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傅种孙先生的教育思想赵慈庚(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100875)《中国现代数学家传》第一集将傅种孙先生评为数学教育家.然而那篇通传对于他的教育思想著墨有限.现在就我之所知作一点补充.1933年春节,我们几个学生到傅先生家拜年,那时他和程廷熙先生合租了和平...  相似文献   

2.
让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卓有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卓有成效胡如松(湖南双峰二中417701)《数学高考题能否出点应用题》,这是严士健、张奠宙和苏式冬三位先生在1993年《数学通报》上联名发表的文章.之后,在全国教育系统展开了“应用问题教学”的讨论.高考试题中出应用问题得到国家教委...  相似文献   

3.
《数学译林》1996年第三、四期上连载了伍鸿熙先生“评I.M.Gelfand等著三部书兼论美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一文.文中作者阐述了对当前美国新的教育思想的一些看法,同时对Gelfand所著的三部书《FunctionsandGraphs》(函数和图象...  相似文献   

4.
“综合法”,“代数法”谁优谁劣?──对中学几何教改的一点看法王申怀(北京师范大学100875)数学通报1995年第2期刊登了吴文俊先生的《数学教育现代化问题》一文,这对当今我国的数学教育改革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文中指出数学教育现代化问题就是数学机械化的...  相似文献   

5.
《珠心算数学》是珠心算理论体系建设最新科研成果,它是珠心算与数学教育整合,运用珠心算原理解决现行小学数学教学难点、繁点问题的一本实用教材。对其进行学习研究,可以发现小学数学中的难点,在珠心算数学中变成了易点;小学数学中的繁点,在珠心算数学中却变成了简点。许多小学数学问题在珠心算数学中也因此得到了较好地解决。 在《珠心算数学》小学部分的编写中,渗透着心理学、脑科学理论,同时也凝结着珠心算意识实验的研究成果;更注重运用哲学思想和现代“三论”的指导。这些学科理论,在珠心算开发智力的教学中交叉运用,均在《珠心算数学》中得以体现. 为了实现珠心算与数学教育整合综合开发少年儿童智力的目的,我们从本期开始连载发表《珠心算数学》小学部分,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多提宝贵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整合内容和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朱文芳 《数学通报》2005,44(6):22-24
1972年,在英国埃克塞特举行的第2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进行了数学教育心理学的专题讨论会.许多与会者很快认识到,心理学与数学教育休戚相关.1976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Karlsruher)召开的第3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以色列的菲施拜因(Fischbein.E.)作了“关于数学学习过程的研研究”(Reseach Related to Mathematical Learning Processes)报告,可以说,这篇报告是数学学习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牌.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于2003年10月17~19日在沈阳主持召开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研讨会”.会议由《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中学数学教育》和《小学数学教育》编辑部三家期刊联合承办.与会代表来自全国25个省、直辖市和  相似文献   

8.
《上海中学数学》2014,(10):49-49
<正>《数学教育研究导引(二)》由张奠宙先生担任学术总监,鲍建生、徐斌艳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形式和体例基本沿袭了老版本《数学教育研究导引》的思路,选材的范围主要是这20年来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著作和论文。其中,"进展综述"部分重点介绍近20年来国际数学教育的一些大事;"专著导读"部分筛选了一些经典著作,包括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ICMI)的研究系列;"论文评介"部分是按照数学教育的研究领域排列的,如"数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数学学习理论"、"数学教师教育"、"数学教育评价"等,希望通过这些论文,由点带面,在研究方法上起到示范的作用;最后一部分"课题推荐"根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单蹲先生在其近作《解题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中,将其多年来对数学解题的经验与总结奉送给我们.这是一本扎根于我国本土的数学解题研究的大作,让我们受益匪浅.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大师的风范,相信每个喜爱数学的朋友都可以得到不同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的数学教育》一文 ,发表于 1 95 2年2月的《中国数学杂志》(1 95 3年后该杂志改名为《数学通报》)第一卷第二期 .作者陈建功先生(1 893 ~ 1 971 )是著名的现代数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原学部委员 ) .这篇文章“以中等学校的数学为核心” ,对二十世纪数学教育的原则 ,以及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等重要问题 ,提出极有见地的意见 .本文先对《二十世纪的数学教育》一文作简要回顾 ,再谈由这篇文章所引发的对二十一世纪数学教育的一些思考 .1 《二十世纪的数学教育》一文的主要内容《二十世纪的数学教育》一文 ,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把“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应该是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志.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创造性思维品质包涵思维的发散性、迁移性、逆向性和重组性等要素.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呢?本文以四类数学问题为载体,阐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严士健教授是一位在数论、概率论和数学教育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曾担任过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主任、数学与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数学会概率统计学会理事长、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兼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评议组成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上世纪90年代起,严先生开始关注我国中小学数学教育,先后担任过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顾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03年版)》研制组组长,为我国的数学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严士健谈数学教育》作为其数学教育观点的结晶广受读者称赞.  相似文献   

13.
学习《平面几何教本》推进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纪念傅种孙先生百年诞辰王树茗(北京一零一中学100091)原名《高中平面几何》,1933年由算学丛刻社出版,前后共出四版.1982年北师大出版社出版了第四版的白话译本,易名如上.本文引语多按原著.傅种孙先...  相似文献   

14.
对《略论数学学习方法(二)》例题的一些意见丁经亚(上海医药职工大学)阅读了《数学通报》1997年第2期刘卓雄先生的文章《略论数学学习方法(二)》后,我赞同刘先生的关于数学学习方法的一些论点.但对于其中关于拟柱体定义之质疑有不同的看法,兹述于下.高中《...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育评价》读后丁尔最近广西教育出版社寄来魏超群著《数学教育评价》一书.读后获益良多.数学教育评价在我国十余年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本书在建立数学教育评价系统理论上走了可喜的一步,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数学教育评价系...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数学建模及其应用》走进了她的第十个年头. 《数学建模及其应用》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长壮大的产物,由时任全国组委员会主任李大潜先生倡议并担任主编.  相似文献   

17.
《数学实验室》——新一代智能教育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实验室》——新一代智能教育软件储瑞年(北京师大实验中学100032)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教授亲自主持开发的新一代智能教育系列软件《数学实验室》已获成功,即将问世.这一软件把国家攀登项目和八六三项目中已获得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国各省(市)都在进行中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数学专业的继续教育工作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自1988年5月开始,我们有幸参与了《北京市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制订与教学实践工作。因此,有机会对《大纲》的制订中所涉及的许多问题进行了一些较为深入的思考。加之,我们又分别就《大纲》所规定的一些课程,如《中学数学方法论》、《数学学习论》、《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学习与实证研究》、《数学教  相似文献   

19.
数学基础研究的一些新进展—纪念傅种孙先生百年诞辰王世强(北京师范大学100875)1傅种孙先生是我国数学基础研究及教育的先行者傅种孙先生诞生于1898年2月,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他是在我国最早提倡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研究的学者之一.早在...  相似文献   

20.
前言     
正中国计算数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冯康院士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他的学术贡献对计算数学影响深远。冯康先生创办的三个计算数学杂志《计算数学》、《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和《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为我国计算数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值此冯康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邀请先生生前好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