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形态全氟磺酸树脂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氟磺酸树脂是绿色固体酸催化剂,对许多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但由于全氟磺酸树脂比表面较低,埋没在氟碳基体中的酸性中心不易被反应物所接近,质量比活性低。本文对近年来新形态全氟磺酸树脂,如多孔、负载化、纳米复合物及其改性的全氟磺酸树脂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综述,文献结果表明全氟磺酸树脂纳米复合物对很多有机合成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聚苯乙烯磺酸树脂D72与三氯化铝在二硫化碳的回流温度下,通过不同的洗涤处理分别制备了复合树脂1-4。复合树脂2,4在二硫化碳中分别与无水HCl作用得以复合树脂2’,4’这些复合树脂在60℃下催化乙酸和正丁醇(摩尔比为1/13)的酯化反应,其催化活性与复合树脂中ClAl含量和Cl/Al摩尔比值的增加而增大,这些复合树脂对水比较敏感,与水会发生水解脱氯作用,使催化活性降低,但在非水体系如:仲丁醇与乙酸  相似文献   

3.
在合成氯乙酸丁酯和氯乙酸乙酯时,采用011×7和D72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001×7树脂的催化活性优于D72树脂。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在合成氯乙酸丁酯时,其氯乙酸转化率可达98.8%。合成氯乙酸乙酯时,其氯乙酸转化率为83.6%。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ShimadzuUV-240紫外可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对-四-磺酸基苯卟啉钴修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D261作为类过氧化氢酶催化活性。研究了溶液中的咪唑,温度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复合树脂超强酸对酯化反应的催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孔磺酸树脂与氟硼酸制得的新型复合树脂超强酸DSFB催化乙酸和异丙醇(摩尔比为1:3)的酯化反应结果表明,此反应属二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6.19KJ/mole.在80℃下DSFB树脂催化乙酸与正了醇(摩尔比为1:13)时是假一级反应.复合树脂DSFB对这一反应的相对催化活性比大孔强酸树脂及其与四氯化钛的复合物高得多.  相似文献   

6.
聚环硫氯丙烷或环硫氯丙烷与环氧氯丙烷共聚物,在少量二乙烯三胺存在下制得交联预聚物,将交联预聚物与4-氨基安替吡啉或乙基原磺酸钾反应,制得四种侧链带氨基安替吡啉,乙基原磺酸基的新型螯合树脂它们对贵金属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和高的吸附选择性。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初步探讨了树脂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系列聚邻、间、对位卤代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研究了树脂在170℃水中的磺酸基热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树脂的热稳定性次序为对氯苯乙烯树脂>对溴苯乙烯树脂>对氟苯乙烯树脂;邻氯苯乙烯树脂>对氯苯乙烯树脂>间氯苯乙烯树脂;邻氯苯乙烯树脂100h热降解率小于14.0%,降解速率为0.0028%/h,其热稳定性为最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ShimadzuUV—24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对—四—磺酸基苯基卟啉钻修饰的阴离子交换树脂D261(CoTPPSr)作为类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研究了溶液中的咪唑,温度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考察了CoTPPSr的重复使用寿命。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9.
聚苯乙烯磺酰氯树脂1与三氯化铁或三氯化铁的六水合物在二氯乙烷的回流温度下分别制得了复合树脂2和复合树脂3。这两种树脂在二氯乙烷中分别用无水HCL处理分别得到复合树脂4和复合树脂5。用对硝基氯苯作指示剂测得复合树脂2的Hammett酸度常数为-12.70。这些树脂在60℃下催化乙酸和丁醇(摩尔比为1:13)的酯化反应中虽然树脂3没有明显的催化活性,但其余三种复合树脂的催化活性是其母体聚苯乙烯磺酰氯树脂的3~4倍,是强酸树脂催化剂D72的4~6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磺酸化的方法制备了一种热稳定性能良好的新型固体酸树脂催化剂——磺化聚醚砜酮树脂(S-PPESK),并应用在异丁烯的低聚反应中.S-PPESK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对异丁烯的低聚反应表现出了很高的催化活性和二聚反应选择性.对S-PPESK的热稳定性能采用预处理的方法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它的预处理温度高达180 ℃,与商业磺酸树脂的预处理温度相比高出约40 ℃. S-PPESK在异丁烯的低聚反应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优良的二聚反应选择性和很好的热稳定性能,其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1.
徐杰  王向宇  辛勤  李灿 《催化学报》1998,19(6):522-525
用XRD,TG-DTA-DTG和CO加氢反应装置,对某些难熔氧化物助剂改性的熔铁催化剂的结构、还原和合成醇活性、选择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氧化态物相主要是Fe3O4,难熔氧化物助剂的加入可使还原温度提高。V2O5助剂有利于提高低温催化活性和C2^+OH选择性,Cr2O3助剂对提高高温活性有利。TiO2助剂的最佳含量约为2.5%。当采用复合助剂时,不仅可提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而且可降低催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弱碱树脂D370与FeCl3·6H2O复合物A及其与HCl的络合物B,D370与HCl的季铵盐树脂C。这些树脂催化乙酸与正丁醇(摩尔比为1:13)酯化反应结果表明,D370树脂与复合树脂A没有明显的催化活性,而复合树脂B和树脂C有相当的催化活性。树脂B在第二次重复使用中具有原来83%催化活性,而树脂C则只有原来的25%活性。树脂B的催化中心可能是Bronsted酸和Lewis酸点同时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同位素交换法研究了Eu^3+离子在D72和D751树脂内的扩散过程。应用分步孔道扩方程将粒内有效扩散系数Dc分解为孔道扩散系数Dp和固相扩散系数Dg,表明该方程可用于描述多忆树脂内的动力学过程。实验表明Dc、Dp、Dg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聚苯乙烯磺酸树脂D72与三氯化铝在二硫化碳的回流温度下,通过不同的洗涤处理分别制备了复合树脂1—4。复合树脂2,4在二硫化碳中分别与无水HCl作用得到复合树脂2’、4’,这些复合树脂在60℃下催化乙酸和正丁醇(摩尔比为1/13)的酯化反应,其催化活性与复合树脂中Cl、Al含量和Cl/Al摩尔比值的增加而增大。这些复合树脂对水比较敏感,与水会发生水解脱氯作用,使催化活性降低。但在非水体系如:仲丁醇与乙酸酐的酯化反应中这些复合树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毛细管电泳分离氯代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学良 Frank  H 《分析化学》1998,26(4):447-450
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方法进行了氯代异构体分离的研究。使用64.5cm×50μm.I.D。石英毛细管柱,在40%有机溶剂改性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通过调节最佳PH值,达到了一次进样对所有氯代酚的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16.
木素磺酸离子交换树脂的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木素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改性,使比表面积提高了四倍多。改性后的树脂有较好的表面性能,且原料廉价,合成工艺简单,有希望用作废水生物处理的载体。  相似文献   

17.
聚环硫氯丙烷或环硫氯丙烷与环氧氯丙烷共聚物,在少量二乙烯三胺存在下制得交联预聚物,将交联预聚物与4-氨基安替吡啉(4AAP)或乙基原磺酸钾(PEA)反应,制得四种侧链带氨基安替吡啉,乙基原碘酸基的新型螯合树脂。它们对贵金属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和高的吸附选择性。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初步探讨了树脂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合成了Ce4+改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考察了Ce4+浓度、吸附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树脂改性的影响,并测试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当Ce4+浓度为0.1mol/L左右,常温25℃、pH值接近中性时,Ce4+改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活性最佳,且重复使用6次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试验利用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和能谱仪(EDS)等对改性树脂的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树脂中氢元素大部分被Ce4+离子所替代,其酸性和稳定性均有所提高。将Ce4+改性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应用于生物柴油环氧化反应中,产物环氧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以N-氯代氨基甲酸苄酯为氧化供氮试剂,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手性配体与金属锇形成原位催化剂用于催化5种烯烃的不对称氨羟化(从)反应,表现了好的对映选择性(85%~99%)和反应活性(49%~72%).在以对氯苯乙烯为底物的从反应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回收方法,均能有效地进行配体的回收和再利用,配体的催化活性和对映选择性基本保持...  相似文献   

20.
改性Hβ-分子筛催化FCC轻汽油醚化反应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芝  董群  崔宝臣 《分子催化》2002,16(4):303-306
分别用硼,SO4^2-/Fe2O3对Hβ-分子筛进行改性,并研究改性后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变化及其对FCC汽油醚化反应的催化活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改性剂的引入,均增加了L酸及强酸的总量,提高了烯烃的转化率。硼改性催化剂的选择性高于SO4^20-Fe2O3改性的催化剂;改性催化剂上活性组分的最佳含量约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