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建功 《化学教育》2021,42(18):96-98
针对大学本科一年级基础化学如“化学概论”等课程教学中,学生对于不断出现的专业名词及物理化学含义的理解问题,以“焓”“熵”等外来词汇以及角动量l、能级分裂单位“Dq”等缩写为例,从专业名词来源开始讲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更好地理解化学专业词汇,尤其是外来词汇的内涵与物理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次仁  杨承印  杨帆 《化学教育》2015,36(5):48-50
随着科学教育的普及,大批新的科学名词术语如何用藏语表达?面对来自藏区刚刚接触用汉语编写的化学教材的学生,任教者如何以通俗易懂的藏语解释之,就显得尤为重要。把分散在各种文献中有关化学元素符号、单质、化合物等化学物质的藏语表达与汉语、拉丁语表达对照比较,以便藏区师生化学教学之用,并为藏汉双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分析化学》2011,(4):495
该词典为适应分析检测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在《英汉.汉英分析化学词汇》所收词汇的基础上,收入了物性检测、生物医药、司法刑侦和商品检验等方面的词汇近20000余条,增补了近年来新出现的词汇约2500条,共收录英汉词汇50000余条,汉英词汇50000余条,词汇涵盖分析检测技术涉及的物质名词、性能、方法、原理、技术、设备、过程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分析化学》2011,(3):413
该词典为适应分析检测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在《英汉.汉英分析化学词汇》所收词汇的基础上,收入了物性检测、生物医药、司法刑侦和商品检验等方面的词汇近20000余条,增补了近年来新出现的词汇约2500条,共收录英汉词汇50000余条,汉英词汇50000余条,词汇涵盖分析检测技术涉及的物质名词、性能、方法、原理、技术、设备、过程等多方面。  相似文献   

5.
李奴义 《化学教育》2012,33(3):79-81
化学名词术语是学习化学的必要工具,先辈在汉语化学名词术语的翻译和确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汉语常用的化学名词术语自然贴切,易于理解,具有明显的汉语特点,本文从汉语的造字构词的角度对一些常见的化学名词进行了赏析。  相似文献   

6.
张文霞  王泽新  迟颜辉  葛晓萍 《化学学报》1997,55(12):1165-1171
本文应用对势方法构造了Li/Li(100)表面缺陷体系的吸附扩散相互作用模型势,考察了各种台阶、扭结、空位等表面缺陷对锂原子表面吸附扩散行为的影响。根据缺陷表面体系结合能和表面扩散活化势垒的结果,提出和分析了捕获能力和捕获网链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自制玻璃微流控芯片及其基本性能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初,自Manz等首次提出微全分析系统的概念以来,各种不同材料和功能的微流控芯片不断问世,其中应用得最多的是玻璃、石英及聚合物3种材料.玻璃和石英芯片因具有优异的电渗、光学和表面性质,其刻蚀加工技术和表面改性的化学方法均比较成熟,且传统毛细管电泳中各种成熟的分离方法可直接应用到玻璃芯片的制作中,因此在微全分析系统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苯酐催化剂表面SEM图象的计算机纹理解析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Haralick提出计算机纹理分析的统计模型以来,纹理分析技术在遥感图象的识别与分类及细胞显微图象等医用照片的自动诊断上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它的研究发展很快,并不断地开拓着新的应用领域,本文将这一手段引入表面催化的研究中,以催化剂表面的SEM图象为对象,利用计算机模式识别理论和方法,对催化剂的宏观或亚宏观形貌进行纹理解析,抽取各种表面纹理特征,并将这些特征值与催化剂表面的理化参数相关联,研究了催化剂表面的形成、变迁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9.
现代表面分析一般用电子、离子、光子、中子等粒子作探针照射到样品表面再检测其与表面作用后发射出的各种粒子。不同的探针,不同的检测粒子构成各种各样的表面分析技术。但这些技术都有共同的缺点:作为探针的入射粒子与表面发生相互作用会损伤表面,使所测的结果是表面已变性的非实况分析;此外目前大多数表面分析技术只  相似文献   

10.
采用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法(DAPCI-MS),建立了一种能直接对棉布等纺织品表面8种致癌芳香胺快速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情况下,方法仍然能够保持相对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0.02~0.58 pg/mm2,相对标准偏差1.8%~4.3%,回收率78.4%~90.7%。单个样品的检测时间不超过30 s。DAPCI-MS技术适合分析各种材料表面,包括丝绸、麻、羊毛以及各种化纤制品。  相似文献   

11.
最近十年中,固体表面分析方法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它是目前分析化学领域中最活跃的分支之一。它的发展与催化研究、材料科学和微型电子器件研制等有关领域内迫切需要了解各种固体表面现象密切相关。各种表面分析方法的建立又为这些领域的研究创造了很有利的条件。在表面组分分析方法中,除化学分析用电子能谱(ESCA)以外,俄欧电子能谱是最重要的一种。目前它已广泛地应用于化学、物理、半导体、电子、冶金等有关研究领域中。本文简单介绍俄歇电子能谱(以下简称 AES)的原理、仪器和化学应用。  相似文献   

12.
安光明  凌世全  王智伟  栾琳  吴天准 《化学进展》2015,27(12):1705-1713
超滑表面利用其基底上的微纳结构通过毛细作用将润滑油等液体锁定在孔隙中,孔隙中浸润的润滑油在基底形成一层动态油膜,油膜与不溶液体的液-液界面代替了固体与液体的固-液界面,从而大幅减少了滑动阻力。与传统具有类似低滚动角特性的超疏水和超疏油表面相比,孔隙中填充润滑油比空气具有更好的压力稳定性,而且润滑油的毛细流动性使得超滑表面具有良好的自修复能力。由于其明显的优势,近些年超滑表面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研究热点,应用也拓展到防结冰、强化传热、减阻、抗生物黏附、微流控等领域。目前超滑表面研究仍存在重要挑战,例如如何避免润滑油的挥发带来的性能退化、如何针对各种材质和结构设计合适的加工工艺制备微纳结构等,这些问题限制了超滑表面的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超滑表面的制备工艺以及应用,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并且对超滑表面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评述了铝、镁、铜、铅、锌、锡等常用有色金属中气体分析发展概况。针对这些金属熔点低、易挥发等特点,介绍了还原提取法、电化学法、活化法和表面分析法等各种气体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国内外应用情况。认为采用石墨盒或金属包套的惰气熔化法是目前分析易挥发金属中氢、氧的普遍方法。浓差电池法已广泛地用于测定液态金属中氧。采用活化法测定微量气体及表面气体已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观察煤灰柱在耐火材料表面随温度升高的形态变化和接触角的变化,来判断煤灰在耐火材料表面的润湿性;用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等方法对煅烧煤灰过程中煤灰对耐火材料的侵蚀和渗透进行了观察测试,就渣样的形貌、耐火材料横断面的扫描图像及其元素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煤灰在耐火材料表面润湿性和侵蚀性的重要因素;不同耐火材料的抗煤灰侵蚀不同,主要取决于耐火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其中结构致密度尤其重要;煤灰对耐火材料的侵蚀其实就是煤灰与耐火材料中各矿物元素互相侵蚀与渗透的结果,在侵蚀过程中还伴随着各种化学反应来抑制或促进侵蚀;煤灰在耐火材料表面的润湿性与煤灰对耐火材料的侵蚀性基本上表现出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驱动液滴实现各种动态行为在生物医学、微流控、痕量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液滴的驱动主要依赖于对液滴不同位置受力的调节。具有浸润性差异或结构差异的各向异性表面,在对液滴进行驱动时具有操作简便、节约能源等优势,逐渐成为液滴操控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对近年来利用各向异性表面驱动液滴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首先,分析了各向异性表面驱动液滴的基本原理。依据制备方法的不同,将各向异性表面分为浸润性各向异性表面、结构各向异性表面和协同各向异性表面三类,分别归纳了其常见制备方法和在液滴驱动领域的主要应用。最后,本文对各向异性表面驱动液滴的局限性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陈钰  徐建生  郭志光 《化学进展》2012,24(5):696-708
近年来,除了荷叶表面,更多具有特殊润湿性的动植物表面同样受到关注。通过研究这些表面微观结构,人们成功地仿生制备出各种功能化超疏水表面,从而更好地满足工业中实际应用的需要。该综述简单地介绍了表面润湿的基本模型和最新的几种特殊表面结构,重点介绍近几年仿生超疏水表面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超疏水表面在超疏油、表面润湿转换、外界刺激下的润湿行为调控、微流体、抗结冰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超疏水表面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停止流动法研究了水溶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缩写SDS)胶束对Ni(Ⅱ)与吡啶偶氮染料(5-Bromopyridylazo diethylaminophenol and 3.5-dibromopyridylazo diethylaminophenol缩写为5-BrPADAP和3,5-2BrPADAP)络合物形成的动力学和胶束催化效应。动力学分析表明,胶束对于金属—配体络合物形成的催化作用主要是由于反应物在胶束表面区域的浓集效应;胶束的微环境既没有改变此络合反应的活化能,也没有改变反应途径。应用假相模型和的胶束催化概念,引入了配体有效反应浓度系数,从理论上定量地解释了SDS腔束对此络合反应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报导了A110-5Q球形氨合成催化剂的活性,还原性能及各种物理性能如总表面、铁表面、碱表面、孔径分布、孔隙率和密度等。并通过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和穆斯堡尔谱仪对催化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低温高活性,晶粒细小和易还原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报导了A_(110-5Q)球形氨合成催化剂的活性,还原性能及各种物理性能如总表面、铁表面、碱表面、孔径分布、孔隙率和密度等。并通过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和穆斯堡尔谱仪对催化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低温高活性,晶粒细小和易还原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某些元素在火焰中的分子发射现象早就为人们知晓,特别是磷、硫等元素在屏蔽的氢火焰中发射特征的绿、蓝色光,六十年代即被应用于色谱检测。而Belcher等人1973年提出的时间分辨分子发射腔分析法(缩写MECA),则更进一步开拓了利用分子发射现象快速、灵敏、简易地分析某些非金属元素的新前景。有关分子发射腔分析的进展已有专文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