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18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联吡啶钴(Ⅱ)、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3个取代多联吡啶配体「4-苯基-2,2′6′,2″-三联吡啶(L1),4′,4″-二苯基-2,2′:6′,2″:6″,2-四联吡啶(L2)和4′,4″-二苯基-2,2′:6′,2″:6″,2:6,2:6,2-五联吡啶(L3)」的4个过渡金属配合物「Co(Ⅱ)(L1)2」(C1O4)2(CH3CN)(1),「Co(Ⅱ)(L2)(AcO)(H2O)」(C2O4)(2),「Mn(Ⅱ)(AcO)(L2)  相似文献   
2.
由[Cu(MeCN)2 (PPh3)2 ](BF4 )和 4′ 苯基 2,2′:6′,2″ 三联吡啶(4′ Phtpy)在室温下反应,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具有光致发光性能的五配位配合物[Cu(4′ Phtpy)(PPh3)2 ](BF4 ).对配合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并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光谱学分析.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n,晶胞参数:a =1 0 80 7(6)nm,b =1 0 943 (6)nm,c=2 1610(12 )nm,α =90°,β =10 2 785(10 )°,γ =90°,V =2 492(2 )nm3,Z =2,Dc=1 3 5 4g·cm-3.配合物中,Cu(Ⅰ)与 4′ Phtpy的 3个N,2个PPh3的P配位呈变形三角双锥型结构,其轴向由Cu键合联吡啶的末端 2个N所组成,赤道平面由联吡啶的中心N原子和 2个PPh3的P原子所组成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2个取代三联吡啶配体(4′-苯基-2,2′:6′,2″-三联吡啶(L1)和4′-二茂铁基-2,2′:6′,2″-三联吡啶(L2)的Co(Ⅱ)配合物(Co(Ⅱ)(L1)2)(ClO4)2.4CH3CN(1)和(Co(Ⅱ)(L2)2)(ClO4)2H2O(2)的合成及配体L2的配合物1和配合物2的晶体结构,电化学研究表明:在配合物2中,由于Co^2+的作用,二茂铁基的氧化电位较配体L2中的二茂铁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3个分别以C2O^2-4(「Cu2(L1)2(ox)」,1),AcO^-(「Cu2(AcO)(L2)2」BF4,2)和酚氧(「Cu29L302」(ClO4)2,3)为桥基的双核铜配合物,并测定了1的复配合物「Cu2(L1)2(ox)」「Fe(OH)2(H2O)4」ClO4.H2O及2和3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Schiff碱Cu(II)配合物的结构、光谱及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业高  李丹  吴涛 《化学学报》2002,60(11):2011-2016
为了探讨配合物结构对性质的影响,合成了两个Schiff碱的铜配合物{[Cu(II) (L1)]ClO_4(1)和[Cu(II)(L2)-(H_2O)_2](BF_4)_2(2)},并用红外、质谱和元素分 析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它们的昌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1和2均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1的晶胞参数为a = 1.1147(6)nm, b = 1. 1481(7)nm, c = 0.770(3)nm; α = 98.81(4) °,β=106.94(4)°γ= 66.49(4)° ;V=0.8715(8)nm~3,Z=2,R=0.044.2的晶胞参数为a=1.0819(4)nm, b = 1.4095(6) nm, c = 1.0192(4)nm; α=96.54(4)°,β=106.18(3)°,γ=80.51(3)°;V=1. 4681(5)nm~3, Z=2, R = 0.068.此外,配合物1的Cu-O(1)键长[0.1880(5)nm]和可 见吸收波长(λ_(max)=557nm)比2[0.1982(6)nm,λ_(max)=605nm]短。配合物2在- 0。80~-1.20V范围内出现两个氧化和两个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6.
冯巧  李丹  尹业高  冯小龙  蔡继文 《化学学报》2002,60(12):2167-2171
由[Cu(MeCN)2(PPh3)2(BF4)和4′-苯基-2,2′:6′,2″-三联吡啶(4′ -Phtpy)在室温下反应,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具有光致发光性能的五配位配合物[Cu (4′-Phtpy)(PPh3)2](BF4)。对配合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并进行了红外 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光谱学分析。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n,晶胞 参数:a=1.0807(6)nm,b=1.0943(6)nm,c=2.1610(12)nm,α=90°,β=102.785(10) °,γ=90°,V=2.492(2)nm^3,Z=2,Dc=1.354g·cm^-3。配合物中,Cu(I)与4′- Phtpy的3个N,2个PPh3的P配位呈变形三角双锥型结构,其轴向由Cu键合联吡啶的 末端2个N所组成,赤道平面由联吡啶的中心N原子和2个PPh3的P原子所组成。  相似文献   
7.
由[Cu(MeCN)2(PPh3)2](BF4)和4'-苯基-2,2':6',2"-三联吡啶(4'-Phtpy)在室温下反应,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具有光致发光性能的五配位配合物[Cu(4'-Phtpy)(PPh3)2](BF4).对配合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结构表征,并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光谱学分析.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n,晶胞参数:α=1.0807(6)nm,b=1.0943(6)nm,c=2.1610(12)nm,α=90°,β=102.785(10)°,γ=90°,V=2.492(2)nm3,Z=2,Dc=1.354g@cm-3.配合物中,Cu(Ⅰ)与4'-Phtpy的3个N,2个PPh3的P配位呈变形三角双锥型结构,其轴向由Cu键合联吡啶的末端2个N所组成,赤道平面由联吡啶的中心N原子和2个PPh3的P原子所组成.  相似文献   
8.
取代环己硅烷类液晶化合物是以专利形式报道的一类新型液晶材料.它们具有能降低液晶的粘度和双折射率,使液晶显示器件的响应速度增快,视角变宽等优良性能,可满足在低温下正常工作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关于该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基本性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的报道并不多见.因此,开发优良的分子轨道计算方法研究液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已成为理论化学家们关注的课题,其中,AM1[2]法和PM3[3]法是目前被较多地用于这类研究的半经验分子轨道近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报导了四个单核Co(Ⅱ)和Fe(Ⅱ)的配合物[Co(L1)2](ClO4)2·(CH3CN)(1),[Fe(L1)2](ClO4)2·(H2O)(2),[Co(L2)](ClO4)2(3),以及[Fe(L2)](ClO4)2·2H2O(4),(其中L1=4’-苯基-2,2’:6’,2”-三联吡啶,L2=N,N,N-三-(2-(2-吡啶甲叉氨基)乙基)胺)的合成和性质,以及配合物1、3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和3的晶体都属于单斜晶系.它们的晶胞参数分别为:1a=1.0855(4)nm,b=1.6201(5)nm,c=2.5236(5)nm,β=92.63(2)°,V=4.433(1)nm3;3a=2.8351(8)nm,b=1.0670(3)nm,c=1.9255(5)m,β=101.03(4)°,V=5717(2)nm3.2和4的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为E=0.78V和0.63V‘它们的d-d跃迁吸收最大值分别位于565和521nm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配合物结构对性质的影响,合成了两个Schiff碱的铜配合物{[Cu(II) (L1)]ClO_4(1)和[Cu(II)(L2)-(H_2O)_2](BF_4)_2(2)},并用红外、质谱和元素分 析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它们的昌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 配合物1和2均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1的晶胞参数为a = 1.1147(6)nm, b = 1. 1481(7)nm, c = 0.770(3)nm; α = 98.81(4) °,β=106.94(4)°γ= 66.49(4)° ;V=0.8715(8)nm~3,Z=2,R=0.044.2的晶胞参数为a=1.0819(4)nm, b = 1.4095(6) nm, c = 1.0192(4)nm; α=96.54(4)°,β=106.18(3)°,γ=80.51(3)°;V=1. 4681(5)nm~3, Z=2, R = 0.068.此外,配合物1的Cu-O(1)键长[0.1880(5)nm]和可 见吸收波长(λ_(max)=557nm)比2[0.1982(6)nm,λ_(max)=605nm]短。配合物2在- 0。80~-1.20V范围内出现两个氧化和两个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