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OEP(八乙基卟啉阴离子)和TPP(四苯基卟啉阴离子)合钌(Ⅱ)和锇(Ⅱ)的二氧加合物由matrix分离技术得到(T=20-43K,P=10-5-10-6torr).为了确定v(O2)带的归属应用了同位素取代法16O2/18O2.IR谱说明对于钌的两种加合物(指OEP和TPP)都有两种异构体,其V(16O2)频率为:Ru(OEP)O2,1141和1103cm-1;Ru(TPP)O2,1167和1114cm-1.Os(TPP)O2只生成一种异构体,v(16O2)=1090cm-1,异构体v(16O2):[Ru(OEP)O2],1141cm-1,[Ru(TPP)O2],1167cm-1,这些加合物约在100K时分解,它们的结构指定为endon,而异构体[Ru(OEP)O2],1103cm-1,[Ru(TPP)O2],1114cm-1和[Os(TPP)O2],1090cm-1,在240—270K分解,它们的结构指定为桥联二聚体.在加合物中,将OEP换成TPP引起的钌加合物v(O2)频率的改变比铁和钴加合物更大.v(O2)相对强度的变化顺序为:Fe(Ⅱ)→Ru(Ⅱ)→Os(Ⅱ).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和表征了四种新的三核铜(Ⅱ)配合物{[Cu(L)]2[Cu(CH3-ebo)]}(ClO4)2(CH3ebo表示1,2-亚丙基双(草酰胺根),L表示1,10-菲咯啉(phen)(1),5-硝基-1,10-菲咯琳(NO2-phem)(2),2,2’-联吡啶(bpy)(3)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py)(4)).测定了四种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77-300K),求得交换参数分别为J1=-219.6cm-1,J2=-191.7cm-1,J3=-200.8cm-1,J4=-185.5cm-1,表明Cu(Ⅱ)-Cu(Ⅱ)离子间存在着强的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新多卤代水溶性meso-四(3-氟-4-磺基苯)卟啉与Pd(Ⅱ)的显色反应进行了研究,在pH4.8,有抗坏血酸存在,沸水浴中加热,形成稳定的1:1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409nm处。工作曲线回归方程A=0.001+0.064x,相关系数r=0.9964。摩尔吸光系数达1.7×10 ̄5L·mol ̄(-1)·cm ̄(-1),Pd(Ⅱ)浓度在0~7.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灵敏度和选择性高于其它多卤代水溶性卟啉。对催化剂中钯含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乙酸钯和2,2′-联吡啶组成的催化剂体系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交替共聚制备聚(1-氧代-2-苯基丙撑),考察了组成催化剂的2,2′-联吡啶和对甲苯磺酸与钯(Ⅱ)的摩尔比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甲醇用量、溶剂、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该催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铁(Ⅱ)-L(L=C2O42-、EDTA、CN-、C5H5-、1,10-phenanthroline和2,2′-dipyridine)对苯酚羟化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催化剂的苯酚羟化活性与它们的氧化还原电位有关,电位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苯酚羟化反应的进行.本文同时提出了苯酚羟化的反应机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文报道了四种新的双核钴(Ⅱ)配合物,即[Co2(4Br-TPHA)(L)4](ClO4)(4Br-TPHA=四溴代对苯二甲酸根阴离子,L=1,10-菲咯啉(phen)(1),5-硝基-1,10-菲咯啉(NO2-phen)(2),2,2′-联吡啶(bpy)(3)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bpy)(4))的合成和表征,基于IR光谱、元素分析、电导测量等方法推定配合物具有四溴代对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和Co(Ⅱ)离子具有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75-300K)已测,其数据已用从自旋哈密顿算符H=-2JS1·S2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为J=-0.88cm-1(1),J=-0.86cm-1(2),J=-0.89cm-1(3),J=-0.90cm-1(4),表明金属离子间有弱的反铁磁性自旋变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合成了二氧化硅负载聚(丙烯腈-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钯(Ⅱ)络合物并对该加氢摧化剂及其载体进行了结构表征。证明钯与氰基络合。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3种以4,4'-联吡啶为桥联配体的三核环状Cu(Ⅱ)配合物[Cu_3(4,4'-bpy)_3·(phen)_3](ClO_4)_6·2H_2O(1)、[Cu_3(4,4'-bpy)_3](bpy)_3](ClO_4)_6·H_2O(2)和[Cu_3(4,4'-bpy)_3·(NO_2-phen)_3](ClO_4)_6·6H_2O(3)。经元素分析、电导、IR、电子光谱、ESR、磁化率等方法进行了表征,推定该配合物具有以4,4'-联吡啶为扩展桥的结构。利用Heisenberg模型求得交换参数J值为-0.23cm-1(1)和-0.90cm-1(3),表明配合物中金属离子间仅有很弱的反铁磁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Cu(Ⅱ),Zn(Ⅱ),Pb(Ⅱ)和Al(Ⅲ)-EDTA配合物的方法。对影响M-EDTA配合物分离的主要因素,如pH值、EDTA用量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等进行了讨论。采用控制加权可变步长单纯形算法动态寻优对影响[Al-EDTA]-形成的因素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0.
胡汉芳  王洪  丁天惠  傅若农 《色谱》1998,16(6):523-525
 建立了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Cu(Ⅱ),Zn(Ⅱ),Pb(Ⅱ)和Al(Ⅲ)-EDTA配合物的方法。对影响M-EDTA配合物分离的主要因素,如pH值、EDTA用量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等进行了讨论。采用控制加权可变步长单纯形算法动态寻优对影响[Al-EDTA]-形成的因素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11.
合成和表征了4种以四溴代邻苯二甲酸根阴离子(4Br-PHTH)桥联、以1,10-菲咯啉(phen),5-硝基-1,10-菲咯啉(NO_2-phen),2,2′-联吡啶(bpy)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_2bpy)端接的双核钴(Ⅱ)配合物[Co_2(4Br-PHTH)(L)_4](ClO_4)(L=phen(l),NO_2-phen(2),bpy(3),Me_2bpy(4))。基于IR光谱、元素分析、电导测量等方法推定配合物具有四溴代邻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和Co(Ⅱ)离子具有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进行了配合物变温磁化率(75~300K)的测定,其数据已用从自旋哈密顿符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J=-0.87cm~(-1)(1),-0.84cm~(-1)(2),-0.82cm~(-1)(3),-0.85cm~(-1)(4),表明金属离子间有弱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硅负载聚(丙烯腈-乙烯基三乙氧基硅)钯(Ⅱ)络合物在温和条件下能将醛酮中羰基高转化率地催化氢化还原成甲基或亚甲基。考察了N/Pd比、反应温度、底物浓度和催化剂用量与起始吸氧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草酸根桥联的含膦配体新型Cu(Ⅱ)-Co(Ⅱ)双核配合物的合成和磁性包建春,倪行,孙岳明,徐正(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24)(东南大学化学化工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关键词草酸根桥,膦,Cu(Ⅱ)-Co(Ⅱ),磁性以膦作配体的草酸根...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硫脲类化合物作为显色剂测钯已有报道,氨基硫脲及其衍生物分子中,含有的氮、硫两种原子均可作为电子的给予体,提供电子对与多种金属离子生成金属资合物,因而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的定性、定量分析。本实验室合成的系列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已成功应用于钯的定量分析。本文研究了新的水溶性试剂N-苯基-N’-(氨基对苯磷酸钠)硫脲(PPT)与钯(Ⅱ)的显色反应,通过寻找适宜的反应条件,建立了测定微量把(Ⅱ)的新方法。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且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将该法用于废催化剂中把的测定,所得结果令人满意。2实验…  相似文献   

15.
林会松  徐其亨 《分析化学》1998,26(9):1112-1114
在酸性介质中钯(Ⅱ)对V(V)-Mn(Ⅱ)-Tween-20-DAmHM体系显色反应有阻抑作用,基于此建立了一种测定钯的动力学分析方法,并研究了该阻抑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240μgPd(Ⅱ)/L检测限为8.4×10^-9gPd(Ⅱ)/mL。该体系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用于石钯渣和钯催化剂中钯(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17.
钯(Ⅱ)催化CO/乙烯交替共聚溶剂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小釜实验考察了在多种新溶剂中钯(Ⅱ)催化CO/乙烯共聚制备聚酮高分子的反应,并利用高分辨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技术对在不同溶剂中制得产品的主链和端基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除甲醇外,在丙酮、丙醛、N,N 二甲基甲酰胺、N,N 二甲基乙酰胺、冰乙酸、二甲基亚砜等溶剂中,钯(Ⅱ) 双膦催化剂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尤其以冰乙酸为溶剂,在没有强酸阴离子存在的条件下,催化反应亦可顺利进行.实验结果同时表明适宜的溶剂除作为稀释剂外,还对中心金属钯(Ⅱ)具有适宜的稳定作用.产品端基分析结果表明在非醇类溶剂中共聚反应由乙烯插入Pd H键引发,在醇类溶剂中共聚反应主要由CO插入Pd OR键引发.  相似文献   

18.
铁(Ⅲ)、钴(Ⅱ)和镍(Ⅱ)的三(2-苯并咪唑甲基)胺配合物催化环己烯的氧化反应吕正荣,殷元骐,金道森(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关键词铁(Ⅲ)配合物,钴(Ⅱ)配合物,镍(Ⅱ)配合物,环己烯氧化反应.与含血红素的氧化酶相比,人们...  相似文献   

19.
Cu(Ⅱ)与L-氨基酸和5'-嘌呤核苷酸配合物的SOD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u(Ⅱ)与L-氨基酸和5'-嘌呤核苷酸配合物的SOD活性邵昌平,赵丽华,刘宇新,郭和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Cu(Ⅱ)-氨基酸配合物,Cu(Ⅱ)-氨基酸-核苷酸配合物,SOD活性.1.前言在已发现的三种超氧化物歧化...  相似文献   

20.
制备了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负载钯(0)催化剂,发现它对有机锡试剂和有机卤化物的偶联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分离容易,可重复使用.起催化作用的是金属态把.XPS等实验结果表明,在催化剂中钯作为桥将功能基-N(CH3)3与OH-联结起来.催化剂中的把可以看作是两配位的和配位不饱和的,经过氧化加成、金属交换、还原消除过程完成催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