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效教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利用已有经验,快速更新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通过简约化处理,准确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判断;进行科学探究,总结发现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  相似文献   

2.
张军 《化学教育》2003,24(4):32-34,37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是一条贯穿高中化学始终的“动脉”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必要进行专题复习。1 概念体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剂表现氧化性、还原剂表现还原性。2 反应类型为了研究的方便 ,可以把氧化还原反应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如 :3 反应规律3.1 表现性质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3.2 性质强弱规律 :在“氧化剂 +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中 ,氧化性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 :还原剂 >还原产物。3.3 正易逆难规律 :若“氧化剂 +e- →还…  相似文献   

3.
郝希明 《化学教育》2005,26(1):40-41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也是教与学的难点。在初中化学中,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在高中化学中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角度进一步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规律,从而使学生形成了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即:  相似文献   

4.
兰蓥华  林亚惠  牛雅文  张燕辉 《化学通报》2023,86(5):568-574,522
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能够同时驱动光催化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活性。在此,提出了构建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的原则,并介绍了光催化还原硝基芳烃耦合氧化有机物、光催化还原重金属离子协同氧化有机物、光解水制氢协同氧化有机物三个方面的实例。接着,阐述了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的反应机理,期望通过构建光催化氧化-还原体系,更有利于太阳能转化并缓解环境和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美文 《化学教育》2007,28(1):43-44,47
氧化还原反应是极为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也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对此考试大纲明确提出:“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掌握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等5项考点。另一方面新课  相似文献   

6.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值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成树 《化学教育》2005,26(12):61-61,F0003
用氧化值的概念讨论了有机氧化还原反应,并把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值法推广到无机氧化还原反应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ACF进行氧化还原反应释出气体的问题采用气相色谱和压力测定等方法对气体的组分、气体释出的规律以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首次证明了ACF氧化还原反应时生成CO_2气体,其CO_2的释出开始速度较快,随后逐渐减慢,最后达到压力平衡。释出CO_2的反应,表观上与ACF氧化生成羟基和羧基等是平行反应。ACF反应释出CO_2的量随所用氧化剂电极电位上升而增加。但无论何种ACF与何种氧化剂反应,生成CO_2的反应仅是氧化还原历程的一部分。改变ACF的制备工艺或改变ACF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可使CO_2生成的规律改变。体系压力增大,CO_2的释出受到抑制,达到压力平衡后,再放出体系中的气体使之恢复到大气压力时,CO_2释出反应又可继续进行并达到新的压力平衡。  相似文献   

8.
裴继影  侯壮豪 《分析测试学报》2018,37(12):1508-1513
质谱电喷雾离子化过程中包含两类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氧化还原和电晕放电氧化还原。一方面,这两类反应干扰谱图解析、降低分析物的检测灵敏度;另一方面,利用氧化还原的特性可发展新型离子源,提高电喷雾离子化过程中难离子化化合物的离子化效率,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等。该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对于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晕放电氧化还原反应的最近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此两类反应的弊端、应用价值,以及控制两类反应的方法。最后总结了区分两种反应的方法,并对电喷雾离子源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氧化―还原反应是普遍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反应。冶金、锈蚀及许多化工生产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得失或偏移,如何通过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使氧化―还原反应获得或失去电子等,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化学的概念和原电池的原理,利用电化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些电化学腐蚀现象。  相似文献   

10.
应用循环伏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杨梅酮氧化还原性质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在B-R缓冲溶液中玻碳电极上,杨梅酮的氧化还原表现为两步氧化反应和两步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对应于B环4-′OH和C环3-OH的氧化,还原反应对应于C环4位羰基还原为中间体自由基之后再进一步还原生成羟基.以上各步反应均为单电子单质子电极过程.杨梅酮的氧化还原反应与溶液pH关系密切,但其原因来自于去质子化作用,并导致它的抗氧化能力增强,但其最终氧化产物没有电化学活性,并吸附在电极表面,阻碍了电极过程电子传递.在pH 7.45~12.00范围内,杨梅酮也因去质子化作用导致紫外光谱Ⅰ带和Ⅱ带随pH增加,而发生红移,分解作用加剧.同时分解作用还与放置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对于研究和定量计算有机反应是很重要的。但由于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比无机反应更为复杂,因此,用直观或氧化数法直接配平整个反应方程式就更加困难。本文介绍一种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氧化与还原两个半反应,以配平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这种所谓的半反应法比较简便,又易于掌握。为了理解和掌握半反应法,首先应当弄清有机化学中的氧化还原概念。在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一般是指有机物脱氢或得氧的过程,而还原反应是指加氢或失氧的过程。因此,烃转变为醇、醇转变为醛、醛转变为酸是氧化反应,其逆过程是还原反应;而烷转变为烯、烯转变为炔是氧化反应,其逆过程是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2.
姬广敏  毕华林 《化学教育》2012,33(12):32-36
采用纸笔测试和出声思维技术对30名高中生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认知水平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学习情况进行了测查。通过对测查数据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学生单纯靠“记忆”可以记住一些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但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复杂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学习;(2)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认知水平,对其简单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复杂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会产生显著影响,只有当学生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达到理解和应用水平,才能促进其对复杂化学方程式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杨大可 《化学教育》2001,22(1):21-22
“乙醛”这节课的重点是乙醛的还原性。由于学生脑海中存在的是以往在无机化学中从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升降来分析氧化还原的概念,现在又陡然转到从得失氢(或得失氧)的角度来看待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感到很不适应,有些茫然,特别是感到乙醛的银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难记。因此,讲好乙醛的还原性也就同时成了这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探讨在高一年级氧化还原反应新课教学中,使用口诀教学对学生氧化还原反应分析能力的影响,涉及简单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广度和速度、不同复杂程度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深度。结果显示:口诀教学对实验组学生氧化还原反应分析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良好的即时效果和保持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均获得显著提高,但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教学和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5.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催化动力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并推导了一级或假一级反应、零级或假零级反应的基本反应式。论述了反应速度的监测与计算方法,并把催化动力学分析法区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及利用酶的反应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6.
张佩华 《大学化学》1987,2(1):37-40
本文对如下几个问题作一些讨论:(1)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和其电位差ΔΦ值的大小无关;(2)反应活化能;(3)对氧化还原反应机理作一粗略介绍。一、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和ΔΦ值无关氧化还原反应不像酸碱反应那样可在瞬间完成。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速度很不相同,有的进行的较快,许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得很慢。两个半反应的电位Φ的差值,可预测所给的  相似文献   

17.
"氧化还原"认知结构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建强 《化学教育》2006,27(11):29-33
针对氧化还原的教学现状,依据有关理论,重新设计了氧化还原的认知结构和实施过程,并通过具体实践和效果评估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教学设计的校本研究方式呈现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栗艳丽  袁振东 《化学通报》2022,85(10):1267-1272
18世纪末,拉瓦锡在氧化学说范式下,建立了“得失氧”角度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9世纪,约翰逊在化合价学说的基础上,发现氧化还原反应的共同特征是“化合价升降”,其概念扩大至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升降的一类反应。20世纪初,弗莱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解释了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本质。1948年,格拉斯顿在价键理论和电负性基础上,从“氧化数变化”的角度提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人为表征概念。20世纪末,古德斯坦和李良助分别从“电负性顺序”和“极性翻转”角度提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现代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史,反映了化学思想的发展和科学认识的变化,对化学研究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电厂烟气脱硫渣,采用多步酸洗工艺加以提纯并制备获得CaSO_4载氧体。在高温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还原反应温度、载氧体过量系数Φ、多次还原氧化循环等因素对提纯脱硫渣载氧体与煤化学链燃烧特性和气相硫演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提纯脱硫渣载氧体有较高的反应活性,能够促进煤的充分转化;综合考虑碳的转化以及气相硫释放的抑制,最优反应工况中还原反应温度确定为900℃、载氧体过量系数Φ=1.0为最佳。经过五次还原氧化循环实验发现,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CaSO_4副反应的进行及气相硫的不断释放,导致提纯脱硫渣载氧体循环反应活性略有降低,反应稳定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钛酸钡和钛酸钙担载的Ag和Pt纳米催化剂的表面结构随氧化-还原处理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对CO完全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发现氧化物担载的Ag催化剂在氧化处理后其催化活性较还原处理的高; 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表明,氧化处理能够提高载体表面Ag颗粒的分散度,而还原处理导致Ag颗粒的聚集,从而降低了催化氧化CO反应的活性.氧化-还原处理改变了担载Ag纳米粒子的尺寸并影响其CO氧化反应活性.与此相反,氧化物担载的Pt催化剂在还原处理后所表现出的CO氧化反应活性较氧化处理的高; 对比研究发现,氧化和还原处理后Pt纳米粒子的尺寸基本相同,但是氧化处理的样品中Pt表面物种以氧化态为主,而还原处理后Pt表面物种主要为金属态.Pt纳米粒子表面化学状态随氧化-还原处理的调变是导致表面催化活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