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入射能量为55—75MeV的范围内,借助于位置灵敏的△E-E望远镜系统测量了16O+natS反应的全熔合激发函数并做了讨论分析,提取了模型参数.激发函数存在着粗结构,其峰位分别为EcM=38、43、48MeV.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采用在束γ谱学技术,入射能量步长为0.30MeV,测量了41.6—50.0MeV 16O+24Mg反应的全熔合激发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激发函数不是平滑的,似乎呈现较大的起伏,这些起伏的峰值对应于质心系能量为27.6和28.9MeV.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位置灵敏的ΔE-E望远镜系统测量了入射能量为50-90MeV范围内的16O+12C反应全熔合截面,发现全熔合激发函数是不平滑的,存在着一些结构,其峰位约在26.0,31.0和36.4MeV.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与前人的工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在45—96MeV 16O和65Cu反应中,用放射化学技术测量了反应余核的激发函数、角分布和微分射程分布.将实验数据和基于复合核统计蒸发模型的Monte-Carlo模拟计算进行了比较,指出重余核来自全熔合形成的复合核的衰变.提取了该系统的全熔合截面,得到的激发函数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合.非完全熔合或大质量转移是生成质量数接近靶质量余核的主要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利用裂变碎片的折叠角分布,从实验上实现了全熔合裂变和转移跟随裂变两种成份的区分.在此基础上测量了质心系能量72.61至80.11MeV 16O+232Th全熔合裂变截面和碎片角分布.包含靶核静态形变效应的耦合道模型计算与实验激发曲线一致.然而,裂变统计理论无法解释实验上观察到的全熔合裂变碎片角分布.而鞍点模型与断点模型的理论预言有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测量了27Al+27Al耗散反应产物的激发函数,束流27Al8+的入射能量从114MeV到127MeV变化,能量步长为200keV.探测角度覆盖了实验室系10°—57°的连续区域.用不同的理论模型分析了耗散产物的能量自关联函数.结果表明,反应所形成的中间双核系统的阻尼相干转动造成了激发函数中不可平滑的涨落结构,相干转动的阻尼来自量子混沌运动.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能区70—160MeV 12C+12C散射角分布的分析,建立起一个能量相关的光学势.这个势能很好地再现同一能量区域内的激发函数.  相似文献   

8.
测量了19F+27Al耗散反应产物B,C,N,O,F和Ne的激发函数,入射束流的能量从110.25MeV到118.75MeV, 能量步长为250keV. 从产物的 能量自关联函数中提取了反应中所形成的中间双核系统的转动惯量, 与相粘模型计算的刚体转动惯量相比较, 结果表明形成的双核系统有大的形变.  相似文献   

9.
使用离线γ测量技术在实验室系28.3MeV至45.7MeV的能区首次测量了12C+93Nb反应产生的8个核素及同质异能态的激发函数.使用包括非弹性激发和α转移道的简单耦合道模型,结合统计蒸发程序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计算结果能较好地重现强截面的中子蒸发道(xn)的激发函数.而对于弱的质子(xpyn)特别是α粒子(xαyn)蒸发道的截面,实验测量明显高于模型计算结果.α转移道与入射道耦合作为熔合反应的门庭态使垒下能区重离子熔合截面有很大的加强,实验测量与理论计算的比较表明对于12C+93Nb反应系统在垒下能区可能存在着很强的α转移截面.  相似文献   

10.
25MeV/u 40Ar+93Nb反应中热核巨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5MeV/u 40Ar+93Nb反应形成的热核发射的γ射线、轻带电粒子和蒸发余核进行了符合测量,从余核的飞行时间和轻带电粒子能谱得出非完全熔合反应形成的热核的初始激发能.GDR γ衰变的产额在研究的激发能范围内保持不变.用统计模型CASCADE程序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讨论了引起GDRγ衰变产额饱和的原因.当假定热核激发能大于250MeV时无GDR γ发射,则可以用CASCADE程序很好地拟合Eγ大于12MeV的实验谱.  相似文献   

11.
高成群 《中国物理 C》1997,21(6):530-534
应用核分子轨道理论(LCNO)和宇称相关势的折叠模型,研究了16O+12C全熔合截面中所呈现的粗共振结构,该系统的全熔合截面和弹性散射激发函数及角分布的实验数据都得到了较好地解释.  相似文献   

12.
完成了19F+93Nb耗散反应产物激发函数的两次独立测量,入射束流的能量从102MeV到108MeV,步长250keV.实验结果在一些相同能量点两次测量的截面不能重复.分析表明:能量自关联函数的离散程度大约相当于随机计数率引起的离散程度的3倍;激发函数曲线相对于能量平均本底的几率分布,有大约21髎超出了标准高斯分布宽度的3倍;两次测量得到的截面之差的几率分布大约有18髎也超出了标准高斯分布宽度的3倍.可见,两次测量的19F+93Nb耗散反应产物激发函数的截面不重复性具有明确的统计意义,其来源不是计数率的随机涨落.  相似文献   

13.
用13单元望远镜探测器阵列测量了30MeV/u 40Ar +112,124Sn反应中小角关联粒子,由两体符合事件提取了αα关联函数.用三体弹道理论模型MENEKA计算本底关联函数,用Monte Carlo方法计算探测效率函数,在扣除本底产额并考虑探测效率的修正后,对不同同位旋反应系统40Ar +112Sn和40Ar+124Sn提取的相对态布居核温度分别是4.18±0.25 0.21MeV和4.10±0.22 0.20MeV ;考察态布居核温度和粒子能量的关系时,观察到两个系统的发射温度均随着粒子能量的增加而降低,缺中子系统40Ar +112Sn中由低能时的5.13±0.30 0.2 6MeV降低到高能时的3.87±0.37 0.29MeV ,丰中子系统40Ar+124Sn中由低能时的5.39±0.30 0.26MeV降低到高能时的3.32±0.28 0.23MeV .用激发热核衰变过程的同位旋选择性对这种同位旋相关性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4.
在能量为51—97MeV的16O离子轰击115In的反应中,采用核化学技术测定了21个反应产物的激发函数,实验结果与复合核统计蒸发模型的Alice程序以及描述复合核统计蜕变过程的Monte-Carlo模拟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对25MeV/u 40Ar+209Bi非完全熔合反应中形成的热核,测量了与裂变碎片相符合的α粒子能谱,用运动源模型分解α粒子能谱得到了裂变断前和断后发射α粒子多重性.由断后碎片发射α粒子多重性得到断点激发能约为172.5MeV.由断前α粒子多重性得到激发能在470—600MeV范围内的热核的裂变时标约为4×10-21S.  相似文献   

16.
测量了102MeV到108MeV 19F+45Sc反应在θ1=26°和θ1=42°的耗散部分产物的激发函数,能量步长300keV,靶厚53μg/cm2.用统计理论求得了各元素的能量相干宽度Γ,提取了反应的特征时间τ,探讨了耗散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102.25—109.25MeV 19F+51V耗散反应激发函数的振荡现象,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截面涨落的能量相干,振荡结构表现出很强的出射道相关性.能量相干宽度Γ随出射产物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而变化.讨论了双核系统的角速度阻尼与转动能耗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活化方法测量了1?4MeV中子引起的185Re(n,2n)184gRe,185Re(n,2n)184mRe和191Ir(n,2n)190Ir核反应的截面.中子能量En=(14.7±0.2)MeV时的实验结果分别为:(1817±85)mb,(390±18)mb和(2038±82)mb.并利用HFTT程序计算了中子能量在7—18MeV范围内的截面值,给出了其中两个核反应的激发函数曲线.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测量能量从114—120MeV、能量步长为200keV的重离子耗散反应27Al+27Al从θ(cm)=50°—90°的角分布和激发函数,在对所有宏观出射道积分的基础上,分析了重离子耗散反应中激发函数涨落的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20.
19F+93Nb重离子耗散碰撞中截面测量的不可重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成了19F+93Nb重离子耗散碰撞激发函数的两次独立测量.束流19F8+的入射能量100—108MeV,能量步长250keV;两次测量中分别使用了厚度为70和71μg/cm293Nb靶,其它宏观实验条件(例如,入射能量及能量步长,探测器及其探测角度,加速器、电子学以及数据获取系统的参数选取等等)则保持完全相同.实验结果表明,两次测量所得到的耗散产物截面的激发函数的不平滑结构具有不可重复性.这一实验结果支持了最近提出的理论预言:“在复杂量子碰撞中存在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性与混沌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