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铬(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25~40℃区间氧化四氢糠醇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和四氢糠醇均为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催化剂[Cr(Ⅲ)]增加而增大,亦随[H+]增加而增大,而随[HSO-4]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不能引发丙烯酰胺聚合,说明在反应中没有自由基产生.提出了催化剂、底物和氧化剂间生成双核加合物的反应机理.通过kobs与HSO-4的依赖关系,并结合Ce(Ⅳ)在溶液中的平衡,找到了本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活性物种是Ce(SO4)2.还计算出一些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监测氧化中间体半醌(S~+)的吸光度变化跟踪反应进程。用初始速率法处理得到了HAc-NaAc介质中Fe(CN)_6~(3-)(Ox′)催化[CO~Ⅲ(NH_3)_5Cl]~(2+)(Ox)氧化CD-4遵循下列动力学方程: d[S~+]/dt=k_(obs).[Ox′]~(0.90)[Ox]~(0.85)认为Fe(CN)_6~(3-)的再生过程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估算了决速步的速率常数k(298K)、活化焓△H~(0≠)和活化熵分别为1.92dm~3·mol~(-1)s~(-1)、23.1kcal/mol和20.5cal/mol.K。以TEPPD代替CD-4、以Fe(CN)_6~(4-)代替Fe(CN)_6~(3-)的实验结果支持了所提出的再生机理的合理性。 实验也得到了[Co~Ⅲen_2Cl_2]~+直接氧化CD-4或TEPPD的动力学方程。测定了反应的活化能。认为PPD氧化为半醌是反应的决速步骤。[Co~Ⅲ(NH_3)_6]~(3+)、[Co~Ⅲ(NH_3)_5Cl]~(2+),[CoⅢen_3]~(3+)、[CoⅢen_2Cl_2]~+氧化PPD的实验结果表明,钴(Ⅲ)络合物的取代活性增加,氧化活性亦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铜(Ⅲ)(DTC)氧化乙二醇(Glgcol)在291.2~303.2K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氧化剂(DTC)是一级,对乙二醇也是一级.准一级([Glycol]_0>>[DTC]_0)速率常k_(obs)随着[OH~-]增加而增加,随着[TeO_4~(2-)]增加而降低,并且有负盐效应,提出了一种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了一个能够解释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求出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298.2K时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4.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IV)离子在痕量铱(III)离子催化作用下,于25~40 ℃区间氧化异丁醇(BA)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IV)离子为一级,对异丁醇的表观反应级数为正分数.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H+]及催化剂[Ir(Ⅲ)]增加而增大,随[HSO4-]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不能引发丙烯酰胺聚合,说明在反应中没有自由基产生.提出了催化剂、底物和氧化剂间生成双核加合物的反应机理,通过kobs与HSO4-的依赖关系,找到本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活性物种是Ce(SO4)2+,并计算出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5.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IV)离子在痕量铱(III)离子催化作用下,于298 ̄313K区间氧化四氢糠醇(THFA)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IV)离子为一级,对铱(III)离子也为一级,对四氢糠醇的表观反应级数为正分数.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H ]增加而增大,而随[HSO-4]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能引发丙烯腈聚合,说明在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通过kobs与[HSO4-]的依赖关系,找到本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活性物种是Ce(SO4)2,并计算出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6.
γ射线辐照乙醇,通过苯乙烯抑制其辐解产物的研究,证明在乙醇介质中α-羟乙基自由基只进行重合反应,而无歧化反应;苯乙烯可与α-羟乙基自由基反应,其竞争反应为Sl+CH_3 CHOH→P 2CH_3CHOH→(CH_3CHOH)_2求得动力学方程为G'=G_0 k_6/2(k_7) 1/2 (G'/Dk')[Sl] G_0为纯乙醇γ射线辐照时2、3-丁二醇的产额,G_0=2.1,k_6/(k7)~(1/2)=0.53.假定k_7为扩散反应速率常数,则α-羟乙基自由基与丰乙烯加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k_6=4.0×10~4 L.mol~(-1).s~(-1).  相似文献   

7.
乙醇-苯乙烯体系的辐解及α-羟乙基自由基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射线辐照乙醇, 通过苯乙烯抑制其辐解产物的研究, 证明在乙醇介质中α-羟乙基自由基只进行重合反应, 而无歧化反应; 苯乙烯可与α-羟乙基自由基反应, 其竞争反应为Sl+CH_3 CHOH→P 2CH_3CHOH→(CH_3CHOH)_2求得动力学方程为G'=G_0 k_6/2(k_7) 1/2 (G'/Dk')[Sl] G_0为纯乙醇γ射线辐照时2、3-丁二醇的产额, G_0=2.1, k_6/(k7)~(1/2)=0.53. 假定k_7为扩散反应速率常数, 则α-羟乙基自由基与丰乙烯加成反应的速率常数为k_6=4.0×10~4 L·mol~(-1)·s~(-1).  相似文献   

8.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IV)离子在铬(III)离子催化作用下,于25~40℃区间氧化四氢糠醇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IV)和四氢糠醇均为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催化剂[Cr(III)]增加而增大,亦随[H+]增加而增大,而随[HSO-4]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不能引发丙烯酰胺聚合,说明在反应中没有自由基产生.提出了催化剂、底物和氧化剂间生成双核加合物的反应机理.通过kobs与HSO-4的依赖关系,并结合Ce(IV)在溶液中的平衡,找到了本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活性物种是Ce(SO4)2.还计算出一些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9.
前文报道了配合物trans-(Ph_2PR)_2Ni(C_8Cl_5)X(R=Me、Et、n-Pr;X=Cl、Br、I)与无机离子的亲核取代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反应遵循两项速率定律k_(obs)=k_1+k_2[Y],共中k_1、k_2分别为溶剂途径和试剂途径速率常数,[Y]为试剂浓度。然而,与吡啶或取代吡啶(am)进行反应时,表观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九种μ-氧-双[四苯基卟吩合铁(Ⅲ)]衍生物[TXPPFe~Ⅲ]_2O在温和条件下催化PhIO将环己烷氧化成环己醇和环己酮的反应.结果表明,该反应的产率和速率与卟啉环上取代基的特性常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反应的产物分布和动力学性质与反应温度、溶剂性质以及空气有关.还考察了这一反应过程中的另一竞争反应—氧化剂对[TXPPFe~Ⅲ]_2O的破坏反应.根据文献报道和实验结果,本文对μ-氧-双铁(Ⅲ)卟啉催化环己烷羟基化反应的可能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IV)离子在痕量铱(III)离子催化作用下,于298~313 K区间氧化四氢糠醇(THFA)的反应动力学. 结果表明,反应对铈(IV)离子为一级,对铱(III)离子也为一级,对四氢糠醇的表观反应级数为正分数. 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H+]增加而增大,而随[HSO4-]增加而减小. 在氮气保护下,反应能引发丙烯腈聚合,说明在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 通过kobs与[HSO4-]的依赖关系,找到本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活性物种是Ce(SO4)2,并计算出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2.
宋文玉  降青梅 《化学学报》2005,63(2):109-113
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IV)离子在铬(III)离子催化作用下, 于25~40 ℃区间氧化四氢糠醇的反应动力学. 结果表明反应对铈(IV)和四氢糠醇均为一级. 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催化剂[Cr(III)]增加而增大, 亦随[H]增加而增大, 而随增加而减小. 在氮气保护下, 反应不能引发丙烯酰胺聚合, 说明在反应中没有自由基产生. 提出了催化剂、底物和氧化剂间生成双核加合物的反应机理. 通过kobs与的依赖关系, 并结合Ce(IV)在溶液中的平衡, 找到了本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活性物种是Ce(SO4)2. 还计算出一些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3.
二过碘酸含铜(Ⅲ)配离子氧化异丙胺的动力学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碱性价质中于30~45℃区间,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含铜(Ⅱ)配离子(DPC)氧化异丙胺(PA)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DPC为一级,对PA的表观反应级数为1.15~1.39级;准一级([PA]0≥[Cu(Ⅲ)]0)速率常数kobs随[OH]和[IO4-]cx的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体系能引发丙烯酰胺聚合,表明有自由基参与反应.此外,还观察到对速率有负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DPC离解出一个H2IO63-的前期平衡和[Cu(HIO6)]与PA之间生成加成物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在碱性介质中氧化四氢糠醇的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是一级,对四氢糠醇是1.3级.反应速率随体系中[OH~-]的增大而增大,随过碘酸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反应体系加入硝酸钾盐时,速率增大,有正盐效应.在氮气保护下,体系能够诱发丙烯酰胺聚合.提出了一种含有自由基过程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了一个能够解释本文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求得了速率控制步骤的速率常数,并给出了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5.
以Salen-Cu/NaOH/DMF为半乳糖氧化酶的模型,考察了苯甲醇的氧化反应。氧气氛下,笨甲醇被选择性地氧化成苯甲醛,分子氧被还原为H_2O_2。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对苯甲醇和Salen-Cu均为一级反应,即v=k_表[Salen-Cu][PhCH_2OH],其中k_表=6.1×10~(-3)M~(-1)·min~(-1)。用原位紫外—可见光谱在厌氧和有氧条件下研究了反应过程中d—d跃迁和荷移光谱(MLCT)的变化,结果表明反应诱导过程为Cu(Ⅱ)→Cu(Ⅰ),Cu(Ⅱ)/Cu(Ⅰ)是氧化反应中催化循环的关键,即反应通过两次单电子转移进行。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虑了环化共聚合的特点,在低转化率时,推得对称非共轭双烯与单烯共聚合组分方程: R_2=([M]/[B]){[B]_(cop)/[M]_(cop)(1+R_1([M]/[B])-1}其中[M]及[B]分别为双烯与单烯的浓度;[M]_(cop)及[B]_(cop)分别为共聚体中双烯与单烯的浓度;R_1及R_2分别为双烯与单烯的竞聚率。当[M]=[B]时,R_1=(2k_(11)+2k_(1c))/k_(12),R_2=k_(22)/(2k_(21)+2k_(2c))。R_1为自由基M·或m·进攻双烯(包括单分子及双分子二种环化机构)与进攻单烯的反应速度比;R_2则是自由基B·进攻单烯与双烯(包括二种环化机构)的反应速度比。 应用上述共聚合组分方程可对文中十二组共聚体系的每一组求得基本上为常数的R_1及R_2值,其可变动范围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7.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银(Ⅲ)(DPA)氧化谷氨酸(GA)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A为准一级,对GA为一级反应;在保持准一级条件([GA]0[DPA]0)下,表观速率常数随着[OH-]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着[IO4-]的增加而减小,且有正盐效应.据此提出了此反应的反应机理,由此反应机理推导出来的速率方程可很好地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骤速率常数k和298.2K时的平衡常数K及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8.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于27~42℃区间氧化四氢糠醇(THFA)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Ag(Ⅲ)及四氢糠醇均为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大而增大,随[IO4-]增加而减小,并有微弱的正盐效应。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体系不能引发丙烯腈或丙烯酰胺聚合。提出了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求出了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9.
郭灿城 《化学学报》1994,52(4):367-372
研究了九种μ-氧-双[四苯基卟吩合铁(Ⅲ)]衍生物[TXPPPe^Ⅲ]~O 在温和条件下PHIO环已烷氧化成环以醇和环已酮的反应,结果表明,该反应的产率和速率与卟啉环上取代基的特性常数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 反应的产物分布和动力学性质与反应温度,溶剂型质以及空气有关,还考察了这一反应过程的另一竞争反应-氧化剂对[ TXPPEeⅢ[~O的破坏反应,根据文献报道和实验结果,本文对μ-氧-双铁(Ⅲ)卟啉催化环已烷羟基化反应的可能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以5-溴-2-甲氧基-1,3-苯二甲醛与二乙烯三胺通过[2+2]缩合,合成了一个新的六氮杂二十四元大环配体,并在[Cu(CH3CN)4]ClO4存在下生成Cu(Ⅰ)大环配合物,然后在空气(或氧气)中氧化,得到了新的大环双核Cu(Ⅱ)配合物,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用1H NMR谱等方法鉴定了氧化产物.实验结果证明:在Cu(Ⅰ)配合物氧化过程中,能使配体环上的一个甲氧基发生断裂,形成苯氧桥和水桥联的Cu(Ⅱ)配合物.在木质素酶等单加氧酶的氧化过程中也伴随着氧化去甲基作用.本文首次用大环配合物对这一过程进行了模拟,并测定了氧化反应中的吸氧量和吸氧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