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为了评价细支卷烟中树苔香味物质从烟丝向烟气的迁移情况,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选择离子法测定卷烟烟丝和烟气中苔黑酚单甲醚、苔黑酚、β-苔黑酚羧酸甲酯、苔黑酚羧酸乙酯和十六酸乙酯的检测方法。考察了萃取溶剂、萃取时间和基质效应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最终确定以乙酸乙酯作为萃取溶剂,并使用基质匹配标准溶液进行外标法定量。5个目标物在0. 02~2. 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 0. 996)。在烟丝中,检出限(S/N=3)和定量下限(S/N=10)分别为0. 79~3. 0 ng/m L和2. 6~10. 0 ng/m 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0. 5%~103%,相对标准偏差(RSDs,n=6)为2. 3%~12%;在烟气中,检出限(S/N=3)和定量下限(S/N=10)分别为0. 60~2. 9 ng/m L和2. 0~9. 6 ng/m 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5. 6%~10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 6%~9. 3%。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线性关系好,能满足卷烟烟丝和烟气中5种目标物质的测定要求。运用该方法对烟丝和烟气中5种树苔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评价了其由细支卷烟的烟丝向烟气的迁移率。  相似文献   

2.
将"九曲红梅"红茶(以下简称红茶)与卷烟烟丝样品分别经过粉碎并通过0.177mm网筛,制成分析用样品。称取0.2mg样品,在裂解炉中,温度为200℃的条件下,在氦气氛围中,样品挥发性成分瞬间气化,由载气带入气相色谱-质谱仪器系统,经分离和测定,得到了两种样品在此条件下所释放出成分。烟丝样品在此加热不燃烧条件下,释放的物质主要有人为添加的发烟剂丙三醇(59.34%),以及其本身的组分烟碱(20.34%)、3-丁炔-1-醇(4.32%)、5-羟甲基糠醛(3.23%)和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2.12%)等。红茶样品中释放出的主要成分有咖啡因(86.23%)以及16种低含量特征组分。将此红茶样品按质量百分比为5%,10%,30%的比例加入卷烟烟丝中,并测定其在加热不燃烧的条件下释放物质量的变化,并结合感官评价。结果发现:混入不同比例红茶的烟丝,加热后释放出的气体中咖啡因的含量按茶叶的配比量的增加依次为0.71%,1.96%,7.23%;感官评价表明红茶加入卷烟烟丝中,提升了卷烟烟气的优雅感,强化了卷烟的果香、甜香、花香等香韵,提升了香气量和香气丰富性,细腻柔和烟气,改善余味,增强回甜感。当茶叶的加入量为10%时,在余味和口感上有较好的效果,具有全面提升感官品质的功效,整体抽吸舒适性和协调性较好,香气的质和量适中。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卷烟丝中烟草特有亚硝胺类化合物(TSNAs)的SPE-LC/MS/MS分析方法,可一次性对卷烟烟丝中4种TSNAs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弥补了传统的烟丝中TSNAs分析方法样品处理步骤多,检出限高,适应范围窄等缺点.4种TSNA的回收率的范围在95.7%~99.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方法检出限均低于1.0 ng/g.可应用于国内外各类型卷烟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纳米材料降低卷烟烟气粒相有害成分的研究靠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以干法和湿法分别将纳米材料Al2O2、SiO2、TiO2加入到卷烟烟丝和滤嘴中,研究了纳米材料的四种加入方式对卷烟烟气粒相中焦油、尼古丁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材料干法加入滤嘴,降低烟气中焦油、尼古丁效果最为明显,2.0-10.0mg/支的添加量可降焦油4.2-45.3%、尼古丁1.7-28.4%;干法加入烟丝,效果较为显著,添加5.0-25.0mg/支的纳米材料,降焦油4.2-32.2%、降尼古丁2.4-20.3%,其中纳米Al2O3的作用效果显著。纳米材料湿法添加到烟丝中,效果不明显;湿法加入到卷烟滤嘴丝束中,几乎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同时测定卷烟烟丝中呋喃酮、异戊酸异戊酯、麦芽酚、薄荷醇、乙基麦芽酚和茴香脑6种烟用加香目标物的检测方法。试样用二氯甲烷溶液振荡提取,旋转蒸发仪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分析。分别对样品量、萃取溶剂和萃取时间等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该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在0.998以上,采用SIM法定量分析,其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92%,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4.7%~7.1%,检出限(S/N=3)和定量下限(S/N=10)分别为0.014 7~0.0746μg/g和0.048 9~0.248 8μg/g。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线性关系好,能满足同时测定烟丝中此6种加香目标物质的要求。方法还通过测定烟丝样品中加香目标物的含量及其含量的RSD值对卷烟制丝工艺加香的均匀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分析烟丝总糖和还原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漫反射光谱仪,对同一品牌通过选择不同批号代表性好的卷烟烟丝样品,建立了卷烟烟丝总糖和还原糖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数学模型,并对不同批号的分析样品进行检验,近红外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1%和0.77%,接近实测值,说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用于卷烟烟丝生产质量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为卷烟配方替代和产品质量稳定性评价奠定基础,利用近红外光谱结合模式识别方法,建立了卷烟烟丝配方比例的识别模型。在某牌号卷烟成品烟丝中添加5种不同比例的A模块烟丝,采集其近红外光谱信息,采用求导法(一阶求导、二阶求导)和平滑法(Savitzky-Golay平滑、Norris平滑)对样品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结合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PCA-MD)、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建立上述5种成品烟丝的识别模型。结果显示,最佳光谱预处理方式为一阶求导+Savitzky-Golay平滑,最佳模式识别方法为OPLS-DA。当主成分数为4时,最佳识别模型的光谱变量累计解释能力为0.995,分类变量累计解释能力为0.953,特征值为0.196,累计交叉有效性为0.912,模型外部验证的整体识别率为99%。置换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稳定可靠,未出现过拟合现象。对5种成品烟丝进行感官评吸,该模型对不同卷烟烟丝配方比例的识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闭路循环动态针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卷烟烟丝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方法,优化了采集模式、捕集与解吸条件,考察了动态针捕集(NT)的解吸率,并与固相微萃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填充Carboxen1000的捕集针,在样品加热温度为80℃,以3 m L/min流速浸入式闭路循环捕集30 min,并在250℃下解吸5 min为最佳条件;在卷烟烟丝中共检出有机酸、酯、醛、醇类等45种化合物,其中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的有27种,占化合物数量的60%。NT捕集方式的灵敏度、重复性均优于固相微萃取,更适用于卷烟烟丝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ACQUITY UPLC BEH Amide柱为分析柱,乙腈-0.2%三乙胺一水作为流动相,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测定卷烟烟丝中鼠李糖、木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7种水溶性糖的分析方法。7种水溶性糖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56~1.11μg/mL。7种水溶糖的回收率在90.43%106.4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66%-4.35%仰:6)。该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可用于大批量卷烟烟丝中水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卷烟牌号进行准确分类鉴别,提出了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结合有监督的模式识别快速鉴别卷烟牌号的新方法。利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多元散射校正(MSC)、一阶导数(FD)、二阶导数(SD)和Savitzky-Golay平滑(SG)及其相结合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对烟丝光谱进行预处理,通过近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 3种模式识别方法对不同牌号烟丝进行分类识别研究,并采用分类识别正确率作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1)烟丝近红外光谱主成分得分图交叉重叠,区分不明显,PCA无法识别出5种牌号的成品烟丝;(2)烟丝光谱经MSC+FD预处理后的PLS-DA模型可得到较好的识别效果,校正集和测试集的分类识别正确率分别为100%和98.3%;(3)烟丝光谱经MSC+SD预处理后的OPLS-DA模型的模式识别效果最好,模型对自变量拟合指数(R2X),因变量的拟合指数(R2Y)和模型预测指数(Q2)分别为0.485、0.907 和0.748,近红外光谱校正集和测试集的分类识别正确率均为100%。说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有监督模式识别方法OPLS-DA建立的烟丝牌号分类模型具有高效快速、准确无损的优点,为卷烟烟丝分类提供了一种新的快速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