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荧光光谱方法分别研究了丹参酮ⅡA在溶液的pH为7.5时与β-CD和γ-CD的包合常数,对客体的包结能力β-CD>γ-CD;并利用热力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对包合反应的影响,计算了包合过程的熵变、焓变及自由能变化;分子模拟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该包合物的形成;采用超声波法制备了环糊精与丹参酮ⅡA的固体包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对固体包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获得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HP-β-CD IC)、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DM-β-CD IC)和磺丁基-β-环糊精包合物(SBE-β-CD IC)。相溶解度法确定了二者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包合模型;粉末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核磁共振氢谱及扫描电镜等技术给出其可能的结合模式,并通过AutoDock分子模拟对接理论研究佐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证明,三种包合物稳定性顺序为SBE-β-CD/BHT ICDM-β-CD/BHT ICHP-β-CD/BHT IC,其中SBE-β-CD/BHT包合物增溶效果最显著。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法考察BHT三种包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结果是:三种包合物均表现出良好的清除效果,且与BHT相当。利用β-CD衍生物的包合技术改善BHT的水溶性,是一种拓展BHT应用领域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粗制剂对冠心病有效,其醇浸膏经氧化铝层析,再分步重结晶,除分得丹参酮Ⅰ、丹参酮Ⅲ-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β-谷甾醇、左旋二氢丹参酮及丹参酸甲酯七种已知化学成分外,还分得一新二萜醌类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分析测定,确定其结构式为(Ⅱ),定名为次甲丹参醌.邻位二萜醌类化合物在 A 环出现次甲基,植物中是首次被发现.丹参酮Ⅱ-A 的水溶性新衍生物--丹参酮Ⅱ-A 磺酸钠,经证明其结构式为(Ⅰ).经初步动物耐缺氧试验有效,又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副作用极小,化学上为一新类型治疗冠心病药物.  相似文献   

4.
电化学方法研究β-环糊精-硫堇包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β-环糊精-硫堇包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7.2的PBS缓冲液中,β-环糊精以1:1包合硫堇,其包合常数为458L mol-1。β-环糊精-硫堇包合物以嵌入方式与DNA形成一种非电活性超分子化合物,包合物与DNA的结合比是1:1,结合常数为6.25×104L mol-1。  相似文献   

5.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对两种农药的不同光解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HPCD)对两种疏水性有机农药(甲基对硫磷和五氯酚)的增溶作用和光解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农药的增溶作用或光解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农药与β-CD或HPCD形成包合物而引起的.β—CD能提高五氯酚的水溶性,但对甲基对硫磷的增溶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溶解而高浓度抑制溶解;HPCD则能显提高两种疏水性农药的水溶性.β—CD及HPCD与甲基对硫磷形成包合物,选择性定向客体分子而促进其光解;与五氯酚形成稳定的包合物,能保护客体分子而抑制其光解.HPCD对农药的增溶效果和光解的影响比β—CD更显.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纤维接枝β-环糊精对苯二酚类分子的包络识别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分光光度滴定法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条件下测定了纤维素纤维接枝β-环糊精与苯二酚类分子形成超分子包合物的表观热力学参数. 化学计量法表明, 纤维素纤维接枝β-环糊精上环糊精与客体苯二酚类分子形成了1∶1的超分子包合物. 从主-客体间包合物的表观热力学参数、尺寸关系、溶液pH值、包合时间等因素讨论了纤维上环糊精对客体苯二酚类分子的分子识别机制. 结果表明, 纤维素纤维接枝β-环糊精上环糊精对苯二酚类分子不同位置羟基具有分子选择性和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7.
王恩举  陈光英  韩长日 《化学学报》2009,67(21):2527-2530
合成了 8-羟基喹啉与β-环糊精的包合物,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研究了它的晶体结构. 结果显示其不对称单元包含2个β-环糊精、1个8-羟基喹啉, 2个乙醇和30个水分子. 其中两个β-环糊精分子通过仲羟基间氢键以头对头的方式形成二聚体, 客体8-羟基喹啉被包合在此二聚体的中间区域, 分子平面与环糊精的大环平面平行, 形成了一个具有三明治夹心结构的包合物. 两个环糊精空腔各包合一个乙醇分子, 30个水分子分散在β-环糊精二聚体之间. 研究表明, β-环糊精二聚体的三明治区域是疏水的, 对于某些大小合适且具有平面构型的客体分子, 如8-羟基喹啉, 此三明治区域比β-环糊精空腔具有更强的包合能力, 这种新颖的包合方式是乙醇与8-羟基喹啉竞争包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采用相溶解度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β-CD)、单6-脱氧-氨基-β-环糊精(NH2-β-CD)和单6-脱氧-乙二胺-β-环糊精(en-β-CD)对灯盏花乙素的增溶作用,并测定了主-客体分子形成包合物的平衡常数。结果表明,当灯盏花乙素与上述5种环糊精形成可溶性包合物时,对应的相溶解度曲线均为AL型,说明其与环糊精的包合比均为1∶1;多种弱相互作用力协同作用于环糊精的包结配位过程,环糊精衍生物的取代基影响了主-客体配位能力。5种环糊精主体化合物对灯盏花乙素客体分子的增溶能力的大小为:en-β-CD>NH2-β-CD>HP-β-CD>SBE-β-CD>β-CD。  相似文献   

9.
环糊精与丹参酮IIA包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荧光光谱方法分别研究了丹参酮IIA在溶液的pH为7.5时与β—CD和γ—CD的包合常数,对客体的包结能力β-CD〉γ-CD;并利用热力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对包合反应的影响,计算了包合过程的熵变、焓变及自由能变化;分子模拟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该包合物的形成;采用超声波法制备了环糊精与丹参酮IIA的固体包合物,并用红外光谱对固体包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β-胡萝卜素的理化性质,如水溶性和光稳定性等,分别制备了β-胡萝卜素与β-环糊精、2-羟丙基-β-环糊精、磺丁基醚-β-环糊精的固体包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红外转换光谱和核磁技术对β-胡萝卜素与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包合物进行研究。通过对包合物理化性质的研究发现:通过β-环糊精、2-羟丙基-β-环糊精、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后的β-胡萝卜素的理化性质,包括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均有显著提高;经2-羟丙基-β-环糊精和磺丁基醚-β-环糊精包合后,β-胡萝卜素分别增溶12倍和18倍。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发色团分子,实际是由普通发色团分子与β-环糊精形成的超分子包合物.其中的普通发色团分子被设计为哑铃型,并且哑铃形的一边在形成包合物后再完成,使形成的超分子包合物不发生解包合.包合物中β-环糊精对发色团分子的保护可以完全阻止发色团分子的聚集,减弱了材料中发色团分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这种利用超分子包合物对发色团分子的修饰方法可以提高极化过程的效率,从而增加材料的电光活性。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β-环糊精与麝香草酚的包合物1,利用X射线衍射和核磁技术分别测定了包合物在固态和溶液中的包结行为.晶体学研究表明,每个β-环糊精的空腔都包含一个麝香草酚分子,并通过大口端羟基间的氢键形成了头对头的二聚体,进而形成了通道状的多聚超分子结构.二维核磁研究表明,在水溶液中麝香草酚进入环糊精的空腔形成了主客体包合物.  相似文献   

13.
β-环糊精对芳香族氨基酸的包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β-环糊精与芳香族氨基酸的超分子包合作用,考察了β-环糊精用量、温度、pH值等因素对包合作用的影响.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氨基酸形成了包合物,并从主-客体间的尺寸关系、包合驱动力、分子识别等方面讨论了β-环糊精与氨基酸的分子识别机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大豆苷元分别与两种氨基修饰β-环糊精(ACD) 即单-6-氨基-β-环糊精(NCD) 和单-6-乙二胺基-β-环糊精(ENCD) 的固体包合物,并获得最佳包合条件:大豆苷元与环糊精投料比为3∶1(n/n) ,搅拌时间为72 h,分别获得83%和67%的产率.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证实了两种包合物的形成.利用Job′s曲线法确定了主客体的包合比为1∶1,并利用荧光光谱滴定分析测得其包合稳定常数KS分别为899.2和203.8 L/mol.水溶性实验表明,通过与NCD和ENCD形成包合物,25℃下大豆苷元在水中的溶解度由原来的8.31 μg/mL增至15.2和13.2 mg/mL,分别提高了约1800和1500倍.  相似文献   

15.
虫草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行为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饱和溶液方法制备了虫草素(COR)与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形成的包合物.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水溶液中HPβCD与虫草素(COR)的包合行为进行研究,利用Job曲线法确定COR/HPβCD包合物的包合比,通过1 H NMR和2D NMR、DSC、TG、XRD、FTIR和SEM对COR/HPβCD包合物进行表征和性能测定.结果表明,COR/HPβCD包合物的包合比为1:1,虫草素与HPβCD形成包合物后,其水溶性、热稳定性及生物环境稳定性都得到明显提高.COR/HPβCD包合物在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4,4''-联吡啶-β-环糊精包合物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合成了以β-环糊精为主体、4,4'-联吡啶为客体的晶体包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X-射线粉末衍射等分析方法确定了包合物的形成,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与4,4'-联吡啶分子形成摩尔比为2∶1的包合物,4,4'-联吡啶的吡啶环嵌入β-环糊精分子的疏水性空腔内。  相似文献   

17.
以β-环糊精为包合材料,制备异虎耳草素-β-环糊精包合物,以提高异虎耳草素的水溶性。结果表明,包合是成功的;异虎耳草素用β-环糊精包合后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包合前提高60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液-搅拌法制备了柚皮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法、差热分析法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分析,并对其水溶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包合物的形成提高了柚皮素的水溶性,从而改善了黄酮类化合物水溶性差的问题,有望提高该类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为研发黄酮类新剂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甲基-β-环糊精(Me-β-CD)、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与氢溴酸右美沙芬(DH)的包合作用。实验固定DH浓度和改变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浓度,根据DH的发射波长的变化及荧光强度增敏现象确定了包合物的形成,根据双倒数法计算包合常数。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7.4的条件下,有三种环糊精对药物有明显的作用,这三种环糊精与氢溴酸右美沙芬形成了包合物且包合比均为1∶1。  相似文献   

20.
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是一种联苯胺类色原试剂,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将TMB包合于β-环糊精腔内,由于超分子化合物的形成而使TMB的反应性有所改变。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TMB和β-环糊精形成的包合物的性质。研究表明形成包合物后,无论在溶液体系还是在电极表面,其氧化还原活性得到明显的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