佳  程极源 《合成化学》1998,6(2):118-120
改变铁盐溶液中Fe2+.Fe3+比,将其与氨水反应,制得铁铬催化剂的主体相氧化铁,用TPR,XRD和活性评价对制得的氧化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Fe/Fe^3+比的铁盐溶液,将得到不同性质和晶型的氧化铁。  相似文献   

18.
采用XRD、BET、TPR手段,研究了焙烧和还原温度对超细CuO-ZnO-SiO2催化剂的性质及其CO2加氢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胶体在573-773K范围内焙烧生成CuO、Cu2O、ZnO晶相,随着焙烧温度继续升高,CuO和ZnO晶粒逐渐变大,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变化很小.在973K焙烧后出现Zn2SiO4晶相,使催化剂比表积和孔容变小,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大于对CO2加氢产物分布的影响.在548-648K范围内,催化剂还原温度对其催化活性影响不大.703K高温还原后,可能由于Cu0晶粒的出现,使得催化剂的活性下降.TPR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焙烧温度影响CuO同ZnO、SiO2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催化剂的还原行为.  相似文献   

19.
孙尧  丁莹如 《催化学报》1984,5(3):228-233
用浸渍法制备了含3%Fe_2O_3的氧化铁/TiO_2催化剂,对在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各个阶段的催化剂进行了穆斯堡尔谱和X射线衍射晶相分析。结果表明在反应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可能以类似于Fe_2TiO_5的表面氧化物形式存在,在反应条件下经过一些中间状态,最后,一部分被还原生成FeTiO_3晶体。测定了以MgO,γ-Al_2O_3,TiO_2为载体的三种催化剂的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结合以前的实验结果及还原后催化剂的再氧化性质,对这三种催化剂中载体与活性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催化动力学法测定化探样品中的痕量铬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对在弱酸性介质中铬(VI)强烈催化H2O2氧化铬蓝黑R褪色反应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拟定了用催化动力学法测定铬(VI)的最佳条件。该法检出限为3.2×10^-9g/mL,测定线性范围0~1.5μg/25mL铬(VI),用于化探样品中痕量铬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