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醇醛酸酯混合物一般采用聚乙二醇或癸二酸二壬酯/硅藻土担体柱进行分离,由于硅藻土担体对酸类物质有较强的吸附,遇水酸类物质又脱附而出,影响定性与定量分析。我们采用上试401有机担体作固定相,涂以聚乙二醇己二酸酯(PEGA)(100:15),能在十六分钟内将几种低碳醇醛酸酯混合  相似文献   

2.
静电纺丝是制备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静电纺丝法制备定形相变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溶液静电纺丝、溶液-溶液同轴静电纺丝、熔融-溶液同轴静电纺丝和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物理吸附等,总结了静电纺丝常用的固-液相变材料(如脂肪族长链烷烃、大豆蜡、脂肪酸及其二元低共熔物、脂肪酸酯和聚乙二醇等)和支撑材料(如醋酸纤维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吡咯烷酮、聚偏氟乙烯、聚乳酸、聚氨酯、聚酰胺6、聚丙烯腈及其碳纳米纤维等)。  相似文献   

3.
非有机溶剂液-固萃取体系提取血红蛋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聚乙二醇(PEG8000)修饰物混合吐温80-磷酸钾盐液-固萃取体系从血液中直接提取血红蛋白,考察了PEG8000修饰物、磷酸钾盐和吐温80的浓度及酸度和温度等因素对血红蛋白分离纯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体系的一次固相萃取率大于99%,一次反萃取率达到75%.所得到的血红蛋白干粉的纯度为99%.该方法不使用有机溶剂,无毒性,对蛋白质具有稳定和保护作用,易于放大规模使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醋酸铑[Rh2(OAc)4]、手性亚磺酰胺基脲和非手性磺酸共催化的α-重氮酯与酰胺化合物的不对称N—H插入反应.研究发现α-重氮酯在醋酸铑催化下形成金属卡宾,该金属卡宾与酰胺反应生成潜手性活泼叶立德中间体.在催化剂量的手性亚磺酰胺基脲和非手性磺酸存在下,潜手性叶立德中间体发生不对称质子化,合成了手性α-氨基酸衍生物.反应过程中,手性亚磺酰胺基脲和非手性磺酸作为"手性质子梭"催化不对称质子迁移从而实现了反应的对映选择性控制.该方法发展了非手性铑、手性亚磺酰胺基脲和非手性磺酸不对称共催化体系,为合成α-氨基酸衍生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反应收率最高可达84%,对映选择性最高可达77%.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手性膦烯配体在金属铑催化的芳基硼酸对β-芳基-α,β-不饱和磺酸酯不对称共轭加成中的应用.经过系统的反应条件筛选和配体结构优化,发现含手性1,1'-联-2-萘酚骨架的膦烯配体L7与Rh(I)形成的催化剂可以高对映选择性地实现β-芳基-α,β-不饱和磺酸酯化合物的不对称1,4-加成反应.此反应体系条件温和,底物普适性广,并取得了较高的收率(up to 95%)和优秀的对映选择性(up to 99%ee),为合成手性偕二芳基取代的磺酸酯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蒽、菲和咔唑是焦化产品中经常要测定的组份。过去曾有人用氯化镉加聚乙二醇-20M色谱柱、液晶填充柱、液晶不锈钢毛细管色谱柱分离蒽、菲和咔唑,但分析周期均较长。我们曾用半米长联苯型芳羧酸酯类液晶填充柱分离这一混合物,分析时间仍不够理想。本文采用双-(对正戊氧基苯甲酸)-4,4'-联苯二酚酯液晶的WCOT柱分离蒽、菲和咔唑的混合物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温固相研磨的方法,4,4'-联吡啶与连有阻塞基的乙氧乙醇磺酸酯(或苄溴)反应,得到单取代的4,4'-联吡啶六氟磷酸盐(2),2再与α,α'-二(溴甲基)-2,2'-联吡啶反应,得到哑铃型化合物--2,2'-联吡啶桥连的双-4,4'-联吡啶六氟磷酸盐(3),收率约90%.2和3的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8.
相转移催化反应是一种有机合成新技术,用途甚广。用小分子季铵盐、季磷盐、聚乙二醇、冠醚等作相转移催化剂时,反应一般在互不相溶的两相系统(液-液)或(液-固)中进行。用不溶性聚合物作相转移催化剂时,反应在三相系统(液-液-固)或(液 -固-固)中进行,故后者称为三相催化剂(简称TPC)。由于三相催化剂有易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及回收后重复利用之优点,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1-2]  相似文献   

9.
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和Fmoc-Lys(Boc)-OH(1)为主要原料,经过羧基苄酯化、侧链Boc脱除、ε-氨基丁二酸酐修饰得到功能化的赖氨酸化合物N-α-芴甲氧羰基-N-ε-(γ-氧代丁酸)-L-赖氨酸苄酯(4);1和4分别与mPEG在偶联剂D IC/HOB t的作用下联接,最终分别实现了赖氨酸主链和侧链的mPEG定点修饰,合成了新型的N-α-芴甲氧羰基-N-ε-(γ-氧代丁酸聚乙二醇酯)-L-赖氨酸苄酯(5,总收率52.6%)和N-ε-叔丁氧羰基-N-α-芴甲氧羰基-L-赖氨酸聚乙二醇酯(6,收率93.7%),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10.
万宏  欧庆瑜 《化学学报》1993,51(8):798-803
合成了全戊基化和部分戊基化三氟乙酰化的两种α-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制备出柱效在3500塔片/m以上的高效手性毛细管柱,分离了一些对映体及不对称合成中的中间体,如α-苯乙胺,α-苯丙胺、酒石酸酯和缩酮等.结果表明,三氟乙酰化的α-环糊精衍生和的对手性醇、胺和酯等对映体的选择性比全戊基化的环糊精高.对映体中引入的衍生化基团对选择性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用过氧化氢氧化烯烃得到顺式邻环己二醇,继而和对甲苯磺酰氯反应得到两种1-取代-顺式-1,2-环己二醇单磺酸酯.以溴酚兰作指示剂,用作者自己的方法定量测定了它们在聚乙二醇膜层中的酸解性能.结果表明,在光产酸剂所产酸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这些化合物发生分解并产酸.这两个磺酸酯的储存稳定性不是很好,在极性溶剂作用下易分解,限制了它们在化学增幅型成像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长碳链α-氯代脂肪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ll-Volhard-Zelinsky反应仅对羧酸的α-溴化有高的选择性,而沿用到α-氯化则产生β,γ或α,α-二氯代羧酸等难以分离的副产物。早年曾用烷基丙二酸与硫酰氯反应然后脱羧制得C_4到C_12的α-氯代直链脂肪酸。该法若以丙二酸酯为原料,不仅全程总产率低,  相似文献   

13.
α-氯代脂肪酸是一类可用于直接从脂肪酸合成α-氨基酸和甜菜碱类两性表面活性剂等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本文从烯酮式反应机理出发,以α-氯代十二酸(α-CDA)的合成为模型,对酰氯化试剂(对甲苯磺酰氯、十二酰氯、氯磺酸等)和质子酸催化剂(如H型离子交换树脂、氯磺酸、对甲苯磺酸、醋酸等)进行组合和选择,并与文献报道的特殊添加剂乙酐比较,研究不同催化体系在酸催化合成α-氯代脂肪酸时的催化作用。氯磺酸既有磺酸基团提供强质子酸,又有磺酰氯基团作为酰氯化试剂,因而是催化十二酸的α-氯代反应的适宜催化剂。当w(氯磺酸)∶w(十二酸)=2%,搅拌转速1000r/min,氯气流量40L/h,反应温度为120℃时,反应3h后α-CDA产率达到96.4%。  相似文献   

14.
徐国荣 《分子催化》2012,26(4):293-299
以磺酸功能化咪唑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以3-羟基丙酸甲酯为原料,采用自身酯交换法合成了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能的聚羟基脂肪酸酯.系统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反应温度以及聚合反应时间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红外、核磁、热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阴离子为CF3SO-3的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在120℃的低温下催化聚合反应所得聚酯Mw可达10 159,收率82.1%;通过水洗方法可有效去除产物中的离子液体催化剂,从而避免催化剂污染产物.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温固相研磨的方法,4,4′-联吡啶与连有阻塞基的乙氧乙醇磺酸酯(或苄溴)反应,得到单取代的4,4′-联吡啶六氟磷酸盐(2),2再与α,α′-二(溴甲基)-2,2′-联吡啶反应,得到哑铃型化合物——2,2′-联吡啶桥连的双-4,4′-联吡啶六氟磷酸盐(3),收率约90%。2和3的结构经1HNMR,13C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合成了一系列含p-苯磺酸异丙酯基亲和性变化的二元、三元共聚物,并对其结构、聚合特征f1-F1曲线以及热分解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共聚物的DSC测试发现,随着p-苯磺酸异丙酯基含量的增加,树脂中磺酸酯基的分解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范围在120-170℃;而磺酸酯基的分解能量随其在树脂中含量的增加而升高,范围在20-30kJ/mol.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聚合物中磺酸酯基的热分解过程属于自加速类型,反映了热分解产生的磺酸对磺酸异丙酯热分解过程的催化作用.加热分解后树脂水溶性的研究表明,在二元共聚物中磺酸酯基单元含量等于或大于27%,在引入羧酸基的三元共聚物中磺酸酯基单元含量为21%时,热分解后共聚物涂层表现出优良的水溶性,能够在中性水中快速、彻底溶解并脱离支持版基.  相似文献   

17.
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分离紫甘薯花色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紫甘薯花色苷.以正丁醇-乙酸乙酯-0.5%乙酸(3:1:4,V/V)为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mL/min,进样量300mg,分离得到两种花色苷的混合物;混合物再以0.2%三氟乙酸-正丁醇-甲基叔丁基醚-乙腈(6:5:2:1,V/V)为溶剂体系,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  相似文献   

18.
李洁  康君行  吴大南 《色谱》2000,18(5):462-464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实现了对化妆品中4种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和6种防晒剂(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水杨酸苯酯、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辛酯、水杨酸辛酯)的分离测定。各组分回收率(n=6)为87.2%~106.5%;相对标准偏差(n=6)为1.2%~3.3%。  相似文献   

19.
血清总磷脂脂肪酸组分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硅胶基质为固定相,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SPE-GC)分离检测血清总磷脂中脂肪酸含量的方法。优化了SPE的洗脱方式及甲醇洗脱量,探讨了衍生化步骤的优化条件。该法对磷脂中各脂肪酸组分测定的线性相关系数约为0.999,回收率在80%左右;日内误差小于4.8%,日间误差小于8.9%。用固相萃取柱分离磷脂简单、快速、有效,用气相色谱检测磷脂中脂肪酸组分方法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
新型固相微萃取涂层直接检测样品中的3种多氯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聚乙二醇2000(PEG 2000)合成了聚乙二醇硅酯预聚物,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含键合聚乙二醇硅酯的固相微萃取涂层,其使用最高温度为340℃。无需衍生化的情况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GC/FID的方法测定3种多氯酚的检出限为0.11~0.18 ng/L;线性范围达0.1~103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4.24%~6.44%。土样中痕量多氯酚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8%、93.5%和7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