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李淑斌 《光谱实验室》2006,23(6):1194-1196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大百合中的微量元素铁、锌和锰的含量,方法简单,精密度和灵敏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267%-0.733%,回收率94.46%-99.53%.  相似文献   

2.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巨大口蘑子实体中的微量元素铁、锌和锰的含量,方法简单,精密度和灵敏度高,相对标准偏差为0.378%-0.842%,回收率95.83%-99.45%.  相似文献   

3.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甘草中的铁、锌和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甘草中的微量元素铁、锌和锰的含量 ,方法简单 ,精密度和灵敏度高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2 36 %— 0 .718% ,回收率为 94 .5 %— 99.2 %。  相似文献   

4.
原子吸收法测定牛黄降压丸中11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一种悬浮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玉米面中锌、铁的新方法。将玉米面悬浮于琼脂胶体中,直接喷入空气-乙炔火焰中,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5.
FAAS法测定硫酸中的铁和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明  张林 《光谱实验室》1998,15(4):105-107
本文建立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硫酸中铁和锌的方法,确定了最佳仪器工作条件和样品处理方法。在选择好的实验条件下,测定铁的特征浓度为0.014μg/mL/1%吸收;测定锌的特征浓度为0.002μg/mL/1%吸收。回收率分别为铁98.8%-103.4%,锌92.5%-98.6%。  相似文献   

6.
悬浮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玉米面中的锌和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一种悬浮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玉米面中锌、铁的新方法.将玉米面悬浮于琼脂胶体中,直接喷入空气-乙炔火焰中,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7.
苏建峰 《光谱实验室》2007,24(4):566-569
采用湿法消解一次性处理水产品,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镉、铜,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该方法简便、快速,通过优化前处理和上机条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测试,铅、镉、铜、锌、砷的检出限分别为0.012、0.001、0.008、0.089、0.009mg/kg,回收率范围为87.6%-110%,相对标准偏差为3.9%-6.8%.通过测定有证标准物质,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悬浮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锌和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提出了一种悬浮液进样-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玉米面中锌,铁的新方法。将玉米面悬浮于琼脂胶体中,直接喷入空气-乙炔火焰中,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9.
流动注射-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植物油中的铜、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流动注射 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植物油中的微量铜和锌的新方法。流动注射进样技术克服了常规火焰原子吸收法耗样量大和基体干扰严重的缺点。导数技术应用于火焰原子吸收可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信号的选择性。流动注射与导数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火焰原子吸收成功地测定了植物油中的微量铜和锌。铜和锌的特征浓度分别为 0 0 0 4 0 ,0 0 0 12 μg·mL-1,相对标准偏差在 1 1%~ 5 1%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生物样品中锌、铜和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样品经消化处理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锌、铜和锰的含量,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3%-10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5 %-1.40%.锌、铜和锰在给定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0.9994和0.9983,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1.
徐涵 《光谱实验室》2013,(6):2942-2946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Mn(IBG)(4,4'-bipy)(H2O)2}·(H2O)2(H2IBG =1,3-苯二甲酰二甘氨酸,4,4'-bipy=4,4'-联吡啶),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单晶结构进行了测定.该结构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分子量Mr=561.41,晶胞参数a=0.90278(8)nm,b=1.16584(1)nm,c=1.31133(1)nm,V=1.21309(2)nm3,Z=2,Dc=1.537g·cm-3,F(000)=582.0.由于分子间氢键,使得分子结构更趋稳定.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徐涵 《光谱实验室》2013,(6):2800-2805
用溶液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u2(NPG)4(4,4'-bipy)2(H2O)2]·2H2O(HNPG=邻苯二甲酰甘氨酸4,4'-bipy=4,4'-联吡啶),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单晶结构进行了测定.该结构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分子量Mr=1328.14,晶胞参数a=0.85512 (15)nm,b=1.7083 (3)nm,c=2.1115(4)nm,V=2.9996(9)nm3,Z=2,Dc=1.470g·cm-3,F(000)=1364.0.Cu(Ⅱ)配位形成变形的三角双锥构型,配合物的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及π-π堆积将其拓展为三维结构,并对稳定晶体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程  宋雪慧  于博  包玉敏  张力 《光谱实验室》2010,27(3):1103-1105
采用超声波法在2种条件下即(1)先超声处理,后放置过夜;(2)先放置过夜,后超声处理,对黄瓜籽粉中盐酸小檗碱进行提取,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检测波长为426nm。回归方程y=0.00393+1.28929x(mg/10mL),r=0.9999;盐酸小檗碱浓度在0.099—0.796mg/10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2种方法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043、1.4797mg/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96%、107.32%。实验结果表明,方法(1)较方法(2)提取率高。分光光度法用于黄瓜籽粉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简便,可靠,快捷。  相似文献   

14.
赵卫星 《光谱实验室》2013,(6):3200-3204
以NiCl2·6H2O和均苯三酸(1,3,5-苯三甲酸)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链状均苯三酸镍的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分子式为Ni3O30 C18 H42,三斜晶系,P-1 (2)空间群,a=0.6698 (3)nm,b=1.0771(4) nm,c=1.2323 (5)nm,α=73.342 (9)°,β=77.76(1)°,y=71.76(1)°,V=801.59 (57),D=1.982g· cm-3,F (000)=4500,Rgt (F)=0.0287,wRre f(F2)=0.0809.  相似文献   

15.
以对三氟甲氧基苯胺和二(三氯甲基)碳酸酯合成对三氟甲氧基苯基异氰酸酯,再与邻氯苯甲酰胺反应合成杀虫隆,二步反应收率合计84.7%,确定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产品含量的方法,产品纯度在99%以上.用IR、1HNMR及元素分析进行结构确证.  相似文献   

16.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K9[Sb1W9O33],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K9[Sb1W9O33]改性,得到了(CTAB)9[Sb1W9O33],以过氧化氢氧化环己醇制取环己酮为探针反应,考察了n(Sb)∶n(W)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金属原子配比n(Sb)∶n(W)=1∶9,催化活性最高,在该条件下,环己酮的选择性达到了最大值99.2%。通过XRD、FT IR的检测,揭示了(CTAB)9[Sb1W9O33]的微观结构和内在规律性,[Sb1W9O33]9-与CTAB+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实验结果为工业装置的技术改造提供了较好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pH值、吸附剂量、吸附质浓度和吸附时间条件下磷酸酯化改性梨渣吸附Cr(Ⅵ)离子的效果。溶液初始pH 4.5时,Cr(Ⅵ)离子的吸附达到最大值;酯化梨渣≥10g.L-1能除去Cr(Ⅵ)为100μg.L-1溶液中的86.5%的Cr(Ⅵ)离子。酯化梨渣对Cr(Ⅵ)离子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其最大吸附能力为67.56μg.g-1。Cr(Ⅵ)离子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90min,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可描述酯化梨渣对Cr(Ⅵ)离子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刘佳  常希俊 《光谱实验室》2013,30(5):2436-2440
研究了新型吸附材料铬蓝黑R(钙试剂)负载改性的活性炭对样品中Cr(Ⅲ)和Pb(Ⅱ)的固相萃取(SPE)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进行检测.优化了pH值、吸附剂用量、流速等条件以达到定量吸附(≥95%),同时研究了洗脱剂的最佳洗脱条件以及共存离子干扰等问题.本法测定Cr(Ⅲ)和Pb(Ⅱ)的检出限分别为0.91ng·mL-1和0.65ng·mL-1,将其应用于土壤沉积物、猪肝、黄河水中的Cr(Ⅲ)和Pb(Ⅱ)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8%-101%之间;用于测定标准物质中Cr(Ⅲ)和Pb(Ⅱ)的含量,结果与标准物参照值一致.  相似文献   

19.
陈伟  郭晶  高连斌  陈艳华  毕程 《光谱实验室》2010,27(5):1988-1991
采用耗氧法研究了4种金属酞菁配合物[α-四(对羧基苯氧基)金属酞菁(Zn,Co)、β-四(对羧基苯氧基)金属酞菁(Zn,Co)]对0.1mol.L-1亚硫酸钠的催化氧化性能,考察了配合物中心金属和取代基的位置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心离子相同时,β位四取代(对羧基苯氧基)金属酞菁的催化活性优于α位;取代基位置相同时,酞菁钴的催化氧化性优于酞菁锌。且β-四(对羧基苯氧基)酞菁钴的浓度为1.00×10-4mol.L-1时,对亚硫酸钠的催化氧化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20.
原春兰  郭进宝 《光谱实验室》2011,28(5):2287-2290
合成了含4个氮的大环配体的镍配合物N iL(C lO4)2,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单晶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 2(1)/c。晶胞参数a=1.0268(2)nm,b=1.0756(1)nm,c=1.0893(2)nm,α=90.00,°β=111.40(1),°γ=90.00,°V=1.1201(3)nm3,M=538.07,D x=1.595m g/m3,μ=1.155mm-1,Z=2,F(000)=564,R=0.0422,Rw=0.08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