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全熔合反应裂变角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核固体径迹探测器测量了16O+159Tb、16O+197)Au和16O+209Bi反应碎片角分布,扣除中等质量碎片(IMF)的贡献,用过渡态统计模型(TSM)和单个自旋标准理论拟合实验的裂变角分布,提取裂变核的自旋. 讨论了它随质心系入射能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从实验角度评述了重离子裂变反应动力学研究现状.内容包括动力学裂变宽度、裂变时标、核粘滞性的温度和形变相关性以及从裂变实验上研究核粘滞性的方法等. The present status of the dynamics study for heavy ion induced fission reaction includesing the dynamical fission width,the fission time scale,the temperature and deformation dependence of the nuclear viscosity and the methods of the extracting viscosity from fission experiments induced by heavy ion reactions is reviewed. 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和计算锕系核裂变截面和全套中子反应截面获取了一组锕系核的裂变位垒参数.Fm)在此基础上,广泛收集实验裂变位垒参数,通过比对和评价,推荐了本组的129个核素(109Cd—255的实验裂变位垒参数.此外,对收集的不同裂变位垒参数作了分析与评价,推荐了7组实验和1组模型计算的裂变位垒参数,并组建了中国评价核参数库裂变位垒参数子库(CENPL FBPL). The fission barrier parameters for actinide nuclei were obtained by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s of fission cross-sections and complete neutron reaction cross sections. A lot of experimental fission barrier parameters from different authors were collected. A set of fission barrier parameters for 129 nuclei ranging from~(109)Cd~( ) to~(255)Fm were recommended after performing comparisons, evaluations and systematics extrapolations for these extracted fission barrier parameters in model calculations of fissi...  相似文献   

4.
刘成安 《计算物理》1993,10(1):20-24
以生产核燃料为主要目的的聚变-裂变混合堆包层,可采用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快裂变包层和抑制裂变包层。它们各具有其长处和不足。本文以两个典型的包层结构为例,作了快裂变包层和抑制裂变包层的中子学计算和对比分析。其结果可作为包层选型设计及技术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分析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何铁  肖军  安力  阳剑  郑普 《物理学报》2018,67(21):212501-212501
瞬发裂变中子谱(prompt fission neutron spectrum,PFNS)是用于核实验诊断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参数数据,传统的测量主锕系核素(U,Pu)PFNS的技术手段是采用裂变室,利用裂变碎片标识裂变中子,通过中子飞行时间技术获得裂变中子谱.目前出现了一种新的用于PFNS测量的技术,其原理是基于如下的物理事实:在一次裂变过程中,释放中子的同时伴随着释放7–8个γ射线光子,而非弹性散射效应产生的γ射线光子只有1–2个.据此,可以通过裂变γ射线的多重性将裂变中子和其他杂散中子甄选出来,达到测量PFNS的目的.本文建立了基于裂变γ标识技术的PFNS测量实验系统.利用该系统对252Cf中子源的PFNS进行了实验测量,测量结果与传统的裂变碎片标识法及ENDF/B-VⅡ数据库的标准谱进行了比较,对新方法的裂变标识率以及实验不确定度也一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7.
以15.0和21.7MeV/A的28Si束轰击238U靶,测量出裂变核在反应中得到的线动量转移(LMT)分布.从LMT分布上的不同区段,将非完全熔合裂变(ICF)与跟随裂变(SF)分开;并给出SF产额与总裂变产额的比值.从裂片在围绕反应平面上下的分布宽度,讨论了粒子发射使裂片反冲的效应.  相似文献   

8.
用蒙特卡罗方法及可适应多种截面的三维多群P3中子输运蒙特卡罗程序MCMG,计算比较了不同裂变材料使用向量裂变谱与矩阵裂变谱的计算结果,通过与MCNP程序结果的比较,确信两种裂变谱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存在的,但对计算结果不会带来本质影响.同时还比较了不同中子截面库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
 一、裂变反应的发现及其意义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使人类终于找到一把打开核反应大门的钥匙。由于中子和原子核之间没有库仑排斥力,可以很容易进入核内而产生各种类型的核反应过程,例如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粒子转移反应、敲出反应、俘获辐射反应等。  相似文献   

10.
裂变路径对断点前粒子发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扩散模型研究了裂变系统从鞍点到断点的时间演化, 以及在此间的粒子发射与鞍点前粒子发射的比随着裂变系统质量的变化. 解释了实验上发现的断点前粒子多重性随裂变碎片质量不对称性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上述两种变化趋势都可以归因于裂变演化路程长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书暖 《中国物理 C》1994,18(Z1):71-74
在裂变道理论和Fokker-Planck方程理论基础上给出考虑扩散动力学过程的裂变道理论,分析了这一考虑对裂变宽度计算的影响并与裂变道理论的Hill-Wheeler公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根据核科学参考文献库,对半衰期、缓发中子发射几率等进行了更新评价,采用系统学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裂变产物中不确定的基态进行了自旋指定,对部分存在问题的数据进行了必要修正;对衰变子核存在同质异能态的放射性核素,根据衰变纲图和内转换系数重新计算得到退激至子核同质异能态和基态的分支比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核结构和衰变数据库,研制了裂变产物衰变链设计专用衰变数据库,按照衰变规律,建立了裂变产物衰变路径和衰变信息的完整衰变链,本工作为裂变产物分析和裂变产额研究提供了一个便利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许谨诚  张焕乔 《物理》1991,20(9):554-558
本文介绍了裂变瞬发中子多重性这一研究领域的概况,着重介绍获第二届吴有训物理奖的“自发裂变和中子诱发裂变的瞬发中子多重性的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树华 《物理》2006,35(4):346-346
铀发生裂变会产生许多种不稳定的丰中子核.芬兰Jyvaskyla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对质子引起的铀裂变产生的一些同位素,包括锶、锆和钼,进行了高精度的质量测量.  相似文献   

15.
高温核衰变是当前中能重离子核物理中研究最热烈的课题.理论上对高温核的衰变进行了各种预言,相继裂变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有关核裂变的时间尺度、裂前中子发射、裂变截面等随激发能的变化和多重碎裂的实验结果以及复杂碎片发射时间的实验结果分析了对高温核相继裂变的限制,提出了从复杂粒子蒸发向多重碎裂过渡的可能性. Sequential fission is one of the several kinds of theoratical production for hot nucleus de-cay.By analysing relevant experimental results such as fission time scale,prescission neutron emission,fission cross sections and their variation with excitation energy,the results of multifragmentation andthe time scale of complex fragment emission,a limit to the sequential fission of the hot nucleus i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A transition from intermediate mass fragment evaporation to..  相似文献   

16.
根据裂变扩散模型,把裂变核的形变运动看成是一种准布朗粒子在裂变势作用下的扩散过程.通过Monte-Carlo方法模拟这种布朗粒子在两维相空间内的运动,研究了核粘滞性对裂变过程的影响;解释了裂变过程中的耗散现象.在各种粘滞系数下,对于裂变速率,断点动能等动力学量的数值计算结果是合理的.此法易于推广用来研究多维扩散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核能与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20年将是核能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2035年左右,快堆有望投入商用;磁约束聚变、激光聚变、Z箍缩聚变也都有演示堆计划.聚变演示堆存在纯聚变与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两种可能,而后者可降低聚变功率,缓解高能中子对材料的辐照损伤.另外,氘氚聚变供能时间有限.文章介绍了混合能源堆的概念.能源堆可充分利用铀资源,且后处理不涉及铀钚分离,有很好的防扩散性能.裂变堆、聚变堆、能源堆共同发展,可望使核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获得大规模应用,并可为人类提供千年以上的能源供应.  相似文献   

18.
预平衡裂变     
实验证明,重离子熔合裂变与入射道的质量不对称有关,说明对于某些反应体系,熔合形成的复合体系,裂变时未忘记其形成的历史.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预平衡裂变模型,解释了重离子垒下熔合裂变碎片角分布各向异性异常.  相似文献   

19.
狭缝式高灵敏裂变中子探测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制了狭缝-外延式高灵敏大面积PIN裂变中子探测系统. 其对14MeV,2.5MeV中子灵敏度可达10-16C·cm2,比原有典型的脉冲裂变中子探测系统高4个量级. 采用外延式铅狭缝准直结构,研制灵敏区尺寸为60mm,厚度为200μm—300μm的大面积PIN半导体探测器、以Be膜为衬底,有效直径为60的235U裂变靶,解决了该探测器研制中的高灵敏度和n/γ分辨难题. 该系统已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应用. 关键词: 裂变中子探测系统 大面积PIN探测器 大面积裂变靶 高灵敏探测系统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从Nilsson单粒子能级入手,计算了形变核186Os、187Ir、189Os和193Au作为激发函数的固有能级密度参数aint和有效能级密度参数(包括核集体运动效应)aeff.由这样能量相关的能级密度参数计算的裂变几率Pf(U)与本工作的裂变几率符合很好. Based on the single-particle levels given by Nilsson,the intrinsic and effective(with collective effects)level density parameters as a function of theexcitation energy for the 186Os, 187Ir, 189Os and 193Au deformation nuclei have been calculatedin the range of the excitation energy up to 150MeV. The calculated fission probabilities Pf(U) are consistent satisfactorily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when a nonadiabtic estimation ofthe collective effects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nuclear level density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