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何建波  贡晓洁 《分析化学》2008,36(4):537-540
为了量化电极反应过程中液相组分和预吸附组分对总的氧化还原电流的贡献,采用双电势跃计时电流法,在长光程薄层电化学池中,测试了染料木黄酮在石墨-石蜡电极上的第一步氧化还原行为,在该反应体系的特征吸收波长259nm和286nm下,记录双电势跃计时吸光度数据;采用自编计算机程序对数据进行解析,导出了液相中的染料木黄酮及其氧化产物的计时电流曲线,从而提出了一种由光吸收信号获得双电势跃计时电流曲线的新方法。这种重构的计时电流曲线,对应于相应组分在反应过程中的液相浓度的变化,为氧化还原体系的动力学分析提供了更详细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间苯二胺的电化学及紫外-可见薄层光谱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间苯二胺(MPD)在金电极和SnO2;F膜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及在SnO2;F膜电极上的紫外-可见薄层光谱电化学性质.获得了间苯二胺在SnO2;F膜电极上电氧化的薄层恒电势电解-吸收光谱图,采用双对数法对紫外-可见薄层光谱电化学数据进行了处理.研究了间苯二胺的光谱及电化学性质,求得了间苯二胺的动力学修饰式量电位E0和αn等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应用弛豫(或暂态)方法研究电极过程动力学始于五十年代。由于通过对暂态实验数据的解析能够获得反应速度常数、扩散系数、传递系数、交换电流密度等参数,从而唯象地描述电化学反应动力学,这一研究领域至今仍然十分活跃。从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电化学现场红外光谱为研究电化学反应机理提供了分子水平上的数据,从而深化了对速度控制步骤等细节的认识。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发展时间分辨电化学现场PTIR光谱和程序电位阶跃技术成功地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不可逆电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获得中间体或产物的生成速率。显然,结合时间分辨红外光谱的信息和程序电位阶跃获得的数据将对电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有更深刻的认识.迄今为止,这两类研究都是分别进行的.时间分辨红外光谱必须使用“薄层电解地”,而暂态方法则应用常规的电解池,这导致了实验条件的不一致,从而对实验数据解析产生分歧.理想的解决办法是两种研究方法都使用同一红外“薄层电解池”,并且同步检测电化学反应体系的电响应(电压、电流)和光响应(红外光谱)信号.本文报道了我们建立的同步检测系统,并通过研究甲酸在Pt电极上的氧化过程对该系统进行检验,实验结果同时显示了红外“薄层电解池”的快速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4.
推导了微环电极上双电位阶跃计时电流和计时库仑法可逆波理论方程式,并得到了解析表达式。对其电流电量曲线的特性进行了讨论。在亚铁氰化钾-氯化钾体系中,用金微环电极在自制的微机多功能电化学仪器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5.
光透薄层光谱电化学法研究紫脲酸铵电还原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网橱光透薄层电解池, 配合紫外可见光谱技术现场监测了有机染料紫脲酸铵的电还原过程。用光透薄层光谱电化学方法测定了紫脲酸铵在pH5.0醋酸盐缓冲溶液中的式电极电位和电子转移数。薄层循环伏安法和薄层光谱电化学法研究表明, 紫脲酸铵在金网栅电极上的还原为双电子转移不可逆过程, pH<8时, 还原产物双巴比士亚胺进一步分解为尿咪和巴比士酸。用双电位跃-计时吸收谱法研究了双巴比士亚胺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的分解动力学过程, 测定了拟-级反应动力学常数。  相似文献   

6.
段成茜  高作宁 《分析测试学报》2011,30(10):1113-1117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计时库仑法(CC)、方波伏安法(SWV)研究了卡马西平(CBZ)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与离子液体1-苄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nMIM]PF6)复合修饰碳糊电极(nano-TiO2-[BnMIM] PF6/CPE )上的电化学行为、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及电分...  相似文献   

7.
己烯雌酚(DES)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甾类雌激素,药理病理研究表明有致癌作用,这与它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很活泼的中间体4,4′-己烯雌醌(DESQ)有关,DESQ在水和甲醇中重排生成双烯雌酚Z,Z-DIES,也是DES在体内外氧化代谢的主要产物,故这方面的研究已受到人们重视,本文研究了在二茂铁催化下,使DES在光透薄层金网电极上氧化成DESQ,并重排成Z,Z-DIES,用单电位跃-计时吸收光谱法测得其重排反应的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8.
氢处理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性能及电化学阻抗谱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常可通过物理(浸渍法等)、化学方法(溶胶 -凝胶 ,电化学沉积法等)向光催化剂晶格中引入金属“小岛” ,以加速光生电子 -空穴的转移 ,提高改性后光催化剂的活性 [1].同时 ,运用物理和光电化学等手段研究半导体光催化剂的表面性质和光电化学性质 ,可以为评价这些改性光催化剂的活性和研究反应机理提供依据 [2,3].电化学阻抗谱 (EIS)方法是研究材料性质、化学 (特别是电化学 )过程和界面反应机理的有力工具 [4].本工作运用 EIS手段研究了纳米 TiO_2在氢气气氛下热处理后 TiO_2的阻抗谱特征同其光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 .1实验部分  …  相似文献   

9.
陈昌国  黄宗卿 《分析化学》1993,21(9):1037-1039
用双电位阶跃计时电流法,动电位扫描等电化学技术和红外光谱法系统测定了现场红外镜反射式电解池中的薄层厚度,电化学特性和光谱特性。结果表明,红外光谱电化学研究中的电解池存在定量的薄层电解效应。  相似文献   

10.
用循环线性电流扫描计时电位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双1∶11镝的硅钼杂多酸阴离子在水/硝基苯界面的转移。在pH=1.1~5.3时,转移离子为H9Dy(SiMo11O39)24-.根据循环伏安结果计算得转移离子的标准电位差和Gibbs转移自由能分别为0.102V和-39.5kJ•ml-1,并由循环线性电流扫描计时电位法计算了转移离子的有关动力学参数,H9Dy(SiMo11O39)24-在水/硝基苯界面的转移属准可逆转移.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液相非稳态共沉淀法制备了磁性镁铝类水滑石(Fe3O4@HTlc),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振动样品磁强计、比表面分析仪、微电泳仪等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比较了 Fe3O4@HTlc和HTlc对甲基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Fe3O4@HTlc为顺磁性、具有核-壳结构和较大比表面积、带有正电荷的近球状颗粒。甲基橙在Fe3O4@HTlc和HTlc上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298 K时Fe3O4@HTlc和HTlc对甲基橙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38.89和147.06 mg/g,但Fe3O4@HTlc对甲基橙有较强吸附推动力和较短的吸附平衡时间。二者对甲基橙的吸附量均随温度的升高和pH (5~11)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以聚苯乙烯为胶晶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序多级孔N/Nd/TiO_2(1),其结构和形貌经SEM,XRD,XPS和N2吸附-脱附表征。研究了1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性能。结果表明:1为有序大孔/介孔多级结构,大孔孔道/介孔孔窗呈相互通透三维有序结构,大孔孔道内径约230 nm,介孔孔窗约30 nm,比表面积为125.50 m~2·g~(-1),比孔容为1.124 5 cm~3·g~(-1)。1催化甲基橙的脱色率为42.76%。  相似文献   

13.
Fe-Ni 共掺杂 ZnO 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液法制备了 Fe-Ni 共掺杂 ZnO 光催化剂, 并运用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原子发射光谱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以甲基橙 (MO) 为模型污染物, 评价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 考察了甲基橙初始浓度及其 pH 值, 以及催化剂用量等对光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Fe-Ni 共掺杂降低了 ZnO 的结晶度, 并促进了晶粒的长大. 光催化降解反应表明, Fe-Ni 共掺杂显著提高了 ZnO 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活性, 当催化剂用量为 0.6 g/L, 经 120 min 紫外光照射时, 可使甲基橙溶液 (10 mg/L) 降解率达到 93.5%. 关键词:铁; 镍; 共掺杂; 氧化锌; 光催化; 甲基橙; 降解  相似文献   

14.
Summary Copper phthalocyanine tetra sulfonate pottasium salt, has been found to be very useful as a screening-dye to improve methyl orange end-points.Mixtures of methyl orange and dye in varying proportions have been prepared and tested for their indicator-action. The transformation interval of the indicator is found to change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dye is varied in the mixture.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the dye to be used with a certain amount of methyl orange is determined so as to give a mixed-indicator that functions most satisfactorily in all titrations where methyl orange is used.  相似文献   

15.
张峰  张恒  朱万诚  李言信  赵斌 《应用化学》2012,29(6):668-673
在微波作用下,由钙基膨润土和铁溶胶快速制备铁柱撑膨润土,分别用XRD、BET、SEM-EDS和TC-DSC测试技术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羟基铁阳离子进入膨润土层间取代Ca2+形成柱撑,膨润土孔结构基本不变,比表面积增加.考察了铁柱撑膨润土对光催化降解甲基橙反应的催化活性,确定了最佳降解反应条件为:体系pH=3,微波500W、80℃辐射10min制备的铁柱撑膨润土为催化剂,用量1.5g/L,H2O2浓度为7.345×10-3mol/L,甲基橙浓度100mg/L,紫外光照射60min,甲基橙的降解率可达98.1%.  相似文献   

16.
Ce及N共掺杂改性TiO_2光催化性能及Ce组分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钛酸正丁酯、硝酸亚铈及氨水为前驱体运用溶胶-凝胶法对TiO2进行Ce及N单一和共掺杂改性,以甲基橙光催化降解为探针考察掺杂组分对催化剂的紫外、可见光活性影响,观察到了Ce及N的单一掺杂及共掺杂催化剂紫外、可见光活性的明显提升。运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氮气吸附(BET)、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DRS)、程序升温氧脱附(TPD)和程序升温氧化(TPO)等表征手段从催化剂的晶体结构及形貌、比表面积、紫外及可见光响应特性、表面吸附氧量及吸附氧循环性能等方面尝试理解掺杂组分的光活性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掺杂改性催化剂中适量Ce组分的作用在于通过抑制催化剂的晶粒长大、团聚和锐钛结构向金红石结构的相转变,提高催化剂的光相应强度和拓展光响应范围,增加催化剂表面吸附氧容量和促进催化剂的表面氧循环,有效捕获光生载流子,衍生各类高活性自由基物种和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等方面增进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Estimation of thiocyanate, based on its titration with standard KBrO3 solution in presence of 1.5–3.0 N hydrochloric acid, is described. The end point is determined either potentiometrically or with methyl orange as indicator.Sincere thanks of the author are due to Professor S. S. Joshi for research facilities.  相似文献   

18.
Phthalhydrazide nanoparticles are introduced as a new, efficient, stable and reusable organic photocatalyst for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a range of azo dyes, including methyl orange, methyl red, congo red and yellow titan, 4‐nitrophenol and permanganate as important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ntaminants. Various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including pH, photocatalyst dose, dye concentration and illumination time were investigated for methyl orange as a model substrate. The results revealed high degradation efficacy, up to 93.6%, for methyl orange in 20 min. Moreover, a preliminary kinetic study along with a proposed photodegradation mechanism is included in this study. Mechanistic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at phthalhydrazide behaved as a photoreduction catalyst. With the addition of Cl? ion, as a hole scavenger, photodegradation efficacy for methyl orange was improved. Results showed that phthalhydrazide nanoparticles behaved better than commercial bulk phthalhydrazide and both performed as successful photocatalysts for photoreduction of the mentioned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9.
立方状和球状氧化亚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宋继梅  张小霞  焦剑  梅雪峰  田玉鹏 《应用化学》2010,27(11):1328-1333
利用室温液相还原法和低温水热法制备了立方状和球状氧化亚铜,通过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 以合成产物光催化降解偶氮染料甲基橙为模型,研究了不同形貌Cu2O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球状氧化亚铜对甲基橙的脱色率达89.0%,球状氧化亚铜/Fenton复合体系中甲基橙的脱色率达98.2%。 初步探讨了Cu2O粉体催化降解甲基橙的过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20.
以纳米管钛酸为前驱体,以NH4HCO3为N源,先机械研磨使二者混合均匀,再在Ar保护下,于不同温度焙烧4h制得N掺杂TiO2 (N-TiO2),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镜及N2吸附-脱附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N以间隙掺杂方式进入TiO2晶格内.在热处理过程中,生成中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