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微波辐射下,离子液体催化苯乙酮或取代苯乙酮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反应合成了7种α-溴代芳基酮,收率为73%~95%.最佳反应条件为:甲醇为溶剂,n(芳基酮)∶n(NBS)=1∶1,酸性离子液体MIM-PS-CH3SO3H为40 mol%,微波辐射功率为50或250 W.该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环境友好、后处理方便、催化剂可重复使用.产物的结构经1H NMR,IR确证.  相似文献   

2.
张弛  李杰  罗运军  葛震 《化学学报》2012,(4):492-498
以1,4-丁二醇/三氟化硼·乙醚为引发体系,通过阳离子开环共聚合方法合成了3,3’-双溴甲基环氧丁烷-3-溴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BBMO-BrMMO)无规共聚物,采用13CNMR进行了结构表征.然后用微波法对BBMO-BrMMO无规共聚物进行大分子叠氮化反应,合成了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3-叠氮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BAMO-AMMO)无规共聚物,并对叠氮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BMO-BrMMO无规共聚物的共聚组成和微观序列分布可以通过调节单体的物质的量配比实现可控性.叠氮化反应速率由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的用量控制,反应速率常数为k=48.85L/(mol·h)(TBAB=1%);k=51.95L/(mol·h)(TBAB=5%);k=62.72L/(mol·h)(TBAB=10%).微波法缩短了叠氮化反应时间,提高了合成过程的安全性,并且未改变共聚物的链结构.  相似文献   

3.
聚乙二醇-400催化2-氯吡啶(1)与甲硫醇钠反应合成了2-甲硫基吡啶(2);2与次溴酸钠经氧化和溴化反应合成了2-三溴甲磺酰吡啶(3),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合成2的最佳反应条件为:1 100mmol,甲硫醇钠0.12 mol,聚乙二醇-400(1.2 mL)为催化剂,于80℃反应4 h,收率98%。合成3的最佳反应条件为:2 95 mmol,n(2)∶n(溴素)=1.00∶6.58,于8℃反应5 h,收率95.1%,纯度99.6%。  相似文献   

4.
溴代正辛烷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刚伟  姜恒  宫红 《合成化学》2007,15(4):500-502
以生产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的副产物溴化钾和正辛醇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了溴代正辛烷。优化反应条件为:溴化钾100 mmol,n(溴化钾)∶n(正辛醇)∶n(浓硫酸)∶n(水)=1.00∶0.80∶0.92∶0.83,于110℃~120℃反应4 h。最佳反应条件放大8倍,收率仍可达93%。  相似文献   

5.
在氢氧化钠碱性条件下,以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和环氧氯丙烷(ECH)为原料,四丁基溴化铵(TBAB)为催化剂,制得多羟基聚丁二烯(PHPB)。采用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仪(TG)、核磁共振(1 H-MNR)对原料、中间产物和产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产品的羟值、粘度和产率详细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和氢氧化钠用量对PHPB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1.5h,n(HTPB)∶n(ECH)∶n(NaOH)∶n(TBAB)=1∶2.9∶3∶0.03。  相似文献   

6.
姜辉  王海洋  王守凯  王丽丽 《广州化学》2015,40(1):37-41,47
以咔唑为原料,通过N-乙酰基保护、溴化、脱乙酰基制备出高纯3-溴咔唑。溴化体系采用溴化钠饱和溶液―浓硫酸―双氧水,考察了反应温度、双氧水用量、溴化钠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溴化较佳工艺为N-乙酰基咔唑、溴化钠、硫酸和双氧水的物质的量比为1.0∶1.1∶0.6∶1.2,20℃反应5 h,收率90%,纯度98%。脱酰保护较佳条件为N-乙酰基-3-溴咔唑与盐酸的物质的量比为1∶10,回流反应2 h,收率97%,产品纯度为99.5%。总收率为83.8%。利用熔点和1H-NMR对各步产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
水介质中高分子配体负载微粒钯催化Suzuki偶联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英  蔡春 《应用化学》2010,27(7):792-796
对Wang树脂进行改性,制备了高分子负载纳米钯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水介质中卤代芳烃与芳硼酸的Suzuki偶联反应。 以溴苯和苯硼酸的偶联反应为模型,考察了溶剂、温度、碱种类、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较佳的反应条件为:n(C6H5Br)∶n(C6H5B(OH)2)∶n(WRP-Pd)∶n(K2CO3)∶n(TBAB)=1.0∶1.5∶0.005∶2.0∶0.5,反应温度100℃, 反应时间4 h。 用氯代芳烃代替溴代芳烃反应时,延长反应时间,也能得到较高产率。 催化剂经过简单的过滤洗涤后,重复使用4次活性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TBAB相转移催化合成7-烷氧基香豆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正丁基溴化钱(TBAB)作相转移催化剂,7-羟基香豆素(1)或7-羟基-4-甲基香豆素(2)与5种卤代烃经Williamson反应合成了10个新的7-烷氧基香豆素,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表征.Williamson反应的优化条件为:以丙酮为溶剂,在碘化钾存在下,1或25 mmol,n(1或2):n(卤代烃):n(碳酸钾):n(TBAB)=1.0:1.5:2.5:0.1,于60℃-100℃反应5 h-8 h,产率84%~96%.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合成为模板反应,研究了相转移催化无溶剂合成N-(ω-溴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影响因素,实验证实相转移催化剂及其用量、催化剂K2CO3的用量等对反应的影响明显,得到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优化合成条件为:反应物配比为PA∶C3Br2∶K2CO3∶TBAB=1∶2∶4∶0.2,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h,N-(3-溴丙基)邻苯二甲酰亚胺产率为92%。在相同反应条件下,N-(ω-溴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产率随α,ω-二溴烷烃的烷基链长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6,6-二氢青霉烷酸二苯甲酯-1-氧化物(Ⅰ)和2-巯基苯并噻唑为原料,通过热裂解开环反应和溴代环合反应,制备得到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关键中间体2α-甲基-2β-溴甲基青霉烷酸二苯甲酯(Ⅲ)。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物料比、催化剂用量对目标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Ⅱ)∶n(HBr)∶n(Na NO_2)=1∶3∶6,催化剂质量分数为4%,-5℃反应2. 5h的条件下,收率为85. 4%。产物结构经1HNMR、FTIR、MS等技术手段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在微波辐射下以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DBDMH)为溴化试剂合成3-溴黄酮的新方法,系统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及反应物配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化学学报》2012,70(4)
以1,4-丁二醇/三氟化硼·乙醚为引发体系,通过阳离子开环共聚合方法合成了3,3'-双溴甲基环氧丁烷-3-溴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BBMO-BrMMO)无规共聚物,采用13CNMR进行了结构表征.然后用微波法对BBMO-BrMMO无规共聚物进行大分子叠氮化反应,合成了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3-叠氮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BAMO-AMMO)无规共聚物,并对叠氮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BMO-BrMMO无规共聚物的共聚组成和微观序列分布可以通过调节单体的物质的量配比实现可控性.叠氮化反应速率由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的用量控制,反应速率常数为k=48.85L/(mol·h)(TBAB=1%);k=51.95L/(mol·h)(TBAB=5%);k=62.72L/(mol·h)(TBAB=10%).微波法缩短了叠氮化反应时间,提高了合成过程的安全性,并且未改变共聚物的链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以水为催化剂溶剂与原料乙苯组成液-液非均相体系,以NHPI结合CoSPc组成催化体系,在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的作用下,对乙苯的氧化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乙苯在该催化体系中的最佳氧化条件依次是:水油体积比为3∶1;n(TBAB)∶n(乙苯)=1∶40;n(NHPI)∶n(乙苯)=1∶10,n(NHPI)∶n(CoSPc)=24∶1,反应温度110℃,氧气压力0.75 MPa,搅拌速率350 rpm,反应时间0.5 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乙苯转化率为60.6%,苯乙酮的选择性为95.2%,1-苯乙醇的选择性为4.5%,产物总选择性达到了99.7%.在此基础上延长反应时间并不能提高乙苯的转化率,苯乙酮的选择性也会下降,研究发现NHPI的分解是乙苯转化率不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的原因,而苯乙酮的过度氧化为苯甲酸是产物选择性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谢叶香  王健  李金恒  梁云 《中国化学》2008,26(12):2261-2266
我们发展一种在催化体系可回收和无配体条件下溴化四丁基铵(TBAB)中钯催化卤代芳烃与芳基硼酸的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方法。我们发现水的量对反应有很大的影响。当水的用量为1 %(质量比)时,反应的结果最好。在3 mol%的醋酸钯和1.5 g的TBAB(含1%的水),一系列卤代芳烃与芳基硼酸的顺利地发生Suzuki-Miyaura交叉偶联反应,得到中等及良好的产率。而且在溴代芳烃和活泼的氯代芳烃的交叉反应中,Pd(OAc)2/TBAB催化体系可以回收重复使用多次,并且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5.
4-溴-9-芴酮是一种重要的光电材料中间体要,目前合成方法均存在一些缺陷,难以规模化生产。本文以2,2′-二溴联苯,正丁基锂、碳酸二甲酯为原料,经过锂卤交换反应、亲核取代反应以及分子内环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通过对反应所需的溶剂、温度、时间和物料比等条件进行筛选,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以四氢呋喃为溶剂,锂卤交换反应温度为-90~-95℃,亲核取代反应温度为-85~-95℃,物料比为n(2,2′-二溴联苯)∶n(DMC)=1∶1.5,环化试剂为甲磺酸,环化反应温度为120℃。本文采用的合成方法简单,产物收率及纯度高,总收率达68.3%,HPLC纯度达到99.5%以上,适合工业化生产。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GC-MS确证。  相似文献   

16.
系统研究了3,5-二溴-PADAP 在酸性介质中质子化后与 NO-2和 SCN- 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的最佳条件.提出了测定微量 NO-2 的分光光度新方法,表观摩尔吸光系数 ε630=1.2×104L.mol-1.cm-1,缔合物组成比为 n(3,5-二溴-PADAP)∶n(NO2-)∶n(SCN-)=1∶1∶1.本法应用环境水体中微量的测定,与经典方法对照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7.
以芴(1)为原料,通过溴代、硝化、还原反应合成了2,7-二溴-4-氨基芴(4),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ESI-MS确证。分别对溴化、硝化和还原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溴化反应条件[CHCl3为溶剂,Cu Br2为催化剂,1 90 mmol,n(1)∶n(Cu Br2)∶n(Br2)=1.0∶0.025∶2.89,于0℃反应24 h]下,溴化产物2,7-二溴芴(2)的产率93.8%;在最佳硝化反应条件[2 30 mmol,混合酸(85%硝酸+96%硫酸)为硝化试剂,n(2)∶n(HNO3)=1.0∶4.6,于70℃反应1 h]下,硝化产物2,7-二溴-4-硝基芴(3)的产率94.7%;在最佳还原反应条件(3 30 mmol,Zn/Ca Cl2为还原剂,回流反应4 h)下,4的产率89.5%。运用UV-Vis和荧光光谱初步研究了4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4的λmax为352.4 nm;在352.4 nm波长激发下,4的λem位于388.4 nm和412.2 nm,光带隙低至2.66 e V。  相似文献   

18.
以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BSTFA)作衍生化试剂,采用微波辅助萃取-衍生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法(GC-ECD)测定电子电气产品中的四溴双酚A。使用V(甲苯)∶V(甲醇)=10∶1微波辅助萃取电子电气样品,用正己烷沉淀萃取液中的高聚物,净化后,将萃取液进行衍生化反应,采用ECD检测器进行定量测定。对衍生化时间、衍生化温度、衍生化试剂用量、沉淀试剂用量等前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线性、回收率、精密度等试验。结果表明,方法线性范围为0.005~5 mg/L,相关系数为0.9985,方法的检测下限为0.02 mg/kg。采用样品加标的方式进行四溴双酚A的精密度及回收率实验,回收率在81.7%~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7)小于7.2%。所建方法能很好的应用于电子电气产品中四溴双酚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用离子液体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以苯胺和溴乙烷为原料合成N,N-二乙基苯胺,考察了多种反应因素对目的产物产率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反应条件是:苯胺和溴乙烷的摩尔比为1∶2.5(苯胺,11mL,溴乙烷,22.5mL),催化剂用量1.20g(0.004mol),在50mL50%(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温度60℃,常压反应6h,产品收率高于97%.  相似文献   

20.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微波合成工艺条件。以邻苯二甲酸酐和尿素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反应溶剂,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考察微波辐射温度、原料摩尔配比和反应溶剂量(相对于原料邻苯二甲酸酐的摩尔比例)三个因素对邻苯二甲酰亚胺收率的影响,得出其最佳微波合成条件参数组合并建立多元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微波合成最佳反应条件为n(邻苯二甲酸酐)/n(尿素)/n(DMF)=1∶1.25∶1,微波144℃下搅拌回流反应1min得到的产物收率最高(96.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