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体外酶抑制活性检测方法结合超滤质谱(UF-LC/MS)筛选方法对中药提取物中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行了筛选.以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药,对5种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中药提取物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初步测定.结果表明,银杏叶具有最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作为进一步复筛的对象.利用超滤质谱技术对银杏叶中潜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行了筛选,从中筛选出4种潜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n)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本文结果为开发新一代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滤亲和结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F-LC-MS) 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毛菊苣种子中高亲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评价毛菊苣种子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其中阿卡波糖IC50为0.003 mg/mL,毛菊苣种子IC50为0.447 mg/mL.利用UF-LC-MS技术对毛菊苣种子提取物进行筛选鉴定,获得4种化合物;通过Autodock软件筛选出2种与α-葡萄糖苷酶有较高亲和力的化合物,分别是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结合体外酶活实验,验证了绿原酸、异绿原酸A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各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由大到小依次是:阿卡波糖>异绿原酸A>绿原酸,其中异绿原酸A与阿卡波糖抑制率相近.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快速分离及鉴定葛花中活性化合物的方法。采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得到葛花提取物,以α-葡萄糖苷酶和乳酸脱氢酶作为生物靶分子,以超滤质谱技术筛选酶抑制剂。运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所得酶抑制剂,以乙酸乙酯-乙醇-水(4.0∶0.5∶3.0,V/V/V)组成三元溶剂体系,从200 mg葛花粗提物中,一次性分离制备得到2.36 mg葛根素、8.57 mg鸢尾苷、5.34 mg染料木苷,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纯度均达到90.0%以上。该三个化合物均可与α-葡萄糖苷酶及乳酸脱氢酶亲和,具有潜在的抗糖尿病及抗脑卒中的活性。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及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确定了每个化合物的结构。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分离样品纯度高,适用于葛花中异黄酮类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宇平  施树云  陈林  陈晓青  张水寒 《色谱》2017,35(3):274-279
中药活性成分的快速分离分析一直是中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该文建立了在线亲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快速筛选中药中与α-葡萄糖苷酶有结合作用的活性成分的方法。四通阀和六通进样阀组成接口界面,收集亲和固相萃取柱中与α-葡萄糖苷酶有结合作用的活性成分,接着进入液相色谱系统进行分析鉴定。阳性对照品((+)-儿茶素)和阴性对照品(水杨酸)混合物筛选确定了方法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接着,以玉竹为研究对象,筛选出9种主要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化合物,包括5种苯乙基肉桂酰胺类化合物,4种双氢高异黄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强,可用于任何复杂体系中α-葡萄糖苷酶结合活性成分的筛选。  相似文献   

5.
通过体外酶活性实验结合离心超滤LC-ESI-MSn技术从富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虎杖和大黄提取物中筛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首先,以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对虎杖和大黄提取物的体外酶抑制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虎杖和大黄提取物对α-葡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027和0.050 g/L。其次,利用离心超滤技术对虎杖和大黄提取物种的潜在的α-葡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进行了筛选,并通过LC-ESI-MSn对筛选得到的潜在抑制剂结构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虎杖和大黄中各鉴定得到12和7种,共计16种活性小分子成分。其中大黄素等7种化合物属于蒽醌类;虎杖苷等5种化合物属于多元酚类;莲花掌甘等4种化合物都具有没食子酰基取代基。结果表明,蒽醌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可以为开发新的安全有效的富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降糖药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明  唐访良  徐建芬  余波  张伟  姚建良  胡敏华 《色谱》2017,35(10):1073-1079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大气降水中9种全氟化合物前体物质的高通量检测方法。使用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降水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以HSS T_3色谱柱(100mm×2.1 mm,1.7μm)为分析柱,甲醇和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以电喷雾负离子电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9种目标化合物在0.05~5.00μg/L、0.5~50.0μg/L或5.00~5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2 1~0.999 5,方法的检出限为0.05~7.9 ng/L;高、中、低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6.0%~106%,相对标准偏差为0.72%~13.7%。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且具有检测范围广、分析速度快等特点,是一种适用于大气降水样品中全氟化合物前体物质检测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范赛  邹建宏  苗虹  吴永宁  赵云峰 《分析化学》2011,39(8):1153-1158
建立了SPE柱净化结合液相色谱-三级质谱测定尿液中12种β-受体激动剂和4种β-受体阻断剂的方法.尿液样品经冷冻离心,加人β-葡萄糖苷酸酶酶解后,以高氯酸沉淀蛋白,经HLB和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在Waters Atlantis(R)T3色谱柱上以甲醇和含0.1%甲酸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采用ESI源正离子模式进行三...  相似文献   

8.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 MS/MS)技术,建立了高分辨质谱-非信息依赖数据采集-后靶向筛查策略(HRMS-DIA-Post targeted screening strategy),并成功应用于不明原因食物中毒患者呕吐物及粪便样本中的有毒化合物筛查鉴定。样品经溶剂提取与净化后,采用5 mmol/L甲酸铵-水(A)和0.1%甲酸-乙腈(B)作为流动相,在反相色谱柱上进行梯度洗脱。采用MS~E模式对样品进行质谱(ESI+)全信息采集,经UNIFI筛查软件进行谱峰识别、谱库检索等数据分析,初筛出疑似有毒化合物α-茄碱,随后结合其化合物特征及体内代谢行为,采用后靶向筛查策略在两种样品中均鉴定出相关化合物(包括水解产物及代谢产物等),如α-卡茄碱与其水解产物β-卡茄碱、γ-茄碱/卡茄碱以及共同代谢产物茄啶。采用单点校正法测得两种样品中α-茄碱含量均约为0.1 mg/kg,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到两种样品中龙葵素类似物总量分别约为0.5 mg/kg与0.6 mg/kg。本研究建立的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策略可为不明原因食物中毒的未知毒物快速筛查鉴定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大豆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高效液相色谱法活性分析体系。利用KromasilC18(250mm×4.6mm,5μm)反相色谱柱,以260nm为探测波长,以甲醇和1%醋酸水溶液梯度溶液为流动相,流速梯度为初始0.25mL/min,7min降至0.15mL/min,15min升至0.5mL/min,确定了S-腺苷蛋氨酸(SAM)、腺嘌呤和腺苷标准品的出峰时间分别为25,12和16min。从大豆黄化幼苗下胚轴中提取ACC合酶,与等体积S-腺苷蛋氨酸标准品在30℃恒温水浴中作用1h,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体系检测到的产物峰与腺嘌呤标准品一致,经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确定,产物峰中含有m/z为136.1的腺嘌呤准分子离子峰(M H) 。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新型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测定液态乳中舒巴坦的方法。液态乳采用乙腈超声提取后,PRiME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以Thermo Hypersil Gold a Q(100 mm×2.1 mm,1.9μm)色谱柱进行分离,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ESI-),通过优化分辨率,在全扫描模式下提取目标化合物的精确质量数,采用自动触发采集二级质谱图进一步提高定性的准确性。在0.5~1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定量限为0.5μg/kg,回收率为82.1%~95.5%,相对标准偏差为3.5%~6.2%。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液态乳中舒巴坦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地表水中伐昔洛韦、阿巴卡韦、恩替卡韦、齐多夫定、奈韦拉平、更昔洛韦、替比夫定、拉米夫定、阿昔洛韦和金刚烷胺10种抗病毒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方法。水样经ISOLUTE ENV+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以Waters ACQUITY UPLCTM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 i.d.,1.7μm)分离,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用质谱多反应监测(MRM)进行测定。10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5~200 ng/L,相关系数r20.993;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2~5.0 ng/L,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0.0%~104.0%,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5%。该方法可用于地表水等相关水体中目标化合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检测酶促反应体系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浓度变化,快速筛选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抑制剂的方法。优化了HMGCR酶促反应体系和检测NADPH的色谱-质谱条件,探讨了NADPH的离子化试剂的作用和质谱碎裂机理。采用ACQUITY UPLC BEH Amide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三乙胺/六氟异丙醇缓冲液(pH=8.0)为流动相,流速0.3 mL/min,柱温30℃,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对酶促反应体系中的NADPH进行分析。NADPH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在0.05~50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定量限(S/N=10)为0.05μmol/L。  相似文献   

13.
张鹏  陈佳林  安巧  邹吉斌  张吉  胡占兴  郝小江 《化学通报》2023,86(2):222-232,243
为了探索高效低毒的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4H-3,1-苯并噁嗪-4-酮衍生物,其结构经过1H NMR、13C NMR和HRMS鉴定。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3a、4a、5a和4j的IC50值分别为68.3、76.1、99.3和51.9μmol/L,明显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421.7μmol/L)。此外,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3a和4j与α-葡萄糖苷酶存在较强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离心超滤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 从红车轴草异黄酮提取物中筛选DNA结合剂. 结果表明, 红车轴草中10种异黄酮成分与DNA具有不同的结合能力.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DNA结合能力较强的5种化合物分别是德鸢尾素-4'-O-β-D-葡萄糖苷、 德鸢尾素、 黄豆黄葡萄糖苷、 红车轴草素和鹰嘴豆牙素A. 为从中药提取物等复杂体系筛选并鉴定DNA结合剂建立了快速的超滤质谱平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LTQ-Orbitrap)高分辨质谱,配合全自动筛选应用软件ToxID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高通量分析的特点,建立了蜂胶中杨梅酮、乔松素、芹菜素、苛因、山奈素、高良姜素、槲皮素、芦丁、桑黄素9种黄酮类物质的快速筛选和确证方法。样品使用无水乙醇提取,采用Waters xselect HSS T3色谱柱(100×3.0mm,3.5μm),以乙腈-0.1%乙酸溶液为流动相,FT正离子扫描模式进行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以上除杨梅酮外8种黄酮类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5~50μg/mL,杨梅酮的线性范围为1.0~50μg/m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在625mg/kg、1 250mg/kg、2 500mg/kg 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8.7%~93.3%,相对标准偏差为7.10%~12.65%。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毛发中15种毒品及其代谢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确证与内标定量分析方法。向洗净的毛发样品中加入甲醇研磨提取,研磨液经过滤后,以5 mmol/L NH_4Ac-0.1%甲酸水溶液及甲醇作为流动相,经Phenomenex Kinetex Biphenyl色谱柱(100 mm×3.0 mm, 2.6μm)分离,采用分段多反应监测(sMRM)-信息依赖性采集(IDA)-增强离子扫描(EPI)模式,结合EPI谱库检索确证定性结果,运用内标法定量分析。毛发中15种毒品及代谢物在0.05~5.0 ng/mg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各化合物检出限范围为0.5~10 ng/g;低、中、高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89.2%~117.5%;相对标准偏差为1.5%~7.1%。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同时测定纺织品中α-,β-,γ-六溴环十二烷的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不同类型的纺织品样品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以正己烷-丙酮(体积比1∶1)混合液为萃取溶剂,在10.3 MPa和80℃下,静态循环萃取3次,每次5 min,萃取液经ENVI-CarbⅡ/PSA固相萃取柱净化,收集二氯甲烷-正己烷(体积比2∶3)洗脱液,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Phenyl色谱柱(50 mm×2.1 mm,1.7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离后进行UPLC/MS/MS多反应监测模式下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α-,β-,γ-六溴环十二烷测定方法的定量限为0.5μg/kg,在0.5~10μg/kg浓度范围内,低、中及高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4.2%~93.7%,日内精密度均小于10%,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2%.本方法准确快速,且灵敏度高,可用于纺织品的实际检验.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建立了医用口罩中全氟辛酸、全氟辛烷磺酸钾、全氟十一酸、全氟十二酸、全氟辛烷磺酸胺、全氟十三酸、全氟十四酸、N-乙基全氟辛烷磺酸胺8种全氟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样品以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采用C18(150 mm×2.1 mm, 5μm)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和乙酸铵,梯度洗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分析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种全氟化合物的定量限(LOQ,以信噪比>10计)为0.50~1.58μg/kg,在0.5~10μg/L时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79),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8.4%~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1.55%~7.44%。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回收率高,精密度好,适用于医用口罩中全氟化合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于泓  胡青  孙健  冯睿  张甦  张静娴  毛秀红  季申 《色谱》2018,36(10):1005-101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定性筛查102种西地那非及其相关功效化合物的方法。甲醇超声提取样品;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SB-C18色谱柱(75 mm×3.0 mm,2.7 μm),以0.1%(v/v)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ESI)源,Q-TOF-MS作检测器,正离子模式检测;与对照品保留时间、母离子及碎片离子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组成比对,准确定性。西地那非等100种化合物在10种基质中的检出限为0.1~50 mg/kg或0.1~50 mg/L。并分类归纳了文中涉及的98种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质谱碎片裂解规律,为可疑物的识别和鉴定提供参考。该方法已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检出19种化合物,有效打击了非法添加行为。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猪肉中3种β-受体激动剂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确证分析方法。样品经β-葡萄糖醛酸酶/芳基硫酸酯酶酶解、乙酸铵缓冲液提取和MCX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Agilent ZorbaxSB-C18(2.1mm×150mm,3.5μm)色谱柱,0.1%的甲酸水溶液、甲醇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电喷雾离子源电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3种药物在0.05~1μg/kg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0.05、0.1、0.5μg/kg3个浓度水平的添加回收率在89.7%~106.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4%~8.6%,3种药物的定量限均为0.05μg/kg。方法适用于猪肉中β-受体激动剂残留的确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