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并表征了丁二酰化壳寡糖铕配合物,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运用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增加,BSA的紫外光谱表现出增色效应并伴有蓝移;配合物与BSA形成复合物,从而猝灭BSA内源荧光,该猝灭机制为静态猝灭.计算得到室温下配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相似文献   

2.
用光谱法研究了姜黄素铕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理.在298,304,308K和310K时,用荧光光谱测定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由结合反应的焓变和熵变推测范德华力和氢键是主要内在结合力;依据Forster能量转移理论计算结合距离为2.1nm;同步荧光光谱确定配合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结构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严赞开  范少萍 《光谱实验室》2010,27(4):1455-1458
运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几种EGCG金属配合物(EGCG-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几种EGCG-M对BSA的荧光光谱有明显猝灭作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并得到了静态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等数据。  相似文献   

4.
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检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芬布芬(FBF)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特征.研究表明:芬布芬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从而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性荧光,该过程为静态猝灭过程.根据Stem-V(o)lmer方程得出了不同温度下结合位点数和结合常数;根据F(0)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  相似文献   

5.
以Zn()为中心离子,5-氟脲嘧啶(5-Fu)和邻菲口罗啉(Phen)为配体,合成了[Zn(Phen)(5-Fu)2](NO3)2配合物,并利用荧光光谱考察了该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与BSA作用可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a=1.56×106L/mol,结合位点数n=1.40,且该配合物能够猝灭BSA分子表面94.0%的色氨酸(Trp)残基,是良好的BSA猝灭剂。  相似文献   

6.
顺式氰戊菊酯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生理pH值条件下杀虫剂顺式氰戊菊酯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顺式氰戊菊酯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该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根据猝灭结果求得了不同温度下顺式氰戊菊酯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及反应热力学参数,并据此推测了它们之间主要的相互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还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顺式氰戊菊酯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胆红素BR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胆红素BR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两者形成了新的复合物,属于静态荧光猝灭,发生分子内的非辐射能量转移。根据荧光猝灭法得到胆红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Foster非辐射能量传递理论确定了胆红素BR和牛血清白蛋白间的结合距离。此外,利用同步荧光光谱分析胆红素BR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碱性介质中茜素黄R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荧光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碱性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茜素黄R(alizarin yellow R, AYR)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光谱特征。研究表明,pH 11.00,激发波长为393 nm时,BSA的发射峰位于641 nm,且AYR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AYR在BSA分子上荧光敏感部位有五个结合位点;由温度对AYR-BSA体系荧光猝灭速率的影响和动态猝灭常数KSV以及静态猝灭结合常数KLB的计算得出,AYR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BSA-AYR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荧光猝灭常数为1.6×104 L·mol-1;由反应前后热力学函数ΔHθ<0,ΔSθ<0以及AYR对BSA-CBBG(CBBG-考马斯亮蓝G)体系具有荧光猝灭作用推出,茜素黄R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  相似文献   

9.
由氯化铬、5-氯-水杨酸(5-CAS)和乙二胺(en)合成了5-氯-水杨酸-铬(Ⅲ)配合物[Cr(5-CAS)(en)2]Cl.H2O。用荧光、紫外和元素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pH7.5,0.05mol·L^-1Tris-HCl缓冲条件下研究了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以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条件结合常数为(1.40±0.15)×104mol^-1·L,结合位点数为3.20±0.61。  相似文献   

10.
李小芳  冯小强  杨声 《光谱实验室》2013,30(4):1880-1884
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研究壳寡糖-Eu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探讨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可能。紫外光谱显示:加入壳寡糖-Eu后,BSA的紫外吸收增强且吸收峰发生蓝移,表明壳寡糖-Eu配合物与BSA形成了复合物;荧光猝灭光谱显示壳寡糖-Eu对BSA荧光有猝灭作用,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并存在非辐射能量转移。计算了室温下壳寡糖-Eu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20×105L·mol-1和1.29。  相似文献   

11.
芦丁与血清白蛋白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了抗炎药物芦丁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和人血清白蛋白 (HSA)的相互作用。通过二者荧光光谱的变化 ,求得药物与白蛋白作用的形成常数。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  相似文献   

12.
荧光法研究咖啡因和茶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咖啡因和茶碱两种生物碱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子间的相互结合反应。测定了咖啡因和茶碱与BSA反应的结合平衡常数分别为:1.673×104 L·mol-1,6.802×103 L·mol-1。证实了两种生物碱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13.
应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不同酸度、温度条件下,西那沙星(Sinafloxacin)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s,BS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西那沙星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复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利用荧光猝灭双倒数图计算了西那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常数KD,根据Fō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西那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时授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3.64 nm、能量转移效率E=0.163,表明两者之间有较强的作用,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西那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静电作用力,同时采用同步荧光、三维荧光技术考察了西那沙星对BSA构象的影响。此外,讨论了共存Cu2+,Fe3+,Zn2+,Mg2+对西那沙星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为探讨西那沙星在生物体内与蛋白质的作用机理和生物学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光谱法研究甲氨喋呤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荧光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抗癌药物甲氨喋呤(MT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生理条件下,甲氨喋呤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根据猝灭结果,求出了不同温度下反应的结合常数及反应热力学参数,并据此确定了它们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5.
李凤  荣先国 《光谱实验室》2011,28(1):256-258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锌离子(Zn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机制.实验表明,Zn2+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其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求出了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利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Zn2+对BSA分子荧光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叶荣民  郭赟 《光谱实验室》2009,26(3):586-590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手性除草剂2,4-滴丙酸及其两种手性异构体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2,4-滴丙酸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且属于静态猝灭。实验获得了不同温度下2,4-滴丙酸及其对映体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结合常数,发现相同温度下S型2,4-滴丙酸比R型更易与BSA结合,其外消旋体的结合能力居于两者之间。通过计算反应热力学参数,推测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2,4-滴丙酸对BSA构象的影响,表明2,4-滴丙酸与BSA的结合位点位于色氨酸残基附近。  相似文献   

17.
利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金莲橙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金莲橙G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有显著的猝灭作用,是形成超分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过程。测定了金莲橙G与BSA结合常数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并根据Ross理论,和作用过程的热力学参数确定了金莲橙G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主要结合力是静电引力。由Foe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推导出能量供体金莲橙G与受体BSA间的结合距离。  相似文献   

18.
运用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丁二酰化壳寡糖镧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稀土配合物浓度的增加,BSA的紫外光谱表现增色效应并伴有蓝移;稀土配合物可有规律地猝灭BSA的内源荧光,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并计算了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相似文献   

19.
微乳介质中丹参酮ⅡA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微乳液为共溶介质的缓冲体系中,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丹参酮Ⅱ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在中性条件下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结合后吸光强度增加,用Scatchard方程求得二者在微乳体系中的结合常数,推测丹参酮ⅡA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可能为疏水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生理pH值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FS)研究了芦丁钐配合物(rutin-Sm)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的结合反应。探讨了rutin-Sm对BSA 和HSA的荧光猝灭过程的猝灭机理, 以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分别计算了不同温度下rutin-Sm与BSA和HSA的结合常数(KLB)和热力学参数,并判断rutin-Sm与BSA和HSA结合的作用力类型;实验结果表明:rutin-Sm与BSA和HSA结合形成复合物,导致BSA(HSA)内源性荧光猝灭是由于分子内的非辐射能量转移而引起的静态猝灭;以Lineweaver-Burk方程计算rutin-Sm与HSA和BSA的结合常数KLB分别为:rutin-Sm-HSA, 295 K: 6.830×105 L·mol-1; 310 K: 4.665×105 L·mol-1; rutin-Sm-BSA, 295 K: 6.540×105 L·mol-1; 310 K: 3.265×105 L·mol-1;芦丁钐配合物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范德华力、氢键; 而与H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静电引力。同时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探讨了rutin-Sm对BSA和HSA构象的影响。进一步证明芦丁钐配合物在体内能够被血清白蛋白存储和转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