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超婕  骞伟中  魏飞 《物理化学学报》2011,27(10):2462-2468
对水促进Co/Mo/Al2O3催化剂裂解乙烯生长碳纳米管(CNTs)的研究发现,通入体积分数(φ)为0.6%的水蒸汽在1h内可将CNTs的生长倍率从3.7 g·g-1提高至70 g·g-1.水的作用在于恢复被无定形碳包覆的催化剂颗粒的活性,水的加入量由于其积碳(促进同体碳生成)和消碳(去除固体碳)的竞争作用而存在最佳值.不同反应时间下乙烯的转化率与有效催化剂含量的分析表明,在CNTs生长后期,水的催化促进作用减弱.将催化剂的相对活性与CNT聚团的相对密度关联发现,反应后期的CNTs主要在聚团内部缠绕生长,催化剂被包覆失活.拉曼测试与差热热重分析表明,生长阻力导致所得CNTs缺陷增多,CNT聚团密度变化与CNT缺陷间存在对应关系.聚团内外CNTs的生长阻力不同,生长倍率不同,导致产品纯度不均匀.  相似文献   

2.
3.
程序升温脱附法研究超细Mo/Al2O3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程序升温脱附法研究超细Mo/Al_2O_3催化剂张智敏,郝建刚,李耀龙(山西大学化学系,太原030006)关键词超细粒子,氧化钼,氧化铝,负载型催化剂,程序升温脱附在催化领域中,对以y-AI。O。为载体的Co,Mo,Ni,Fe,Pd和Ag等负载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B_(302Q)型Co-Mo/Al_2O_3催化剂在制备过程中要经过一高温区,活性组分Co、Mo会与载体Al_2O_3发生反应,生成无活性的CoAl_2O_4,CoMoO_4和低活性的CO_9S_8。而活性相MoS_2晶化程度加快,使催化剂活性降低。不过B_(302Q)比C_(25-2-02)(美国),SKK(丹麦)及  相似文献   

5.
氧化铝负载的氧化物前身物在N2 -H2 混合气中程序升温反应合成出负载型氮化钼催化剂 ,用二苯并噻吩作模型化合物评价了合成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 ,与硫化钼催化剂相比 ,氮化钼催化剂有较好的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CS键断裂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TiO2-Al2O3作为Mo催化剂担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昭彬  辛勤 《物理化学学报》1994,10(10):931-935
Tio。-AI。oa二元氧化物的制备at艺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液相浸渍或气相沉积方法将Tio。担载在AI。0。上,使Tio。主要覆盖在AI。0。表面上[‘-1另一种是通过Ti盐和AI盐混合溶液共沉淀方法使Tio。和AI。0。均匀混合在一起【‘-’1.不同的制备工艺对Tio。-AI。03的表面结构和表面性质有很大影响问.我们曾报导用TICly蒸气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制备出了D02在1川2O3表面呈现十分均匀分布的DoZ一周。03复合氧化物担体*’1.本文进一步考察D0。在周。0。表面的沉积对川。0。孔结构的影响,以及Ti02-A1203作为加氢精制MO催…  相似文献   

7.
Mo2C/Al2O3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对POM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碳化终温和经过H2、CO2预处理的Mo2C/Al2O3催化剂进行了POM催化活性评价与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高碳化终温的Mo2C/A12O3催化剂对于POM反应制合成气有高的甲烷转化率,CO和H2选择性、在850℃时H2预处理比CO2预处理的催化剂具有好的甲烷转化率和好的CO、H2选择性,但H2预处理时间过长会使CO和H2的选择性有所降低,CO2预处理会导致低的甲烷转化率和极低的CO和H2的选择性.XRD结果表明,在700-850℃之间碳化的样品均为β-Mo2C,BET比表面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碳化终温的增加,Mo2C/Al2O3催化剂的比表面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
由于燃煤烟气、汽车尾气的过度排放 ,大气中NOx(其中NO占 90 %以上 )浓度已呈上升趋势。NO在阳光作用下 ,易形成光化学烟雾 ,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NO还是破坏大气臭氧层和形成酸雨的前驱气体之一 ,破坏生态环境。催化分解和催化还原法是消除NO(deNOx)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实际环境中NO往往与某一种或几种还原性气体 (如CO、低碳烃 )共存 ,所以催化还原法是人们公认的有应用前景的deNOx 方法[1 ] 。近十几年来 ,国内外研究较多的deNOx 催化剂是Cu ZSM 5 ,其催化活性除受原料气中氧含量的影响外 ,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9.
用选区电子衍射及高分辨电子显微镜考察了共浸、分浸和络合法制备的Pt-Sn/Al_2O_3催化剂的物相。共浸法催化剂含金属Pt、金属Sn和SnO·SnO_2共熔体。分浸法催化剂含PtSn,PtSn_2合金和SnO·SnO_2。络合法催化剂除SnO·SnO_2和金属Sn外,存在有Pt_xSn_y原子簇,这种未定结构的Pt_xSn_y原子簇可能是有利于在高温下氢吸附的中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步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Al2O3含量(0%-15% (w))的CuO/Fe2O3催化剂, 并进行水煤气变换反应(WGSR)评价测试. 制得的催化剂中含有复合物CuFe2O4, 其晶粒尺寸, 氧化还原性质和表面Cu分散通过相应表征手段加以研究. X 射线粉末衍射(XRD), 拉曼(Raman)光谱, N2物理吸附, N2O分解和CO2程序升温脱附(CO2-TPD)等表征技术说明适量Al2O3的加入可以促进尖晶石CuFe2O4发生由四方相向立方相的转变, 阻止催化剂中Cu烧结, 增大表面Cu分散, 增加弱碱性位点的数量. 此外, 采用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技术探究改性的CuO/Fe2O3催化剂的还原性能. 关联结果发现, Al2O3掺杂在增大铜物种的耗氢量, 降低其还原温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即Al2O3的添加促进CuO/Fe2O3催化剂中铜铁物种之间的协同作用. 结合活性测试和表征结果,适量的Al2O3 (10%(w))改性的催化剂具有较小的Cu颗粒尺寸、较大的Cu分散、较强的还原性能、较多数量的弱碱性位点, 因此具有更好的初始活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冯伟樑  曹勇  伊楠  戴维林  范康年 《化学学报》2004,62(18):1849-1852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系列用于一氧化碳、水及氧气直接法制过氧化氢的环境友好纳米Cu/Al2O3催化剂,并用TEM,XRD和N2O化学滴定等手段对催化剂中纳米金属铜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Cu/Al2O3催化剂在CO/H2O/O2直接法制H2O2反应中呈现出显著的纳米尺寸效应当金属铜纳米晶粒平均尺寸为15 nm时,有高达0.236 mmol·(g-cat)-1·h-1的H2O2生成速率.  相似文献   

12.
Mo、W对Ni/γ-Al2O3催化剂烯烃加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NiM/γ-Al2O3(M=Mo、W)催化剂。通过馏分油(沸点70℃~350℃)烯烃的加氢饱和,考察了Mo、W对Ni基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并采用TPR、XRD、XP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TPR结果表明,添加助剂Mo(W)降低了低温还原峰温度,但还原度有所降低,而且NiMo催化剂还原度的降低幅度比NiW催化剂更大;XRD结果表明,Mo(W)的添加提高了活性组分Ni的分散度,并且Mo的助分散作用优于W;XPS结果表明,Mo(W)的引入提高了催化剂体系“表面NiAl2O4”的比例,Ni2p3/2谱峰的化学位移说明助剂的添加增强了Ni与载体γ-Al2O3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15.
乙酸、丙酸、正丁酸、百二酸、马来酸、柠檬酸和H2PdCl4在γ-Al2O3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H2PdCl4在Al2O3上的平衡吸附量受溶液pH值的影响,在pH1.9-3.2范围内,pH值愈高,平衡吸附量愈大。多元有机酸对H2PdCl4在Al2O3上吸附的抑制作用比一元酸大,这一性质决定了由H2PdCl4溶液浸渍Al2O3时用多元酸(除马来酸外)作竞争吸附剂,可使Pd在Al2O3球上呈蛋白型和蛋黄型分布。  相似文献   

16.
NO在Er2O3/Bi2O3催化剂上的程序升温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化学物质之一,因此,消除NOx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比较成熟的消除NOx工艺是用氨为还原剂和V2O5/TiO2为催化剂的选择催化还原(SCR)法[1],但其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17.
微波诱导Fe2O3/Al2O3催化剂催化氧化处理水中苯酚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张国宇  王鹏  石岩  马慧俊  洪光 《催化学报》2005,26(7):597-601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了Fe2O3/Al2O3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微波诱导催化氧化处理模拟含酚废水. 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活性组分氧化铁在催化剂中以α-Fe2O3的形式存在,其含量为3.71%. 与载体氧化铝相比,Fe2O3/Al2O3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及平均孔容略有降低. 对于100 mg/L的模拟含酚废水,最佳的处理工艺条件为: 微波辐照功率400 W,辐照时间5 min,催化剂加入量60 g/L,H2O2浓度600 mg/L,体系pH>4. 在此工艺条件下,水中苯酚的去除率达97.98%. 催化剂连续使用20次后苯酚去除率仍达96.34%. 表观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在氧化铁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微波诱导H2O2产生氧化性极强的羟基自由基,整个反应过程可分为微波诱导阶段和催化氧化阶段,两个阶段的氧化过程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18.
19.
K助化Co—Mo/Al2O3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依据SSIMS(静态二次离子质谱)工作原理,用能量为1kV,束流密度为5~10×10~(-9)A/cm~2,束斑φ~1mm的Ar~+离子束,采用定点轰击的方式,测定以多孔绝缘性物质为载体的催化剂的表面成份及结构,成功地测定了MoO_3-NiO-P_2O_5/γ-Al_2O_3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各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的单层分散情况及结构层次。从而确认SSIMS是测定负载型催化剂表面结构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