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化吲哚螺环类结构因具广泛的生物活性,已逐渐成为一类重要的类药性骨架.因此,开发简单高效的合成方法构建复杂的氧化吲哚螺环类化合物库已经成为化学工作者广泛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由于现代有机化学倍受中间产物分离提纯及官能团保护、脱保护策略等的困扰,而串联反应的出现为克服以上诸多难题提供了机遇,且在合成具有光学活性的天然产物和复杂分子中显示了它潜在的优势.近年来,通过有机串联反应策略不对称合成氧化吲哚螺环类化合物备受关注,大量的研究工作被报道.分别从C(3)位不饱和氧化吲哚衍生物、饱和氧化吲哚衍生物、C(3)位无取代氧化吲哚衍生物以及非氧化吲哚衍生物四大类起始原料出发,简单综述了近5年来氧化吲哚螺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展,并对各类反应对底物要求、反应条件、反应选择性、产率以及机理的研究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生物碱uleine及其衍生物从结构上看属于单萜吲哚生物碱,它们共同的结构特征是吲哚核与碱性氮原子之间只有一个碳相隔,而不像其它单萜吲哚生物碱有两个碳原子.由于其结构特异,天然含量少,因而其合成工作一直吸引着化学工作者.总结uleine生物碱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根据构建环的种类不同,把合成方法分为五类.大部分方法都是以吲哚和吡啶衍生物为起始原料进行四环的合成,有几条合成路线简短易行.  相似文献   

3.
抗癌天然产物苦马豆素的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十多年中, 多羟基吲哚兹定生物碱因其结构和多样性的生物活性(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活性)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其中最著名的成员是苦马豆素, 一种从灰苦马豆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化合物, 被证明具有治疗恶性肿瘤的作用并因此进行了大量合成研究. 到目前为止文献报道的合成方法都是基于碳水化合物原料或非碳水化合物底物和不对称反应. 尽管有些合成路线有效并且有实用价值, 但进一步开发制备天然或非天然吲哚兹定生物碱的通用和实用方法仍然非常重要. 总结了苦马毒素的合成研究进展, 以便为它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海明  陈鹏  唐萌 《有机化学》2014,(5):852-864
加兰他敏类生物碱是氢化二苯并呋喃类生物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独特的结构、良好的生物活性和前景广阔的药用价值吸引了众多化学家和药物学家的兴趣.其合成难点是其中的含芳基手性全碳季碳的构筑.本综述旨在阐述到目前为止加兰他敏类生物碱的不对称合成方法,根据合成路线中手性季碳的构筑方式分类进行说明,并尝试对每种合成方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一种以Michael共轭加成为关键步骤, 高立体选择性合成5,8-二取代吲哚里西丁生物碱的方法, 同时对5,8-二取代吲哚里西丁毒青蛙生物碱(-)-203A, (-)-209B, (-)-235B″, (-)-231C, (-)-233D, (-)-219F, (-)-221I, (-)-193E(Proposed), (-)-251N和221K(Proposed)进行了全合成, 确定了203A和233D的绝对构型及231C, 219F, 221I和251N的相对构型. 另外, 对193E(Proposed)的结构提出了订正方案.  相似文献   

6.
C19-二萜生物碱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在结构上以复杂的笼状骨架和稠密的取代基团为特点.相似的A/E氮杂桥环体系普遍存在于C19-二萜生物碱中,其高效制备是合成相应天然产物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从非手性前体出发,通过去对称化、立体选择性烯丙基化、Aldol羟甲基化及还原胺化反应等关键步骤,完成了C19-二萜生物碱官能化A/E双环的不对称合成.  相似文献   

7.
赵楠  王楠  张春楠 《化学通报》2023,86(3):306-311
去氢吴茱萸碱是中药吴茱萸中的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具有抗阿尔茨海默症、抗肿瘤、抗炎及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及应用价值。本文对去氢吴茱萸碱的提取分离、合成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该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方向及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去氢吴茱萸碱及其衍生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3,3'-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吲哚生物碱,其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功能性材料以及合成药物分子中.因其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和功能,如抗氧化、抗炎症、抗血管生成、抗菌以及抗癌活性等,构筑3,3'-二吲哚甲烷类杂环化合物备受关注.传统的合成方法,尤其是对称结构的3,3'-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的合成主要在化学量的Br?nsted酸或Lewis酸存在下,吲哚衍生物与羰基化合物经傅-克反应缩合得到.而过渡金属的使用可引起化合物中金属残留以及环境污染.总结和探讨了从2010年至今3,3'-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尤其是对无过渡金属参与条件下,对称结构的3,3'-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以及非对称结构3,3'-二吲哚甲烷类化合物制备的最新进展以及相应的反应机理,旨在为该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运用Martin还原法高立体选择性构建顺式四氢吡咯,再经过非均相催化加氢脱保护,同时亲核闭环形成3,5-二取代吲哚里西丁双环结构。通过此方法由已知γ-内酰胺为原料5步合成天然蚂蚁生物碱(+)-MonomorineⅠ,总收率可达56%,产物与5位差向异构体的比大于20∶1。  相似文献   

10.
α-氮杂环丁酮是合成培南类抗生素的母核. 作为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合成子的使用, 促进了其合成方法的研究. 综述了不对称合成氮杂环丁酮的研究进展, 详细讨论了氮杂环丁酮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J.Am.Chem.Soc.2017,139,7697~7700吲哚是天然产物中广泛存在的杂环结构,发展构建吲哚骨架的手性多环化合物的方法一直备受关注.过渡金属催化的分子内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能够从简单的线性底物合成具有复杂稠环结构的手性分子.人们已经成功将过渡金属催化吲哚的非对映选择性分子内环丙烷化反应应用于多种吲哚生物碱的高效合成,然而这类反应的对映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片螺素(Lamellarins)是一类从海洋软体动物中提取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吡咯类生物碱.自1985年,Faulkner等首次从前腮亚纲软体动物中提取出片螺素A-D[1]后,国内外便开始对各类片螺素及其衍生物的全合成进行研究,至今相关合成报道络绎不绝[2][3].与此同时多种开链片螺素也是一类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吡咯类生物碱,由于目前还未有关其提取的报道,因此对其进行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苯并啡啶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辟  曾建国 《有机化学》2012,32(9):1605-1619
苯并啡啶类生物碱是一类广泛分布于罂粟科和芸香科植物中的天然含氮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和广谱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基于苯并啡啶类生物碱的生源合成途径的特殊性对天然苯并啡啶类生物碱结构类型进行了分类.综述了自1999年以来天然苯并啡啶类生物碱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对各个合成路线的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王开亮  汪清民  黄润秋 《有机化学》2008,28(10):1826-1829
以吡咯为起始原料, 以三氟氧钒(VOF3)氧化偶联重排反应为关键步骤, 经过7步反应, 合成了结构骨架全新的14-羟基菲并[9,10,3’,4’]吲哚里西啶化合物8, 总收率为55%. 采用1H NMR, 13C NMR, IR, MS和HRMS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 初步的抗烟草花叶病毒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目标化合物8对烟草花叶病毒无明显抑制作用, 但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中间体9-氧代-14-羟基-14a-甲氧基菲并[9,10,3’,4’]吲哚里西啶化合物7却表现出了很好的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5.
吗啡是从鸦片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因吗啡及其类似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有效的生物活性,合成化学家对其合成研究产生了高度的兴趣.按合成吗啡及其类似物的时间顺序分类,对吗啡类生物碱的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单萜吲哚生物碱的仿生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利 《有机化学》2003,23(8):784-793
单萜吲哚生物碱因其骨架和官能团的丰富变化,加上它们的生物活性,多年来 一直哟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对其进行结构和合成研究,它们的共同生物合成前 体strictosidine是由色胺和单萜苷secologanin缩合形成的。自从secologanin可 以大量得到以后,以它为原料沿着可能的生物合成路线合成天然生物碱即仿生合成 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对于理解和阐释生物碱的生物合成过程,为提供天 然来源极少的生物碱供药理试验及对促进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等都是有重要意义。 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成功合成了一些重要的单萜吲哚生物碱,如 育亨宾类、钩藤碱、异钩藤碱、卡得宾、利血平类似物、喜树碱等。  相似文献   

17.
单萜吲哚生物碱是一类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天然产物,但是在其宿主的生物含量很低;虽然通过有机化学的方法可以实现该类复杂结构化合物的全合成,但是难以大量快速获得,而且围绕核心骨架的进一步衍生化修饰也有一定的瓶颈.随着单萜吲哚生物碱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和合成生物学使能技术的发展,利用合成生物学策略结合化学半合成将是实现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制造和通量结构衍生化的重要发展趋势.单萜吲哚生物碱基因元件的挖掘鉴定和生物合成途径的解析是进行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前提条件.异胡豆苷是单萜吲哚生物碱合成的关键骨架化合物,由色胺和开环马钱子苷汇聚合成,这一过程被称为上游合成途径;以异胡豆苷为骨架形成各种单萜吲哚生物碱的过程称为下游合成途径.从这两个方面对近30年来单萜吲哚生物碱合成元件的发现和合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后续合成生物学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单冬  贾彦兴 《有机化学》2013,(6):1144-1156
取代的吲哚类天然产物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杂环化合物,由于其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以及相当一部分作为重要的临床使用药物,100多年以来,吲哚的合成及官能团化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家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众多吲哚类生物碱中,含有3,4-桥环吲哚骨架的天然产物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良好的生物活性,这些分子引起了有机合成化学家的广泛兴趣.重点概述了构建3,4-桥环骨架的主要合成方法和策略,并对一些方法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的应用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有机化学》2009,29(4)
Meridianins是从海洋生物海鞘类中提取的、对多种蛋白质激活酶有抑制作用、影响细胞分裂和死亡的一类重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碱,其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臼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余正坤等从易制备、结构多样性的二硫缩烯酮出发,利用其与吲哚3-位的高选择性酸催化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20.
以吡咯为起始原料,以三氟氧钒(VOF,)氧化偶联重排反应为关键步骤,经过7步反应,合成了结构骨架全新的14-羟基菲并[9,10,3’,4’]吲哚里西啶化合物8,总收率为55%.采用1H NMR,13CNMR,IR,MS和HRMS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初步的抗烟草花叶病毒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8对烟草花叶病毒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中间体9-氧代-14-羟基-14a-甲氧基菲并[9,10,3’,4’]吲哚里西啶化合物7却表现出了很好的抗烟草仡叶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