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1985 198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籍意裔经济学家Franco Modigliani(1918-),以奖励他对储蓄和金融市场的先驱性分析. 对于家庭储蓄问题,Modghiani与他的英年早逝的学生 Brumberg于 1952—1954年期间用数学模型提出“生命周期假说”.在这个模型中,他们假定人们储蓄就是为了自己的一生(特别是包括收入较低的退休期),而不是为了留给后代;他的消费只依赖于他毕生的收入,而与他当前的收入无关.于是就可得出短期储蓄取决于其毕生平均收入与当前收入的差异以及终生消费分配效用的最大化.这样的模型与实际非常符合.尤其是它能用来合理解释国  相似文献   

2.
198 51 98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藉意裔经济学家 Franco Modigliani(1 91 8— ) ,以奖励他对储蓄和金融市场的先驱性分析 .对于家庭储蓄问题 ,Modigliani与他的英年早逝的学生 Brumberg于 1 95 2— 1 95 4年期间用数学模型提出“生命周期假说”.在这个模型中 ,他们假定人们储蓄就是为了自己的一生 (特别是包括收入较低的退休期 ) ,而不是为了留给后代 ;他的消费只依赖于他毕生的收入 ,而与他当前的收入无关 .于是就查得出短期储蓄取决于其毕生平均收入与当前收入的差异以及终生消费分配效用的最大化 .这样的模型与实际非常符合 .尤其…  相似文献   

3.
周亚军  陈建华 《经济数学》2012,29(4):99-104
通过对经常项目的跨时最优现值模型进行扩展,将居民的消费习惯变量包含进了扩展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模型的功效得到了显著改善,居民的消费习惯在中国经常项目的差额波动路径中起了重要作用.由于消费习惯的形成,居民更加关心消费的变化而不是消费水平,其跨时消费决策的结果则是储蓄大于投资.因此,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降低对未来的支出预期,逐步转变居民的消费习惯是调整中国经常项目差额波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慢性病日益成为消费者健康危机的主要来源,作为应对,消费者一方面通过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另一方面通过健康投资进行预防,因此,如果将储蓄和健康投资引入消费者效用函数,构建一个基于世代交叠的消费者决策模型,则可以讨论健康投资、储蓄以及其他消费如何影响寿命预期的内在机制.通过对模型的均衡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收入的递增,为了达到更长的寿命预期,人们一般倾向于进行储蓄和健康投资,且健康投资的增速要快于储蓄,而一般性消费则在逐步递减,从而为预防性储蓄之谜的解释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以1993-2007年数据为根据,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有收入、消费意愿、居住面积、商品零售价格.消费支出随着收入、消费意愿、商品零售价格的提高而提高,随着人均居住面积的增加而先增后减.而且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比线性回归模型更能准确描述客观实际结果.  相似文献   

6.
杨帆  蔡东汉  陈忠斌 《数学杂志》2016,36(5):1019-1027
本文研究遗赠动机对个人消费与储蓄的影响.利用解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得出在给定的条件下个人存在最优的消费流和遗产使得个人的终身效用达到最大化,当个人获得的收入或遗产增加时,个人将消费更多并留下更多的遗产.进一步,文中在四种具体的遗赠动机函数下研究了遗赠动机对个人消费与储蓄行为的影响,证明在后三种遗赠动机下,储蓄与遗产随遗赠动机的强度增加而赠加;在门槛动机下,随着门槛的提高,个人的消费上升,储蓄下降.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遗赠动机对个人消费与储蓄的影响.利用解优化问题的一阶条件,得出在给定的条件下个人存在最优的消费流和遗产使得个人的终身效用达到最大化,当个人获得的收入或遗产增加时,个人将消费更多并留下更多的遗产.进一步,文中在四种具体的遗赠动机函数下研究了遗赠动机对个人消费与储蓄行为的影响,证明在后三种遗赠动机下,储蓄与遗产随遗赠动机的强度增加而赠加;在门槛动机下,随着门槛的提高,个人的消费上升,储蓄下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985-2010年山西省能源消费总量数据序列的分析,建立了ARIMA(1,1,1)模型.结果显示:模型对原始数据的拟合程度较好,模型的预测误差小,可用于中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9.
构建了包含个人、企业、政府等市场参与者相互制衡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随机模型,该模型涉及了储蓄、工作期消费、个人养老金账户、工资、退休后消费共5个随机变量;利用ITo引理证明了随机微分方程解的存在性,唯一性,利用2010-2014年中国有关宏观数据,对5个变量进行了动态模拟,并对部分参数变动对模型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了储蓄替代率和人口出生率与两期消费正相关,两者的小范围变动不会影响两期消费的趋势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运用1997-2006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储蓄率变动的决定因素,并检验了永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理论)对中国农村居民的适应性。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家庭储蓄率持续攀升以及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居民储蓄习惯(滞后储蓄率)、收入增长率、实际利率和宏观经济波动;但与人口年龄结构相关的因素对农村居民储蓄率变动影响较小,实证结果部分地支持生命周期理论假说。因此,从中短期来看,我国农村居民家庭储蓄率依然较高,应设计出刺激农民消费、减少储蓄的中短期政策组合,同时从制度层面来理顺农村储蓄资金转化为投资的渠道。  相似文献   

11.
居民消费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居民消费的其他原因,以及这些因素与消费的相关程度,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并采用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消费等统计资料,对消费函数进行实证分析。文中提出用线性二次指数平滑法估算居民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并指出不应将居民储蓄视为消费的单一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的解释变量,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调节总需求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对1985-2008年广东省能源消费总量数据序列进行分析,建立了ARIMA(2,2,2)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原始数据序列有较好的拟合效果,模型的预测效果良好,可用于短期外推预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居民消费倾向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依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中国统计年鉴 ( 99年 )”资料 ,通过研究消费、收入与储蓄的关系 ,证实了我国居民在经济转轨期内的消费倾向 ,并对居民的八项消费性支出进行了统计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 ,获得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性支出的地区谱系和消费共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持久收入假设消费理论,建立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Panel Data模型,分析中国农村居民不同收入层次之间的消费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村居民的总消费支出差异显著,衣着消费模型为变截距模型,而居民食品、居住等其他消费支出差异不显著,模型表现形式一致,因此启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归根到底是要提高低收入层次居民的收入,拉动高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度考量甘肃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基于1985年-2010年的统计数据,选取能够代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指标变量,通过JJ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其短期及长期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甘肃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能源消费携同其他要素(如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实际GDP增长率波动的84.8%可由模型中的该四个变量的短期波动以及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来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在CRRA(constant relative risk aversion)效用下,关于消费、寿险和投资的随机最优控制问题.投资者可以投资于零息债券、股票和寿险.假设利率模型是Vasicek模型,股票模型是广义Heston随机波动率模型.此外,用Black-Scholes模型刻画收入项,且收入的增长率与利率有协整关系.通过动态规划的方法和解对应的HJB(Hamilton-Jacobi-Bellman)方程的技术得到最优策略.为了探索各个经济参数对最优策略的影响,本文给出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9年6199户全国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占总样本量的10%),运用ELES-AIDS模型,估算农户的生活消费和食物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分析农户的消费需求特征,收入和价格对农户消费需求的影响,并模拟分析食品价格上涨对食物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收入提高后,农民注重提高生活质量,重点增加居住、文化教育娱乐、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的支出;在食物消费方面更加追求多样化,食物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对肉类、蔬菜和水果的消费需求将增长较快.价格仍然是影响农户消费的重要因素,食物价格的过快上涨,会对农户的食物消费结构调整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即增加粮食、蔬菜等基本食物消费,而相应减少肉、蛋、奶和水产品的消费.加强菜篮子建设,稳定物价对于保障居民消费需求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运用含有房屋的CCAPM模型,在同时考虑房屋的消费属性与投资属性基础上分析了财富(或收入)分配对房价的影响;并通过数值模拟解释了我国房价高企的根源.结论表明,我国房价高企是财富分配不均所致,财富不均等程度加剧致使房屋从消费属性向投资属性转变进而推高了房价.文章也分析了财富分配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财富分配不均等程度加剧使得贫穷阶层的房屋消费比重下降而富裕阶层的投资性购房比重增加,进而拉高房价.文章最后指出,要调控我国当前房地产市场价格,必须从财富(或收入)分配入手,明晰产权.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消费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转变特征,且居民收入分布上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的消费偏好具有显著的差异。由此选取CHIP数据并运用门限回归模型,根据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非线性特征划分出不同的收入组群,来对居民消费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收入组群差异,同时各类消费市场的发展阶段也存在区别,收入分布变迁正促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由生存型消费向更高一级的享受发展型消费转变。可见当前我国经济中,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已不再具有明显的整体效应。因此,拉动消费以促进经济增长就需要关注重点的收入组群以及具有显著成长性的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20.
储蓄——收入模型的转变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与收入的关系 ,并引入转变点理论研究二者关系发生结构性转变的问题 ,最后讨论了影响储蓄增长的几个因素 .实证研究表明 ,90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 ,居民储蓄与收入的关系有所改变 ,储蓄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收入的增长速度 .我们的研究还表明 ,当用时间跨度较大的样本时 ,结论虽符合长期趋势 ,但考虑到其可信度及从时效性角度看对近期宏观政策的现实指导意义 ,常规的回归分析应该加入转变点检验 ,以防忽略系统结构性转变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