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提出用5 (5 硝基 2 吡啶偶氮) 2,4 二氨基甲苯(5 NO2 PADAT)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钯的新体系。室温下,铜与试剂仅能在pH4.5~6.0范围内定量反应,而钯与试剂于强酸性介质中即可显色完全。基于铜配合物可被EDTA分解而钯配合物不被分解,及铜、钯配合物形成的酸度差异,实现了铜、钯的同时测定。铜浓度在0~0.7μg·ml-1、钯浓度在0~0.9μg·ml-1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519Cu=6.70×104L·mol-1·cm-1,ε592Pd=1.25×105L·mol-1·cm-1。方法已成功用于矿样和电镀活化废液中铜、钯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
5-NO2-PADAT光度法同时测定钴、铑、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以 5 (5 硝基 2 吡啶偶氮 ) 2 ,4 二氨基甲苯 (5 NO2 PADAT)作为钴、铑、钯同时测定的新试剂 ,在 586nm处 ,钴、铑、钯与试剂形成的配合物的吸光度具有良好的加和性。基于该试剂与钴、铑、钯显色反应温度和酸度的差异 ,建立了钴、铑、钯同时测定的新方法。方法灵敏度为ε586Co =1 .46×1 0 5L·mol-1 ·cm-1 ;ε586Rh =1 .63× 1 0 5L·mol-1 ·cm-1 ;ε586Pd =9.5×1 0 4L·mol-1 ·cm-1 。钴质量浓度在 0~ 0 .30 μg mL、铑质量浓度在 0~ 0 .60 μg mL、钯质量浓度在 0~ 0 .95μg 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已用于合成样中微量钴、铑、钯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水溶性 4 ( 2 噻唑偶氮 ) 苯二甘氨酸 (TAPC)新试剂的合成。该试剂对钯具有较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在 0 .5mol/LHNO3介质中 ,TAPC与Pd(Ⅱ )形成 2∶1蓝色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 632nm。钯浓度在 0 μg/mL~ 1 .6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32 =5× 1 0 4 L·mol- 1 ·cm- 1 。可允许许多离子共存 ,可直接用于含钯分子筛样中微量钯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5-溴-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与铕(Ⅲ)的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 5 -溴 -吡啶偶氮 - 5 -二乙氨基酚 ( 5 - Br- PADAP)与 Eu( )的显色反应和光度性质 ,并探讨了其最佳光度分析条件。在 p H5 .0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 ,Eu( )与试剂形成了配位比为 1∶ 1的深红色二元配合物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 5 9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7.8× 1 0 4 L· mol- 1· cm- 1。加标回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 2 [2 ,3,5 三氮唑偶氮 ] 5 二甲氨基苯甲酸 (TZAMB) ,并研究了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 ,在 0 .1mol·L- 1H3PO4 介质中 ,试剂与铜形成紫红色配合物 ,配合物至少稳定2 4h ,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 75nm处 ,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 4 .2 3× 10 4 L·mol- 1·cm- 1,配合物的组成为 ηCu∶ηTZAMB=1∶2 ,铜浓度在 0~ 1.2mg·L- 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 ,所拟方法已用于镁合金和铝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 ,试验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RSD为 0 .0 75 %~ 0 .5 1%。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以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3,5-diCl-PADAM)作显色剂同时测定铑和钯的新方法. Rh(Ⅲ)与3,5-diCl-PADAM可在pH 4.0~5.2的弱酸性介质中定量反应, 铑配合物一旦形成则非常稳定, 加强酸酸化可转化为另一种质子化形体, 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至614 nm, 且灵敏度显著提高;而Pd(Ⅱ)与3,5-diCl-PADAM可直接在强酸性介质中发生显色反应, 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16 nm, 同时二者的吸光度具有良好的加和性. 基于二者显色酸度的差异, 建立了铑、钯同时测定新方法, 方法的εRh614=1.40×105 L·mol-1·cm-1, εPd614=8.30×104 L·mol-1·cm-1. Rh、 Pd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0.72 mg/L和0~1.2 mg/L符合比尔定律. 所拟方法已用于矿样和催化剂中铑和钯的同时测定, 结果与AAS法相符.  相似文献   

7.
噻唑偶氮类试剂吸光光度法测定钴报道灵敏度均小于 1 .0 5× 1 0 5L· mol- 1 ·cm- 1 [1~ 4] 。本文报道用 2 - ( 6-甲基 - 2 -苯并噻唑偶氮 ) - 5-二乙胺基酚( MBTAE)测定微量钴 ,摩尔吸光系数为 1 .1 5×1 0 5L· mol- 1 · cm- 1 ,是目前同类试剂二元体系测钴灵敏度最高的一种方法。试剂与 Co2 反应迅速 ,配合物可稳定 1 6h。试剂最大吸收波长 λmax为51 5nm,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为 61 0 nm,对比度 95nm,在 p H5.0的 HOAc- Na OAc介质中 Co∶MBTAE=1∶ 2 ,Co2 浓度在 0~ 2 5μg/ 2 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新试剂2 (2 苯并噻唑偶氮) 5 氨基苯甲酸(BTABA),研究了该试剂与钯(Ⅱ)的显色反应。于pH4.5的乙酸盐缓冲溶液中,形成了配位比为Pd∶BTA BA=1∶2的红褐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03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6.56×104L·mol-1·cm-1。钯元素含量在0~25.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应用于Pd C催化剂样品中钯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新显色剂 1 - ( 2 -羟基 - 5 -硝基苯基 ) -重氮氨基偶氮苯 ( HNPDAAB) ,研究了该试剂与镍的显色反应条件。在 Triton X- 1 0 0存在下 ,镍与试剂生成 1∶ 1型深红色配合物 ,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 1 .5 8× 1 0 5L· mol- 1· cm- 1。 Ni2 + 的浓度在 0~9μg/2 5 m 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已应用于合金中微量镍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新试剂 5 磺酸基 [杯 (4)芳烃偶氮 ]氨基喹啉 (SCAQ) ,研究了该试剂与钯 (Ⅱ )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 ,在pH 8.0的缓冲介质中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 10 0存在下 ,试剂与钯(Ⅱ )生成 1∶1稳定配合物 ,建立了测定钯 (Ⅱ )的光度法新体系 ,体系至少可稳定 6h ,λmax=6 6 0nm ,ε =7.88× 10 4 L·mol- 1·cm- 1,钯 (Ⅱ )浓度在 0~ 30 μg/ 2 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已用于钯催化剂中钯 (Ⅱ )的测定 ,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符 ,RSD为 1.5 %~ 2 .6 %。  相似文献   

11.
12.
13.
Reactions of 5-(allyloxymethyl)- and 5-(methallyloxymethyl)-5-ethyl-1,3-dioxanes with methyl diazoacetate catalyzed by Rh2(OAc)4 or Cu(OTf)2 in the presence of [bmim]+Cl, [bmim]+BF4 , and [bmim]+PF6 proceed regioselectively at the C=C bond and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cyclopropane-containing 1,3-dioxanes in yields up to 62%.  相似文献   

14.
15.
张自义  杨丰科 《有机化学》1994,14(5):553-557
本文首先用5-(3-吡啶)-2H-四唑乙酰基酰肼与芳酰基异硫氰酸盐反应制备成化合物1-[5-(3-吡啶)-2H-四唑乙酰基]-4-芳酰氨基硫脲化合物1a~j, 然后用冰醋酸回流处理1a~j得到一系列化合物5-[5-(3-吡啶)-2H-四唑亚甲基]-2-芳酰氨基-1,3,4-噻二唑2a~j . 化合物1a~b在强碱介质中首先发生降解, 然后进行环化反应 .  相似文献   

16.
17.
5—Br—PADAP为显色剂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碘酸根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在硫酸介质中,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5-Br-PADAP)与IO_3~-及SCN~-生成红色缔合物,用于吸光光度法分析微量IO_3~-,加入表面活性剂吐温-80可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在最大吸收波长550nm处,可测IO_3~-浓度范围为0~2.45μg·ml~(-1),摩尔吸光系数ε为8.2×10~4,离子缔合物的组成比为5-Br-PADAP:IO_3~-:SCN~-=2:1:4。经测定硝酸钠和氯酸钾中IO_3~-的回收率为97.3%~101.5%,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19.
The hydrogenation of 2′, 3′-O-isopropylidene-5-methyluridine (1) in water over 5% Rh/Al2O3 gave (5 R)- and (5 S)-5-methyl-5, 6-dihydrouridine (2) , separated as 5′-O-(p-tolylsulfonyl)- (3) and 5′-O-benzoyl- (5) derivatives by preparative TLC. on silica gel and ether/hexane developments. The diastereoisomeric differentiation at the C(5) chiral centre depends upon the reaction media and the nature of the protecting group attached to the ribosyl moiety. The synthesis of iodo derivatives (5 R)- and (5 S)- 4 is also described. The diastereoisomers 4 were converted into (5 R)- and (5 S)-2′, 3′,-O-isopropylidene-5-methyl-2, 5′-anhydro-5, 6-dihydrouridine (7) .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