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介绍了由压电陶瓷和树脂材料构成的正交异性压电复合材料(Orthotropic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Material,简称OPCM)应变传感元件的构造及传感原理,推导了粘贴式和埋入式OPCM传感元件测量正交异性材料构件中应力的传感方程。对受平面应力场的作用的正交异性板的表面应力,应变进行了实测研究,并对测试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应用Faber级数展开和各向异性体平面问题复应力函数的方法,对于含有任意个椭圆孔或裂纹的正交异性平面,给出了孔周应力场解或孔附近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解,其特例与前人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造含两个实奇异指数的应力函数,利用复合材料断裂复变方法对正交异性双材料界面裂纹进行了研究。在特征方程组的判别式都小于零的情况下,通过求解一类广义重调和方程组边值问题,在双材料工程参数满足适当的条件下,推出了正交异性双材料半无限界面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研究表明:其结果没有振荡奇异性;当上下半平面材料参数相同时,可获得正交异性单材料的应力场。并通过有限元算例进行比较,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正交异性动态光弹性方法的几个基本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笑  励争 《实验力学》1998,13(3):334-342
文章对适用于动态研究的正交异性光弹性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详细说明了光弹性复合材料中残余双折射的确定方法;基于静态下Hyer和Liu应力-光性定律,提出了正交异性动态应力-光性定律,并对正交异性材料的动态力学参数及动态光弹性常数给出了实用的标定方法;最后,利用三个单轴压缩试件(0°,90°及45°),采用动态应变测量方法,证实了单轴应力状态下正交异性动态应力-光性定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复合材料动力学实验与数值研究的应用实例 ,实验研究采用正交异性动态光弹性方法 ,数值分析运用各向异性介质的时域边界元方法。纤维增强光弹性复合材料平板被用来模拟含孔洞的正交异性半无限域 ,用小口径步枪施加与纤维方向成 0及 90两个方向的冲击载荷 ,在正交异性动态光弹性实验中记录了应力波在孔洞周围的传播、反射与绕射过程 ,此过程被进一步转换成应力分量的变化时程 ,并与相应的时域边界元方法的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正交异性光弹性应力分离的边界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伟  许陆文 《实验力学》1990,5(2):178-184
本文对平面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模型引入正应力线性和及边界上正应力线性和流的概念,提出从应力相容方程出发.用边界元法计算正交异性光弹性模型内任一点的正应力线性和位的方法,再与正交异性光弹性法中所给出的应力同的关系结合,即可进行正交异性光弹性应力的分离.最后,对边界元方法的精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应用Faber级数展开和各向异性体平面问题复应力函数的方法,对于含有任意个椭圆或裂纹的正异性平面,给出了孔周应力场解或孔附近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解,其特例与前人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基于焊缝的局部三维断裂力学模型和超重多轴货车的载荷谱,进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肋-面板焊缝表面裂纹的疲劳寿命分析。采用Schwartz-Neuman交替法计算肋-面板焊缝处半椭圆表面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基于裂尖反向塑性区模型考虑循环载荷中压应力对疲劳裂纹扩展的作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肋-面板焊缝的应力计算结果表明:超载货车作用下肋-面板焊缝处的横向应力峰值和应力幅都有明显增加;相比于标准疲劳荷载车,超载货车作用下肋-面板焊缝处半椭圆表面裂纹的裂纹扩展率增大了6.1倍;对应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肋-面板焊缝处的拉-压循环应力,平面应变状态下的裂尖反向塑性区使裂纹扩展率增加了3.7倍;基于所得裂纹扩展速率,本研究给出仅在严重超载的五轴和六轴货车作用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肋-面板焊缝疲劳寿命不足20年,远远低于桥梁的设计寿命。因此,考虑超载多轴货车的载荷谱和循环载荷中的压应力对肋-面板焊缝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高存法  仝兴华 《力学学报》1995,27(5):609-613
应用Cauchy积分的方法,分别给出了含椭圆孔或裂纹的等参数正交异性板在任意面内集中载荷作用下的复应力函数基本解或应力强度因子基本解,这些基本解对于应用边界元法求解此类正交异性板或各向同性板的某些弹性力学和断裂力学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杨帆  杨挺青 《力学学报》1995,27(1):117-121
采用Hankel变换分析半空间受扭矩作用时的响应。在获得应力和位移通式的基础上,讨论了集中扭矩作用下轴弹性和正交异性半空间问题,给出了位移和应力的解析表达.  相似文献   

11.
运用广义复变函数方法,通过构造适当的广义保角映射研究了含有共线双半无限裂纹的正交异性复合材料板的平面弹性问题,得出了部分裂纹面上受均匀面内载荷时应力场与两裂纹尖端处应力强度因子的解析解。结果表明:应力场的大小不仅与材料的几何构型及外载荷有关,还与材料的弹性常数有关,这是正交异性复合材料不同于各向同性材料的显著特征;两裂纹尖端处应力强度因子的大小只与材料的几何构型及外载荷有关;当两裂纹尖端的距离趋于无穷大时,所得到的解析解可退化为已有的正交异性复合材料板中半无限裂纹问题的解,通过将其与已有文献中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解析解的正确性。并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裂纹面上的受载长度、两裂纹尖端的距离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规律以及两裂纹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应用各向异性无限域椭圆孔问题的复应力函数基本解,给出了椭圆孔在任意外载作用下以积分形式表示的复应力函数解;并分别通过对椭圆孔周边均匀受载,无限远处均匀受载和承载螺栓孔这三个特例的分析结果,证实了本文解的正确性,一般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刘海笑  张楚汉 《实验力学》1998,13(4):542-547
基于静态下Hyer和Liu表述的正交异性应力-光性定律,在前文中,提出了正交异性光弹性复合材料的动态应力-光性定律并证明了其在单轴应力状态下的正确性。本文旨在进一步考察在双轴应力状态下正交异性动态应力-光性定律的适用性,采用的方法是对纤维增强光弹性复合材料制作的平板模型施加冲击荷载,加载方向与材料纤维方向分别成0°、90°及45°角,同时进行正交异性动态光弹性实验和动态应变测量,另外,对该模型进行相应的各向异性介质时域边界元计算。把动态应变测量推算出的应力分量以及时域边界元计算出的应力分量分别代入正交异性动态应力-光性定律,得到随时间变化的双折射条纹级数历程,将其与正交异性动态光弹性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实验及计算结果表明,在三个加载方向下,由这三种方法得到的双折射条纹级数历程均吻合良好,从而证明了前文提出的正交异性动态应力-光性定律在双轴应力状态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含任意形状弹性夹杂的弹性体反平面应变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含任意形状弹性夹杂的弹性体反平面应变问题高存法,侯密山(石油大学机械系,山东东营257062)1理论分析如图1所示,无限弹性介质s_1包含一任意形状弹性夹杂s_2,为远处外载,则其位移W(x,y),剪应力τ_(xz)、τ_(yz)及边界条件可表示为 ̄...  相似文献   

15.
本构造了正交异性压电复合材料(OPCM)应变传感元件。从理论上推导了OPCM传感元件检测平面应变场中任意方向应变的力-电耦合方程,用实验手段对OPCM元件的压电正交异性效应进行了验证。实验证明仅当压电相的极化方向与元件的受力面平行时,OPCM元件具备压电正交异性之特性。  相似文献   

16.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Q460高强钢螺栓横排和纵排连接接头的应力分布、破坏模式、螺栓受力及承载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与EC3规范关于孔壁承压、螺栓抗剪、净截面破坏及板件撕裂的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的荷载位移曲线规律及连接接头的极限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当螺栓横向布置时,两孔受力较均匀,应力云图及塑性区域呈对称分布,拟合曲线点分布较离散,采用EC3规范理论计算值富裕度较大;当螺栓纵向布置时,两孔受力不均,端部螺栓孔变形较大,EC3规范计算端部螺栓和中部螺栓承载力均比较准确。本研究可为高强钢螺栓连接设计方法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随机车载下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应力谱有限元求解耗时问题,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LHS)与Kriging方法,建立了快速获取随机车流作用下细节疲劳应力谱的LHS-Kriging有限元替代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南溪长江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可靠度计算。结果表明,基于LHS-Kriging方法的有限元替代模型, 不需要经过大量车辆荷载的有限元加载,可直接快速获取细节疲劳应力谱;与传统的响应面法(RSM)相比,Kriging法预测的细节等效疲劳应力更符合有限元计算结果;随着交通量增长率的增大,桥梁的疲劳可靠度显著减少;100年后,当交通量增长率为3%和5%时,正交异性桥面板与纵肋焊接处的细节疲劳可靠度小于2。  相似文献   

18.
等参数正交异性板平面问题的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文中指出了现有文献中具有等值复参数正交异性板的平面问题的一些错误,给出了相应正确的应力场和位移场表达式;并提出一种以各向同性板平面问题比拟正交异性板平面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含椭圆孔有限大薄板弯曲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各向异性体弹性平面理论中的复势方法,以Faber级数为工具,对含椭圆孔有限大各向异性板弯曲问题进行应力分析,得出有限大含椭圆孔各向异性板弯曲的级数解形式,分析了有限大含椭圆孔板在受到弯曲载荷时孔边的应力分布,并讨论了各种参数对应力分布的影响,给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降低结构的应力集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征  熊克 《实验力学》1997,12(1):64-69
形状记忆合金(SMA)由于具有形状记忆效应(SME),可以用于改善承载结构中受损伤部位的应力、应变分布,降低危险区域的应力集中。本文介绍了这项新技术,并以各向同性材料的带孔板的理论分析与实验说明它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