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拆项是一种常见的代数恒等变形 ,恰当地拆项有着“拆一拆 ,算得快”的妙用 .一、用于计算例 1 计算 :2 0 0 2 2 - 2 0 0 3× 2 0 0 1.分析 :把“2 0 0 3”拆成“2 0 0 2 + 1” ;把“2 0 0 1”拆成“2 0 0 2 - 1” .解 :原式 =2 0 0 2 2 - ( 2 0 0 2 + 1) ( 2 0 0 2 - 1)=2 0 0 2 2 - 2 0 0 2 2 + 1=1.例 2 计算 :11× 2 + 12× 3 + 13× 4 +… 12 0 0 2× 2 0 0 3 .分析 :将“ 1n(n + 1) ”拆成“1n- 1n + 1” .解 :原式 =1- 12 + 12 + 13 + 13 - 14 + 14 +…12 0 0 2 - 12 0 0 3=1- 12 0 0 3=2 0 0 22 0 0 3 .例 3 计算 :( 2x - 2…  相似文献   

2.
争鸣     
问题 6  某教师在讲授“a ,b全为0”的否定时 ,采用如下方式进行 .“a ,b全为 0” ,即是a =0且b =0 .我们把a =0且b =0记作一个命题 p ,只有当a =0且b =0时命题 p才是真命题 ,其它情况都是假命题 ,它们都属于非 p .非 p包含三种情况 :①a =0且b≠ 0 ;②a≠ 0且b =0 ;③a≠ 0且b≠ 0 ,这三种情况概括为 :a ,b中至少有一个不等于 0 ,即a ,b不全为 0 ,因此“a ,b全为 0”的否定 (即非p)应该是“a ,b不全为 0” .上述讲授方式是否科学 ?问题 7  下面的陈述是否恰当 :“或”命题是两个命题至少有一个存在的复合命…  相似文献   

3.
常见下面的问题 :α、β∈R ,判定“α≠ β”是“tgα≠tgβ”成立的什么条件 ?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回答 .一曰 :“α≠ β”是“tgα≠tgβ”成立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1 ]理由大致如下 :显然α≠ β tgα≠tgβ又命题“tgα≠tgβ α≠ β”的逆否命题“α=β tgα =tgβ”是假命题 (反例 :取α0 =β0 =π2 ,这时tgα0 、tgβ0 不存在 ,当然更不能相等了 ) .∴“α≠ β”是“tgα≠tgβ”成立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似乎有点道理 .另一曰 :“α≠ β”是“tgα≠tgβ”成立的必要非充分条件[2 ]有人…  相似文献   

4.
<正>运用韦达定理求解有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两根问题时,我们常常一再强调不要忽视“Δ≥0”的条件,但有一些题目不必考虑“Δ≥0”.常见的有如下五种情况:  相似文献   

5.
陶兴模 《数学通讯》2002,(11):25-26
导言 :前面我们学习了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我们知道 ,将一个命题“若 p则 q”的条件和结论交换 ,并同时否定所得到的新命题“若┒ q则┒ p”就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根据这一法则 ,请同学们写出命题 :“若a ,b全为 0 ,则ab =0”的逆否命题 .抽一名中等水平的学生甲在黑板上写出 ,其余学生在下面练习 .学生甲写出的逆否命题是 :“若ab≠ 0 ,则a≠ 0且b≠ 0” .教师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思考 ,试判断学生甲写出的逆否命题是对还是错 ?学生乙 :甲写出的逆否命题正确 !教师 :请你 (学生乙 )说明你的判断理由学生乙 :因为一个命题与…  相似文献   

6.
目前 ,社会上流行一些“有奖筹宾”、“有奖销售”活动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它们是商家营销策略的一种手段 ,但其中却包含着有趣的概率问题。笔者遇见这样一家公司 ,它推出的促销项目极具吸引力 ,名曰 :“免费抽奖 ,有奖筹宾”。怎么回事呢 ?请看该公司发给行人的传单 :免费抽奖 有奖筹宾中奖方式 :袋中 2 0个球 ,1 0个 1 0分 ,十个 5分。从袋中摸出 1 0个球 ,分数加即为中奖分数。中奖分数如下 :一等奖到九等奖白白赠送。一等奖 :1 0 0分彩电一台价值 2 80 0元 ;二等奖 :50分洗衣机一台价值 80 0元 ;三等奖 :95分洗发精华素 8瓶 ;四等奖 :…  相似文献   

7.
文 [1 ]对新教材关于数列的研究性课题 ,按“不计复利”的方式进行了探究 .文中给出的三种解法是由“复利”方式类比而来 .但这种类比是否可行 ?它究竟是不是符合“单利” ?我认为值得再探索 ;文中又讲到在银行还贷中 ,客户选定了某一种方法 ,与之对应的计算方法也就给定了 ,那么这三种解法背后对应着什么样的还款方式呢 ?先看解法 1 :“按课本提供的解法 ,有x·( 1 + 1 .0 1 6 + 1 .0 32 + 1 .0 4 8+ 1 .0 6 4+ 1 .0 80 )=50 0 0 ( 1 + 0 .0 96 ) ( )6 .2 4x =5480 ,x 878.2 1元” .因为 878.2 1× 6 =52 6 9.2 6 >50 0 0元 ,故x中除…  相似文献   

8.
例 解不等式(x - 4)x2 - 3x - 4≥ 0 .错解 :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组 :x - 4≥ 0 ,x2 - 3x - 4≥ 0 ,即 x≥ 4,x≥ 4或x≤ - 1,解得x≥ 4,∴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x≥ 4} .剖析 显然当x =- 1时 ,原不等式也成立 .为什么漏掉x =- 1这个解呢 ?究其原因是忽略了原不等式中的“≥”号具有不等和相等的双重性 .要注意 :同解定理“不等式F(x)·Φ(x) >0与不等式组F(x) >0Φ(x) >0 同解”中的不等号是“ >” ,而不是“≥” .下面介绍三种可以防止错解的简便方法 ,供读者参考 .1 符号分解 符号“≥”是由“ >”与“ =”复合…  相似文献   

9.
贵刊 1999年第 9期“复习指导”专栏新设“连堂讲稿”与“新题征展”两个版块 ,命题新颖独特 ,启迪性强 ,对高三数学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让教师们耳目一新 .仔细拜读后 ,发现《三个“二次”的等价转化》一文中有一处疏漏和一题错解 .因这种情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故特地提出以引起大家注意 ,避免这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疏漏的地方是 :[内容提要 ]2 (2 )二次方程 f(x) =0在区间 (p,q)内至少有一个实根 ,   f(p) f(q) <0 或 Δ≥ 0p <- b2 a0af (q) >0作者考虑到了下列两种情况 :函数 f(x)的图象为 (图 1) :图 1漏掉了下列两种…  相似文献   

10.
在教材中 ,Ax +By +C >0 (或 <0 )表示的区域是取“特殊点法”判断的 .事实上 ,此类问题还有一种简单判断法 :在不等式Ax +By +C >0 (或 <0 )中 ,当B的符号 (指B与0比较时的大小符号 ,如 - 4<0为“ <”)与不等式中的不等号同向时 ,则Ax +By +C >0(或 <0 )表示的区域是直线Ax +By +C =0的上方区域 ;否则就是下方区域 .这里B≠ 0 ,“上方”是直线“左上方”或“右上方”的简称 ,“下方”类似地理解 .由于这种方法涉及到系数B的符号与不等式中的不等号是否相同或相异 ,故称为“B符号判断法” ,简记为“同号为上 ,异号为下” .例 指出如…  相似文献   

11.
简易逻辑中的几个常见错误及教学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明 《数学通讯》2002,(15):14-15
高一新教材增加了“简易逻辑”内容 ,从教学实践与一些教学辅导书上看 ,由于是新增内容 ,常犯一些典型错误 ,本文对与“或”、“且”、“非”有关的一些常见错误加以分析 ,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1 “或”1 .1 教材中典型例子1 )P2 5引例 :① 1 0可以被 2或 5整除 .②不等式x2 -x - 6 >0的解集是 {x|x <- 2 ,或x >3}.2 )P2 6例 1 ( 2 ) :李强是篮球运动员或跳高运动员 .3)P2 6练习 2 ( 4 ) :正数或 0的平方根是实数 .从以上可以看出教材中给出的“或”形式有两种最基本类型 :①A是B ,其中B中有联结词“或”(如例 1 ( 2 ) ) ;②A…  相似文献   

12.
在排列组合教学中,构造模型解排列组合应用题,常常能使较复杂的问题明朗化,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现将“投宿”模型及其应用介绍如下: “投宿”模型:(1)若m个人到n家旅馆投宿,则有n~m种投宿方法;(2)若以上m个人中有m_0(m_0相似文献   

13.
减法系统Ⅰ——各种BCY代数和它们的字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百英 《数学学报》1986,29(1):112-116
<正> 近几年来正在发展着各种BCK代数和BCI代数,它们都是各种减法系统,且都含有一个常个体“0”(即极小元),依靠这个“0”,使用基本运算“*”,由等价关系定义次序关系为:t≤s当且仅当t*s=0.本文将研究一些不含有“0”的减法系统,并研究它们的字问题.由于没有“0”,次序关系就不能使用相等关系来定义,因此基本关系唯有直接使用拟序关系(再由拟序关系定义等价关系).于是本文涉及的各种减法系统实为一种初等次序演算(所谓初等是指不使用约束变元).  相似文献   

14.
“ ”是数学推理中经常使用的符号 .命题“若p则 q”为真时 ,我们记作“p q” .可见 ,“p q”所表示的不是一个等待判断真假的命题 ,而是一个已经证明为真的命题 .但不少人甚至某些所谓权威资料 ,往往错误的使用这个符号 .如错例 1 a ,b都是实数 ,写出命题“a =0 ab=0”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 .解 ①逆命题 :ab =0 a =0 .逆命题为假 .②否命题 :a≠ 0 ab≠ 0 .否命题为假 .③逆否命题 :ab≠ 0 a≠ 0 .逆否命题为真 .不妨看一看语句① .一方面 ,用“ ”表示该命题 ,另一方面又将它判…  相似文献   

15.
一、足彩简介 1.是由购票人在比赛前的一周时间内预测每一轮的意甲九场和英超四场共计十三场比赛的胜平负结果.在每一轮次比赛中,每一场比赛的胜平负共有3种预测结果.“3”:主队胜,客队负;“1”:主队与客队平;“0”:主队负,客队胜.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我国在 2 0 0 0年《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中第一次提出要求学生“能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 ,展开交流 ,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2 0 0 0年《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提出将“数学交流”贯穿在整个知识领域中 ,这说明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数学交流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笔者研究了近年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中出现的错误 ,发现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提出以供同学们研究并纠正 .1 倍数不会“增加 (减少 )到”与“增加 (减少 )了”区分不清 .如 :例 1 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开滦 ,在第四个五年…  相似文献   

17.
在一些数学书刊中,在讨论二次方程ax~2+bx+c=0(a≠0)有异号根的问题时,往往加上判别式“Δ=b~2-4ac>0”的条件,这也许是为了解答“保险”起见,其实不要“Δ>0”,结果也很“安全”。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初中数学的一些定义、法则、公式及定理对“ 0”都有特殊的限制条件,而在各种考试中经常用这些限制条件设置“陷阱”出题,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思考问题的周密性, 不少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因忽视“0”而造成错误,掉进“陷饼”而不知.现举例剖析如下: 一、“0”不能作除数例1 已知: ,求 的值.  相似文献   

19.
争鸣     
问 题问题 2 5  在高中新教材《数学》第一册 (下 )中 ,第 95页有“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 .这样 ,对向量b与非零向量a共线 (或平行 )的充要条件有两处 :见 1 0 4页用到“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 ,而第 1 1 1页用到“存在一个实数λ” .我们的问题是 :为什用两种逻辑意义的语句叙述 ,可否统一为“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 ?问题 2 6  判断命题“若a∥b ,则a与b的方向相同或相反”的真假 .观点一 : 当a∥b时 ,a与b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否则 ,a与b不平行 ,故此命题为真 .观点二 : 由于规定了 0与任一向量平行 ,故 0的方向是任意的 …  相似文献   

20.
文吉华 《数学通报》2001,(10):38-39
贵刊 2 0 0 0年第 3期刊登了山西省代县中学校安培录同志的“如何寻找《线性规划问题》的整点最优解”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 ,对线性规划问题中整点最优解提出了三种解法 .但在具体操作中 ,有些地方可以加以补充和完善 .这三种方法都要作出可行域 ,然后 ,在寻找最优解过程中 ,要打网格 ,所以 ,宜提倡用数学中的坐标纸来作图 .在“原文”例 1解法一中写道 :“将直线l1 向下平移至l2 的位置时 ,直线l2 最先经过可行域上的整点B( 0 ,1 2 )和C( 3,8)且使z= 2 0 0x 1 5 0y取得最大值” ,现将具体操作方法说明如下 .图 1在例 1中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