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蜂蜜制品中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非离子表面活性TritonX-100,Tween-20,Tween-80及铬天菁S(CAS),邻菲罗啉(Phen),8-羟基喹啉(Oxine),盐酸羟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等数种试对锌的增敏作用,初探了其增敏机理和抑制干扰的机理,选用了增敏作用最强的Triton-X-100增敏剂  相似文献   

2.
巯基棉分离富集-FAAS法测定爆玉米花中痕量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兆平  彭茵 《光谱实验室》2000,17(1):118-119,120
本文借助巯基棉分离富集技术,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爆玉米花中痕量铅。该方法采用巯基棉做分离富集剂,简便易行,并能有效的消除共存元素的干扰,回收率为97.5%-106.0%。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电热蒸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ETV-ICP-AES)中氯化物,高氯酸等产生的干扰,并且与无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GFAAS)中这些基体的干扰作了比较,认为酸等产生的干扰,并且与无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GFAAS)中这些基体的干扰作了比较,认为ETV-ICP-AES的干扰比GFAAS干扰小。本文还对这两种方法中干扰的差异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测钙时表面活性剂的增感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多用于比色分析,在原子吸收法中的应用较少,尤其对钙的原子吸收分析尚未见报导。从已有的文献可见,在火焰原子吸收分析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使测定灵敏度提高,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扩大,对共存元素的干扰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电热蒸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ETV-ICP-AES)中氯化物、高氯酸等产生的干扰,并且与无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GFAAS)中这些基体的干扰作了比较,认为ETV-ICP-AES的干扰比GFAAS干扰小。本文还对这两种方法中干扰的差异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个新的萃取反萃取体系,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地质样品中的An、Ag、In、Ga四种元素,不但有效地抑制了共存元素的干扰,而且能提高测定灵敏度和精密度。文中讨论了不同石墨管对测定的影响及元素的原子化过程,较深入探讨镍对镓的基体改进作用和机理。样品分析结果与推荐值一致。  相似文献   

7.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铬,采用不同类型的火焰其灵敏度和共存元素的干扰各不相同。用空气-乙炔贫燃焰或-氧化二氮-乙炔火焰,共存元素干扰小,但灵敏度低。在空气-乙炔富燃焰中铬的灵敏度高,但共存元素严重干扰测定。为了消除干扰,除采用分离方法外,加干扰抑制剂也能有效地消除干扰。常用的干扰抑制剂有氯化铵,焦硫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ICP-AES中一些基体干扰现象的机理进行了讨论。指出ICP低观察区域的增感效应是基体元素电离产生的离子和电子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基体对分析谱线的零干扰点主要与基体元素特性有关;Al元素在低观察区域对碱土金属元素的抑制效应仍是一种溶质挥发干扰。  相似文献   

9.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钢铁中铅,采用0.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0.001mol/L硝酸介质,加入硫脲消除共存元素铋的干扰,铅的浓度在0—20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检出限为0.1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30%,回收率为97%—99%,样品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并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水分解样品,Fe3+作减缓剂。对比了不同酸度的王水和HCl介质中Se的相对荧光强度。在选择的酸介质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量的Fe3+以及干扰元素对Se荧光强度的影响和Fe3+抑制干扰的效果。确定了Fe3+存在下,Au/Se的干扰限。样品中加入硒标准回收率在90%-103%,用于8个地球化学标样分析,结果满意。方法检出限为0.05×10-6。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将两种有效添加剂混合添加的角度,来研究其对溴化锂水溶液吸收水蒸气的影响.采用静态池吸收实验测试溶液吸收水蒸气的效果.通过对正辛醇、仲辛醇、异辛醇、正己醇四种物质采用单种添加和两种混合添加的测试实验表明,混合添加后的效果与其中较好的添加剂单独添加的效果接近.采用吊板法测量溶液的表面张力.通过对添加以上混合添加剂后的溴化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的测试表明,混合添加后溶液的表面张力与其中较大程度降低溶液表面张力的添加剂单独添加后的表面张力接近.  相似文献   

12.
单矢量水听器方位估计的柱状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单矢量水听器可以估计目标方位,矢量水听器信号处理中用到的平均声强器的处理方法能很好地抗各向同性的非相干干扰,但不能抗相干干扰.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单矢量水听器方位估计方法柱状图方位估计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对宽带信号中含强线谱相干干扰的情况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强线谱相干干扰下能有效检测目标、估计目标方位;海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抗强线谱相干干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的电探针诊断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简要叙述了探针诊断技术的作用,比较了单、双探针测量技术的异同,分析了当前所碰到的主要问题和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着重报导了我们提出和制作的加热调谐单探针装置,不仅抑制了射频干扰,还克服了中毒效应对探针测量的影响。首次成功地测量了射频辉光放电硅烷等离子体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电子平均能量和密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魏薇 《物理与工程》2012,22(3):23-25,33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制的水波干涉衍射演示实验装置.装置利用低频信号源输出低频正弦信号,经电磁转换驱动振子做简谐振动,振子作为波源在水槽中激发水波观察水波干涉衍射现象.本文定量地分析了装置中最重要的驱动部分和振动部分的物理学原理,给出了控制演示实验效果的有效途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控制,成本低,实验效果明显.还可演示两列频率、振幅不相等的水波的相遇情况.  相似文献   

15.
张蒙  王海斌  汪俊  张海如 《应用声学》2020,39(5):661-699
双基地声呐中的直达波干扰可以通过重构抵消的方式进行抑制。这种方法需要对直达波信道进行估计,传统的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的收敛速度慢,分步正交匹配追踪等算法在提高收敛速度时牺牲了信道估计精度,导致回波检测能力下降。本文提出一种动态阈值匹配追踪算法估计直达波的信道响应,在提高收敛速度的同时兼顾了信道估计精度。在仿真环境中,达到同样的直达波抑制效果,所提算法与传统正交匹配追踪算法相比,收敛速度显著提升,检测输出的回波强度比分步正交匹配追踪算法高4dB;海试数据处理结果中,所提方法迭代收敛速度较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提升4倍;输出的回波强度比分步正交匹配追踪算法高2dB。  相似文献   

16.
N2O/C2H2FAAS法测定铝的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40种单个无机离子、混和无机离子及24种有机物在N2O/C2H2火焰中对铝吸收信号的干扰情况。并从物理干扰、光谱干扰和化学干扰等角度对它们的干扰机理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17.
为了抑制光码分多址中的多址干扰及多噪音,提出了一种引入光硬限幅器及基于最大值判决的并行干扰抑制器的光码分多址系统.在系统中存在APD噪音及热噪音的情况下,研究了系统对多址干扰的抑制作用.系统采用光正交码作为地址码,APD作为光电检测器,分析推导了系统的误码率表达式.根据所得的误码率表达式,进行了数值仿真,比较了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多址干扰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其他有效方法(单比特引入一个光硬限幅器、单比特引入两个光硬限幅器、多比特传输、多比特引入光硬限幅器、基于最大值判决的并行干扰抑制器等)相比,本系统对多址干扰的抑制作用优于并行干扰抑制器、多比特传输、多比特引入光硬限幅器方法;当接收功率较低时,该系统优于引入双光硬限幅器的方法,因此可以有效的抑制多址干扰及多噪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抑制光码分多址中的多址干扰及多噪音,提出了一种引入光硬限幅器及基于最大值判决的并行干扰抑制器的光码分多址系统.在系统中存在APD噪音及热噪音的情况下,研究了系统对多址干扰的抑制作用.系统采用光正交码作为地址码,APD作为光电检测器,分析推导了系统的误码率表达式.根据所得的误码率表达式,进行了数值仿真,比较了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多址干扰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现有其他有效方法(单比特引入一个光硬限幅器、单比特引入两个光硬限幅器、多比特传输、多比特引入光硬限幅器、基于最大值判决的并行干扰抑制器等)相比,本系统对多址干扰的抑制作用优于并行干扰抑制器、多比特传输、多比特引入光硬限幅器方法|当接收功率较低时,该系统优于引入双光硬限幅器的方法,因此可以有效的抑制多址干扰及多噪音.  相似文献   

19.
迈克耳孙实验是大学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本文从迈克耳孙实验出发,讨论两个点光源在空间光场中产生的非定域干涉和承接光屏放在不同方位上所显示的干涉条纹,用Matlab软件做出干涉条纹图样,并对条纹的形状和光屏位置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通过条纹的形状判断出光源的位置.同时,解释实验中的一些现象,由此加深了对干涉原理和迈克耳孙实验的理解,为下一步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电解二氧化锰中微量铁时锰产生负干扰的原因。提出了改变燃烧器高度,选择高温火焰区域,加入EDTA、8-羟基喹啉等释放剂或保护剂来消除干扰的各种方法。对干扰机理也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实验说明在火焰下部低温区生成难解离化合物Mn_x(FeO_y)_z而造成对测定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