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法拆分克伦特罗对映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琴  宋航  付超  雷永诚  陈先勇 《分析化学》2004,32(6):755-758
以正己烷、异丙醇为流动相,用Whelk-O1手性固定相成功拆分了药物克伦特罗对映体。出峰时间在5min左右,峰形对称性好,完全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因子大于1.4,可用于该对映体药物的分析与制备分离。讨论了二元流动相中异丙醇含量及温度的变化对分离的影响,并对拆分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比较了四种选择性β2受体手性药物氯丙那林、沙丁胺醇、克伦特罗以及丙卡特罗在Whelk-O1、DNB-PG、DNB-Leucine和SH-1等四种刷型酰胺手性固定相上的对映体直接拆分行为,考察了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结构、固定相分子结构等因素对对映体分离选择性的影响,对药物与固定相分子的手性识别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给出了药物分...  相似文献   

3.
唐琴  陈先勇  宋航 《分析化学》2007,35(2):240-243
用不同的酰氯化合物与萘普生反应,制备了一系列萘普生衍生物。在正相色谱条件下,对萘普生及其衍生物系列在(R,R)-Whelk-O 1手性固定相(chiral stationary phase,CSP)上进行了对映体拆分研究。实验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分离温度等因素对手性分离的影响,并根据相应热力学参数对萘普生及其衍生物在该手性固定相上的手性识别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萘普生及其衍生物在Whelk-O 1 CSP上的对映体分离有着与一般正相色谱明显不同的特征,其分离因子α值与流动相组成关系曲线出现了峰值,且分离因子极大值所对应的流动相组成分别为极性较大的20%(V/V,下同)异丙醇/正己烷混合溶剂体系和40%异丙醇/正己烷混合溶剂体系。  相似文献   

4.
以正己烷-异丙醇二元混合溶剂体系为流动相,在Whelk-O1、 DNB-PG和DNB-Leucine 3种刷型手性固定相上将药物丙卡特罗直接拆分为(R,R/S)和(S,R/S)对映体,分离系数α值达1.4 ~1.8.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及固定相分子结构对对映体分离效果的影响,同时对丙卡特罗与3种固定相的手性识别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流动相中异丙醇的体积分数(φB)为2% ~30%时,lnk′与lnφB之间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根据所需色谱分离系数或保留时间估计流动相的组成.以后出峰对映体所表征的3种手性柱的色谱分离效能分别为:n(Whelk-O1)=10 816/m,n(DNB-PG)=4 532/m,n(DNB-Leucine)=12 844/m.DNB-PG柱柱效相对较低,谱峰展宽较大,且有轻微拖尾,需改善柱子装填和预处理技术以提高色谱分离柱效.  相似文献   

5.
《色谱》2015,(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不同配比的正己烷-异丙醇为流动相,在正相色谱条件下,考察了6个3α-酰氧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对映体在淀粉型手性固定相Chiralpak AD、纤维素型手性固定相Chiralcel OD-H上的分离情况,以建立该类化合物的手性拆分方法。结果表明,在Chiralpak AD手性柱上,对映体6实现完全分离,而对映体1完全不能分离;在Chiralcel OD-H柱上,对映体1、4、3分别实现完全分离、基线分离和基本分离,对映体6只能实现部分分离;对映体5在两种手性柱上都完全不能被分离。说明固定相手性空腔的结构对化合物的拆分结果影响很大。研究发现,C-3α位取代基团的空间位阻效应主导手性固定相对对映体的选择性识别作用,而化合物与固定相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对手性拆分也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结果为其他莨菪烷类化合物的手性拆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以直链淀粉衍生物为手性固定相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直接拆分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罗洛尔和卡维地洛4种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的方法。考察了手性固定相的种类、流动相改性剂和添加剂的体积分数、柱温和流速等对4种药物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hiralpak AD-H手性色谱柱上,在正己烷-乙醇-二乙胺(20∶80∶0.03,v/v/v)为流动相、流速0.550 mL/min、柱温40℃的条件下,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罗洛尔和卡维地洛对映体均达到基线分离,分离度分别为1.37、1.80、2.09和4.70。通过热力学研究及对映体结构分析对拆分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4种药物对映体的手性拆分均为焓驱动过程,而固定相的手性空腔对不同药物的拆分影响较大。研究结果为β-受体阻滞剂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7.
朱全红  邓芹英 《分析试验室》2003,22(Z1):149-151
用性能稳定的薄层色谱用β-环糊精(β-CD)、硅胶手性固定相拆分手性药物对映体.在适当比例的乙腈-1%乙酸三乙胺(TEAA)、己烷-异丙醇、乙腈-甲醇-乙酸-三乙胺、甲醇-1%TEAA及乙腈-1%TEAA-三乙胺溶剂系统中展开,8种临床常用的手性药物对映体得到有效分离,对映异构体之间的相对比移值α为1.53~4.89.  相似文献   

8.
苯丙醇对映体在酰胺型手性固定相上的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娟  兰先秋  唐小海  徐旭  宋航 《分析化学》2006,34(Z1):158-160
对于手性对映体苯丙醇在3种Pirkle型手性固定相(CSP)Whelk-O 1、DNB-Leu和DNB-Pg上直接分离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流动相极性以及温度对分离的影响,发现在常用的范围内无法获得分离,仅有Whelk-O1在流动相极性的极端条件下(正己烷/异丙醇=99.5/0.5,V/V)能够被直接分离.在较低温度0 ℃和流速1 mL/min的优化条件下能获得基线分离.用旋光检测器与液相色谱串联的方式确定了手性拆分结果,并确定了(-)苯丙醇优先洗脱的顺序.针对这种流动相极性极端条件下的分离,结合有关理论,进一步探讨了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9.
以正己烷 异丙醇为流动相 ,在纤维素 三 (3 ,5 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 (CDMPC)涂敷型手性固定相上 ,对农药甲霜灵外消旋体进行了拆分 ,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柱温等对甲霜灵对映体的保留和分离的影响 ;对甲霜灵R、S对映体与固定相之间的保留和分离的热力学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于手性对映体苯丙醇在3种Pirkk型手性固定相(CSP)Whelk-O 1、DNB-Leu和DNB-Pg上直接分离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流动相极性以及温度对分离的影响,发现在常用的范围内无法获得分离,仅有Whelk-O1在流动相极性的极端条件下(正己烷/异丙醇=99.5/0.5,V/V)能够被直接分离。在较低温度0℃和流速1mL/min的优化条件下能获得基线分离。用旋光检测器与液相色谱串联的方式确定了手性拆分结果,并确定了(-)苯丙醇优先洗脱的顺序。针对这种流动相极性极端条件下的分离,结合有关理论,进一步探讨了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