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首次报道了福建省莆田县平海乡后石井村龙虎山的晚全新世海滩岩中5属6种大动物遗骸。这些动物属种多分布于中新世至现代的潮间带与潮下带之交的热带海域。研究结果证实了该区海岸沉积岩是海滩岩,而不是海岸沙丘岩,也证实了海滩岩是热带海岸的海洋产物。海滩岩及其所含化石的研究,将对古气候古地理研究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记述了后石井这套石英-生物砂屑灰岩的物质成分、沉积结构和成岩作用特征,并与当地的现代海滩砂、海岸沙丘砂作了对比,进一步讨论了它们的成因与物质来源问题。作者认为,它们是大气降水胶结海岸沙丘砂所形成的海岸沙丘岩,是中全新世末东北季风吹扬附近海滩砂再堆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那丹哈达地体的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那丹哈丹地体与相邻地块在演化历史、构造背景、变形特征等诸方面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断层接触关系确认该地体的存在,通过生物地层学、古地磁学的研究讨论那丹哈达地体自三叠纪至晚侏罗世期间古地理位置的变迁以及地体与古大陆边缘拚贴的时期。最后通过地体拚贴后的构造变动讨论了地体增生的后继效应。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晋宁梅树村的前寒武系—寒武系剖面上,较系统地在53个采点上采集了112块岩心标本(249块样品)。磁性地层学研究指出该剖面中一些极性混合带与小壳动物化石群的出现与衰亡的时空位置吻合,反映了地磁场倒转与小壳动物化石群演化的相关性。古纬度信息表明中谊村段主要磷矿层位正是低纬度带控制的古地理环境,文章为晚前寒武纪—寒武纪磁性地层序列研究提供了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研究全新世沉积特征,滨海平原网格状水系中纵浦与古岸线走向平行的对应关系,杭州湾北岸的水动力状况以及古文化遗址分布等方面,论述在距今7000—4000年期间,该砂堤南端仅展至金山卫附近近海,末端为向西北偏转的复合反曲砂咀;并对该时期内金山卫以西的古岸线也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在康滇构造带中段——攀西地区的地球物理探测:重力场、磁力场(包括古地磁和航磁测量)、地热场、大地电磁测深、天然地震、古地磁与块体运动、地壳与上地幔的爆炸地震深部探测等资料,从整体上研究了攀西地区的深部结构、性质与综合地球物理场特征。结果表明,攀西构造带并不是一个已完全消亡的“古裂谷”带,也不是中、新生代以来所形成的正在盛期的现代裂谷系。而是这条“古裂谷”带由于受到临近地区岩浆活动和构造运动的多期作用与改造所形成的活动构造带——“复苏”的“古裂谷”带。  相似文献   

7.
对下扬子区五通组沉积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板块构造为背景,讨论了下扬子地区五通组沉积时的古地理轮廓、沉积特征和沉积相格局;阐述了五通组不仅有陆相沉积,而且有海陆过渡相和海相沉积;进而论述了五通组沉积区或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以及古气候状况.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了研究冶炼厂下风向烟囱降尘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程度,以济源市某一冶炼厂工业烟囱下风向降尘覆盖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次对距离该厂烟囱大约为750m-3000m的7个农田研究区(P1-P7)土壤中重金属(Hg、As、Pb、Cd、Cu、Zn、Ni、Cr、)含量进行污染状况分析,采用了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冶炼厂下风向烟囱降尘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3 km2研究区域范围内,距离冶炼厂越近土壤重金属含量越高,Pb、Cd为重度污染,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的1.2倍,距离冶炼厂烟囱下风向P1区土壤中重金属As、Pb、Cd、Cu、Zn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Cd 在浓度值均超过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1.8倍,As元素平均浓度值超农用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1.7倍,Pb、Cu和Zn污染较严重,Cd、Hg对综合指数(RI)贡献值较大分别为68.63和22.4。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Cd存在极严重的潜在生态风险,Pb、Cu存在较严重潜在生态风险,冶炼厂下风向土壤中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显示,冶炼厂下风向降尘土壤重金属具有较强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北京平原第四纪钙质超微化石7属8种,并讨论了一些地层、古地理与古气候问题。作者主张以松山世下界(约2.43百万年)作为第四系底界,认为北京平原这一超微化石组合属古亚极生物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南黄海周边地区(中国江苏和朝鲜南部)地质调查与海区少量钻井及海岛踏勘资料,编制了古生代至早-中三叠世古地理图,分析了盆地演化及其特有的构造风格,探讨了可能的构造圈闭型式和油捕类型,并指出今后找油方向。  相似文献   

11.
1957年5月在西安市东郊灞桥发现了一座随葬有文物的西汉(公元前206—8年)古墓,考古工作者会同当地群众从该墓中发掘出一些古纸残片,从而完成了一件考古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发现。经过近年来的一系列专门研究,确认灞桥出土的古纸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本文拟补充论证一下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2.
现代牡蛎礁发育与生态特征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淄脉沟、小清河等河口牡蛎礁为例,阐述了现代牡蛎礁的形态、结构、造礁生物组合及其堆积、生长方式,分析了牡蛎礁发育的环境条件——地貌背景、水深、动力和生态环境条件,探讨了牡蛎礁不断外移与河口蚀淤、平均海面升降变化的关系,论述了牡蛎礁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钙质贝壳中17种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生祥  沈平 《分析化学》1992,20(6):688-691
为适应古地球化学环境和古生态研究的需要,本文实验了用XRF粉末压片法测定贝壳中17种元素。文中重点讨论了少量样品压片和薄片(及薄样)装样方法。  相似文献   

14.
渤海东部全新世潮流沉积体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渤海东部潮流沉积体系由老铁山水道侵蚀区、辽东浅滩沙脊沉积区和渤中浅滩沙席沉积区组成。浅滩是全新世涨潮流三角洲演化的产物,物质来自老铁山水道,由潮流侵蚀、搬运后再堆积。其全新世海相层超过20m,是渤海中除黄河口外,沉速最快、沉积最厚的现代沉积区。浅滩表层细砂ESR测年为25.6—75.1ka.B.P.代表物质在老铁山水道沉积时的年龄,由于潮流作用的不均匀性和长距离的搬运,造成年龄分散及垂向分布倒置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唐、宋、元代等典型名瓷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 利用现代工具,采用新的理论,开辟了古陶瓷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发现并确证在宋代建盏、吉州、山西天目等古瓷釉中有液相分离结构,解决了兔毫形成机理,探明了哥、官瓷釉中乳浊与透明的成因,以及钧瓷釉中的波相分离和铜的呈色作用,解决了陶瓷史中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充实并丰富了陶瓷物理化学基础,对陶瓷考古科学是一大贡献,对古陶瓷的仿制和现代陶瓷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侏罗、白垩纪的地层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古地理、沉积特征与古生物地理区系的观点出发,分别对中国早、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自垩世和晚白垩世的地层区划进行了探讨;在化右群序列和上述讨论的基础上,对中国这一时代的地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还提出了每一个地层分区或小区有代表性的地层建组命名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最近130ka中国的古季风——Ⅰ.古季风记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现今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可以作为辨认古季风气候记录的线索。文中着重阐述最近130ka东南季风区的各种古季风记录,它们主要是:历史记录,包括黄土-古土壤序列、沙漠、湖泊、雪线和林线、大陆架沙漠化现象等的地质记录,由植被和哺乳动物代表的生物记录。其中,黄土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反映了过去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环境效应突出气候期相互交替的历史。亚洲古季风变迁是中国古气候和古环境变迁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群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次报道了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大化石群在我国黑龙江省鸡西盆地早白垩世城子河组的重要发现。首批报道的5属5种(包括4个新属、种)均为具网状脉系的双子叶植物。文中还讨论了这一发现对研究被子植物起源与早期演化、全球性早白垩世生物地层对比及古地理、古气候恢复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陶瓷的年代和产地的研究一直是考古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古陶瓷中微量和痕迹的稀土元素在指示古陶瓷原料的产地和年代方面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研究了江西湖田窑出土的398片不同釉色的古代瓷胎中La,Sm,Ce,Nd,Eu,Tb,Yb和Lu 8种稀土元素的含量并对分析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湖田窑从五代到明代中期600多年的制瓷工艺和配方,既有连续性,又有创新性;五代、宋代、元和明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烧制的瓷胎中稀土元素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同朝代不同历史时期烧制的瓷胎在轻重稀土的富集上又有所差异。这些差异揭示了其胎料的来源和配方既有同源性,又有差异性。另一方面,瓷胎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和差异又体现了江西湖田窑瓷器的年代和产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最近130ka中国的古季风——Ⅱ.古季风变迁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根据海陆相互作用对古季风变迁的影响和代用气候指标的时间序列,初步重建了最近130ka和18ka东亚季风变迁的历史,重点阐述了夏季风环流活动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中、东部季风气候旋回及有关环境过程模式,初步探讨了我国古季风变迁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