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对甲基苯磺酰甲基异腈和反-2-丁烯酸甲酯为原料,经过11步反应合成了7个4,5,6-三取代的新型吡咯并[2,1-f][1,2,4]三嗪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总收率3.2%~10.0%,其结构经1H NMR和MS 表征.  相似文献   

2.
以2-氯-4-硝基苯酚和2-氰基-4-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7步反应完成了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Varlitinib的全合成,总收率18.2%,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3.
蛋白酪氨酸激酶在肿瘤的形成和增殖中起着关键作用,以蛋白酪氨酸激酶作为肿瘤治疗靶点的研究受到极大关注.本文作者综述了近十年来不同结构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合成以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蛋白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酪氨酸激酶在细胞的恶性生长和增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发展选择性的蛋白激酶抑制剂来阻断或调控由于这些信号通路异常产生的疾病已被广泛认为是抗肿瘤药物开发的一个富有前景和有效的研究策略.近年来科学家在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合成了数百个受体型或者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中8个小分子抑制剂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作为抗肿瘤药物进入临床使用.随着肿瘤多重耐药性的出现,新机理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被不断探索.以小分子抑制剂与酪氨酸激酶小同的作用模式来进行分类,系统地阐述了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并对代表性化合物的合成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基于药效团的三维数据库搜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效团作为提问结构在三维数据库中进行了搜索.从得到的命中结构中挑选了12个化合物用柔性受体模型方法对其活性进行了预测, 发现有2个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预测活性.这2个化合物可能具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活性, 可能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6.
开发了一种三乙胺促进的(E)-3-乙氧基-2-(吡啶-2-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异硫脲缩合反应构建嘧啶联吡啶类骨架的新方法。以此反应为基础,经氯代和两步取代反应,最终合成了具有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活性化合物(1r,4r)-4-((2-(丁基胺)-5-(吡啶-2-基)-嘧啶-4-基)胺)环己醇。该方法高效、简便且收率高。  相似文献   

7.
2-氨基-4-氟吡啶是制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I3K抑制剂和醛固酮合酶抑制剂等酶抑制剂的重要中间体。已报道的制备方法均存在一些缺陷,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本文以4-氯吡啶-2-甲酰胺为原料,经酰胺脱水、卤素交换、氰基水解、霍夫曼降解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产物结构经1H NMR和GC-MS确证。本文采用的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收率及纯度高,总收率达48.5%,GC纯度达到99.5%以上,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嘧啶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酪氨酸激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嘧啶类化合物是蛋白酪氨酸酶抑制剂(PTKIs)中的一大类,这类化合物在临床前期研究中显示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效应,一些已在临床上作为很有前景的抗癌药.本文按其结构类别介绍了近年来报道的嘧啶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9.
3-[4-(2,6-二氯苯基)哌啶甲基]-2-(噻吩-2)基吲哚作为一种新的阿片受体样受体配体以商业化原料苯肼(2),2-乙酰基噻吩(3),2,6-二氯苯硼酸(5)和4-溴吡啶(6)为原料通过四步反应而得.该合成方法具有所涉及反应媒介便于回收利用、中间体分离纯化简单、废弃物产生少和收率高(总收率65%)等绿色合成特点,具有潜在规模生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对γ-分泌酶抑制剂(LY411575)的合成路线进行改进,新合成路线下该化合物的总收率为35%,比文献方法提高了16%;对关键中间体提前进行了手性拆分,从而使在制备最终产品的后3步反应中用到的原料减少了50%,降低了反应成本和最终产品的纯化难度.另外,对拆分过程中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产品的e.e.值和反应收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D-(+)-二对甲基苯甲酰酒石酸为拆分试剂,甲醇作溶剂,加热到回流溶解,加入的溶剂量为每g底物12 m L,从回流降到室温所用时间控制在120 min,拆分的收率为40%,e.e.值为99%.  相似文献   

1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效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涛  裴剑锋  周家驹 《化学学报》2003,61(3):430-434
根据一系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得 到了该类抑制剂的药效团,研究结果与Novartis的药效团模型相当类似.药效团包 括一个氢键受体,一个氢键给体,一个疏水区和一个带有氯或溴原子药效团对于研 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三 维数据库搜索可能会得到新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以3,4-二氢-7-甲氧基-4-氧代喹唑啉-6-醇乙酸酯为原料,经氯化、去乙酰化和缩合反应制得中间体——叔丁氧基羰基4-【{4-[(3,4-二氯-2-氟基)苯胺基]-7-甲氧基喹唑啉-6-酮}氧基】哌啶基-1-羧酸酯(6);6经酸解和酰化反应合成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oziotinib,总收率31.4%,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  相似文献   

13.
以4-甲氧基乙酰乙酸甲酯为原料,经过六步反应合成了度鲁特韦关键中间体6,总体收率为18. 7%。六步反应中,仅仅在第四步和第六步通过洗涤滤饼的简单操作纯化了目标产物,其余步骤均采用粗产品进行下一步投料,极大地简化操作。通过对中间物7以及度鲁特韦终产物进行了重结晶纯化操作,提高了度鲁特韦原料药的纯度。  相似文献   

14.
凡德他尼(vandetanib)是由阿斯利康公司研发的口服小分子多靶点酪酸激酶抑制剂,可同时作用于肿瘤细胞EGFR、VEGFR和RET酪氨酸激酶[1,2],2006年1月获欧洲罕见病药品委员会(COMP)批准推荐,用于治疗髓甲状腺癌、乳腺癌、骨髓瘤等[3].  相似文献   

15.
为了系统研究异核苷嵌杂寡聚核苷酸的生物学效应,对L-胞嘧啶异核苷的全合成工艺进行了详细研究.以L-核糖为起始原料,以尿嘧啶碱基对5-O-三苯基甲基-2,3-O-环硫酸酯-1-脱氧-L-核糖3位的区域选择性亲核取代反应为关键步骤,经过9步反应,以28.5%的总收率合成得到了L-胞嘧啶异核苷.条件优化表明,以碳酸铯为碱可以显著提高N-1核苷键生成的产率和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同时分离得到了副产物N-1,N-3双核糖尿嘧啶异核苷.该工艺路线反应条件温和,反应中间体容易纯化,总产率高,可以作为结构类似异核苷的通用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16.
邓玉玲  余璐  黄强 《物理化学学报》2016,32(9):2355-2363
蛋白激酶在信号转导、基因转录和蛋白翻译等生物过程起关键性作用,因而与大量人类疾病密切相关。所以,蛋白激酶的抑制剂筛选是抗肿瘤药物开发的热点,正在向基于全激酶组的高通量多靶点筛选模式发展。为了降低大规模实验筛选的成本,提高成功率,本文构建人类蛋白激酶组的多靶点分子对接系统,对抑制剂-激酶组的相互作用进行预测。我们首先利用同源模建方法,对人类激酶组约500个激酶变异体的催化域进行结构建模;接着以催化域结构模型为受体,用已知激酶抑制剂进行分子对接,对抑制剂与各激酶变异体的结合亲和力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显示,本文所建立的多靶点分子对接系统可以准确预测抑制剂与激酶变异体的相互作用,结合自由能的计算值与实验值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该分子对接系统可用于多靶点激酶抑制剂的计算筛选,为激酶抑制剂开发与抗肿瘤药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SB-590885是一种新型的三芳基咪唑类B-Raf激酶抑制剂,已报道的合成方法收率较低且操作繁琐,不适合工业化生产。本文设计了一条新的合成路线,以4-溴吡啶盐酸盐为起始原料,经偶联、脱保护、加成、氧化、环合、水解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证,总收率为9.53%,该方法原料便宜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且总收率较高,是一条适合工业化生产的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18.
高坤  陈声高  叶礼阁 《有机化学》2003,23(Z1):443-444
酪氨酸激酶作为生长因子受体已显示出是重要的细胞信号传导的媒介[1,2].许多酪氨酸激酶已被发现是肿瘤基因的产物,表明它们在与人类癌症有关的细胞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最近,加利福尼亚Sun等[4]报道了一系列C-3位含四氢吲哚片段的吲哚-2-酮类化合物可用作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DGF)的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并对与这些生长因子相关的细胞增殖有抑制能力.这一研究表明吲哚-2-酮类化合物是有效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望成为治疗与生长因子有关的疾病特别是血管角质瘤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以4-羟甲基吡啶为原料,经苄基保护、硼氢化钠的还原、硼氢化氧化和脱苄基保护等四步反应得到新型5-羟色胺受体激动剂的关键中间体反-4-羟甲基哌啶-3-醇。总收率达55. 7%。产物结构经IR、1H NMR和MS分析确证,并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20.
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酪氨酸激酶的晶体结构为基础, 采用从头药物设计方法, 设计了一系列吲哚类化合物, 并用类药性和分子对接进行了筛选, 最后得到10个对接能量较低的化合物分子, 对具有最低结合能的化合物与VEGFR-2酪氨酸激酶的复合物进行了1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并对其结合模式进行了分析. 这些化合物结构新颖, 可能作为抗肿瘤的先导化合物或候选药物. 本文结果为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进一步改造、 设计及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并有助于开发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