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酸度对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血清白蛋白在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N(pH ~7.0),B(pH ~9.0)和E(pH 3.5以下)等几种同分异构形态。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酸度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构以及对不同结构的BSA和氧氟沙星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应用荧光猝灭现象和Frster理论,求出了4个不同pH下两者结合的猝灭常数、 能量转移效率和结合距离等参数。结果显示,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在pH 4.9时结合常数最大(1.928 1×105 L·mol-1),结合距离小(r=2.55 nm),猝灭效应最好(8.63×104 L·mol-1);氧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过程中,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导致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的原因;中性、 弱酸和弱碱性环境对两者的结合没有太大的影响,静电作用不是两者相互作用的主要作用力。使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氧氟沙星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3种酸度条件下,采用多种光谱技术对一种白杨素衍生物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衍生物和牛血清白蛋白可形成基态复合物,静态、动态猝灭方式同时存在,以静态猝灭为主.通过计算获得了在不同温度及酸度条件下的结合常数及结合位点数.该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能力较强.在pH 7.40的生理条件下,...  相似文献   

3.
Sulindac (SDC) is a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and acute inflammatory conditions. The binding of SDC to human serum albumin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was studi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and th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or human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destabilized with urea and guanidine hydrochloride. SDC interacts with serum albumin within the hydrophobic subdomain IIA and/or IB. The analysis of the binding constants shows that the studied albumins preserve their binding capacity in the presence of destabilizing/denaturating agents. The denaturation coefficient has been calculated to estimate the degree of denaturation of protein.  相似文献   

4.
水杨酸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应用荧光光谱研究了水杨酸与牛血清蛋白 (BS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 :水杨酸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化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 ,猝灭常数Ksv 为 1 0 97× 10 4 (mol·L- 1 ) - 1 ;水杨酸与BSA反应的结合常数为 7 377× 10 4 ,结合位点数为 1,当水杨酸浓度较低 (摩尔比小于 1∶1)时 ,它与Trp残基或其附近基团结合但并不引起Trp残基微环境的改变 ;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 ,计算了授体 受体间的结合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5.
运用光谱学方法研究了在生理pH值条件下盐酸非那吡啶(PHE)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作用。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确定了盐酸非那吡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机理。依据Scatchard方程测定了不同温度下该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热力学方程讨论了两者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结合同步荧光光谱分析了盐酸非那吡啶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盐酸非那吡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机制主要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在15, 25, 37℃时盐酸非那吡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Kb分别为2.47×107, 9.15×106, 4.36×106 L·mol-1,它们之间平均结合位点数n为1。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为ΔH=-71.2 kJ·mol-1,ΔS=124.8 J·mol-1·K-1。热力学函数计算结果表明,该作用过程是一个熵增加,Gibbs自由能降低的自发分子间作用过程。依据Frster能量转移理论确定PHE与BSA间的结合距离为1.61 nm。两者结合的主要作用力类型是静电作用力。盐酸非那吡啶在体内能够被血清蛋白存储和转运,但结合时对蛋白构象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芦丁对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同步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了芦丁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构象和功能的影响,同时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芦丁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作用。在体内随着芦丁浓度的增加,其与血清白蛋白结合时对血清白蛋白的构象无影响,但对血清白蛋白的二级结构有影响,导致α-螺旋结构减少,β-折叠结构增加,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被破坏。电化学研究发现:芦丁的氧化还原电流随着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增加而明显降低, 表明芦丁与血清白蛋白发生反应,生成比较稳定的复合物。芦丁的氧化还原最大峰电位也随着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增加发生变化,峰电位差略增加,表明芦丁的氧化还原性随着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进一步证明芦丁在体内能够被血清白蛋白存储和转运。  相似文献   

7.
胡威  高宗华  王雷 《光谱实验室》2013,(6):3082-3085
应用光谱法研究在模拟动物生理条件(pH=7.40的缓冲溶液)下,维生素C(Vitamin c)和拉米夫定(Lamivudine)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了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维生素C和拉米夫定间相互作用的方法.用Stern-Volmer方程处理实验数据,发现BSA与药物反应生成新的产物,以静态猝灭为主要猝灭机理,药物与蛋白结合位点数约为1,药物间存在相互作用,增大了药物与蛋白间的结合常数、稳定性,减少了游离型药物含量,造成药效减弱.  相似文献   

8.
荧光猝灭法对肉桂酸与人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蛋白是血液循环系统中最丰富的一种蛋白质,能与许多物质结合,并起着运输蛋白的作用。文章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中药有效成分肉桂酸与人血清蛋白间的非共价结合特性。研究表明,在pH7.4作用液、286nm激发波长条件下,肉桂酸对人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发射有较强猝灭作用。当作用温度为37和47℃时,肉桂酸与人血清蛋白间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1.2767×103和3.4041×103L.mol-1,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7586和0.8356,表明温度升高有利于两者的结合;同时,根据不同作用温度时非共价结合复合物的热力学参数变化,证明肉桂酸与人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结合力主要是疏水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肉桂酸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对血浆蛋白构像的影响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猝灭和红外光谱方法考察了两种大黄蒽醌类化合物(大黄酸和大黄素)与模型蛋白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大黄酸和大黄素主要通过静电作用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基态化合物,从而使其内部荧光猝灭,并获得了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大黄酸和大黄素与色氨酸结合的空间距离.金属离子对这两种大黄蒽醌类化合物与牛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富勒醇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富勒醇对人和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 猝灭过程均为静态猝灭,并测定和计算得到不同温度下富勒醇与血清白蛋白反应的结合常数(KHSA273 K1.546×104,KHSA293 K1.513×104;KBSA273 K13.920×104,KBSA293 K939.500×104)、结合位点数(nHSA293 K0.952 2;nBSA293 K1.376 2)。通过结合反应的热力学数据分析,推测出富勒醇与血清白蛋白之间主要靠疏水作用结合;富勒醇与BSA结合强度明显大于富勒醇与HSA的结合强度,BSA的结合常数受温度影响更大;人和牛血清白蛋白在273和293 K的结合位点数在0.901→1.376之间,BSA与富勒醇结合位点数略大于HAS。同时采用分子模拟对接方法,预测富勒醇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部位和作用方式;通过AlignX序列分析法得到BSA与HSA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在序列160和185附近氨基酸序列差异性较大,推测这是影响两种蛋白质之间与富勒醇作用方式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11.
马明明  同帜 《光谱实验室》2011,28(5):2188-2193
采用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胭脂红相互作用的发射光谱特征,计算了不同温度下二者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数n、热力学参数ΔGΘ、ΔSΘ、ΔHΘ及室温下牛血清白蛋白与胭脂红的能量转移距离。结果显示,胭脂红有效猝灭牛血清白蛋白内源荧光是通过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使牛血清白蛋白分子与胭脂红分子结合为配合物造成的;4种氨基酸(脯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和甘氨酸)的存在均能使二者结合常数下降。应用同步荧光、瑞利共振散射光谱技术表征,发现牛血清白蛋白与胭脂红相互作用后牛血清白蛋白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位于疏水性比较弱的区域。  相似文献   

12.
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生理pH值条件下氨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氨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该猝灭属于同时具有动态猝灭和静态猝灭特征的联合猝灭,但以静态猝灭为主.根据猝灭结果求得了不同温度下氨与BSA相互作用的结合位点数、结合常数及反应热力学参数,并据此推测它们之间主要的相互作...  相似文献   

13.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新合成的过硒二苯2,2’-二甲酸(PSD)对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的荧光猝灭光谱行为。分别用Stem-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处理试验数据,证实在试验浓度和温度范围内,其荧光猝灭作用更符合静态猝灭作用特征,PSD与BSA可反应并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复合物,得到了反应的结合常量、结合热力学性质和结合位点等参数;同时探讨了静态猝灭作用的机理和结合力的性质,为了解PSD与BSA的结合方式、在人体内的传输机理和药理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染料木素酯化修饰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7.4),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染料木素7-乙酰阿魏酸酯(1)和染料木素7,4’-二-乙酰阿魏酸酯(2)两种新型染料木素酯化修饰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两种染料木素阿魏酸酯均能有效猝灭BSA的内源荧光,低浓度时为静态猝灭过程。考察了不同温度下化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根据反应热力学参数确定了BSA与1之间主要为静电力作用,与2之间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根据Frster 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BSA(给体)与化合物(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分别为2.63和2.92 nm。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表明,染料木素乙酰阿魏酸酯与BSA的结合不影响蛋白质的构象,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  相似文献   

15.
The binding of aucubin to bovine serum albumin in the absence or presence of copper II or iron III has been studied by fluorescence, UV-Vis absorbance,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and circular dichroism spectroscopies at pH 7.40. The results of fluorescence showed that the static quenching mechanism played a major role without or with copper II or iron III, and the quenching constant, binding constant, and binding site number decreased with copper II or iron III at three different temperatures (310 K, 300 K, and 290 K). This indicated that the drug would take effect more promptly in the presence of metal ions than in the absence of them.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revealed that hydrophobic forces played vital roles and the binding process was spontaneous without or with copper II or iron III. The results of 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howed that the polarity of the microenvironment around tryptophan and tyrosine residues changed insignificantly without or with copper II or iron III. The results of circular dichroism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light reductions in the α-helix content of bovine serum albumin. In conclusion, copper II or iron III could reduce the binding ability between aucubin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resulting in enhanced maximum effects of aucubin. The relative knowledge would contribute to the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ucubin.

Supplemental materials are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Go to the publisher's online edition of Spectroscopy Letters to view the supplemental file.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四种含硫氨基葡萄糖金属配合物(M-GLUS,M=Co, Cu, Ni和Zn),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核磁共振氢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含硫配体与这四种二价金属离子均形成了2∶1型非电解质配合物。在pH 7.08 Tris缓冲液中,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金属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机制,发现随着金属配合物量的逐渐增加,DNA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呈增色效应,对配合物DNA-EB体系也能产生荧光猝灭作用,说明四种金属配合物均可与DNA发生相互作用,结合方式为部分插入;在近似生理酸度条件下,利用荧光光谱对金属配合物与HSA/BSA的结合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配合物均能猝灭HSA/BSA的荧光强度,利用Scatchard方程计算了四种金属配合物与HSA/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表明金属配合物与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结合且只有1类键合位,其中Co-GLUS与蛋白的结合力最强。  相似文献   

17.
以高锰酸钾降解薛氏钠盐(6-羟基-β-萘磺酸钠)合成4-磺基邻苯二甲酸,并以此为原料“固相熔融法”合成了四磺基酞菁钴(CoPcS4)。CoPcS4在DMSO中发生解聚,随着pH值的升高,解聚增加。CoPcS4以二聚体形式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后具有更强的光敏活性。分别采用紫外和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准确测定了四磺基酞菁钴与BSA的结合位置数和结合常数。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数量级皆为105 L·mol-1。CoPcS4与BSA的首要结合位置为SiteⅠ和SiteⅡ,两种结合位置的结合能力差别不大。结果表明,CoPcS4可与牛血清白蛋白很好地结合,白蛋白起到存储与转运作用。  相似文献   

18.
荧光法对姜黄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生理条件下(pH7.4)姜黄素(Curcumi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姜黄素对BSA产生荧光猝灭作用,其机理属于静态猝灭过程。T=310K时,其猝灭常数为1.388×1012L.mol-1.s-1,表观结合常数为2.387×104L.mol-1。根据Foe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测得姜黄素在BSA中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4.43nm。探讨了姜黄素对BSA构象的影响及结合机理,考察了体内某些共存金属离子对姜黄素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pH7.4,0.05mol.L-1Tris-HCl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乙二胺-N,N′-二邻氨基苯甲酸(ED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EDA与BSA的结合使蛋白质的荧光被猝灭,条件稳定常数为lgK=5.81±0.04,结合位点数为1,并依据Foerster能量转移理论确定EDA与BSA色氨酸残基的最近距离r为2.14nm。  相似文献   

20.
张利  刘斌  杨斌盛 《光谱实验室》2007,24(2):188-190
研究了3-羟基-2-萘甲酸铬(I)配合物[Cr(3-HNA)(en)2]Cl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质.在pH 7.4.0.05mol.L-1 Tris-HCl缓冲条件下通过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BSA与[Cr(3-HNA)(en)2] 间的相互作用,测定了反应的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