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前报中,我们用锆、铁氢化物和[Mo(N_2)_2(dppe)](Ⅰ)(dppe=(C_6H_5)_2P-CH_2-CH_2-P(C_6H_5)_2)及其类似物[C_6H_5N_2]BF_4(Ⅱ)进行反应,经红外光谱测定发现产物中有—NH基因,此反应产物水解后生成氨.这一结果表明锆,铁氢化物上的氢已转移到配位N_2分子上.这有两种情况,一是反应产物需要经过水解后生成氨,(Ⅰ)和锆、铁氢化物的反应属于这一类;另一是反应直接生成游离氨,产物不需要经过水解,铁的氢化物和  相似文献   

2.
采用质子酸对稳定分子氮络合物进行还原质子化反应的研究,从1975年Chatt的工作算起,已有8年的历史了,深入的工作仍在继续进行中。1979年我们采用了金属氢化物既可作为氢源、又可当作还原剂,开展了与稳定及不稳定分子氮络合物反应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有趣的结果。采用的分子氮络合物有[Mo(N_2)_2(dppe)_2](Ⅰ)和[Ti(O-i-Pr)_4—NaNp—N_2](Ⅱ)固氮体系。金属氢化物有NaFeH(CO)_4(Ⅲ),H_2Fe(CO)_4,(η~5-C_5H_5)_2ZrH_2和(η~5-C_5H_5)_2Zr(H)C1。实验结  相似文献   

3.
环己基甲荒酸六氢吡啶盐与氯化铜反应,产物经二硫化碳重结晶,得四核铜原子簇化合物Cu_4(c-C_6H_(11)CSS_2)_4,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其空间群为C_(4h)~4-P4_2/n晶胞参数a=b=15.125(5)(?),c=8.514(2)(?),α=β=γ=90°,V=1948(1)(?)~3,Z=2,929个衍射点参与修正,R=0.040.分子中Cu_4呈变形四面体构型。产物形成时,c-C_6H_(11)CSS~-与Cu~(2+)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文章对产物形成的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用光谱法研究了Ni[(C_6H_(11)O)_2PS_2]_2与咪唑,4-甲基吡啶,2,4-二甲基吡啶,2,2'-联吡啶,乙胺,正丙胺,正丁胺和二乙胺的加合反应,测定了加合反应的平衡常数。平衡常数随着氮碱分子碱度增加而增大,随着氮碱分子空间位阻的增加而减小。讨论了几类氮碱加合反应平衡常数测定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KAs_4W_(40)O_(140)(M·H_2O_2]~(n-)杂多阴离子中配位水的取代反应.在水溶液中,许多配体,如[Fe(CN)_6]~(4-)、[Fe(CN)_6]~(3-),SO_3~(2-)等都能取代配位水形成具有特征颜色的配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发生的配体取代配位水的反应,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却容易发生,这与配位水分子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易脱去形成配位不饱和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NH_4)_2WS_4与(n-Bu)_4NBr固相合成原子簇化合物的方法。指出在不同温度、不同气氛中反应生成的产物不同,并用EXAFS方法测定了[(n-Bu)_4N]_2W_4S_(12)簇合物的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7.
用Vnion Giken Model RA-401 Stopped-flow spectrophotometer 测定了在H_2O-MeOH,H_2O-EtOH,H_2O-PrOH,H_2O-DMSO,H_2O-DMF,H_2O-HMPA,H_2O-THF和H_2O-Dioxane等混合溶剂中,trans-[CoCl_2(NH_3)_4]~+与Fe(Ⅱ)间电子转移反应的速度常数。实验结果表明,表观二级进度常数K_(app)与[H~+]无关;混合溶剂的性质明显的影响K_(app);在所有实验中K_(app)(图4—7)先随x_(03)增大而增大,然后,随x_(03)继续增大而又下降;在x_(03)较小时,InK_(app)随溶剂介电常数的倒数D~(-1)增大而增大。上述事实说明反应的第三步是速控步骤。  相似文献   

8.
LaCl_3和LiCl在THF中于室温反应,以已烷为沉淀剂,在-78℃得到晶体,经色谱、元素分析及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得到了组成为(LaCl)(THF)_2(μ-Cl)_4[Li(THF)_2]_2的配合物.在约-80℃收集该配合物晶体的衍射强度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属于单斜晶系,P2_1/c空间群,其晶胞常数a=10.542(4)(?),b=32.236(14)(?),c=11.182(6)(?);β=113.50(3)°,最后R值为0.0477.四个氯桥键构成了分子的基本骨架,表明桥键在小配体轻希土双金属配合物结构中具有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NH4CNS与Fe3(CO)12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e的簇合物,在温和的条件下(常压,低于200℃),可与各种不饱和分子生成各种有机功能团配位的簇合物。因此,我们想用Fe_3(CO)_(12)与NH_4CNS反应得到含-SCN的羰基铁簇合物。但实验中未得到这种化合物。不过,Fe_3(CO)_(12)与NH_4CNS的反应是一个新反应,穆斯堡尔谱的研究也得到了新信息。因此,我们认为报道研究结果仍然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将硼烷衍生物(C_2H_5)_4NB_(12)H_(11)NH_2COR[R=-CH-3,—CH=CH_2]经离子交换而得到的酸H[B_(12)H_(11)NH_2COR]与希土氧化物作用,制得一系列分子式为L-n[B_(12)H_(11)NH_2COR]_3·5H_2O的化合物,再用氧化吡啶(pyO)与上述化合物反应,就得到了分子式为[Ln(pyO)_6](B_(12)H_(11)NH_2COR)_3的新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以ZrOCl_2·8H_2O,Na_2SiO_3·9H_2O和NaOH为原料,在250℃约100bar的条件下,水热晶化合成出Na_4Zr_2(SiO_4)_3,并生长相应的单晶。讨论了水热反应及其条件.产物借助于XRD,Raman,~(29)Si MAS NMR以及阻抗谱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物具有与其他方法制备的Na_4Zr_2(SiO_4)_3相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过渡金属钒族氧化物阳离子团簇(M2O5)+m=1,2(M=V, Nb, Ta)与C2H4气相反应机理. 反应为(M2O5)m++C2H4→(M2O5)m-1M2O4++C2H4O, 反应物先化合生成C—O键相连的化合物, 经过过渡态后M—O键断裂, 从而发生氧原子转移到碳氢化合物上的反应. 对于V2O5+与C2H4的反应, 存在经顺式和反式两种过渡态结构路径, 从能量上看, 经反式过渡态结构的路径更有利. 计算结果表明, 发生反应时C2H4与钒氧化物阳离子反应大量放热, 而与铌、钽氧化物阳离子反应却放热较少甚至不放热, 这与实验结果一致. 钒、铌、钽氧化物阳离子团簇发生氧转移反应活性不同的原因是金属-氧键的强弱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在Me_3NO存在下Ru_3(CO)_(11)L(L_=PPh_3,PBu_3~n)的CO取代反应动力学,并提出了可能的机理。Ru_3(CO)_(11)L中的CO被配体L取代生成Ru_3(CO)_9L_3。当L=PPh_3,r=(k_1 k_2[Me_3NO])[Ru_3(CO)_(11)L];L=PBu_3~n,r=(k_1 k_2[PBu_3~n])[Ru_3(CO)_(11)L].除了涉及简单的离解机理外,还存在着按缔合机理进行的简单CO热取代与Me_3NO对Ru_3(CO)_(11)L中羰基碳的进攻。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新铂氢化物PtH(PPh3)(S2CNR2)及trans-PtH(PCy3)2(S2CNR2)的合成与结构鉴定, 它们是由trans-PtHCl(PR3)2(R=Ph, Cy)和NaS2CNR2的反应生成的, 还研究了新铂氢化物与四氯化碳的反应及热重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新铂氢化物PtH(PPh3)(S2CNR2)及trans-PtH(PCy3)2(S2CNR2)的合成与结构鉴定, 它们是由trans-PtHCl(PR3)2(R=Ph, Cy)和NaS2CNR2的反应生成的, 还研究了新铂氢化物与四氯化碳的反应及热重量分析.  相似文献   

16.
伯胺N_(1923)从HCl介质中可以两种机理萃取Cd(Ⅱ),在微酸性溶液中以配位反应萃取Cd(Ⅱ)生成的化合物为(RNH_2)_3CdCl_2;而在酸性溶液中萃取机理为加合反应,萃合物的组成是(RNH_3~+)_3[CdCl_5~(3-)],并计算了两种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及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17.
(Me_4N)[Mo_3(μ_3-O)(μ-Br)_3(μ-O_2CH)_3Cl_3)晶体是在介质HCl-EtOH中,通过MoBr_3、甲酸和Me_4NBr进行反应制得。由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空间群为P_1,晶胞参数:a=6.848(1),b=11.933(1),c=13.164(1)(?),α=100.20(1),β=93.12(1),γ=104.14(1)(°);z=2;D_(obs).=2.72gcm~(-3),D_(calc).=2.76gcm~(-3)。研究表明,晶体属离子型,由(Me_4N)~ 阳离子和簇阴离子 [Mo_3(μ_3-O)(μ-Br)_3(μ-O_2CH)_3Cl_3]~- 组成。簇阴离子中,μ_3-O原子桥联以等边三角形排布的三核钼簇胳,成为单氧帽钼簇阴离子。每对钼原子间另有—(μ-O_2CH)基和一个Br原子作双向桥配体,此外,每个钼原子又有一端基Cl原子配位,使得在每个Mo原子周围形成畸变八面体构型。整个簇阴离子具近似C_(3V)对称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溶解度法研究Yb_2(SO_4)_3-(NH_4)_2SO_4-H_2O三元体系在25℃时的溶解度图。从相图的构成,可确定上述三元体系的相图是固液异组成类型水盐相图。  相似文献   

19.
AuCl_3·HCl·4H_2O和TiCl_4分别与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酮-5(酮式HPMBP)的饱和乙醇溶液反应,首次合成了化学式为Au(HPMBP)(PMBP)_3和Ti(PMBP)_2(OEt)Cl(OEt=OC_2H_5~-)的螯合物。用元素分析、IR、~1HNMR、电导和质谱(MS)研究了它们的性质,推测出了分子结构式。  相似文献   

20.
1975年Chatt等采用质子酸对稳定的钼钨分子氮络合物进行还原质子化反应,取得了生成氨的结果.我们在1979年开展了过渡金属氢化物与稳定和不稳定的分子氮络合物反应的研究,同样也取得了生成氨的结果.这个结果为在温和条件下H_2和配位氮分子氢化反应制取氨准备了实验基础.采用的稳定分子氮络合物有[Mo(N_2)_2(dppe)_2](Ⅰ),trans-[Mo(N_2)_2(PMePh_2)_4](Ⅱ);不稳定固氮体系有[Ti(O-i-Pr)_4-NaNp-N_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