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硝酸铀酰、硝酸钍与双希夫碱邻香草醛缩联苯胺(以L表示)的两种新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差热—热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分析等手段,确定两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UO2L(NO3)]NO3、[ThL(NO3)2](NO3)2。并对它们的配位方式及某些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La(NO3)3与N,N-双(苯半三唑甲基)-[2,][L(I)]及N-三唑甲基-[2,2](L(Ⅲ)的配合物单晶,测定了结构,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分析表征。La^3+离子均与[2,2]环中六个杂原子及三个NO^3-离子配位,稍偏离环平面,三个NO^3-离子分别位于环平面的两侧,初步讨论了[2,2]环所连接支链对配合的结构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首次合成了稀土硝酸盐与双希夫碱邻香草醛缩邻苯二胺(以L表示)的3种新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摩尔电导及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等手段,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L(NO3)2]NO3(Ln=Y,Pr,Er),并对其结构和某些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范玉华  毕彩丰 《合成化学》1997,5(3):299-302
由邻香兰素缩邻氨基苯甲酸(以H2L表示)与稀土硝酸盐作用合成了3种新的固体配合物。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及摩尔电导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HL)(NO3)(H2O)]NO3(Ln=Tb,Ho,Lu)。推测了配合物的配位方式和结构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La(NO_3)_3与N,N-双(苯并三唑甲基)-[2,2][L(I)]及N-三唑甲基-[2,2][L(Ⅲ)]的配合物单晶,测定了结构,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热分析表征。La ̄(3+)离子均与[2,2]环中六个杂原子及三个NO离子配位,稍偏离环平面,三个NO离子分别位于环平面的两侧。初步讨论了[2,2]环所连接支链对配合物结构及其热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两种稀土高氯酸盐与L-脯氨酸配合物的晶体.经热重、差热、化学分析及对比有关文献,知其组成 是[Pr2(L-Pro)6(H2O)4](ClO4)6和[Er2(L-PrO)6(H2O)4](ClO4)6,质量分数为99.24%和98.20%.选用RE(NO3)· 6H2O(RE=Pr,Er)、LPro、NaClO4·H2O和 NaNO3作辅助物,使用具有恒温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 2 mol·L-1HCl 作溶剂,分别测定了[2RE(NO3)3·6H2O+6L-PrO+6NaClO4·H2O]和{ [RE2(L-PrO)6(H2O)4](ClO4)6+6NaNO3}在 298.15 K时的溶解热.设计一热化学循环求得化学反应的反应焓rH分别是:63.904 kJ·mol-1和 91.017 kJ·mol-1,经计算得配合物[RE2(L-Pro)6(H2O)4](ClO4)6(s)在 298.15 K时的标准生成焓(298.15 K)分别 是-6 594.78 kJ·mol-1和-6 532.87 kJ·mol-1。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5种新型镧系四元混合阴离子配合物,用X射线四圆衍射仪测定了[Pr(CH3COO)2(NO3)(bipy)]2的晶体结构,四个醋酸根呈两种配位方式,测定了铕和钆配合物的荧光和ESR谱.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条件下合成了[Co(phen)mXp]Y1·nH2O型配合物,(m=1,2;p=1,2;1=1-3;n=0-4;phen=邻菲绕啉;X=Cl-,H2O,酒石酸(tart),甘氨酸(gly),α-皮可林酸(pic).DL-两氨酸(ala),L-亮氨酸(leu),L-脯氨酸(pro);Y=Cl-,]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电子光谱,红外光谱和磁化率测定,计算它们的10Dq和B值.X-ray单晶衍射实验证明:[Co(Phen)2(H2O)2](NO3)3·2H2O,[Co(Phen)2(gly)]Cl2·4H2O均为顺式结构.[Co(Phen)(ala)2]Cl·3H2O,[Co(Phen)(pro)2]ClO4·4/3H2O均为trans(N)结构.在[Co(phen)2X2](n+)型配合物中,X反位的键长均长于顺位键长,其反位效应的顺序为:Cl->羧基,NH2>H2O。  相似文献   

9.
硝酸钴与2,2'-(1,4-亚乙二氧基)-二苯甲酸(H2L,图1)作用分别得到红色配合物CoL'和蓝色配合物CoL″。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表征、CoL'配合物的分子式为[CoL.H2O].3H2O,近八面体构型,羧酸根以双齿形式与Co(Ⅱ)螯合;CoL″配合物分子式为[CoL″]。H2O,近四面体构型,羧酸根以单齿形与Co(Ⅱ)配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稀土叔铵盐配合物[(C_4H_9)_3NH]_3·[Ln(NO_3)_6],其中Ln=La、Ce、Pr、Nd。研究了该系列配合物的中红外光谱以及热谱;测定了其在乙醇溶液中的摩尔电导率,证明其属于3:1型电解质。用四圆衍射仪测定了[(C_4H_9)_3NH]_3·[La(NO_3)_6]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单斜晶系,C_2空间群。晶胞参数:a=1.4983nm;b=1.6715nm;c=1.1131nm;β=91.82°,Z=2。中心离子镧被来自六个硝酸根的十二个氧原子所配位,配位数为12。La-O平均键长为0.2659nm。其配位多面体为扭曲的双交错式3333堆积结构的二十面体。用INDO程序计算了[k(No_3)_6]_3-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中心离子镧主要是以5d轨道与氧原子成键的,而4f轨道则不参与化学键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铜(I)配合物的研究在金属酶的化学模拟和配合物结构及反应性能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1]。但由于铜(I)配合物不稳定,且在多数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小,铜(I)配合物的合成比较困难。我们在铜(I)配合物的合成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合成了一系列含有三苯基膦和氮杂环配体的铜(I)配合物[CuX(PPh3)L]n[2~4](n=1,X=I,L=1,10phen;n=2,X=Br,I,L=C9H7N),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一个类似的新配合物[CuI(PPh3)(bpy)](I)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铜(Ⅱ)的嘧啶类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二价铜与多取代嘧啶类(L1或L2)的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和差热-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它们的性质、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化学式为[Cu(L1)Cl2]·12H2O和[Cu(L2)Cl2]。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4种氮氧自由基桥联的五氟丙酸镍双核配合物[Ni(prpr)2]2NITR.nH2O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热重-热分析,测定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电子顺磁共振和摩尔导,讨论了配合物的结构,测量了[Ni(pfpr)2]ZNITphCl.4H2O和[Ni(pfpr)2]ZNITPhOMe.4H2O的变温磁化率(4-300K),表明配合物具有非正规自旋态的Ni(Ⅱ)-Cu(Ⅱ)三核体系的地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乙二胺Schif碱(SALEN)与钴的配合物Co(SALEN)(NO3)2·3H2O及镧系-钴的异核配合物LnCo(SALEN)2(NO3)5·2H2O(Ln=La,Nd,Sm,Gd,Yb,Y).以紫外、红外光谱,特别是1HNMR及EPR波谱等方法研究了它们在组成、结构和配位等方面的异同.文中讨论了配合物EPR谱在不同溶剂中峰宽的相对关系、配合物晶体场强度及Gd3+周围局部对称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用CNDO/2方法经SCF计算获得了钌(Ⅱ)联吡啶配合物cis-[RuⅡ(bpy)2(L)2]的电子结构(其中bpy=2,2′-二联吡啶;L=Cl-,NCS-,CN-,NH3,NCCH3).计算结果表明,这些钌(Ⅱ)联吡啶配合物的LUMO均定域于配体bpy的最低能π轨道,而其HOMO均定域于中心钌(Ⅱ)原子的dπ轨道.随着配体L的σ电子给予能力的增强,对应配合物的HOMO能级相应增大,LUMO能级亦有所增大,两者之差值则降低.这些钌(Ⅱ)联吡啶配合物的HOMO和LUMO能级变化趋势分别与相应的第一氧化和第一还原电势变化趋势相同,并且HOMO和LUMO能级与其光谱最低吸收能和第一氧化还原电势呈现出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硝酸钇与甘氨酸配合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硝酸钇与甘氨酸配合行为的研究郎惠云,高胜利,赵霈,朱玫(西北大学化学系西安710069)关键词硝酸钇,甘氨酸,相平衡,配合物本文报道Y(NO_3)-Gly-H_2O在25℃的相平衡研究结果及其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实验部分Y(NO_3)3·nH_2O按...  相似文献   

17.
铒—谷氨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合成了铒与L-谷氨酸形成的配合物[Er2(L-Glu)2.(H2O)8][ClO4)4.3H2O,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得到了配合物的单晶,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晶胞参数a=1.9987(3)nm,b=1.6505(3)nm,c=1.1040(2)nm,β=104.69(1)^o,V=3.538nm^3,Z=2,R=0.043。晶体结构中每一个独立区含有二个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稀土的广泛应用,稀土多元配合物结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使人感兴趣的课题[1~6]。对包含双齿杂环胺配体的稀土多元配合物研究开展较早,倪兆艾等对邻菲咯啉—苦味酸阴离子体系萃取稀土元素进行了系统研究[6];朱龙观等合成镧系邻菲咯啉四元混合阴离子配合物并对晶体结构进行了分析[1,2];张仲生等对[Gd(NA)3(Phen)(H2O)]·2H2O(NA=烟酸,Phen=邻菲咯啉的结构进行了研究[3]。本文用苦味酸镧与邻菲咯啉在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了镧配合物,培养出单晶并对其结构进行研究。1实验1.1配合物的合…  相似文献   

19.
三元体系La(NO3)3—Gly—H2O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测定了三元体系La(NO3)3-GlyH2O在25℃时的溶度和饱和溶液的折光指数。报道了三元体系中生成的三元配合物:La(Gly)2(NO3)3.2H2O和La(Gly)4(NO3)3.H2O。用熔点、红外光谱及热分析测定了各配合物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3个分别以C2O2-4([Cu2(L1)2(ox)],1),AcO-([Cu2(AcO)(L2)2]BF4,2)和酚氧([Cu2(L3)2](ClO4)2,3)为桥基的双核铜配合物,并测定了1的复配合物[Cu2(L1)2(ox)]·[Fe(OH)2(H2O)4]ClO4·H2O(1′)及2和3的晶体结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1′,2和3分别属于Fddd,P21/c和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Cu2(L1)2(ox)][Fe(OH)2(H2O)4]ClO4·H2O,a=2.4390(4)nm,b=3.0538(6)nm,c=1.8494(6)nm,α=β=γ=90.00°;2,a=0.847(1)nm,b=2.6542(8)nm,c=1.4100(6)nm,β=91.34(6)°;3,a=0.7646(3)nm,b=1.6983(3)nm,c=2.4417(3)nm,β=97.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