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固体超强酸SO4^2-/ZrO2-Fe2O3催化合成醋酸异戊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绪鹏  万玉保  胡国和 《合成化学》2005,13(3):284-286,303,i004
以合成醋酸异戊酯为探针反应,筛选出制备固体超强酸SO2-4 /ZrO2- Fe2O3 (SZF -1 )的最佳工艺条件为:ZrOCl2·8H2O9. 7g, FeCl3·6H2O16. 2g, 常温陈化24h, 0. 5mol·L-1 H2SO4 (15mL·g-1 )浸泡5h, 550℃焙烧3h。以SZF 1为催化剂合成醋酸异戊酯的反应条件为:异戊醇200mmol, n(异戊醇)∶n(醋酸) =1. 0∶1. 3, SZF -1 1g(反应物总质量的3% ), 环己烷15mL, 回流反应3h, 酯化率93. 47%。催化剂连续使用6次后酯化率仍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2.
固体超强酸ZrO_2/S2O_8~(2-)催化合成肉桂酸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固体超强酸ZrO2/S2O2-8催化下,肉桂酸与甲醇作用合成肉桂酸甲酯的工艺.考查了催化剂的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的性能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n(肉桂酸)∶n(甲醇)=1∶10,m(肉桂酸)∶m(催化剂)=3∶1,反应温度90~95℃,反应时间5h,酯化率为95.7%.  相似文献   

3.
固体超强酸ZrO2/S2O2-8催化合成肉桂酸甲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固体超强酸ZrO2/S2O8^2-催化下,肉桂酸与甲醇作用合成肉桂酸甲酯的工艺.考查了催化剂的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的性能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n(肉桂酸):n(甲醇)=1:l0,m(肉桂酸):m(催化剂)=3:1,反应温度90—95℃,反应时间5h,酯化率为95.7%.  相似文献   

4.
S_2O_8~(2-)/ZrO_2-Al_2O_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固体超强酸因其特殊的晶相结构和表面特性及高比表面积使其具有许多重要的催化特性 [1] ,某些经特殊处理得到的金属氧化物 (如 Zr O2 、Ti O2 、Fe2 O3 等 )负载 SO2 - 4后可以成为固体超强酸[2 ] .有关 SO2 - 4/ Zr O2 系列固体超强酸的研究和应用报道较多[3 ,4 a,5] .夏勇德等[4 b,6 ] 报道用( NH4 ) 2 S2 O8浸渍无定形 Zr( OH) 4可制备超强酸性和催化活性比 SO2 - 4/ Zr O2 更强的新型固体超强酸 S2 O2 - 8/ Zr O2 .本文在文献方法的基础上 ,研制出新型固体超强酸 S2 O2 - 8/ Zr O2 -Al2 O3 ,以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作探…  相似文献   

5.
固体强酸具有酸强度高 ,不腐蚀设备 ,不污染环境 ,与产物分离方便等特点 ,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催化剂。业已发现固体强酸对许多重要的有机反应如烃类异构化、傅克酰基化、傅克烷基化、酯化、缩合、聚合、氧化等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可替代传统的浓 H2 SO4 及 Al Cl3、HF等高污染催化剂。在前文 [1]基础上 ,本文通过添加 Cr2 O3、Ce2 O3和 La2 O3对催化剂 S2 O2 - 8/Zr O2 - Al2 O3改进后制备出 S2 O2 - 8/Zr O2 -Al2 O3- M2 O3( M=Cr,Ce,La)系列固体强酸催化剂 ,用对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转化率评价了催化活性 ,用 XRD、BET、流…  相似文献   

6.
以固体超强酸SO2-4/ZrO2-Fe2O3催化合成醋酸异戊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合成醋酸异戊酯为探针反应,筛选出制备固体超强酸SO2-4/ZrO2-Fe2O3(SZF-1)的最佳工艺条件为ZrOCl2·8H2O 9.7 g, FeCl3·6H2O 16.2 g, 常温陈化24 h, 0.5 mol·L-1 H2SO4(15 mL·g-1)浸泡5 h, 550 ℃焙烧3 h.以SZF-1为催化剂合成醋酸异戊酯的反应条件为异戊醇200 mmol, n(异戊醇)n(醋酸)=1.0 1.3, SZF-1 1 g(反应物总质量的3%), 环己烷15 mL, 回流反应3 h, 酯化率93.47%.催化剂连续使用6次后酯化率仍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7.
固体超强酸ZrO2/S2O28-催化合成乙酸正己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固体超强酸ZrO2/S2O8^2-为催化剂,乙酸和正己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正己酯,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1.4,催化剂用量0.5g(当乙酸用量为0.1mol时),带水剂苯15mL,在110-118℃反应1.5h,其酯化率达92%以上.该方法的优点是酯化率高,催化剂可重复使用且基本不腐蚀设备.  相似文献   

8.
固体酸ZrO2-Ce2O3/SO4^2-催化合成丙二酸二丁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长增  宋晓平 《合成化学》2004,12(6):574-576
以含铈固体超强酸ZrO2-Ce2O3/SO4^2-为催化剂,丙二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丙二酸二丁酯。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活化温度500℃,丙二酸100mmol,n(酸):n(醇)=1.0:2.5,催化剂用量1g,反应时间2h,酯化率达95.8%。结果表明,加入铈有助于提高固体超强酸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以Zr O(NO3)2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固体超强酸S2O82-/Zr O2-Si O2催化剂,以微波辐射下冰醋酸和正丁醇合成乙酸正丁酯为探针反应,探究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运用Hammett指示剂法,BET法,XRD,TEM和FT-I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Zr∶nSi=1∶10,焙烧时间3.0h,焙烧温度550℃,(NH4)2S2O8浸渍液浓度0.6 mol·L-1。微波辐射下酯化反应最优条件为:醇酸摩尔比2.2∶1,催化剂0.8g,反应时间35min,功率600W,此时产率为93.5%。该法制得的催化剂酸强度H0≤-13.16为超强酸,催化剂比表面较大,Si O2为无定形态,Zr O2为四方晶相,Zr O2在Si O2上分布相对均匀,且Si O2分布较为松散,基本呈多孔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0.
新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和缩酮的合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家贵  陈渊  蔡桂全  朱万仁 《合成化学》2004,12(3):216-218,221
报道了新型固体超强酸Fe2O3/S2O8^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缩酮的研究工作,探讨了Fe2O3/S2O8^2-的制备方法和合成缩酮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酮(醛)117mmol,苯为带水剂,催化剂Fe2O3/S2O8^2-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8.4%,酮醇摩尔比为1.0:3.0,回流反应时间为4h,缩酮平均产率高达95.5%。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改进的溶胶 -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出超细三元 Ni O- L a2 O3 - Al2 O3 气凝胶催化剂 .通过 BET、TEM、XRD、DTA、IR等物性表征 ,考察了煅烧温度和组成等对气凝胶催化剂制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此种方法制备的多元气凝胶催化剂不仅保留了氧化铝和 Ni O- Al2 O3 气凝胶的主要特征 ,而且 ,氧化镧的加入使气凝胶更易晶化 ,热稳定性更好和吸附能力更强 .这种改进的溶胶 -凝胶法和超临界干燥技术操作简单有效 ,适合要求组分之间相互作用强、分布均匀、结构热稳定性好的多组元负载催化剂的制备 .  相似文献   

12.
氯丙烯在不同催化剂表面上吸附的TPD结果表明:在TS-1上有三重脱附峰,而在TiO2/Silicalite上仅有单峰。H_2O_2或分子O_2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后,在脱附物种中可用质谱检测到原子O(16)物种;说明H_O_2或分子O_2在样品表面存在解离吸附;并发现解离分子O_2的活性很低。TS-1能同时吸附氯丙烯和H_2O_2,而在SiO_2/Silicalite表面的吸附却与吸附顺序有关。环氧化活性顺序如下:TS-1(TPAOH)>TS-1(TPABr+NaOH)>TiO_2/Silicalite。TS-1沸石的高氧化活性可能与H_2O_2吸附后表面原子O(16)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CoMo/Al_2O_3和CoMo/TiO_2-Al_2O_3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CoMo/Al2O3和CoMo/TiO2-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并用LRS,XRD和TPS等方法表征其表面相结构和硫化行为.结果表明,以TiO2-Al2O3为担体的Mo和CoMo催化剂的活性均比相应的Al2O3为担体的高;少量Co,Ni助剂的引入可显著提高MoO3在担体上的分散度和改进催化剂的活性;Co助剂还有降低Mo物种硫化温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聚合前驱体制备的SnO2 Sb2 O3 中间层的焙烧温度、锑含量对Ti/SnO2 Sb2 O3 /PbO2 阳极性能的影响。用XRD、ESEM和探针法对锡锑中间层进行了表征 ,应用阳极寿命快速检测法测定了Ti/SnO2 Sb2 O3 /PbO2 电极在 1 0mol/LH2 SO4溶液中的寿命 ,并用极化曲线和电荷容量表征了锡锑中间层对钛基PbO2 阳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聚合前驱体制备中间层的焙烧温度和锑含量对Ti/SnO2 Sb2 O3 /PbO2 电极的寿命和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在锡锑中间层的制备温度为 5 0 0℃、n(Sn)∶n(Sb) =9∶1时 ,制得的Ti/SnO2 Sb2 O3 /PbO2 电极用阳极寿命快速检测法测得的电极寿命达 30h ,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系列CeO2-ZrO2-Al2O3稀土储氧材料,并用BET,XRD和储氧性能测定等表征手段考察了陈化时间、La2O3含量、反应pH和沉淀方式等工艺因素对CeO2-ZrO2-Al2O3比表面积、储氧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陈化时间为12 h,反应pH=10时,掺杂2%(质量分数)La2O3的CeO2-ZrO2-Al2O3样品在老化前后均具有很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储氧性能,并且pH为影响样品比表面积及热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与一步法沉淀相比,二步法制得的CeO2-ZrO2-Al2O3样品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能,1050℃老化5 h后的样品比表面积高达46.4 m2.g-1,但储氧性能略差,这与Al2O3对CeO2-ZrO2的结构影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陈彤  付真金  祝良芳  胡常伟  田安民 《化学学报》2003,61(11):1701-1703
设计制备了Ni-Zr-Ce/Al_2O_3催化剂,研究了其上用H_2O_2直接将苯氧化胺化 合成苯胺的活性。发现在常压、50 ℃的温和条件下,该催化剂对苯、氨水与 H_2O_2直接氧化胺化生成苯胺有较好活性,并且其对苯胺的选择性远远大于对苯酚 的选择性。提高反应原料中氨水对苯的比例,能提高苯胺的收率,且不会增加苯酚 的生成量。本方法能耗低,原子利用率高,为苯胺的绿色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  相似文献   

17.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在不同载体焙烧温度下,制备了不同Al/Ba原子比的Pt/BaAl2O4-A12O3系列样品。用XRD,XANES,EXAFS,以及NSC(NO_x storage capacity)测定等手段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NO_x储存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表征.样品中Ba物种是以BaAl2O4和BaCO3两种混合物相的形式存在,且伴随着载体焙烧温度和Ba含量的降低,BaAl2O4物相的分散度变高,NO_x储存活性也随之提高,这表明BaAl2O4相的分散度与样品的NO_x储存性能密切相关,小颗粒的BaAl2O4相是NO_x的主要储存活性中心.在样品中,Pt物种以金属原子簇形式存在.分散度很高,其Pt—Pt壳层配位数较标样Pt粉有显著下降,Pt—Pt键长变短,出现了纳米收缩现象.高分散的小颗粒金属Pt原于簇为捕获和氧化NO_x的主要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8.
掺杂Mn对CeO2-ZrO2-Al2O3材料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Mn掺杂摩尔分数为0~5%的CeO2-ZrO2-Al2O3(CZA)复合氧化物, 并采用BET, OSC, XRD, XPS, H2-TPR等方法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材料均形成了稳定的CZA固溶体, 尤其是Mn掺杂0.5%的材料在600和1000 ℃焙烧后均表现出最好的织构性能. OSC和H2-TPR的结果表明, Mn掺杂量≤1%时, 氧在材料中的体相移动是材料储氧和被还原的速控步骤, 并且Mn的掺杂量为0.2%时, 储氧量最大, 材料的还原温度也最低; Mn掺杂量>1%时, Mn物种对材料储氧和被还原的作用显著. XPS结果表明, Mn在焙烧过程中会迁移向表面, 结合H2-TPR结果可知, 新鲜样品表面的MnOx物种主要为Mn2O3, 而老化样品主要为Mn3O4.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Bi_2O_3-Y_2O_3系的阻抗谱。呈现特有的Warburg阻抗及其相关阻抗。在高氧分压下,电极过程由氧原子在三相线发生反应后直接进入电解质步骤控制;低氧分压下,由上述步骤和界面浓差极化共同控制,或仅由浓差极化控制。在氧分压为1.01×10~(-10)~1.01×10~5Pa内时,Bi_2O_3-Y_2O_3系表现为纯氧离子导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