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We study the structure of cyclic codes of an arbitrary length n over the ring F2+ uF2+ vF2, which is not a finite chain ring. We prove that the Gray image of a cyclic code length n over F2+ uF2+ vF2 is a 3-quasi-cyclic code length 3n over F2.  相似文献   

2.
刘力前 《数学学报》1985,28(5):599-605
<正> 洪加威在[1]中指出,对任一正整数 n,确定阶为 p(kp+1)(kp+2),(k≤n)的单群的工作是能在有限步之内完成的.事实上,他证明了:定理 对每个正整数 n,存在一个整数 m,使得对任意正整数k≤n,素数 p≥m,p(kp+1)(kp+2)阶的单群必同构于 LF(2,p+1)或 LF(2,2p+1).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数学》第一册160页例8“化asina+bcosa为一个角的一个函数的形式”。1979年2月第一版6月第一次印刷的本子中结论为  相似文献   

4.
自从秦元勋始出了二次代数方程,具有二次代数极限环线一文后,作者考虑了(E)_3这个三次方程,具有二次代数极限环线的情形。本文中首先给出了此方程在全平面上奇点的分布,进而解决了只有一个奇点时,二次代数极限环线存在的充分及必要条件,周期解的唯一性(在较特殊的情形下)及其稳定性。 (作者对秦元勋老师热情的鼓励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5.
<正> §1.引言自从1955年苏联学者和証明实系数方程dy/dx=q_(00)+q_(10)x+q_(01)y+q_(20)x2+q_(11)xy+q_(02)y~2/p_(00)+P_(10)x+P_(01)y+p_(20)x~2+P_(11)xy+p_(02)y~2(1)最多只有三个极限圈以后,关于方程(1)的极限圈的分布問題引起我国数学工作者的极大的注意.首先,秦元勳在[2]中得到了方程(1)以二次曲綫为极限圈的充要条件,并同时研究了滿足这种条件的方程(1)的积分曲綫的全局結构.其后,本文作者之一在[3]中  相似文献   

6.
叶彦謙 《数学学报》1962,12(1):60-67
<正> 作为[1]的定理1的特例,我們知道方程dy/dt=x,dx/dt=-y+mxy+ny~2(mn≠0)(1)沒有周期解.此方程有一个指标为+1的初等奇点(0,0)和一个鞍点(0,1/n).(0,0)的稳定性由mn的符号决定,当mn>0时为不稳定,mn<0时为稳定.今后不妨設m<0(否則将x,t改号),n<0(否則将y,t改号),于是由旋轉向量場的理論[2],知道当d<0而絕对值足够小时方程  相似文献   

7.
Diophantine方程y~2=px(x~2+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历敏 《数学学报》2010,53(1):83-86
设p是大于3的奇素数.本文证明了:当p≡5或7(mod 8)时,方程y~2=px(x~2+2)无正整数解(x,y);当p≡1(mod 8)时,该方程至多有1组解;当p≡3(mod 8)时,该方程至多有2组解.  相似文献   

8.
9.
邓耀华  罗定军 《数学学报》1964,14(1):119-127
<正> 按照文[1]的分类,我们研究其中的I类方程,它是最一般形式可化为dx/dy=-y+dx+lx~2+xy+ny~2=P(x,y),dy/dt=x=Q(x,y).当 d=0时文[1]已证明此方程不存在极限环,这时有限远奇点 O(0,0)为焦点,l+n>0时为稳定,l+n<0时为不稳定,当 n≠0 时还有另一奇点 N(0,1/n),为鞍点.为确定起见,以下均假定 l+n>0(l+n=0 时以原点为中心,由旋转向量场的理论可知加上 dx 项以后不产生极限环故不必讨论,l+n<0 时则将 y,t 改号即可化为 l+n>0的情况).由旋转向量场理论可知 d<0 而|d|甚小时在原点 O 附近产生不稳定极  相似文献   

10.
在前不久 ,我们学习了公式asinα +bcosα =a2 +b2 sin(α +φ) ,(其中 φ =tan ba) ,数学老师说 :“关于 φ在什么象限 ,书上没有说 ,经我们数学组的老师研究 ,认为 0≤ φ≤π ,因为正切函数在一、三或二、四象限的值是相同的 ,就不必要考虑三、四象限了 .”既然是数学组的老师们研究过的 ,似乎就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 .可我却产生了疑问 .我发现如果只考虑0≤ φ≤π的话 ,在某时碰巧对 ,而在某时就对不上了 .于是课后我问老师 :“书上例题 22 sinα +22 cosα =sin(α +π4) ,而如果是 -22 sinα-22 cos…  相似文献   

11.
<正>定理若p为正整数,k为半偶数,则(p2+k)(1/2)是无理数.先给出半偶数的概念: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4整除的偶数称为半偶数.如2,6,10,14等.注意,定理中的半偶数的条件是必要的,否则定理不真.如(22+k)(1/2)是无理数.先给出半偶数的概念:能被2整除但不能被4整除的偶数称为半偶数.如2,6,10,14等.注意,定理中的半偶数的条件是必要的,否则定理不真.如(22+12)(1/2)=16不是无理数,原因为12不是半偶数.下面用穷举反证法分两部分证明定理.  相似文献   

12.
关于ξ(1/2+it)     
陈景润 《数学学报》1965,15(2):159-173
<正> 曾经从事于求上极限Q使得(?)成立的这个问题有 Van der Corpur,Koksma,Walfisz,Tichmarsh,Phillips Titchmarsh 和闵词鹤,他们的结果是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work, we investigate the cyclic codes over the ring F2+ uF2+ vF2. We first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ear codes over F2+ uF2+ vF2 and that over F2.Then we give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yclic codes over F2+ uF2+ vF2. Finally, we obtain the number of the cyclic code over F2+ uF2+ vF2 of length n.  相似文献   

14.
《中学数学》一九八四年第二期王存仁同志的“关于asina+bcosa=(a~2+b~2)~(1/2)sin(α+)中的确定”一文,谈了对新编高中数学教材第一册关于asina+bcosa=(a~2+b~2)~(1/2)sin(a+)中的确定的新结论的理解,并举实例进行说明,无疑是正确的,这个问题是在三角恒等变形中,学生应该很好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应加以重视。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辅助角的确定往往出错。本人在教学中,对辅助角的确定采用数形合一的方法,利用直角三角形去确定,颇受学生欢迎,方法是:  相似文献   

15.
课本给出了异面直线两点问的距离公式 EF=(d~2+m~2+n~22mncosθ)~(1/2) (Ⅰ)其中,θ表示两条异面直线a,b间的夹角;为公垂线段的长度,E、F分别为a杏上的任意一点,A尹E二m,AF"九,召F在AA'间侧时取"一"号,异侧时BD就成为夹角是0的异面直线,而CD就  相似文献   

16.
本刊1983年增刊中曾发表过关于求函数y=(x~2+a)~(1/2)+((c-x)~2+b)~(1/2))的极小值的一篇文章,该文介绍了一种几何方法,的确比判别式法和导数法简捷。但该文的形式较特殊,在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得到一般的形式,本文在其基础上作些改进,使它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7.
设D 1是正整数,p是适合p?D的素数.本文研究了指数Diophantine方程x~2=D~(2m)-D~mp~n+p~(2n)的满足m 1的正整数解.根据Diophantine方程的性质,结合已有的结论,运用初等方法确定了方程满足m 1的所有正整数解(D,p,x,m,n).这个结果修正并完整解决了文献[4]的猜想.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The functional inequalityf(x + y) + f(xy) f(x) + f(y) + f(x)f(y), solved for a real continuous function, differentiable at zero.
  相似文献   

19.
设1n∈N*,运用Pell方程的一些结果以及代数数论和p-adic分析方法证明了不定方程y(y+1)(y+2)(y+3)=4n~2x(x+1)(+2)(x+3)(x,y∈N*)除开n=1189时仅有一组解(x,y)=(33,1680)外,无其他解.  相似文献   

20.
(a+b) 2 =a2 +b2 现象 ,在历届初中学生中都有表现 ,类似的 ,学生还会写出sin(α+ β) =sinα+sinβ ,lg(a+b) =lga+lgb等 .对此 ,有些老师简单的一句“概念不清” ,然后 ,一味用正确的答案进行强化训练了事 .但是 ,模仿既不能避免这类错误的出现 ,也与“理解数学”的教育理念相去甚远 .应该说 ,这类问题产生的根源 ,在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只求知其然而不求知其所以然 .现在的问题是 :学生为什么会“概念不清” ?我们在教学中又应采取何种对策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 ?本文将以 (a+b) 2 =a2 +b2 为例探讨这些问题 .1  (a+b) 2 =a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