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能量为60MeV的11B束流, 通过100Mo(11B,5n)106Ag熔合蒸发反应布居106Ag的高自旋态, 用15台带BGO反康的HPGe探测器进行在束γ谱学测量. 通过γ-γ符合矩阵开窗分析和DCO比值分析, 建立了106Ag新的能级纲图, 增加了26条新的γ跃迁和10条新能级. 通过与其相邻同位素奇奇核的系统比较, 对106Ag的4条转动带的组态及结构性质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重核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 对丰中子核112Ru的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 确认和扩展了基带和单声子γ振动带, 同时识别了两个新的边带, 认定它们分别为二准粒子带和二声子γ振动带. TRS模型计算表明112Ru核具有三轴形变, 其形变参量为β2~0.27, γ~-29°. 推转壳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112Ru核基带回弯是由h11/2轨道的一对中子发生角动量的顺排所致. 对该核二准粒子带以及γ振动带的特性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利用在束γ谱实验技术,通过128Te(10B,3n)135La反应研究了135La的高自旋态.基于γγ符合关系、γ射线的相对强度和各向异性度的测量结果,建立了135La的能级纲图.在hω≈0.40MeV附近,观测到基于πh11/2质子轨道上的负宇称带的带交叉.比较N=78同中子素链能级结构的系统性,认为该带交叉是由一对h11/2准质子发生转动顺排造成的.在高自旋态处,观测到具有很强M1跃迁、Signature劈裂很小的ΔI=1负宇称带,根据系统性认为该带是建立在πh11/2(νh11/2)2组态上的γ≈–60°的扁椭球形变带.  相似文献   

4.
双奇核176Ir转动带的旋称反转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49Sm(31P,4nγ)反应,通过γ射线的激发函数测量、X-γ和γ-γ符合测量研究了双奇核176Ir的高自旋态.首次建立了双奇核176Ir由4个转动带构成的能级纲图.依据从实验数据中提取出的带内B(M1)/B(E2)值与理论计算值的比较,以及相邻双奇核的带结构特征,给出了转动带的准粒子组态.基于本实验建立起的带间跃迁和在I=18h处观测到的旋称交叉,指出176Ir核基于πh9/2⊙νi13/2和πi13/2⊙νi13/2组态的两个转动带在低自旋时出现旋称反转现象.  相似文献   

5.
形变双奇核178Ir转动带能级的旋称反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52Sm(31P,5nγ)178Ir反应产生并研究了双奇核178Ir的高自旋态.实验中进行了178Ir核的在束γ测量,包括γ射线的激发函数测量、X–γ和γ–γ符合测量.首次建立了双奇核178Ir基于πh9/2νi13/2和πh11/2νi13/2准粒子组态上的转动带能级纲图.发现在低自旋区,两个转动带能级均出现旋称反转.对此核区半退耦带的旋称反转作了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通过109Ag(19F,3n)核反应布局了125Ba核的激发态.使用带BGO康普顿抑制的高纯锗探测器阵列和常规在束γ实验技术,测量了它的高自旋态.建立在h11/2中子支壳上的负宇称带和建立在g7/2中子支壳上的正宇称带分别被延伸到了35/2和23/2+态.负宇称带显示出明显的正负Signature劈裂,而正宇称带则几乎没有这种劈裂.负宇称正负Signature带均出现反弯,其反弯处转动频率与124Ba晕带反弯频率相近.正宇称带出开始出现反弯迹象.  相似文献   

7.
利用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49Sm(27Al,4nγ)172Re布居了形变双奇核172Re的高自旋态,用12套带有BGO反康普顿抑制的高纯锗探测器阵列进行了在束γ实验测量,首次建立了形变双奇核172Re由3个转动带构成的高自旋态能级纲图.研究和讨论了3个转动带的结构特征,基于已有的高自旋态核结构知识并通过系统学比较和分析指出它们的准粒子组态分别为πh11/2⊙νi13/2,πh9/2⊙νi13/2和π1/2[541]⊙ν1/2[521].发现前两个转动带在自旋小于18.5h时其转动能级呈现反常的旋称劈裂.  相似文献   

8.
利用能量为164—180MeV的35Cl束流,通过重离子核反应149Sm(35Cl,5n)研究了179Au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实验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X-γ和γ-γ-t符合测量.基于对实验测量结果的分析,首次建立了179Au的1/2[660](πi13/2)转动带.结合已有的实验数据,着重讨论了奇AAu核中1/2[660](πi13/2)转动带的带头激发能随中子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重核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对非常丰中子核113Ru的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较高自旋态的能级纲图,识别了基于中子h11/2轨道激发产生的集体转动带,最高自旋态达31/2h.还发现了另一个可能基于9/2能级的集体转动带,对新建立的113Ru的集体带的一些重要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在对28Si轰击92Mo靶反应进行的在束γ测量中,观测到一个全新的转动带,通过对其跃迁强度、结构特性的分析,认定它可能是建立在117Cs核的h11/2质子能级上的转动带.  相似文献   

11.
通过融合蒸发反应144Nd(19F,5n)E=108, 112MeV对双奇核158Tm的高自旋态进行了研究. 扩展了原已建立的带结构, 并建立了2条新转动带. 获得了γ射线的相对强度和耦合带的B(M1)/B(E2)比值.观测到了πh11/2⊙νi13/2组态带的旋称反转点. 对新建立的转动带进行了自旋-宇称以及组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王守宇  张双全  亓斌  孟杰 《中国物理 C》2006,30(Z2):169-171
基于一个粒子与一个空穴和三轴转子相耦合的手征图像, 可得到关于理想手征带的6条判据. 利用6条判据, 检验了100区奇奇核的两个候选手征带: 104Rh和106Rh的候选手征带. 研究表明虽然104Rh的双带比106Rh更简并, 但106Rh比104Rh满足更多的理想手征判据. 这表明具有部分能级近简并(<50keV)的双带结构并不一定比保持恒定能量差(200—300keV)的双带接近理想手征带.  相似文献   

13.
用组态相关推转Nilsson-Strutinsky模型研究了131La转动带结构性质.对一些特殊组态带的形状共存和带终止做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并把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计算结果表明,131La是软γ形变核,很多具有不同组态的转动带都有形状共存.实验上测量的131La的宇称和辛量子数为(π,α)=(+,±1/2)的转动带的组态是[02,8],即组态π(h11/2)2⊙ν(h11/2)8,其中负辛量子数带几乎达到该带的带终止理论预言值I=41.5h,但是该带对实验上测量带终止不利,因为接近带终止态时能量增加太快.  相似文献   

14.
刘忠  张玉虎  马英君 《中国物理 C》2002,26(12):1195-1200
利用在束γ谱学方法,通过124Sn(7Li,α2n)反应首次研究了丰中子核125Sb的高自旋态.建立了自旋达23/2+、激发能至2637keV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21条新γ跃迁和14个新能级.在1970,2110和2471keV识别出了3个同质异能态,估计了它们的寿命范围,并建议分别具有πg7/2ν(h11/2s1/2),πg7/2ν(h11/2d3/2),πg7/2ν(h211/2)三准粒子组态.根据价质子与124Sn核芯激发态的耦合讨论了125Sb的能级结构.  相似文献   

15.
用高自旋同质异能态次级束流线实验装置,对144Pm的高自旋同质异能态进行了快速分离,并做了γ射线的符合测量.结合γ射线激发函数和各向异性的测量结果,首次建立了奇—奇核144Pm的高自旋同质异能态的衰变纲图,其中19条高自旋能级和29条γ射线是由本工作指定的.离子γ射线关联测量确定了144Pm的高自旋同质异能态的半衰期大于2μs.通过系统性比较以及变形的独立粒子模型理论计算,指定了高自旋同质异能态的粒子组态可能为π(1h211/2d5/2)v(1i13/21h9/22f7/2),自旋宇称为Jπ=27+,并具有形变参数为β=-0.18的扁椭球形状.  相似文献   

16.
146Tb的能级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能量为161—175MeV的32S束流,通过反应118Sn(32S,1p3n)146Tb研究了双奇核146Tb的高自旋态能级结构. 实验进行了γ射线的激发函数、γ射线的各向异性度、X–γ和γ–γ–t符合测量. 基于这些测量结果,建立了激发能达8390kev的146Tb核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新发现的41条γ射线和新建立的27个能级,并指定了146Tb新发现能级的自旋值. 用一个h11/2价质子和一个h11/2-1价中子空穴耦合、πh11/2υh11/2-1146Gd核实激发态的耦合对146Tb的能级结构进行了定性地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壳模型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146Gd区A=147-153核的Gamow-Teller跃迁.这些相对146Gd核心为粒子态的核唯一的β允许衰变道为π1h11/2→v1h9/2的Gamow-Teller跃迁.计算结果表明,实验的约化几率B(GT)与计算的B(GT)比较,存在一个阻塞因子γ2,即γ2=Bexp(GT)/Bcal(GT)=0.17±0.05.  相似文献   

18.
120Ba的β衰变     
用68MeV的16O束轰击2mg/cm2106Cd靶产生120Ba再把它氟化,送入氦喷嘴离子源.在线质量分离的120Ba的衰变性质被γ-X,γ-γ和γ-β符合测量.其半衰期为24±2S,总衰变能QEC=5.0±0.3MeV,并获得了简单的120Ba的衰变纲图.  相似文献   

19.
周小红  张玉虎  郑勇 《中国物理 C》2002,26(10):991-997
利用在束γ谱学方法,通过反应144Sm(28Si,1p3n)169Re研究了169Re的激发态能级结构.实验进行了X-γ符合、γ-γ符合、DCO系数和带内B(M1)/B(E2)比率测量.基于这些测量,建立了组态为π9/2[514]的强耦合带和组态为π1/2[541]的退耦合带.通过比较169Re的转动带与邻近奇质子核已知转动带的结构和B(M1)/B(E2)比率,指定了169Re转动带的组态.实验观测到π9/2[514]和π1/2[541]转动带的中子AB带交叉的转动频率分别为0.23和0.27MeV.着重讨论了169Re转动带的中子AB带交叉频率、转动角动量顺排和旋称劈列等,并讨论了奇ARe核转动带结构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52Cf自发裂变产生的瞬发γ谱的测量,对丰中子奇A核107Ru的高自旋态集体转动带重新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新的能级纲图.将基带转动带的自旋态扩展到27 2h,证实并扩展了以前发表的基于中子h11/2激发产生的集体转动带,并新观测到一个基于(9/2)能级的集体转动带.研究结果澄清了早期发表的结果与近来别人发表的结果之间的矛盾,对新建立的107Ru能级结构的某些重要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