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希明 《化学教育》2005,26(1):40-41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重点,也是教与学的难点。在初中化学中,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认识氧化还原,在高中化学中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角度进一步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规律,从而使学生形成了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即:  相似文献   

2.
杨大可 《化学教育》2001,22(1):21-22
“乙醛”这节课的重点是乙醛的还原性。由于学生脑海中存在的是以往在无机化学中从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升降来分析氧化还原的概念,现在又陡然转到从得失氢(或得失氧)的角度来看待有机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感到很不适应,有些茫然,特别是感到乙醛的银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难记。因此,讲好乙醛的还原性也就同时成了这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化学故事情节AS》是英国索尔特高级化学课程的教材之一,将该教材中有关“氧化态”这一概念的表述与我国中学化学教材中“化合价”的表述进行比较,从知识概念学习的一致性角度论述了我国中学化学教材中使用“氧化态”代替“化合价”的合理性及其优点,建议我国中学化学教材编写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4.
郑文昌 《化学教育》2016,37(9):8-15
采用测验、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对高一新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困难进行诊断分析,发现学生对化合价认识不足,缺少从微观层面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在学习困难分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进行课堂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5.
许泽胜 《大学化学》1989,4(1):49-51
在不对称烯烃加成反应中,马氏规则及反马氏规则都是非常熟悉的一个反应,但在反应机理的解释上却不尽一致,而应用氧化数的概念很容易统一马氏规则和反马氏规则. 1.氧化数概念对马氏规则的应用氧化数的概念是建立在经典的化合价学说和元素电负性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状态.规定: (1)电负性相同的两个元素之间的结合,则这两个元素的氧化数为零.  相似文献   

6.
王婷婷  周青  李晔 《化学教育》2016,37(19):31-37
选取氧化还原反应为研究内容,用流程图法(Flow Chart)对30名高中生认知结构进行测查。可视化图形与认知结构变量定量分析均表明:学生个体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成绩、认知结构变量和信息处理策略两两密切相关,成绩好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变量得分较高,在构建和组织知识的过程中倾向于采用高水平的信息处理模型;分析还发现大部分高三学生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学习中,已经很好地建立了反应中得失电子、化合价升降等概念,但对于具体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情境认知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7.
1教学设计“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社新课标教材的第二章第三节,编排在“从实验学化学”与“物质的分类”之后,肩负着落实课程标准“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要求的重要使命。为此,我们计划用3课时加以研究,其  相似文献   

8.
谢兆贵 《化学教育》2011,32(11):25-27
从心理表征的角度看,“化学概念的理解”就是学习者对化学概念形成了恰当的心理表征。通过调查高三学生“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表征发现,学生对化学概念存在多重外部表征,但并非关于概念的真正理解。本文运用DeFT(Design,Functions,Task)概念框架建构教学,设计多重媒体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熊言林  刘顺江 《化学教育》2015,36(13):74-76
《化学故事情节AS》是英国索尔特高级化学课程的教材之一, 将该教材中有关"氧化态"这一概念的表述与我国中学化学教材中"化合价" 的表述进行比较, 从知识概念学习的一致性角度论述了我国中学化学教材中使用"氧化态"代替"化合价"的合理性及其优点, 建议我国中学化学教材编写时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燃素学说"缘起和发展以及"氧化学说"建立过程的梳理,指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价值不仅在于关注到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其建立过程中所关注的反应体系与环境的差异,同样对化学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质量守恒定律建立过程的启示,并从反应体系与环境的角度讨论质量守恒定律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化学学科中,为了能不详细研究化合物的结构,反应机理,而能方便地: 1.定义氧化剂、还原剂以及氧化还原反应, 2.配平氧化还原反应, 3.计算氧化还原当量, 4.分类、比较元素化合物, 引进了“氧化数”的概念。虽然它是很有用  相似文献   

12.
朱玉军  李宗和 《化学教育》2009,30(11):80-82
回顾了化合价概念的发展历史,其中包括化合价概念的提出、化学结构理论的创立、化合价的电子理论的发展、基于现代化学键理论的化合价规则等.介绍了区别化合价与氧化数的相关论述,以助于对化合价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严立兴 《化学教育》2011,32(8):20-22
基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根据范例教学理论和概念形成理论,设计了一种新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有效教学分析模型——田字格模型。该分析模型把旧的分析模型“立体化”,巧妙地将位置的高低与化合价的高低相对应,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感受,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思维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麦裕华 《化学教育》2014,35(17):20-23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是学生需要发展的化学基本技能之一。从学生需要的基础技能、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性、教科书教学内容的安排、高考的命题和考试要求这4方面讨论了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的因素。对在“化学1”模块阶段、高考总复习阶段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的学习过程进行分析,提出1个包括4个预期水平的预期水平方案。最后分别对围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能的教学实践、学术研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黎朝 《大学化学》2013,28(6):66-70
提出一种计算氧化还原滴定的新思路.该思路根据电子守恒原则,提出了电子条件式的概念和书写方法.利用该法可一步写出氧化还原滴定计量关系式,且所得计算式容易从化学的角度来理解.  相似文献   

16.
俄歇化学位移及其在表面化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俄歇电子激发过程讨论了化学位移和元素化合价以及电负性的关系, 提供了常用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俄歇电子动能及化学位移数据, 运用俄歇化学位移研究了氧在锌表面的吸附和初始氧化反应, Ti/SiO_2的界面固相反应机理以及摩擦过程中润滑膜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论证了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这个教学结论的不确切性。明确指出,三碘化钾的生成与分解、金属羰基化合物的生成与分解都是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是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由于它们都是配位反应,在反应前后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因此它们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8.
水合电子     
18世纪中期,由于氧气的发现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彻底推翻了以前的燃素学说,使化学理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发现(电子、原子核、放射性),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推翻了原子不可分的理论,奠定了近代科  相似文献   

19.
氧化―还原反应是普遍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反应。冶金、锈蚀及许多化工生产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得失或偏移,如何通过化学能转变为电能,使氧化―还原反应获得或失去电子等,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介绍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化学的概念和原电池的原理,利用电化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些电化学腐蚀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在初中三年级时,就对氧化-还原反应有所了解。可是,从电子观念为出发点的氧化-还原反应,按目前的教材系统来看,要到高中三年级才讲。因而,讲课之后,如果教师不通过经常的教学反复巩固,学生对这一概念的一知半解就很难避免。“氧化-还原反应”一书,是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大纲的教材范围编写的,是帮助教师讲解和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参考书。全书共分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以电子观念为基础的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中学课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教学法。当我读过这本书以后,深感由于原著者的意图是在于帮助中学教师解决有关问题,所以这本书就与高等学校教材等其它参考材料有所不同。主要的是:一、有许多习题可以直接采用。本书第一部分有一些习题;第二部分更针对电离学说、电解、金属活动顺序、过氧化物、铝、铁、氢、卤素、氧族、氮、磷、碳等问题提出了各种类型的习题。象“最强的氧化剂是什么?”“最强的还原剂是什么?”“在2FeCl_3 2HI→2FeCl_2 I_2 2HCl 和 Zn 2HI→ZnI_2 H_2这两个反应中,什么是氧化剂?什么是还原剂?氢碘酸在这些反应中的作用是否相同?”等,都较富有思考性。二、有些内容可以用作课堂演示、实验或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实验的材料。象“将亚硫酸注入硫化氢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