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二氧化硅包覆的磁性氧化石墨烯为载体, 利用热聚合方法制备了对四溴双酚A(TBBPA)有特异吸附效果的新型磁性印迹复合材料.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热重分析(TGA)和样品振动磁强计(VSM)对该印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制备了一层厚度为55~65 nm、 热稳定良好的磁性印迹层. 结合磁固相萃取技术(M-SPE)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技术研究了该磁性印迹复合材料对四溴双酚A的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该印迹复合材料对四溴双酚A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能力, 最大吸附量为16.33 mg/g. 结合HPLC检测技术, 该印迹复合材料可用于分离富集饮用水中的四溴双酚A.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功能单体的磁性双酚A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氧化硅包覆的四氧化三铁为载体,双酚A(BPA)为模板分子,β-环糊精和4-乙烯基吡啶为二元功能单体,采用热聚合方法制备了对双酚A具有特异吸附性能的磁性印迹复合材料(mag-MIP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该印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结合磁固相萃取(M-SPE)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研究了其对双酚A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该印迹复合材料对双酚A具有良好的选择吸附能力.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该磁性印迹复合材料可用于环境水样中双酚A的快速分离富集,回收率为90.51%~98.21%.  相似文献   

3.
肖海梅  蔡蕾  张朝晖  陈珊  周姝  符金利 《应用化学》2020,37(9):1076-1086
本文以磁性氧化石墨烯/MIL-101(Cr)复合材料为载体,以Cu(Ⅱ)和Pb(Ⅱ)模板,多巴胺(DA)为功能单体,采用表面印迹技术成功制备一种对Cu(Ⅱ)和Pb(Ⅱ)具有高选择吸附性能的磁性离子印迹聚合物。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技术对该磁性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形貌、粒径大小和磁性能进行表征。 详细探讨了该磁性离子印迹聚合物对Cu(Ⅱ)和Pb(Ⅱ)的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性能及吸附选择性,结果表明该磁性离子印迹聚合物对Cu(Ⅱ)和Pb(Ⅱ)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44.92和322.58 mg/g。 优化了磁固相萃取条件,该磁性离子印迹聚合物成功用于水样中微量Cu(Ⅱ)和Pb(Ⅱ)的分离和检测,Cu(Ⅱ)和Pb(Ⅱ)的回收率分别为81.99%~89.91%和81.24%~95.15%。  相似文献   

4.
以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接枝的L-苯丙氨酸为结合位点, 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 采用沉淀聚合技术, 在碳纳米管表面制备了对硝基苯酚印迹复合材料. 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该印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 结果表明, 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了一层稳定的印迹材料.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该印迹材料的等温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该印迹材料对模板分子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Qmax=80.5 μmol/g)和良好的选择吸附性能(选择因子达2.5). 以该印迹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 研究了它对对硝基苯酚和其它结构类似物混合溶液的动态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 印迹复合材料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容量不受结构类似物浓度的影响, 能较好地应用于对硝基苯酚的分离富集检测.  相似文献   

5.
多壁碳纳米管表面大黄素印迹材料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表面硅烷修饰的碳纳米管为基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采用表面印迹技术成功制备了大黄素印迹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该印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果表明,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了1层稳定的约40nm厚的印迹层。在pH=8.5时,该印迹材料对大黄素具有较大吸附容量和良好选择吸附性能,最大理论吸附量(Qmax)为20.8mg/g。以该印迹材料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在85%乙醇水溶液淋洗和10%乙酸的乙醇溶液洗脱下,可实现对猕猴桃根样品粗提取液中大黄素固相萃取分离富集,回收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6.
三聚氰胺磁性印迹固相萃取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楠  张朝晖  陈星  陈红军  饶维  蔡蓉 《应用化学》2013,30(10):1222-1230
采用磁性氧化石墨烯(GO)为载体,三聚氰胺(MEL)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制备了新型三聚氰胺磁性印迹聚合物。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TEM)、差热分析(TG)和样品振动磁强计(VSM)对该磁性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氧化石墨烯表面成功制备磁性印迹聚合物。 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对该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磁性印迹聚合物对三聚氰胺表现出特异性吸附性能,最大吸附容量为33.11 mg/g;相对于环丙氨嗪和三聚氰酸,三聚氰胺的选择因子(β)分别是2.43和2.84。 结合磁固相萃取与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实现了牛奶样品溶液中三聚氰胺的分离、富集和检测。  相似文献   

7.
以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Fe_3O_4纳米粒子为载体,以乙草胺(acetochlor)为模板分子,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乙草胺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Fe_3O_4@SiO_2@MIP)。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聚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技术考察磁性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对乙草胺具有良好的选择识别能力,其最大吸附量为86.61 mg·g~(-1),并将其作为固相萃取剂成功应用于稻田水中乙草胺的分离、富集。  相似文献   

8.
以苯基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为载体,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一层塑化剂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印迹聚合层.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碳纳米管表面成功接枝一层20~30 nm厚的印迹聚合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该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分子印迹聚合物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最大吸附量为69.1 μmol/g,达到吸附平衡时间约为60 min.选择性吸附实验表明,与其它结构类似物相比,该印迹复合材料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有良好的识别能力.作为固相萃取材料装填于固相萃取柱中,该印迹聚合物能对芒果汁样品中塑化剂进行有效的分离和富集.  相似文献   

9.
以磁性氧化石墨烯(Fe3O4@GO)为载体,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利用表面聚合技术制备了对壬基酚(NP)有特异吸附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电子显微镜表征和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已修饰在Fe3O4@GO表面,且该聚合物对壬基酚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最大吸附量为27.99g·kg~(-1)。以该分子印迹聚合物为固相萃取材料,乙腈为上样溶剂、甲醇-乙酸(9+1)溶液为洗脱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牛奶塑料包装袋中壬基酚进行富集和测定。NP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0~100μg·L~(-1),检出限(3S/N)为0.34μg·kg~(-1)。加标回收率在86.1%~95.2%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5.0%。  相似文献   

10.
印迹聚合物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熊果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二醇改性的碳纳米管为基质,熊果酸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成功制备碳纳米管-印迹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该复合印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一层稳定且均匀的印迹材料.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研究此印迹材料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Fe3O4磁性纳米粒子为载体、多巴胺(DA)为功能单体、血红蛋白(Hb)为模板分子,用氯铂酸氧化DA生成聚多巴胺(PDA),同时氯铂酸还原为铂纳米粒子(PtNPs),与Hb一起负载于Fe3O4纳米粒子表面,洗脱Hb后合成了表面分子印迹磁性纳米粒子(印迹Fe3O4/PDA-PtNPs). 将印迹Fe3O4/PDA-PtNPs修饰于磁性玻碳基底表面,制得印迹Fe3O4/PDA-PtNPs修饰电极. 实验结果表明,印迹Fe3O4/PDA-PtNPs具有良好的水溶性,粒径分布均匀,生成的PtNPs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刚性. 用印迹Fe3O4/PDA-PtNPs构建的传感器对Hb具有良好的识别性,在0.14 ~ 2.7 μg·mL-1 Hb浓度范围与交流阻抗变化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0.05 μg·mL-1.  相似文献   

12.
以金修饰磁性石墨烯(Au@Fe3O4@RGO)为载体, 通过表面分子印迹技术, 选择水环境中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为模板分子, 制备了金修饰磁性石墨烯基分子印迹复合膜(Au@Fe3O4@RGO-MIP);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TEM)、 X射线衍射(XRD)、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表征. 以Au@Fe3O4@RGO-MIP作为传感器识别元件的敏感材料, 利用循环伏安(CV)、 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差分脉冲(DPV)等电化学分析方法, 对构建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进行了性能分析, 结果表明, 该传感器对水环境中DBP的响应平衡时间为6 min, 在0.01~0.1 μmol/L范围内, DBP浓度与响应电流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0.3049 nmol/L(S/N=3).  相似文献   

13.
孙治安  祁玉霞  王霞  周彦强  龚波林 《色谱》2018,36(8):716-722
以三聚氰胺(MEL)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Fe3O4@SiO2磁性材料为载体,制备得到三聚氰胺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MEL-MMIPs)。分别使用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制备的MMIP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层成功地在Fe3O4@SiO2磁性材料表面包覆,印迹粒子具有良好的磁学性能。将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牛奶中三聚氰胺的富集分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结果显示该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三聚氰胺有特异性吸附。以制备的MMIPs为吸附剂,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和高选择性测定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祁玉霞  赵丽娟  马梅花  魏缠玲  李亚  李文婧  龚波林 《色谱》2015,33(12):1234-1241
以4-甲基咪唑(4-MI)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利用Fe3O4磁性纳米微球制备了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并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磁性载体表面包覆了分子印迹聚合物薄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4-MI与MAA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客体主要存在形式为1个4-MI被1个MAA所包围。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磁性印迹聚合物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静态吸附平衡实验和Scatchard分析结果表明Fe3O4@(4-MI-MIP)中存在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0.31 mg/g和23.07 mg/g,平衡解离常数分别为64.85 mg/L和30.41 mg/L。动力学研究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动力学实验结果,该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该磁性印迹聚合物应用于环境水样中4-MI的吸附,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陈朗星  刘雨星  何锡文  张玉奎 《色谱》2015,33(5):481-487
以表面修饰双键的Fe3O4@SiO2纳米颗粒为基体,以萘夫西林(nafcillin)为模板,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三步升温聚合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萘夫西林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制备的印迹聚合物微球进行了表征,得到的磁性印迹聚合物微球的粒径在320 nm左右,大小均匀,分散性较好,可以在外加磁场下与溶剂实现快速分离。对磁性印迹和非印迹聚合物进行了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微球对模板分子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50.7 mg/g),特异性识别性能良好(印迹因子为2.46),有望应用于实际样品中萘夫西林残留量的富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分析化学所面临的样品性质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被检测物质的浓度要求越来越低,在色谱及质谱分析前进行准确、高效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磁性固相萃取法由于其合成方法简单、易于分离、萃取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样品预处理方法。Fe3O4磁性纳米材料由于分离速度快,分散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分离分析等各个领域。为了提高Fe3O4磁性纳米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的稳定性,使其具备更高效的吸附分离能力,需要对其进行功能化的修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由碳基纳米材料、分子印迹聚合物、离子液体、硼酸亲和配体、金属有机骨架、共价有机骨架、量子点、金属氧化物等功能化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环境污染物、食品样品等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并对这一领域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分子印迹磁性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检测奶制品中的双酚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酚A(BPA)为模板分子,磁性二氧化硅(Fe_3O_4@SiO_2)为载体,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双酚A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Fe_3O_4@SiO_2-MIPs)。通过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对Fe_3O_4@SiO_2-MIPs进行了结构和形貌的表征。将制得的Fe_3O_4@SiO_2-MIPs作为磁性吸附剂,分离富集奶制品中的BPA,建立了分子印迹磁性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奶制品中BPA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Fe_3O_4@SiO_2-MIPs对BPA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最大吸附容量达13.50 mg/g,在0.05~5.0 mmol/L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3 4),方法检出限为0.037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6.2%~93.1%,相对标准偏差为2.9%~3.8%。该方法高效快速,选择性好,可用于牛奶样品中痕量BP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一种替米考星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剂。它以Fe3O4@SiO2为磁性基质,替米考星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通过硅烷化反应在Fe3O4@SiO2表面键合上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制备得到。该吸附剂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表现出高选择性和高富集能力(对4种模型大环内酯的富集倍数为212~675倍)。相比传统的非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平衡时间可缩短为30 min,可以重复使用至少6次;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将该吸附剂应用于奶粉中4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残留检测,所得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58~1.36 μg/kg和1.92~4.55 μg/kg,日内(n=5)和日间(n=3)回收率在83.2%~123.0%之间,RSD均小于12.2%。  相似文献   

19.
袁洋  王佳新  曹玉华 《电化学》2019,25(6):757-763
采用表面印迹技术,以磁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Fe3O4@SiO2 NPs)作为载体、血红蛋白(Hb)为模板分子、正硅酸乙酯(TEOS)为印迹聚合物单体,制备了Hb印迹Fe3O4@SiO2的磁性印迹纳米粒子(MMIPs NPs). MMIPs NPs具有磁性内核和血红蛋白印迹壳层的核壳结构,可以富集并固定Hb. 使用壳聚糖将MMIPs NPs固定于磁性电极表面,构建血红蛋白类酶生物传感器,研究了Hb对过氧化氢(H2O2)的催化活性. MMIPS NPS相比于磁性非印迹纳米粒子(MNIPS NPS),催化电流增加了14.3%. 采用磁性电极,MMIPS NPS、Hb和O2的顺磁性使得该类酶生物传感器对H2O2的催化电流增加了60.0%. 血红蛋白类酶生物传感器电流响应与H2O2浓度在25 ~ 200 μmol·L-1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 μmol·L-1(S/N=3),表明该类酶传感器对H2O2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