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铝对人类智能的损害及其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论述了铝对人类智能的影响。铝的来源主要包括环境铝,食物性铝,炊具中的铝和药源性铝。铝对人类智能危害的基本原理是铝可进入大脑,与脑神经结合形成脑组织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老年斑。防治的方法是减少污染,及时应用铝络合剂排出体内的铝。  相似文献   

2.
在强碱性条件下,利用铝的两性特点,使铝与其它金属离子分离。在酸性介质中过量EDTA存在下,铝与EDTA络合,用铅盐络合剩余的EDTA,再以氟化钠置换出与铝络合的EDTA,以铅盐滴定置换出来的EDTA,从而计算铝含量。通过对络合剂用量、酸度影响、共存元素干扰等进行探讨,确定了最优分析条件。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6%~100.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4%(n=10)。  相似文献   

3.
人血白蛋白制品中超痕量铝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浊点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血白蛋白样品中超痕量铝的新方法。探讨了溶液酸度、络合剂的种类及浓度、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平衡时间及温度等因素对浊点萃取过程的影响。以1-(2-吡啶偶氮)-2-萘酚为络合剂,Triton X-114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萃取分离富集10mL样品溶液,Al(Ⅲ)的富集倍数为34.8,在最佳工作条件下,铝的检出限为0.06μg/L;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3.6%,加标回收率95.6%~98.4%。方法适合人血白蛋白样品中超痕量铝的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4.
以桑色素为络合剂,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10种中药材中铝的含量。结果表明,样品中铝在0.25~2.50μmol/L的范围内荧光强度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该法准确、简便,适用于中药材中铝含量的测定。各中药材之间对铝的累积存在明显差异亦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王鏡石  韓維屏  王夔 《化学学报》1965,31(6):476-481
前文曾用pH滴定法研究一系列络合剂对锰、铜、铋、氧锆、铍、铬、镁、钻、铅、镓、铊及铝的水解沉淀反应的隐蔽作用,得到各络合剂对每一金属的隐蔽能力顺序。本文报告对镧(Ⅲ)及铈(Ⅲ,Ⅳ)的水解沉淀隐蔽的研究结果。Britton曾企图利用希土元素水解沉淀的pH不同以分离希土元素,并曾用氢电极  相似文献   

6.
结晶硅中硅含量在97%以上。主要杂质元素是铁、铝、钙,其含量均不大于1.5%,其它元素甚微。根据结晶硅的组成,试样用HNO_3、HF溶解,加HClO_4冒烟挥发硅及HNO_3、HF。溶液稀释定容,分取适量溶液,分别测定铁、铝、钙的含量。铁用硫氰酸盐法,铝用络天青S法,钙用络量法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7.
铝常用的测定方法有碱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氟化钠分离-EDTA容量法、络天青S光度法、铜铁试剂分离-络天青S光度法、络天青S-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光度法、偶氮氯膦Ⅰ光度法、苯甲酸铵分离-EDTA络合滴定法、氢氧化钠分离-六氟铝钾沉淀酸碱滴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铝作为强抗氧化剂加入到钛铝钒合金中,具有细化晶粒、改善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的作用,但多了会对性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对原材料中铝的量严格控制。化学法测定钛铝钒合金中铝含量,缺点是使用的试剂种类多,而且方法比较复杂繁琐,不便于掌握。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钛铝钒合金中铝,方法简单、快速、易于掌握、同时测定、精确度高,能满足原材料复检过程中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大量铁或铝存在时欲分离微量氟颇为困难,即使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微量氟亦需避免其影响。至于用茜素络合剂比色测定氟,自1959年Belcher提出后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Feigl早就建议借提高溶液的pH值可使铁(Ⅲ)和铝(Ⅲ)的氟络合离子解蔽。向井等曾用8-羟基喹啉沉淀分离和测定共存的铝和氟。但两者均无分离微量氟的结果。而且,单凭提高pH并不能使氟离子与铝(Ⅲ)完全分离。本文用沉淀法使微量氟离子解蔽而分别与大量铁(Ⅲ)和铝(Ⅲ)分离,继借二苯胍阳离子对茜素络合剂-铈(Ⅲ)-氟离子三元络合物中亲水基团的封闭作用,以有机溶剂萃取分光光度测定微量氟。此法  相似文献   

9.
铝表面前处理及化学沉积镍初期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开路电位-时间(EOCP-t)曲线,研究铝表面经浸镍和化学预镀镍前处理后,化学沉积镍的初期行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铝表面经前处理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未经及经前处理的铝表面,化学沉积镍的初期行为都经历去氧化膜、活化、混合控制以及化学沉积过程.经过浸镍和化学预镀镍前处理后的铝表面附着细小的镍颗粒.依据EOCP-t和SEM的最佳实验结果,在含有络合剂和还原剂的碱性预镀镍溶液中,经二次化学预镀镍前处理,成功实现铝基底弱酸性化学镀镍.所获得的化学镀镍层与铝基底结合牢固,呈团颗粒状形貌和非晶态结构.  相似文献   

10.
络天青S(CAS)光度法早已应用于硅铁中铝的测定,但需用铜铁试剂沉淀分离铁、钒、钛、锡等干扰元素,不适合工厂快速分析。本文参考文献[2],采用不分离干扰元素,在弱酸性介质中用Zn-EDTA掩蔽Fe(Ⅲ),用CAS光度法测定硅铁中铝。分析结果能达到国家允许差的要求,方法简便、快速,可应用于各种牌号硅铁中铝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1.
铝的络合滴定,通常是在加热煮沸条件下进行,在铁钛铝连续滴定时,由于煮沸过程中H_2O_2破坏EDTA,使铝的测定结果不稳定。本文研究了铝与EDTA络合反应的特点,提出如避免生成羟化合物,铝在过量EDTA存在时常温下就能络合完全;用pH4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调节pH为3—4,则铝与EDTA络合速度较快;研究了体系温度以及大量钙共存对Al-EDTA络合平衡的影响;探讨了H_2O_2破坏EDTA的反应机理及防止EDTA被破坏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了三组氨羧络合剂NTA-EDTA-HEDTA、EGTA-NTA和EGTA-HEDTA.讨论了pH、有机溶剂和离子对试剂对分离的影响。本法可用于生理盐水、植物营养液和合成洗涤剂中氨羧络合剂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络合剂在超临界CO2萃取重金属离子中的应用状况,分析并概括了不同类型络合剂在超临界CO2萃取重金属离子应用中的萃取范围、萃取效果以及优缺点,最后对络合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超微NaY分子筛的合成(Ⅱ)——添加铝络合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aY分子筛合成体系中添加铝的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柠檬酸和醋酸),可有效地减小分子筛的晶粒尺寸及增加分子筛的晶化速度和SiO2/Al2Oa物质的量比.在添加柠檬酸的合成体系中,考察了柠檬酸的添加量对NaY分子筛晶化行为的影响.发现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柠檬酸的添加量范围,即n(柠檬酸):n(氧化铝)≤2:1,在此范围内,NaY的晶化速率和硅铝比较高,而晶粒尺寸较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铝在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及透析脑、骨及血病发病中的毒性及减轻人体铝负荷的药物研究的进展。介绍了该类病的病理学及病源学的研究成果。减轻铝负荷的药物主要涉及了去铁胺、羟基吡啶酮、儿茶酚类、肌醇或其衍生物等铝的螫合剂。讨论了血中铁转移蛋白在铝的存储及传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铝在阿尔茨海默氏病和帕金森氏病及透析脑、骨及血病发病中的毒性及减轻人体铝负荷的药物研究的进展。介绍了该类病的病理学及病源学的研究成果。减轻铝负荷的药物主要涉及了去铁胺、羟基吡啶酮、儿茶酚类、肌醇或其衍生物等铝的螫合剂。讨论了血中铁转移蛋白在铝的存储及传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铅钙锡铝合金广泛应用于全密封免维护铅蓄电池极板的生产。铅合金中铝的测定国标法采用络天青S比色法。试样用硝酸溶解,加入硫酸沉淀分离基体铅后进行比色测定。铅钙锡铝合金中含钙0.05%~0.12%,含锡0.1%~1.5%,含铝0.01%~0.04%,余量为铅。本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试样经硝酸溶解后,不加任何基体改进剂,直接测定,分析结果与国标法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超微NaY分子筛的合成(II)—添加铝络合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aY分子筛合成体系中添加铝的络合剂(乙二胺四乙酸、柠檬本矣醋酸),可有效地减小分子筛的晶粒尺寸及增加分子筛的晶化速度和SiO2/Al2O3物质的量比,在添加柠檬酸的合成体系中,考察了柠檬酸的添加量对NaY分子的筛晶化的影响,发现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柠檬酸的添加量范围,即n(柠檬酸):n(氧化铝)≤2:1,在此范围内,NaY的晶化速率和硅铝比较高,而晶粒尺寸较小。  相似文献   

19.
在氟化钠、二甲酚憕(XO)及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存在的近中性溶液中,铝可形成红色的组成比为Al:F:XO:CPB=1:2:1:1的Al-F-XO-CPB四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为52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10~4,该多元络合物十分稳定,大量络合剂的存在不干扰铝的测定。在DTPA存在下,较大量的铁及其他三十余种阳离子均不干扰铝的测定。因而,方法的选择性较高。应用本方法对镍铬铁等复杂合金中的微量铝及铸铝锌合金、铜合金中大量铝的测定均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方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空气-乙炔焰中探讨了络合剂的类型,络合剂分子中键合原子的种类、数目及其相对位置,有无共轭体系及其大小,在成络过程中能否形成螯合环,以及有无磺酸基等络合剂的结构因素对镱增感效应的规律和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