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碱滴定法测定数种隐蔽剂对锰(Ⅱ)和铜(Ⅱ)的水解沉淀反应的隐蔽能力顺序如下: 锰:隣苯二酚二磺酸>柠檬酸>酒石酸>乙二胺四乙酸三钠>草酸。铜:酒石酸>柠檬酸>隣苯二酚二磺酸>苹果酸>磺基水楊酸>二缩脲, 苦杏仁酸>水楊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三钠>盐酸氨基脲>硫脲>硫代硫酸钠。文中尚指出在盐酸羟胺等还原剂共存下,用上述络剂将锰以二价络合物形式隐蔽时的效果好,而且溶液无色。  相似文献   

2.
用pH滴定法研究了在各种隐蔽剂存在下,鉍及氧鈷离子开始发生水解沉淀的pH值。由所得結果得到隐蔽鉍离子水解的能力順序为隣苯二酚二磺酸>酒石酸、半胱氨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巯基丙醇>磺基水楊酸>硫代硫酸鈉>碘化鉀>硫脲>硫氰酸鉀。而隐蔽氧锆离子的順序为隣苯二酚二磺酸>柠檬酸>酒石酸>乙二胺四乙酸>苹果酸>磺基水楊酸>碳酸鈉>氟化鈉、隣苯二酚、肌醇>水楊酸鈉、半胱氨酸>草酸。  相似文献   

3.
当有大量钛存在下测定铝,用通常方法需分离钛,文献指出,苦杏仁酸与钛(Ⅳ)有很强的络合能力,文献制订了以苦杏仁酸隐蔽钛,络合滴定法快速测定铝矾土中三氧化二铝。我们在文献的基础上,试验了用铬天青S测定铅时苦杏仁酸对钛的隐蔽性能,以及共存元素和溶样盐类的影响等。结果表明,苦杏仁酸对钛的隐蔽能力很强,0.06克苦杏仁酸可隐蔽  相似文献   

4.
田宝芝  黄枢 《有机化学》1989,9(2):163-166
报导了用氨或胺衍生的N,N-胺二乙酸类化合物与苯并-15-冠-5和多聚磷酸反应, 探讨了这种体系的反应特点, 所用的N,N-胺二乙酸为分析化学上几种常用的氨羧络合剂—亚氨二乙酸(IDA)、氨三乙酸(NTA)、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1,2-环己二胺四乙酸. 它们分别与苯并-15-冠-5在多聚磷酸中加热后, 均生成了一种相同的非酰化产物亚甲基双(4'-苯并-15-冠-5), 而未分离出酰化产物.  相似文献   

5.
1 引言 食品添加剂中的酸味剂主要是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等有机酸,有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等作用。饮料中的总酸量常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由于共存色素的干扰和酸浓度较低,滴定误差较大。原子吸收法(AAS)已用于有机物的测定,但对总酸度的测定尚未见报道,本文用CaCO_3悬浮液同有机酸作用,离心沉降未反应的试剂,用AAS测定上清液中的Ca,可间接测定有机酸总量,用本法测定了饮料样品中的总酸度,测定结果与酸碱滴定法的结果符合。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岛津AA-650,仪器参数选择最大的信噪比;CaCO_3悬浮液:将1.26g Na_2CO_3和1.07gcaCl_2溶液混合后,用倾滗法制备;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乙酸、琥珀酸、乳酸、富马酸)标准溶液:0.1000mol/L;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相似文献   

6.
王君  王钰  张向东  张朝红  张扬  刘新竹  王垒  李红 《结构化学》2004,23(10):1169-1176
本文综述了稀土金属离子与一系列氨基多羧酸配体(如nta(=氨基三乙酸),edta(=乙二胺四乙酸),cydta(=反式-1,2-环己二胺四乙酸),dtpa(=二乙三胺五乙酸)和ttha(=三乙四胺六乙酸)等)形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现了这些配合物的配位规律和结构变化,说明了稀土金属离子象其它过渡金属离子一样,与氨基多羧酸配体形成配合物的配位数和配位结构取决于稀土金属离子的离子半径,电子结构和配体形状以及配电离子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稀土金属离子与一系列氨基多羧酸配体(如nta(=氨基三乙酸),edta(=乙二胺四乙酸),cydta(=反式-1,2-环己二胺四乙酸),dtpa(=二乙三胺五乙酸)和ttha(=三乙四胺六乙酸)等)形成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发现了这些配合物的配位规律和结构变化,说明了稀土金属离子象其它过渡金属离子一样,与氨基多羧酸配体形成配合物的配位数和配位结构取决于稀土金属离子的离子半径,电子结构和配体形状以及配电离子等。  相似文献   

8.
有机酸的非抑制型离子排斥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小寓  吴伟  于泓 《分析测试学报》2008,27(1):76-78,83
研究了非抑制型离子排斥色谱分离测定7种有机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乳酸、甲酸、乙酸)的方法.以Shim-pack SCR-102H柱为分离柱,选用对甲苯磺酸-乙腈为淋洗液,考察了淋洗液浓度、流速、pH、色谱柱温度及淋洗液中乙腈含量等条件对分离和测定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色谱条件:2.0 mmol/LP-甲苯磺酸-乙腈(体积比91:9)为淋洗液,流速1.0 mL/min,柱温50℃,pH 2.8.该法对所测有机酸的检出限在0.06~1.05.m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3%以下(n=5),加标回收率在96%-101%之间,整个分析过程在11 min内完成.  相似文献   

9.
采用了铍-铬天青S(CAS)-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三元络合物在pH9—10的10%丙酮介质中显色。该方法由于加入丙酮,络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520nm的摩尔吸光系数为4.4×10~4,比未加丙酮时提高了25%,络合物瞬时显色完全并至少稳定8小时,在常温下不浑浊。氧化铍量在0—10微克/50毫升范围符合比尔定律。用摩尔比法测得组成比Be:CAS:CPB=1:3:3。采用EDTA、三乙醇胺、氨三乙酸和柠檬酸等混合掩蔽剂,多种共存离子允许量达毫克以上;相当20毫克氧化铝无干扰;10毫克铁(Ⅲ)通过加入氯化亚锡还原亦无影响。据此拟定了矿石中微量  相似文献   

10.
周佳栋  曹飞  张小龙  杨颖  应汉杰  韦萍 《有机化学》2009,29(8):1272-1277
报道了一种采用谷氨酸席夫碱Ni(II)配合物共保护L-谷氨酸α-氨基和α-羧基合成谷胱甘肽(γ-L-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的新方法. 首先由手性助剂——2-[N-(N’-苄基-脯氨酰)氨基]二苯甲酮(1)、六水合氯化镍和L-谷氨酸反应, 得到谷氨酸席夫碱Ni(II)配合物2, 产率为98%; 进而采用二异丙基碳二亚胺(DIC)/1-羟基-苯并三氮唑(HOBt)复合缩合剂法与S-苄基-L-半胱氨酸反应, 得到S-苄基-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席夫碱Ni(II)配合物3, 产率为90%; 接着同样采用DIC/HOBt复合缩合剂法与甘氨酸反应, 得到S-苄基-γ-L-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席夫碱Ni(II)配合物4, 产率为95%; 然后稀酸水解配合物4, 得到S-苄基-γ-L-谷氨酰-L-半胱氨酰-甘氨酸(5), 产率为70%; 最后采用甲酸铵催化转移氢化脱除S-苄基, 得到谷胱甘肽(6), 产率为87%. 中间产物和终产物的结构经由旋光, 1H NMR, 13C NMR和HRMS表征.  相似文献   

11.
江河水、海水中铜、镉等重金属的含量为痕量,即ppb级。过去,日本的三本、白石等以DDTC(二乙基氨磺酸钠),APDC(四氯化吡咯氨磺酸铵)等络合剂为萃取剂,用原子吸光法分别测定了海水中的铜或镉,但操作繁琐,pH值调节复杂。铃木等以季铵盐即氯化三辛基甲基胺(TOMA·Cl)为萃取剂,定量测定海水中的镉作了报道。但是,以TOMA·Cl为萃取剂,一次分离铜与镉,并结合原子吸光法同时定量的报告至今尚未见到。  相似文献   

12.
二乙三胺五乙酸锑异构体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衡南  卢云锦 《结构化学》1993,12(3):233-236
由氨三乙酸与亚锑酸直接制得的二乙三胺五乙酸锑异构体晶体结构,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2_12_12_1,a=6.889(2),b=14.105(1),c=20.239(3),V=1966.6,Z=4,D_c=1.851g/cm~3,M_r=548.1,F(000)=1104,μ(MoKα)=14.8cm~(-1)。2573个可观察衍射参与最小二乘修正,最终偏差因子R=0.047,R_w=(ω=σ~(-2))=0.056。 结构测定结果表明:锑离子与二乙三胺五乙酸同侧的两个羧基和中间的羧基上的三个氧原子及两个氮原子配位,它们与Sb的孤对电子构成变形的四方双锥。  相似文献   

13.
全氟辛酸、全氟辛基磺酸乙醇胺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试表面张力、泡沫性质与粘度性质,研究全氟辛酸乙醇铵/二乙醇铵/三乙醇铵和全氟辛基磺酸乙醇铵/二乙醇铵/三乙醇铵的性质。实验表明,反离子对全氟辛酸盐和全氟辛基磺酸盐表现出相同规律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反离子的疏水性和空间体积两个方面,分别导致了cmc顺序:乙醇铵二乙醇铵三乙醇铵,以及与之相反的γcmc顺序:乙醇铵二乙醇铵三乙醇铵。粘度大小顺序为:乙醇铵二乙醇铵三乙醇铵,有机反离子的粘度要大于无机反离子。这与分子量、氢键大小的关系是一致的。总体来说发泡能力:乙醇铵二乙醇铵三乙醇铵,这和γcmc的顺序相符。有机反离子的发泡能力要高于无机反离子。另外,对于同种反离子,全氟辛基磺酸盐的胶束化能力、粘度和发泡能力均明显高于全氟辛酸盐,但是全氟辛基磺酸盐的γcmc要略高于全氟辛酸盐。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表明分子结构中磺酸根头基的负电荷要小于羧酸根,这样表面活性剂全氟辛基磺酸根的头基与反离子的结合能力要弱于全氟辛酸根,从而导致了溶液表面吸附层中全氟辛酸盐在反离子的协同作用下排列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14.
设计与合成了磺酸甜菜碱型的两性离子化合物: N,N-二甲基氨甲酸乙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磺酸内盐(SiNNS), 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氢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对其分子组成与结构进行了表征. 通过自组装技术将SiNNS分子构筑在玻璃基材表面, 形成了模拟细胞外层膜的仿生表面.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 X光电子能谱(XPS)和接触角测量仪对表面的形貌特征、 化学组成和润湿性进行了表征. 以空白玻璃为对照样品, 研究了这一表面的防雾性能和抗细菌黏附性能.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两性离子自组装仿生表面具有超亲水性和水下超疏油特性, 其水滴接触角为9.2°, 水下油滴接触角接近180°; 与对照样品相比, 两性离子自组装表面具有优异的防雾性与抗细菌黏附性.  相似文献   

15.
制备了以铜、钴、锰为中心离子的三种单核金属配合物L1Cu、L1Co、L1Mn (L1=N,N'-(2-羟乙基)丙二酰胺)和三种双核金属配合物L2Cu、L2Co、L2Mn (L2=N,N'-{2-(2-羟乙基氨基)乙基}丙二酰胺). 研究发现在缓冲溶液中六种金属配合物能将对甲氧基苦杏仁酸(4-MMA)高选择性地氧化成对甲氧基苯甲醛(AAD)以及少量对甲氧基苯甲酸(4-MBA), AAD的选择性(S)大于96%. 然而不同的催化体系在反应速率上表现了很大的不同: 铜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活性最好; 双核配合物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效率. 研究了酒石酸(TA)、磷酸(H3O4)、醋酸(HAc)三种缓冲溶液体系对L1Cu催化H2O2氧化4-MMA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缓冲溶液种类对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影响很大.研究了35℃时弱酸性条件(pH值从2.5到4.5的范围内)在酒石酸缓冲溶液中六种金属配合物催化H2O2氧化4-MMA的动力学, 计算出不同pH值条件下催化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obs, 并且讨论了pH值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将N,N′-二(邻氧乙酸)苄叉丙二胺(1)与氯化铜反应,获得配合物Cu(Ⅱ)L1.H2O.0.25CH3CH2OH(2)[L1=N,N′-二(邻氧乙酸)苄叉丙二胺];当将反应混合溶液的pH值调至8~9,获得Cu(Ⅱ)ClL2.3H2O(3)[L2=N-(邻氧乙酸)苄叉丙二胺];将N,N′-二(邻氧乙酸)苄叉丙二胺(1)与氯化镍反应,获得配合物Ni(Ⅱ)L1.2.75H2O(4).用元素分析、1H NMR和IR谱等方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1和配合物2~4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配合物2~4的晶体结构.在配合物2中,铜原子为六配位[CuN2O4],在配合物3中,铜原子为六配位[CuN2O3Cl],在配合物4中,镍原子为六配位[NiN2O4],三个配合物均为畸变八面体结构.抑菌活性大小的顺序:配合物3>配合物2>化合物1.  相似文献   

17.
以2,5-二溴噻吩为底物, 经醛基化、Kröhnke吡啶合成反应、Suzuki偶联三步制备了联噻吩桥联双三联吡啶 (BTTPY,总产率13%).通过紫外吸收及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在酸性介质中的质子化效应, BTTPY在乙酸和三氟乙酸中的吸收及荧光光谱较非质子溶剂中均有明显红移.借助紫外吸收滴定法研究了其与过渡金属离子(Ni2+、Zn2+、Cd2+、Cu2+)的配位作用.结果表明BTTPY可与这些金属离子形成1:1的配合物,原子力显微镜 (AFM)图像显示, BTTPY与铬离子所形成的配位聚合物主要呈现一维堆积.  相似文献   

18.
取2 mL水样,依次加入6 mg二水合柠檬酸三钠、1 mL 0.05 mol·L-1四硼酸钠溶液和2 mL 1 g·L-1 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Cl)溶液,在常温、250 W超声功率下衍生10 min。加入0.40 g氯化钠进行盐析,涡旋2 min,静置1 min,收集下层水相过0.45μm滤膜,滤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以PAH C18色谱柱作固定相,不同体积比乙腈和0.2%(体积分数)磷酸溶液的混合溶液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草铵膦、草甘膦、氨甲基膦酸的质量浓度均在0.400~50.0μg·L-1内和其对应的衍生产物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143s)分别为0.2,0.1,0.1μg·L-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7.6%~100%,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5.7%~12%。方法用于实际水样的分析,检出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19.
制备和表征了三种新型质子酸离子液体: 吗啡啉硫酸氢盐([Hnhm]HSO4)、4-甲基吗啡啉硫酸氢盐 ([Hnmm]HSO4)和SO3H-功能化的4-(3-磺丙基)吗啡啉硫酸氢盐([C3SO3Hnhm]HSO4). 以氯乙酸(CAA)和乙醇合成氯乙酸乙酯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它们的酸性和催化活性, 并与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1-(3-磺丙基)吡啶硫酸氢盐、1-(3-磺丙基)-2-吡咯烷酮硫酸氢盐等三种具有不同氮杂环的SO3H-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以及浓硫酸相对照. 结果表明, 上述SO3H-功能化离子液体对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比非SO3H-功能化的[Hnhm]HSO4和[Hnmm]HSO4都高, 等同甚至优于浓硫酸. 当反应条件为: n(EtOH)∶n(CAA)∶n([C3SO3Hnhm]HSO4)=1.3∶1∶0.2, 反应温度80 ℃, 反应时间3 h, 酯收率可达93.4%. 而且离子液体经真空干燥重复使用9次, 催化活性仍无明显下降. 以[C3SO3Hnhm]HSO4催化乙酸和不同醇的酯化反应获得较高的酯收率和选择性, 离子液体跟酯产物均能自动分相. 还考察了SO3H-功能化酸性离子液体对奥氏体316不锈钢的腐蚀性. 尽管SO3H-功能化离子液体与硫酸的酸性相近, 但对钢试样的腐蚀率不到硫酸的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