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纳米摩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动力学方法中忽略了电子相互作用,因而具有高效率,可以从原子水平研究大体系的动态过程。随着计算技术的进步,分子动力学逐渐在纳米工程领域显现了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从微观角度研究摩擦行为的进展,同时也就其进一步的应用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纳米Al2O3电镀液中(四种不同电镀液)纳米微粒的含量。研究表明,这些体系均存在空白液吸光度很低、工作液吸光度较高的较宽的波长区间,是光度分析法中理想的测定体系,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8,其平均相对误差(2.93%)远远小于重量分析法(20.7%)。  相似文献   

3.
李小云  袁振东 《化学通报》2022,85(11):1402-1407
含有零维金纳米球的胶体金,在古埃及就已经被用于制造彩色玻璃,但直到20世纪,人们才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20世纪下半叶,一维金纳米棒的合成及其奇异的光学性质引起了科学家对金纳米颗粒的关注。随后,二维金纳米片、三维金纳米哑铃等金纳米颗粒的相继出现,丰富和发展了金单质的概念。几种新的金单质的发现,构建了从零维到三维的金范式,从而启发人们对“金单质”及其应用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但是由于纳米粒子常常很难以纳米尺寸均匀地分散在基体中,有时即使实现了纳米级分散,在后加工或应用过程中又会发生二次团聚,使得纳米材料的特性不能充分发挥.因此,要获得性能优异的纳米复合材料首先必须解决纳米材料在基体中的均匀、稳定分散问题.  相似文献   

5.
田中群 《电化学》2004,10(2):242-242,241
第2届国际电化学会(ISE)春季会议于2004年3月7日至10日在厦门大学召开,会议由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田中群教授担任会议主席,本次会议主题为“纳米尺度上的电化学-构筑、表征、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1)运用电化学新方  相似文献   

6.
纳米通道内表面浸润性对气泡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辉  刘朝 《物理化学学报》2009,25(12):2537-2542
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在质量力驱动下不同浸润性壁面纳米通道中气泡的分布及其运动状况, 提出了一种统计纳米通道中气泡运动速度的方法. 结果显示, 在亲水性壁面的纳米通道中, 气泡位于通道中间, 气泡的运动速度接近但小于通道中心流速, 在势能强度较大时, 壁面吸附的分子较多, 气泡也较大, 反之则气泡较小; 对超疏水性壁面, 气泡则位于固壁附近, 两个壁面形成对称的一对气泡, 气泡的运动速度接近但大于边缘速度. 流体总的流动速度随着流体粒子与壁面粒子作用的减弱而增大, 滑移速度则逐渐从负转变为正.  相似文献   

7.
由于纳米材料独特的表面效应、电子效应及量子尺寸效应 ,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有关纳米材料研究的报道很多 [1~ 7] ,大部分是关于纳米材料的制备[1~ 4 ] 及其特性研究 .对于纳米金属及纳米氧化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迄今尚未见报道 .本文采用超声分散和机械研磨法物理混合纳米金属铜粉和纳米氧化锌 ,借助 EPR和 XPS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发现混合体系出现了 Cu2 + 的顺磁信号 ,Zn L3M4 5M4 5俄歇动能和 O1s的电子结合能亦发生了变化 ,表明纳米 Cu0 和纳米 Zn O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作用形式为 Cu— O—Zn.1 实验部分1 .1 样品…  相似文献   

8.
开发了反胶束模板-原位聚合纳米复合法制备聚苯胺(PANI)/Ce(OH)3-Pr2O3·3H2O/石墨纳米薄片(NanoG)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膨胀石墨在乙醇水溶液中经超声处理制得石墨纳米薄片,以苯胺的氯仿溶液为油相,稀土金属离子Pr^3+、Ce^3+水溶液为水相,依靠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自组装形成的反胶束为模板。制备PANI/Ce(OH)3-Pr2O3·3H2O/NanoG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了其导电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PANI/Ce(OH)3-Pr2O3·3H2O/NanoG复合材料各相分散均匀,稀土纳米粒子在体系中以棒状的形态分布。热重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导电性研究说明,石墨纳米薄片的特殊的结构(较大的径厚比)对其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导电网络具有重要作用:PANI/Pr2O3-Ce(OH)3/NanoG纳米复合材料的渗滤阀值低于1.0wt%。  相似文献   

9.
开发了反胶束模板-原位聚合纳米复合法制备聚苯胺(PANI)/Ce(OH)3-Pr2O3·3H2O/石墨纳米薄片(NanoG)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膨胀石墨在乙醇水溶液中经超声处理制得石墨纳米薄片,以苯胺的氯仿溶液为油相,稀土金属离子Pr3+、Ce3+水溶液为水相,依靠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自组装形成的反胶束为模板-制备PANI/Ge(OH)3-Pr2O3·3H2O/NanoG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和 X-射线衍射(XRD)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研究了其导电性能和热性能.结果表明,PANI/Ce(OH)3-Pr2O3·3H2O/NanoG复合材料各相分散均匀,稀土纳米粒子在体系中以棒状的形态分布.热重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导电性研究说明,石墨纳米薄片的特殊的结构(较大的径厚比)对其在聚合物基体中形成导电网络具有重要作用;PANI/Pr2O3-Ce(OH)3/NanoG纳米复合材料的渗滤阀值低于1.0wt%.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食源性致病菌是食品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和死亡持续威胁着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因此,开发快速、准确且灵敏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是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和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常规检测方法费时费力,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专业的人员,应用受限。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粒子凭借其小尺寸、高比表面积和高反应活性等理化特性成为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此外,将识别元件修饰于纳米粒子表面并结合新颖的分析技术,能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该综述主要总结和比较了磁性纳米粒子、贵金属纳米粒子、荧光纳米粒子和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分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纳米无机粒子/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粒子具有许多特性,聚合物中加入纳米粒子可以制备得到性能更加优异的复合材料,其中纳米粒子和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对决定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表征纳米无机颗粒/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界面结构的研究手段,如红外光谱(FTIR)、热重(TGA)、电子显微镜、小角中子散射(SANS)及小角X射线散射(SAXS)等,及界面结构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关系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介绍了纳米粒子对复合材料的渗透、光催化、阻燃、介电及导电性能的影响.最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Al2O3/SnO2 co-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with a modified sol-gel technique followed by a thermal treatment process. With these co-nanoparticles the grafted collagen-Al2O3/SnO2 nanocomposites were obtained using a supersonic dispersion method. X-ray diffraction, FT-IR analysi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GA/DTA and infrared emissivity test were performed to characterize the resulting nanoparticles and nanocomposites, respectively. The Al2O3/SnO2 co-nanoparticles showed a narrow distribution of size between 20-40 nm and could be uniformly absorbed on the tri-helix scaffolds of the grafted collagen without any aggregation. The nanocomposites possessed better thermal stability and substantially lower infrared emissivity than the grafted collagen and Al2O3/SnO2 co-nanoparticles with an increase of degradation temperature from 39 to 210 ℃ and a decrease of infrared emissivity from 0.850 of the grafted collagen and 0.708 of the Al2O3/SnO2 co-nanoparticles to 0.424, which provided a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e nanocomposites to areas such as photoelectronics.  相似文献   

13.
设计和研发快速、准确、价廉、高通量的DNA测序方法,对于预防早期疾病和了解相关疾病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化学和生物科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介绍了DNA测序的研究现状以及应用石墨烯纳米材料的优势,重点阐述了DNA链通过石墨烯纳米孔、石墨烯纳米间隙、石墨烯纳米带时产生不同的电流信号识别碱基序列的原理,同时介绍了DNA链与石墨烯的相互作用对DNA测序的影响,并对DNA测序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该文为基于石墨烯纳米材料的DNA测序提供了作用原理、理论研究以及检测方法等参考。  相似文献   

14.
A novel EVA/unmodified nano-magnesium hydroxide(NMH)/silicone rubber ternary nano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using a special compound flame retardant of NMH and silicone rubber(CFR).The flammability of the ternary composite was studied by cone calorimeter test(CCT).Synergistic effect on flame retardancy was found between silicone rubber and NMH.EVA/CFR ternary nanocomposite showed the lowest peak heat release rate(PHRR)and mass loss rate (MLR)among the samples of virgin EVA,EVA composites.The synergistic flame retardancy of silicone rubber and NMH in EVA system is attributed to the enhanced char layers in the condensed phase that prevents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the fire.  相似文献   

15.
碱-乙二醇法制备的"非保护型"金属及合金纳米簇由表面吸附的溶剂分子和简单离子实现稳定化,它们被广泛用于制备高性能复相催化剂和研究复相催化剂中的尺寸、组成、载体表面基团以及修饰剂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关于此类非保护金属纳米簇的形成过程及机理的认识尚有待进一步深化。本文采用原位快速扫描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QXAFS)、原位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了碱-乙二醇法合成中非保护型金属胶体纳米簇的形成过程与机理。结果表明,在碱-乙二醇法合成非保护型Pt金属纳米簇的过程中,室温下即有部分Pt(IV)被还原至Pt(II)。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OH-逐渐取代与Pt离子配位的Cl-,在Pt―Pt键形成之前,反应体系的UV-Vis吸收光谱中可观察到明显的纳米粒子的散射信号,原位QXAFS分析表明Pt纳米簇是由Pt氧化物纳米粒子还原所形成的;在Ru金属纳米簇的形成过程中,OH-首先取代了Ru Cl_3中的Cl~-,形成羟基配合物Ru(OH) _6~(3-),后者进一步缩合形成氧化钌纳米粒子,最终Ru金属纳米簇由乙二醇还原氧化钌纳米粒子形成。由于先形成了氧化物纳米粒子,后续的还原反应被限制在氧化物纳米粒子内,使最终得到的非保护型金属纳米簇具有尺寸小、分布窄的特点。本工作所获得的知识对发展高性能能源转化催化剂、精细化学合成催化剂、传感器等功能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朱家艺  贺军辉 《化学学报》2010,68(10):961-968
通过改变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分散相与连续相体积比、反应体系温度和煅烧后处理温度,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乳液法自组装合成氧化锰纳米粒子结构、形貌和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高锰酸钾与油酸物质的量比在1∶5~1∶1之间时,形成蜂窝状纳米粒子和空心纳米粒子;当分散相(油酸)与连续相(水)的体积比为4∶200时,形成良好的空心球纳米结构;反应体系温度升高不利于产物的洗涤;不同温度的煅烧后处理不仅影响氧化锰纳米粒子的形貌,而且影响其结晶度和晶型.  相似文献   

17.
无机纳米晶材料以其独特的光、电、磁、力学性质,成为疾病诊断与治疗功能的关键材料.本文总结了无机纳米晶的表面化学活性、离子释放性、晶相结构、晶格缺陷、表面吸附和表面修饰等与尺寸相关的理化性质与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综述了无机纳米晶与蛋白质、磷脂生物膜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探讨了纳米晶-生物界面作用的分子机理.这有助于理解无机纳米晶的生物行为和毒理性质,指导设计安全、高效的纳米晶生物医学材料.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硅@聚合物同轴纳米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epar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msm ot silica/polyvinylpyrrolidone(PAN) coaxial nanofibers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PVP-PAN composite nanofibers were obtained via an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while SiO2 nanoparticles were prepared according to a Stoeher method. The measurements of water contact angle(WCA), the compared results of silica coating PVPPAN composite nanofibers with PAN nanofibers indicate that much PVP resided on the composite nanofiber surface, which resuks in the occurrence of SiO2@polymer coaxial nanofibers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hydrogen bonding between silica and composite nanofibers and subsequent adsorption of silica on the fiber surface.  相似文献   

19.
20.
Anindita DAS 《催化学报》2011,32(7):1149-1155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wo nanocluster catalysts with atomically precisely known structures,icosahedral two-shelled Au25(SC2H4Ph) 18 nanospheres and biicosahedral Au25(PPh3) 10(SC2H4Ph) 5Cl2 nanorods,were compared.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in the two reactions of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styrene and chemo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α,β-unsaturated benzalacetone was investigated. The catalytic activities of icosahedral Au25(SC2H4Ph) 18 nanospheres we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bi-icosahedral Au25(P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