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磁浮轨道交通在建设成本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环保、安全等多方面具备突出特点.中国已经掌握磁浮轨道交通技术,长沙市和北京市已经取得磁浮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国内发展磁浮轨道交通及其产业的条件已经形成.为了依托磁浮轨道交通培育磁浮产业,从技术、规划和全产业链等方面,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进一步发展磁浮轨道交通技术并对技术实行专利利用和保护,在交通领域规划磁浮轨道交通,培育磁浮轨道交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并推动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发挥政府对产业的推动作用.湖南省还可以采取建设株洲"中国动力谷"和发展"长沙轨博会"等会展经济及观赏经济的特别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在磁浮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的技术研发活跃度高,专利数量较多.通过从中国专利发明公开数据库、中国专利实用新型库和中国专利外观设计库采集到的关于1985年4月1日至2018年12月15日的相关数据,分析归纳了中国磁浮轨道交通技术的专利申请类型、技术分布及主要研发机构的专利分布和专利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典型国家的产业发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较好的世界典型国家为研究对象,与中国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一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美国占据节能环保产业的生产和消费绝对优势,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相比显得幼小;(2)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市场份额由美国、欧盟占据,但中国对该产业的国内市场需求发展迅速;(3)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美国、欧洲、日本拥有世界94%的专利,中国的技术研发薄弱;(4)美国、加拿大、欧洲、俄罗斯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处于全面领先地位,中国的该产业在市场和技术上紧追发达国家;(5)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的新材料产业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印度和巴西的迅速发展;(6)新能源产业方面以光伏为主,中国光伏装机规模最大,北美、欧洲、日本出口市场放缓,中国仍然存在产能过剩风险;(7)中国、美国、欧洲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率最快,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使用率高,但对政府补贴的依赖很严重.针对上述分析结果,结合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优势产业具备国际化发展的条件,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齐全的产业门类、大量的人才、充足的外汇储备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为了加快中国优势产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对"对外投资与合作"进行创新.轨道交通产业是中国的优势产业,结合该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案例,分析了中国优势产业通过对外投资创新进行发展.研究认为,轨道交通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可以创造性地运用BT(建设-移交)、PPP、EPC等"对外投资与合作"模式.根据对外投资与合作的现状,以及中国高铁的实际案例,就"推进中国优势产业国际化"和"创新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提出了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索2001年至2010年间中国、日本、美国蛋白质工程技术相关专利数据,基于专利权利要求数这-新视角,建立技术发展曲线模型,对三个国家的蛋白质工程技术发展情况进行了探索和分析,针对蛋白质工程技术所处发展阶段和剩余技术发展空间大小预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该领域处于技术开发阶段,剩余技术发展空间很大;日本该领域处于技术应用成长阶段,剩余技术发展空间较多;美国处于技术成熟阶段,剩余技术发展空间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创新服务平台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有效地整合各种科技创新资源,并围绕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提供服务,以此来提高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的集群效应.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经验明显缺乏,使得平台的运行效率低下,平台的发展背离原来的产业目标.关于创新服务平台绩效提升的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对轨道交通创新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利用AHP和德尔菲方法建立了轨道交通创新服务平台绩效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估模型.指标体系包括:创新服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生态环境及平台管理水平等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及36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以创新损耗为表征的非期望产出以及非径向的SMB-NDEA模型对我国高专利密集度产业2005-2015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9大高专利密集度产业大多能保证较高的技术创新效率并能持续创新,特别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及“烟草制造业”长期保持接近效率前沿的高效率;(2)依照不同产业的各网络节点的效率情况可将9大产业聚类,类别内部具有相似的效率节点表征;(3)创新确认节点与经济转化节点的双重低效率会导致高专利密集产业的持续性整体低效。针对以上研究发现,本文从搭建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平台以及加强技术前瞻性评估等方面为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些企业以轨道交通产业为纽带形成了交通产业链,轨道交通产业链上的企业要注重对相关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从产业链的视角出发,围绕财务指标、内部业务流程指标、客户指标、学习与成长能力指标这4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和成本控制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和分析,找出了影响轨道交通产业链上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有55%的人认为财务指标、内部业务流程指标、客户指标、学习与成长能力指标这4个因素对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出口企业专利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出口企业的专利生产能力。本文以我国2005-2011年257家上市出口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出口企业专利生产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及其收敛性。研究发现:研发资本和研发劳动投入对出口企业专利申请量都有促进作用,但研发劳动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大;出口企业专利生产的技术效率较小,总体上具有增长趋势和收敛性;企业冗余资源、技术装备利用率、资本密集度、国有股比例、市场势力和国际化水平对出口企业专利生产的技术效率具有显著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出口企业提升专利生产技术效率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首先,论述了韧性-脆弱性理论,界定了韧性-脆弱性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全产业链的产业韧性-脆弱性的形成机理,包括全产业链韧性-脆弱性和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链韧性-脆弱性两个概念的界定.第三,构建了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链韧性-脆弱性评价指标,内部评价指标来自于企业管理水平等5个影响因子,外部评价指标来自于资源禀赋等3个影响因子.第四,实证分析了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链韧性-脆弱性评价,得出8个指标分别影响该产业全产业链韧性-脆弱性的情况是:企业规模、技术密集度、交通成本和对外开发程度这4个指标的影响显著,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影响程度不大,消费购买力和专利申请数及政策支持影响不显著.最后,从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等5个方面,提出缓解轨道交通产业全产业链韧性-脆弱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磁浮列车的模糊反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了列车的承载能力,本文利用电流互感器、间隙传感器和加速度表作为敏感元件,对悬浮系统进行反馈控制,并根据悬浮质量的不同,对反馈参数进行模糊调整。分析的结果表明,这种设计的模糊反馈控制器可以提高磁浮列车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柏洲  李新 《运筹与管理》2015,24(2):262-271
国际经济交流与区域经济协同的深化加速了企业的外部技术获取。为避免外部技术的过度依赖,尤其是与技术内化不匹配的依赖,将模糊集与集对分析进行改进并运用到技术依赖预警的研究中。借助集对分析对我国各省份规模上工业企业技术依赖同一度计算,构建各省技术依赖预警集。利用模糊隶属度联系数化改进提取技术依赖联系数并对其进行演化测度,参照集对势表剖析和诠释技术依赖预警的风险排列与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模糊隶属度补数的改进及其联系数化在对成组数据进行联系数提取时简便有效,偏联系数对演化趋势的测度准确详尽;经技术依赖预警与演化趋势测度,发现现阶段外部技术对我国自主研发的挤出效应不明显,但由于企业外部技术创造性依赖能力不足导致的外部技术内化风险凸显。  相似文献   

13.
从技术创新系统的内部过程出发,将制造业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研究与开发、技术应用与改造、环境污染治理三个阶段;然后运用虚拟系统法构建出制造业三阶段链式网络DEA交叉效率评价模型,并利用熵值法来确定交叉效率矩阵中各决策单元的权重,再通过加权求和法计算最终评价值;最后将此模型应用于福建省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中。研究表明,福建省制造业各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无论是整个技术创新系统,还是技术创新系统的各个子阶段,其交叉效率值普遍偏低,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4.
骆琪  何喜军 《运筹与管理》2021,30(5):193-199
技术供需有效协同是实现产业中高端发展的重要驱动,本文综合考虑产业技术供需子系统发展水平、供需子系统间耦合作用及协同效应等因素,将Vague集相似性度量与距离协同模型结合,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技术供需子系统间的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基于Vague集距离与灰色关联的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复合系统的综合协同发展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009年至2016年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供需协同水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技术供需协同发展处于高协同低发展阶段,综合协同发展水平增速缓慢;供需子系统间相互作用关系显著;北京和天津的技术供给发展较快,需求相对不足,而河北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因此,兼顾技术供需高质量发展与区域技术供需协同匹配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对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综合评价,文章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环境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计算灰色关联投影贴近度,引入协调度模型评价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并进行二次加权计算。对比所得到的截面静态评价结果和面板动态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和较大的地区差异,产业发展处于中度失调状态。研究认为,京津冀应努力加强区域产业合作和优势互补,推动创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缩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地域差距,实现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成都市信息技术产业的实际情况,依据市电子工业局提供的数据建立了成都市信息技术产业的计量经济模型.该模型由8 个方程组成,包含8 个内生变量和12 个外生变量.根据模型的方程体系,对成都市现有的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揭示了市电子工业总产出的影响因素,提出了该行业结构优化的建议方案,并给出了一个可行的预测方程;分部类排序结果表明成都市信息技术产业化仍停留在分立元器件基础阶段,产业发展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煤层气产业在中国能源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历经矿井瓦斯抽排利用、现代煤层气理论技术的引进发展与成功应用、商业化开发试验及产业化发展(初期)4个阶段。由于在煤层气地质基础理论、勘探技术方法、开发工艺技术、集输利用与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创新、系统集成,我国已有能力大规模发展煤层气产业,这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上是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当前,为了加快煤层气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强统筹规划,发挥多种积极性;加强煤层气地质研究、提高对区域勘探的指导与目标评价水平;开展高效低成本开发工艺技术攻关;发展煤层气产品集输和加工利用;继续跟踪国外煤层气前沿理论技术,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8.
惯例复制与知识转移:作用机制的权变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惯例复制过程中与外部情景难以匹配的复制困境,分析了常规惯例复制和柔性惯例复制对知识转移的单独以及联合作用的关系悖论,对比分析作用机制在网络闭合性和环境不确定性约束下的权变性影响。以研发密集型企业为对象,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网络闭合性和环境不确定性是惯例复制对知识转移的单独以及联合作用的权变条件;网络闭合性强化了常规惯例复制机制的促进作用,但限制了柔性惯例复制机制的效能发挥;环境不确定性削弱了常规惯例复制机制的促进作用,对柔性惯例复制机制的作用效果不显著;网络闭合性低或环境不确定性低时,两种惯例复制机制的联合作用相互补充,而网络闭合性高或环境不确定性高时,两种惯例复制机制相互替代。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惯例复制的权变作用,对提升技术创新网络的知识转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鄂湘赣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本文运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首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后向(前向)直接、间接关联产业部门分别进行定量化分析,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链,并得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的主要关联部门。通过计算Ghosh逆矩阵和Leontief逆矩阵的平均值矩阵F,测度鄂湘赣地区产业链主要关联部门间的成本推动效应和需求拉动效应。基于此,运用平均波及步数法测度鄂湘赣3省之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的关联程度,最终得出鄂湘赣3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于产业链进行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obust output tracking problem for a class of uncertain linear systems. The uncertainties are assumed to be time invariant and to satisfy the matching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selected nominal parameters, an optimal solution with a prescribed degree of stability is determined. Then, an auxiliary input via the use of an adapting factor, connected to the nominal optimal control, is introduced to guarantee the robustness and prescribed degree of stability for the output tracking control of the uncertain linear systems. This method is very simple and effective and can reject bounded uncertainties imposed on the states. A maglev vehicle model example is given to show its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